幼儿园鹅和鸽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23-07-12 作者:Gourmand

有用的教案是要分析教的学生的层次及知识掌握程度的,教案写的周到具体,才能顺利的展开今后的工作,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鹅和鸽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鹅和鸽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鹅和鸽教案篇1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提出:以幼儿发展为本,在玩中学,这一理念的转变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更关注孩子的世界,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寻找他们的兴趣点,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最切合的支持成为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要走进孩子的世界,我想应该有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

随着主题《我们的身体》的深入开展,我班开展了《小木偶》《小人国》《会变的身体》等学习游戏活动,孩子逐渐对身体能做出的各种姿态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和同伴自发而反复的做着“木头人”的游戏;在音乐区,孩子们乐意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学做“小木偶”;在美工区孩子们喜欢选择用火柴棒小人进行涂鸦;有的孩子还尝试用记号笔记录自己游戏的情景,但是孩子苦于技能的约束,不能清晰的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

于是,我设想用点画满足孩子表达表现人物动态的愿望。对于点画,我们班的孩子在小班就有过手指点画的经验,但仅停留在用手指填色简单的基础上。我尝试引导孩子用手指印画的方法,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来表现各种人物的动态,要比直接绘画人物动态容易掌握,更可为今后人物动态描绘奠定基础。

在活动设计中,我想到:小朋友都很喜欢《小人国》的故事里生动形象的小人形象,因此尝试创设“格列佛巨人”的操作环境,在故事的情景中,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在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表现出小人的各种各样的动态形象,并体验到不同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运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创造各种人物形象,并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

2、大胆想象和添画,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指点画表现小人的头和身体,并用记号笔添画表现人物的各种形象

活动准备:

小人国分段长卷画、红蓝印泥、记号笔、模拟手指海绵印章、抹布、ppt(小人国故事、示范步骤)。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人国》故事中人物的不同动态

1、(出示小人国故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这个故事的名称。(小人国)

2、你们看,这些小人们都在做什么,让我们用放大镜仔细的看一下。

重点:将小人放大,仔细观察人物的特征(四肢的方向),请孩子们模仿小人的动作。

1)喝水(重点观察:手臂是怎么样,引导模仿动作)

2)站立握刀。(重点观察:人物的姿势,表情;说说手上还可以拿什么,想做什么)

3)擦汗(重点观察:怎么看出小人很热,怎么表现流汗的?)

二、观察点画步骤,交流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

1、巨人有那么多朋友,再也不孤独了,他准备开一个盛大的音乐会,邀请更多的小人一起参加。(出示手指印画出的小人)

重点:猜猜这些小人是怎么变出来的?(随着幼儿的讲述,出示印泥等工具)

2、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选取一个小人的形象,引导幼儿交流怎样运用手指海面尝试点画。(邀请个别幼儿参与点画,教师发现孩子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引导。

重点:

1、右手大拇指肚蘸足印泥,稳稳地落在纸上,稍稍向下压,不要移动,印出清晰的指纹

2、幼儿印泥点画时头部与身体连接紧密,用记号笔添画四肢动态。

3、运用ppt,回忆操作步骤。

三、幼儿绘画,表现人物动态

巨人想请小朋友帮忙,多请一些小人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

1、幼儿两人或三人选取一张巨人画纸的一部分,边点画边思考,变化自己的手指、手指的方向或组合方法表现不同的人物。

2、画一个人物后,添画四肢动作,并逐渐添发型与服饰等细节。

3、鼓励幼儿想象某些情节,继续用水笔加以表现。

四、交流分享,体验绘画的乐趣

1、请幼儿把画好的分段画面连接为长卷巨人画。

2、谈谈说说你画的小人们在做什么。

3、听音乐一起参加巨人的音乐会。

幼儿园鹅和鸽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1.文本内容分析

听说游戏就是一听一说,听说游戏是通过一听、一说,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游戏规则,扩展幼儿词汇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孩子游戏的活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强调要培养儿童倾听与表达。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作为教师选择此文本《说相反》,通过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反义词的方式培养幼儿逻辑和思维的发展,文本与幼儿语言发展挂钩,注重了材料多样化,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2.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已进入词语饱和状态,如不通过兴趣激发他们去运用词语,枯燥的方式并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词语积累。我们班级的孩子也是同样如此,因此可以通过此次说相反的听说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词汇量与生活经验更好的对接。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生活情境中能正确感知、说出正反义词,并掌握其中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正反游戏规则和玩法中,具有快速语言反应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游戏快乐,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正反游戏玩法,说出完整的正反义词。

