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动笔制定教案之前,我们要认真回顾过往的教学情况,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雨的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泡棉形状的认知和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记录的形式。
2、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图形拼摆与组合,以此促进幼儿对形状的思维建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情景挂图一份。
2、教师用示范统计表三份。
3、图形拼摆轮廓图小房子、花园、学具泡棉人手一份。
4、出示图形的粘贴纸条三张。
活动过程:
1、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运用表格纪录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泡棉形状和组合的认知。
2、指定泡棉拼摆指定图形。
(1)利用平行四边形和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拼摆小房子轮廓图。
(2)利用指定的三组图形拼摆花园轮廓图。(根据孩子拼摆情况可适当降低或加大难度)
注:及时地出示粘贴条来提醒孩子利用的是那些形状的泡棉来拼摆。
3、活动延伸:创意拼摆——鱼形、树形、船形。
(注:不规定泡棉快的形状,不限制最后图画的形状)
活动反思:
1、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以三只小猪盖房子,换房子为线索,加深对泡棉形状的认知和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的记录方式。
2、引导幼儿进行了简单的图形拼摆与组合。在此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特别积极,感兴趣。
3、只是在题量的安排上有点多,导致孩子们有点累。应减少几个习题。保证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春天的美好景象。
2.尝试续编散文诗,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课件-花园里有什么
2.绘画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花园里有什么
教师: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花园里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散文诗《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朗诵散文诗,幼儿欣赏。
2.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如,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3.教师播放散文诗,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三、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还可以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
(如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小溪在欢快的歌唱、闻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四、 画一画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们把它们画出来吧!
2.幼儿操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园。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诗:
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春天的花园里有什么?嘘--让我们仔细去寻找。
太阳公公红红的脸膛,美丽的花朵张开了笑脸,
青青的草地像绿色的地毯铺在花园里,
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
勤劳的蜜蜂在采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里忙着松土,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幼儿园大班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加深对小树叶由春天的嫩芽到夏天的葱郁及秋天的变黄成落叶自然现象的认识。
2、想象小树叶随风飘荡的画面,能进行表演及创造性的表述。
3、体验大树妈妈与小树叶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落叶飘落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叶子在秋风中飘呀飘)这些小树叶会飘落到哪里呢?
幼:飘到马路上,飘到房顶上……
师:我们来听一篇散文,听听散文里落叶飘到了哪里?
2、欣赏散文《落叶》后半段
师:(出示课件,读散文)小树叶飘到了哪里?那个地方变得怎么样啦?
(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飘着许多小船;飘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层软软的地毯;飘到大树妈妈脚下,大伙儿抱成一团,好象在说:“妈妈,天气渐渐冷了,我们给您焐焐脚,让您暖暖和和好过冬。”)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树叶对妈妈说的话。小树叶很爱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心里也很开心。
那你们知道小树叶在春天、夏天是怎样的吗?(幼儿讨论)
我们听听散文里又是怎么说的?
3、欣赏散文《落叶》前半段
师:(出示课件,读散文)小树叶在春天夏天是怎样的,散文里说了哪些好听的话?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你们喜欢小树叶吗?谁来做一片小树叶,表演在春天、夏天、秋天的变化。大家一起跟着学学。
师:现在我们把散文完整的听一遍,可以在位置上试着表演表演。
4、表演散文《落叶》
师:好听吗?老师也想表演呢,我来做大树妈妈,你们做我的孩子,小树叶。
(提醒幼儿落叶飘的样子,不能随便跑动)
5、创编
师:小树叶随着秋风飘呀飘,它们除了飘到房顶上,小河里,草地上,大树妈妈脚下,还可以飘到哪里呢?
