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8篇

时间:2023-06-21 作者:Animai

不管是哪个学科的老师,都需要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提前拟定一份教案,凭借计划好教案,可以更好地依照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作计划分析,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8篇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尝试选择2—3种乐器进行演奏。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晨间活动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2.《爷爷为我打月饼》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音乐cd。

3.响板、沙锤、串铃等乐器。

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幼儿倾听,在老师启发下说出歌词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唱。

2.用肢体动作练习歌曲节奏。

(1)幼儿演唱歌曲,并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表现歌曲节奏。

(2)出示挂图(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身体动作(拍手、拍肩、跺脚等)。

(3)将幼儿分为三组,先分组练习,然后教师指挥幼儿分别用肢体动作合作练习。

3.探索打击乐器的配器方案。

引导幼儿讨论选择适宜的乐器,如拍手的地方用什么乐器合适,拍肩、跺脚用什么乐器。

4.打击乐器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空手做打击乐器的演奏动作。

(2)幼儿轻轻去放乐器,看教师指挥,集体演奏2~3遍。

(3)指挥幼儿自由交换乐器,进行演奏。要求幼儿轻拿轻放乐器。

(4)组织幼儿收放打击乐器,结束。

活动延伸

在律动区投放节奏图谱及乐器,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活动,可让幼儿尝试做小指挥。

配器建议

拍手——铃鼓,拍肩——串铃(碰铃),拍腿——响板,拍手、跺脚——乐器齐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个活动,老师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的内容,怀念红军爷爷,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爱学唱革命歌曲。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节吗?中秋节要吃什么呢?

师:那你们知道月饼是怎么做的吗?做过月饼吗?

老师讲《啊,摇篮》的故事梗概,激起幼儿尊敬与爱戴革命老人的情感,幼儿珍惜自己的幸福生后,引起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

2、欣赏与感受

(1)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意义。

3、学唱与表演

(1)听老师完整地演唱一遍。

(2)集体学唱,师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乐和节奏,共同学唱歌曲,让幼儿基本熟悉歌曲与内容。

(3)讲述歌词,通过提问歌曲中的歌词内容,可让幼儿反复强化记忆,以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中的寓意与情感,以教育与影响幼儿。

(4)自由组合,结伴学习唱歌。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个活动,老师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3

幼儿园音乐课程4—5岁教学提示:指导小朋友用优美、婉转的声音唱好歌曲,培养孩子习倡表达亲情、尊敬老人。首先请小朋友们听这首歌,老师再将这首歌唱一遍,请小朋友们感受一下这首歌的优美规律。请将歌词中的“爷爷”换成奶奶、爸爸、妈妈,说出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爱,并说出理由。

课堂游戏:

?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的:

知道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老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生活在今天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是甜蜜、温馨的,中秋节的月饼是香香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幸福的。

2、小朋友欣赏老师示范唱《爷爷为我打月饼》。

3、随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唱全曲,辅导小朋友唱准歌曲中的音符、节奏,体验节日的快乐,用歌声表达愉快的情感。

提示:

老师可以为小朋友讲一些关于月饼的传说,以此丰富小朋友的常识。

(第三课:爷爷为我打月饼)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吐字。

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

3、欣赏“映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难点:

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节奏

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

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3、鸡:

叽叽叽。×××

×××

用木鱼敲击节奏。

鸟:

吱吱。×

×

用鼓敲击节奏。

喜鹊:

喳喳。××

××

三角铁敲击节奏。

蜜蜂:

嗡嗡嗡嗡。××××

××××

沙槌敲击节奏。

二、欣赏“映山红”

1、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唱的《映山红》。

2、这首作品表达了什么情绪?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三、歌曲

1、放录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年音乐的情绪。(爷爷为我打月饼)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活泼、有趣。

2、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3、视唱歌曲的旋律。

4、按节奏凑词:轻声模唱歌词。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音乐创编活动学生分两组进行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第一组:用打击乐器,打架子鼓为歌曲伴奏。

第二组:编舞,用舞蹈表演。

五、表演:架子鼓、打击乐伴奏、歌表演。

齐唱表演:第一遍唱本课歌词,第二遍唱自编词。

六、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1、学习连音奏法,以567三个音进行练习“小宝宝要睡觉”。

2、学过的三个音编一段小曲,编好后先唱一唱,再吹一吹。

七、小结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爷爷为我打月饼》mp3,音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经验。

师:你们知道什么节日要到了?