活动难点:熟练掌握正反游戏游戏规则,快速反应与表达。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课件;生活中表达正反义词图片卡若干;区角部分:小箱子、盛水的鱼缸(每位小朋友准备一个)、乒乓球、玻璃球;轻重、厚薄、长短的玩具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

我班幼儿之前在语言区角中学习玩过相反词语相关的游戏,已经有初步的操作感知。

五、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景,教师出示口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展示乒乓球和玻璃球实物,让孩子感知并说出正反词,教师总结。

师:老师这里有个小箱子,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快来摸一摸吧,你们摸到了什么呢?

幼:乒乓球。

师:再来摸一摸,又摸到了什么?

幼:玻璃球。

师:乒乓球大,玻璃球小,所以像大小这样一组意思相反的词,就叫反义词。

(二)、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引导幼儿说出反义词

1、教师将正反义词的概念引入生活,让幼儿继续感知。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盛水的鱼缸,老师把乒乓球放进去,快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幼:乒乓球浮在水面上。

师:现在老师把玻璃球放到水中,你们猜猜玻璃球会怎么样?

幼:玻璃球会沉下去。

师:果然玻璃球沉下去了。(教师将玻璃球放入水中)原来沉和浮也是一对反义词。

小结:原来含义相反,相互对立的词语就叫反义词。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师:那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桌子放一个空鱼缸,请小朋友去区角自己选择厚薄、轻重、长短的不同两种玩具投放在自己的鱼缸里并告诉老师你选择的玩具。

(三)、教师引导游戏,强化学习反义词

1、教师带领孩子玩游戏,进一步加深反义词印象。

师:小朋友你们都选择的什么东西啊?

幼儿并说出相反的词语,轻重、长短、厚薄、高矮等。

师:这些词语都是表达相反的意思,小朋友你们要记住啦,那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下面老师将出示一些正反义词图示图卡,请你们说出它的反义词,然后用动作来表达。

师:这个图卡上面有什么?(教师出示开门的图片)

幼儿回答关门,并且将教室的门关上。

师:那这个图卡上面是什么?(教师出示黑板的图片)

幼儿回答白色,并且手指着墙壁。

教师提问完若干个图卡之后进入活动下一环节。

(四)、幼儿自主游戏

1、教师将男生女生分为1和2两个小组,每组派出一位幼儿。

2、请1组的一位幼儿出示图片,2组幼儿集体大声说出反义词,总共一分钟的时间,请1组其他的幼儿共同数出2组幼儿回答正确的个数;

3、再请2组的一位幼儿出示图片,1组幼儿集体大声说出反义词。总共一分钟的时间,请2组其他幼儿计算1组小朋友答的个数.

4、两组比一比哪一组更棒,通过游戏竞赛巩固复习反义词。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今天所学到的反义词回忆,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交流成果。

七、活动反思

活动紧凑,最后的幼儿自主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幼儿强化反义词记忆,并能很好的训练到幼儿的反应能力。但是教师在游戏没竞赛环节后没有给获奖小组颁发小奖品,可能幼儿的积极性达不到理想的活动效果,有待改正提高。

幼儿园鹅和鸽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2、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小朋友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溺水事故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

2、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天气热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有好几个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2、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3、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人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5、前段时间,我们瑞金的一个乡镇小学的学生,结伴到河里去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掉

进河里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6、观看溺水事件图片,请幼儿讨论说说应该怎么做?并引导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活动。

幼儿园鹅和鸽教案篇4

活动名称:

创编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动作:翻腕、柔腕、托帽手、点肩式、绕腕、移颈。

2、幼儿学习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

3、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

新疆帽若干、音乐、舞蹈厅、幼儿服装、铃鼓若干、新疆舞碟子

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进行基本功训练:芭蕾手位、勾绷脚练习、压腿练习

2、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段舞蹈,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问幼儿:“是那个民族的舞蹈,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的人最擅长什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动作呢?比如:移颈、翻腕。”

