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分豆教案5篇

时间:2023-06-13 作者:Youaremine

想要更加顺利地开展今后的教学活动,我们就一定要认真写好教案,对教学内容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就无法制定出优秀的教案,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蚂蚁分豆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蚂蚁分豆教案5篇

蚂蚁分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尝试学习用简单、完整地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及想法。

2、在蚂蚁合作搬豆的游戏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蚂蚁图片、豆豆图片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这位小客人可害羞了,让我妈轻轻地把它请出来吧!(小客人,下客人,快出来吧!)

3、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蚂蚁啊?

4、哇,一只可爱的、活泼的小蚂蚁爬呀爬呀,掀起布,它爬到了什么地方啊?(草地上)

5、哦,这片绿油油的草地美不美啊?仔细看看你在草地上都看到了什么呢?

6、一只可爱的蚂蚁爬呀爬呀,它爬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草地真没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漂亮的蘑菇、高高的大树、小蚂蚁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仔细听:“轱辘轱辘”什么声音啊?

7、恩,“轱辘轱辘”的声音会是谁发出来的呢?

8、听,“轱辘轱辘”像是什么圆圆的东西滚出来哦?会是什么东西呢?

9、它黄黄的、香喷喷的吃起来咯嘣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轱辘轱辘”“轱辘轱辘”它滚出来了,它滚呀滚呀,滚到了小蚂蚁的面前了,小蚂蚁看到这颗香喷喷的豆豆会怎么样呢?

10、听,蚂蚁是怎么说的,这么大的豆豆怎么吃得完呢?还是带回家慢慢享受吧!

11、小蚂蚁要搬豆豆了,我们为它加油吧!

?哦,豆豆怎么样啊?是呀,小蚂蚁搬得怎么样啊?

13、是啊小蚂蚁板得满头大汗,可是豆豆一动也没有动,小蚂蚁搬得动豆豆吗?

14、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搬也搬不动,它心里会怎么样啊?

15、是啊,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就吃不到啦,它的心里可真着急啊,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16、听一听,小蚂蚁怎么请好朋友帮忙的,这句话有点长哦!听好了:小蚂蚁,小蚂蚁,绿油油地草地上有一颗豆,你来搬,我来搬,我们一起搬回家!

17、小蚂蚁请得是谁啊?

18、它是怎么请得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19、小蚂蚁听到我们的邀请,说:“哎,来了来了,我来帮忙搬豆豆!”

20、两只蚂蚁一起搬豆豆,我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豆豆怎么样啊?两只蚂蚁有没有搬起豆豆啊?

21、就是啊,两只蚂蚁还是没有搬起豆豆,这可怎么办啊?

22、那谁来请一请呢?

23、瞧,蚂蚁们开始搬豆豆了,看,豆豆怎么样啊?是啊,那再请些蚂蚁来加把劲怎么样啊?

24、这么多蚂蚁来搬豆豆了,我们再为它们加把劲吧!哦,豆豆怎么样啦?我们为它们鼓鼓掌吧!

25、老师讲的“蚂蚁搬豆”的故事有趣吗?小蚂蚁在草地上看到一颗豆,想搬回家,搬不动,请来好朋友帮忙,一起把豆豆搬回了家,平时,我们小朋友遇到困难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的。

26、看,草地上还有一颗豆呢,谁愿意来做这颗豆,谁愿意做蚂蚁搬豆,你们都是它的好朋友,老师讲故事,我们一起来把它表演出来,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哦!

27、外面还有很多豆呢,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搬回家吧!

蚂蚁分豆教案篇2

目标:

1.能双膝着地,双手撑地绕过障碍爬

2.能遵守游戏规则,积极主动地参与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蚂蚁头饰人手一个

2.用沙包做成的粮食人手两个

3.轻松欢快的音乐a,b

过程:

1.律动入场(音乐a)师:今天天气真好,蚂蚁宝宝们快和妈妈一起来锻炼身体,做做蚂蚁操吧。

2.随音乐做律动热身

3.师: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蚂蚁宝宝们要把粮食运到温暖的新家去,可是去新家的路很不好走,我们要先把本领学会了.