师:中秋节要吃什么食物?月饼是什么形状的?味道如何?

二、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1.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你听到了什么?

师:爷爷什么时候为我打月饼呀?打出来的月饼是什么样的?

2.幼儿学说歌词

幼儿边听旋律,边说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体会爷爷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学唱第一段

对幼儿学唱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练习三四遍后,请个别幼儿演唱第一段。

学唱第二段

学习两遍后,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采用小组演唱、男女对唱、个别表演等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创编表演动作

师:我们来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呢?

创编好动作后,集体表演。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质,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2、通过歌曲,了解与中秋节有关的风俗。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重难点:

能表现歌曲的抒情性。

演唱时注意歌曲中的停顿

活动准备:

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课件与图片(见加密狗)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复习部分

复习歌曲《大中国》,让幼儿有精神地唱出声势。

(二)、 讨论:中秋节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中秋节)

2、提问:那你们知道中秋节除了要吃月饼外,还有什么和其他节日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中秋节,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3、教师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一】,让幼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习俗

二、 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一)、教师弹琴,幼儿欣赏。

1.关键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爷爷为我打月饼》,你们听完有什么感觉?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

小结:这首歌曲舒缓优美,歌词充满对爷爷的爱,是非常抒情的歌曲。

2、提问: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弹歌曲旋律部分,幼儿跟随拍旋律节奏

1)有节奏的拍腿

2)有节奏地拍手

2、幼儿跟随钢琴有节奏地边拍手边念歌词

3、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注意休止符停顿部分,用舒缓的声音演唱

1)集体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三、延伸活动

1、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二】,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个活动,老师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熟悉《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根据创编的节奏性,尝试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

3.在交换乐器时,通过看教师的体态、倾听教师的声音,控制好自己的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多次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磁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幼儿座位下放置铃鼓、串铃、圆舞板等乐器。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幼儿倾听。

幼儿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回忆歌曲基本内容。

2. 幼儿尝试为歌曲创编节奏型。

教师完整地范唱,同时鼓励幼儿有节奏地拍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教师:我来唱歌,你们用拍手的方法为音乐伴奏。(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跟教师一起边学唱歌曲边有节奏地拍手。

教师引导幼儿将拍手动作转化成“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们不光要拍手,还要拍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拍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遇到不同节奏型时匹配身体不同部位。

教师反馈幼儿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

教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动作做给大家看。(教师只哼歌曲的第一句,作为开头提示)

教师:我们一起跟着一个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带领集体模仿个别幼儿的动作,用同样模式的节奏型随乐练习,只练习四句)。

3.引导幼儿先集体后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是指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注意最后一句要和指挥做的一样。(两种节奏型都要练习) 教师指挥幼儿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我来指挥。我指挥到哪一组哪组就做动作。

4.引导幼儿演奏打击乐器。

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空手做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

教师:请你们先看看椅子下是什么乐器,然后看我的指挥,空手做演奏乐器的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拿打击乐器,集体演奏1—2遍。

教师指导幼儿自由交换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放低音量):交换乐器之前,请小朋友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在椅子上,然后找到另一个你想演奏的位置下。我数到3时,请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下的新乐器。

5.教师组织幼儿收放打击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篇8

活动意图:

在幸福关爱里“泡”的孩子,在呵护有加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很少有主动关心老人的情感意识,该活动让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幼儿对爷爷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知道老人曾吃了很多的苦。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质,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2、通过歌曲,了解与中秋节有关的风俗。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表现歌曲的抒情性。

活动难点:

演唱时注意歌曲中的停顿

活动准备:

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课件与图片(见加密狗)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复习部分

复习歌曲《中国》,让幼儿有精神地唱出声势。

(二)、讨论:中秋节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中秋节)

2、提问:那你们知道中秋节除了要吃月饼外,还有什么和其他节日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中秋节,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3、教师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一】,让幼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习俗

二、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一)、教师弹琴,幼儿欣赏。

1.关键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爷爷为我打月饼》,你们听完有什么感觉?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

小结:这首歌曲舒缓优美,歌词充满对爷爷的爱,是非常抒情的歌曲。

2、提问: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弹歌曲旋律部分,幼儿跟随拍旋律节奏

(1)有节奏的拍腿

(2)有节奏地拍手

2、幼儿跟随钢琴有节奏地边拍手边念歌词

3、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注意休止符停顿部分,用舒缓的声音演唱

(1)集体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三、延伸活动

1、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二】,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活动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个活动,老师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