谁愿意学着散文里好听的话也来编一编。(引导幼儿说出落叶飘到哪里,哪里变的怎么样)
(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现在请第一排小树叶站到大树妈妈身边,你们随着秋风飘呀飘,想飘到哪里呢?每人说一句好听的话。
第二排的小树叶想试试吗?(想)快快围到大树妈妈身边来。
6、寻找飘落的小树叶
师:还有好多小树叶也离开了大树妈妈,它们飘到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随音乐走出教室,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想办法改变纸的形状,来托起一本书。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纸若干、书若干、一张大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出问题:一张纸能托起一本书离开桌面吗?
师:今天呀,来了两位新朋友,书宝宝和纸宝宝。书宝宝上下左右打量了一下纸宝宝说:“你看我的身体多强壮啊,我能很轻松地托起你,你那么瘦弱,呼~风一吹就跑了,哈哈~~”纸宝宝听了很不服气,生气地说:“谁说的,我也可以托起你。”
师:小朋友,你们认为纸宝宝能不能托起书宝宝呢?
二、幼儿预测并讨论
幼:可以(不可以)
师: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那现在请小朋友讨论一下,认为不可以的说说原因,认为可以的用什么办法纸宝宝可以托起书宝宝?(幼儿开始讨论)
(讨论结束,教师可以请几个幼儿上来讲一下他们的想法)
三、幼儿实验
师:现在在小朋友身后的桌子上有书宝宝和纸宝宝,请小朋友去试试看,用什么办法可以让纸宝宝托起书宝宝?(幼儿开始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一定的引导)
四、讨论交流
师:(出示一张记录表)小朋友们都试过了,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纸宝宝托起书宝宝?(让幼儿上来展示他的办法)
师:一张纸改变了它的形状之后就可以托起一本书离开桌面。(总结)
五、继续故事,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用一张纸托起很多的书呢?
师:现在书宝宝不太开心了,说:“我能托起一张、两张、三张、很多很多的纸,你可以托起很多本书吗?
幼:可以(不可以)
六、幼儿再次实验
师:请小朋友们合作看看你的办法能托起几本书?(幼儿操作)
(操作结束,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一下)
师:我们今天用到了折的、团的、卷的方法让纸变成了大力士,那我们回教室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纸托起书离开桌子的?
幼儿园大班雨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纸浆制作杯子的能力。
2.体验成功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浸泡好的纸浆、一次性塑料杯子
活动流程:
讨论--演示--操作
(一)讨论提问:看老师手中的是什么啊?(出示纸浆杯子),我们来仔细看看和我们平时用的杯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吗?这个杯子是用纸浆做的,今天啊老师就来教小朋友做纸浆杯子好不好?
(二)演示提问:你们还记得纸浆杯子的制作方法吗?老师来制作,你们来说制作方法好不好?在制作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通过幼儿讲解,回忆,让幼儿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操作小朋友操作制作杯子,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大班雨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理解单双数的概念。
2.能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
3.对单双数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扑克牌卡片、糖果、圆卡片、小纸箱、1-10数字卡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大象开了一家糖果超市非常有意思,里面的所有糖果都要用卡片来换,两张卡片就换一颗糖,请小朋友看看你有几张卡片,能换几颗糖?
请幼儿先数一数自己有几张卡片,然后自由的换糖果。在换购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2)师:你有几张卡片?换了几颗糖?还有卡片多吗?
小结: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两个两个的数,最后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3)出示1——10的扑克牌卡片,让幼儿判断其单、双数。
2.初步感知单双数
(1)两两结对:幼儿取卡黏贴在身上,取到单数卡的幼儿找单数卡幼儿做朋友,取到双数卡的幼儿找双数卡的幼儿做朋友。单数与单数,双数与双数,幼儿两两结对在音乐声中走秀表演,音乐停止,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找到自己的单、双数朋友。
(2)击鼓取数:
游戏规则:幼儿伴随铃鼓声传递小箱子,当铃鼓声停止时,箱子在谁的手上谁就从箱里摸出一张数字卡,大声地报出什么数字、是双数还是单数。
活动延伸
找找生活中的单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