老师小结:新疆维吾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乐曲的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他们的舞蹈非常优美,动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手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动静结合,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原来我们在中班的时候学习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4、复习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手部动作:翻腕、柔腕、移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

5、今天,王老师还要教小朋友学习新的新疆舞步伐: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手位:托帽手、点肩式、绕腕并带领幼儿反复练习,纠正幼儿的动作,引导幼儿将步伐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

7、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创编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结合起来编进舞蹈。下面请小朋友分组听音乐进行创编。教师分组巡回指导。

8、引导各组幼儿大胆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

9、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学会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还能和小伙伴合作创编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师真高兴啊,我也来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赏教师的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结束!

幼儿园鹅和鸽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能借助图谱感知乐曲结构。

2、大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象和蚊子的角色,体验表现音乐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图谱。

2、音乐磁带。

活动内容:

一、激起兴趣,初步感知乐曲。

二、教师讲述故事《大象和蚊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内容。

提问故事内容。

三、欣赏乐曲,借助图谱感知乐曲结构。

1、教师出示图谱,幼儿根据图谱听音乐感受乐曲。

2、看图谱,引导幼儿发现乐曲结构。

3、幼儿倾听乐曲,在座位上自由想象动作表现乐曲。

四、大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大胆用动作表现大象和蚊子的角色。

2、教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用动作表现乐曲。

3、交换角色用动作表现乐曲。

3、幼儿分角色表现乐曲。

4、与客人老师互动表现乐曲。

活动反思:

活动运用图谱的演示,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视听欣赏的形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乐曲美好的境界之中。利用与动作相符的动作感受理解乐曲,让动作使乐曲更具体化、形象化,并加深幼儿对乐曲的印象。

幼儿园鹅和鸽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初步对昆虫进行分类。

2、技能目标:会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情感目标: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萌发爱益虫、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昆虫标本、模型。

2、昆虫图片、头饰。

3、昆虫、非昆虫、益虫、害虫、小动物、除害、不除害等字的卡片。

【活动过程】

1、自由参观昆虫标本和模型。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门带来了很多的昆虫标本和模型,我们一块来看一看吧。

老师和孩子一块儿边看边说出他们的名字及特征。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2、参观完后,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森林里传出一个消息:森林里要成立一支昆虫保安大队,希望昆虫前来报名。小动物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前来报名。

3、教师出示“报名者”的卡片(有顺序的摆放):

(1)每出示一种小动物图片,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报名者中有昆虫也有鸽子、小兔、马子、小鹿等小动物,若孩子能在老师摆图片的过程中看出点什么?教师可引导孩子说:是呀,小兔不是昆虫,可它特别想来当保安,所以就想蒙混过关,她既然报上名了,我们就让它出来露一露面,等一下,我们看看还有谁也是想蒙混过关的,我们一块儿把它找出来好吗?

(2)出示完卡片后,和幼儿一块儿数一数有多少报名者。

(3)和孩子一块找出非昆虫:

如:小兔。大家来看一看小兔排在第几?幼:从左数第四个。还有排在第几个的谁不是昆虫?

(4)找完非昆虫后,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被淘汰?(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非昆虫”字样。)还剩几个报名者?(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昆虫”字样。)

4、若孩子不能看出,可直接出示完卡片后,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出非昆虫:小动物想进入这支保安大队要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必须是昆虫。和幼儿一块儿找出非昆虫。[同上(3)(4)]

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益虫。和幼儿一块儿找出害虫。

数一数有几只害虫?(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害虫”字样。)还剩几只益虫?(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益虫”字样。)为什么说他们是害虫?

第三个条件:必须能除害。

幼儿分类:

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他们分别是谁?(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能除害”字样。)还剩几只益虫不能除害?他们分别是谁?(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不除害”字样。)

5、最后,孩子们一块儿公布昆虫保安大队的名单。

6、情感教育:

昆虫有很多的作用,比如说蜜蜂,他有什么作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的作用)教育幼儿爱护益虫、爱护我们共同成长的环境——大自然。

7、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头饰,并分类站好队,一块儿到外面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