4.请一名幼儿示范后,再集体听老师的指令爬

5.放松

6.绕障碍爬

7.幼儿自由探索

8.请一名幼儿示范后,再集体练习一次

9.游戏(音乐b)。要求:一个跟着一个爬幼儿钻过山洞,穿过小路,爬过草地,将粮食运到新家

10.再游戏一次

11.整理活动(音乐a)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蚂蚁分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运粮”的游戏情景中,练习用脚控制“粮食”(沙包)连续往前跳一段距离(重点双腿夹“粮食”即沙包连续往前跳),锻炼腿、脚部力量。

2.探索多种用脚“运粮”的方法,增强脚、腿动作的协调性。

3.体会玩沙包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脚控制沙包。

难点:用双腿夹着沙包(即“粮食”)连续往前跳一段距离。

活动准备:

足够量的沙包;四只小筐;四辆小推车:音乐(3首)。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腰部、脚部的热身及跳跃动作。重点进行脚部、腿部训练。

二.练习用脚控制沙包连续往前跳一段距离。

1.自主探索用脚“运粮”的多种方法。

(1)分散探索。出示沙包。

师:这是小蚂蚁的“粮食”。小蚂蚁要把“粮食”储藏起来,我们来帮忙运一运。但这次我们不用手,而是用脚来运。

(2)集中交流,分享不同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用脚运粮的?运给大家看看?

个别幼儿示范:(根据幼儿交流、示范的顺序进行)重点引出:

a.单脚运跳:把沙包放在离地的一脚的脚背上,用另一只脚连续往前跳。

b.单脚夹跳:用离地的一条腿膝盖弯曲夹住沙包,用另一只脚连续往前跳。

c.双脚夹着连续往前跳:把沙包放在两脚中间,夹住沙包连续往前跳。

d.双腿夹着连续往前跳:把沙包放在两腿中间,夹住沙包连续往前跳。

(3)分散练习上述四种运粮的动作,找找能用脚把“粮食”运得比较远的方法。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那把“粮食”放到哪个位置会运得比较远呢?大家都去试一试。幼儿练习时,教师鼓励幼儿每种方法都去尝试,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交流分享(根据幼儿交流的顺序进行),教师规范动作。

你把“粮食”放到哪个位置后运得比较远呢?

a.单脚运跳时,要非常小心,否则,跳几下沙包就要从离地脚的脚背上掉下来。

b.单脚夹跳时,沙包要夹紧,夹得离膝盖越近越好,就会运得比较远。

c.双脚夹着连续往前跳的时候,要把沙包放到两脚中间的脚窝。

d.双腿夹着连续往前跳的时候,把沙包夹在两膝盖中间,不太会掉下来。

2.练习双腿夹着“粮食”连续往前跳。

(1)通过对比,发现比较快而安全的“运粮”方法--双腿夹着“粮食”连续往前跳。分散探索。

师:你自己或找朋友去试一试这四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快,也比较安全。

幼儿练习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四种方法都试试,鼓励幼儿与朋友比一比。

交流分享。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快也比较安全?重点:双腿夹“粮食”连续往前跳。

师小结:双脚并并拢,用膝盖弯曲夹住“粮食”,一二一二往前不停顿地跳,跳得越远本领越大。

(2)为小蚂蚁运粮,重点练习双腿夹着连续往前跳(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全体幼儿分散练习,教师适时提醒动作要领。鼓励幼儿用较规范的动作跳跃,对比较胆小的幼儿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勇于挑战。

3、游戏《运粮忙》,体会用脚“运粮”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放有沙包的筐;与小推车相距5—6米)

(1)师:谁先来运一运,从筐的地方开始,运到对面的小车里,每人一次运一小袋。

(2)分四组进行比赛。

师:帮小蚂蚁运粮的时候,要一个接一个,运好了排在队伍的后面,每人运了一次没有运完的话,还要运第二次哦。看哪一队先把筐里的粮食全部运到小车上,哪队就获胜了。

(3)进行表扬、小结。

三、播放音乐,随音乐做放松动作。

最后,四位幼儿推着小车,其他幼儿跟在后面。

师:我们一起把粮食送到小蚂蚁的家里去。

活动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兴趣很高,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玩的很尽兴,很开心,目标达到了,但是孩子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个别幼儿动作不是很协调,活动实施过程中,没有对他们给予特别指导,这是我的失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

蚂蚁分豆教案篇4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

b、指名读。

c、全班齐读。

二、谈话导入

1、读题,你印象中的蚂蚁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童话故事,相信同学们会对蚂蚁有更多的认识。

3、再读题,蚂蚁有着怎样的理想?有着同样远大理想的还有——巨人。(板书:蚂蚁巨人)

4、书上用怎样的词组形容他们的呢?

5、若单从外形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容易实现上天的理想?

三、学文

其实,事情往往并不象我们预测的那样。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得知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天很高兴,他把他俩带到一棵通天树下,说:“这是一棵通天树,你只要顺着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一)树高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出示词组填空)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树很高很高?(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描述)

3、你能读出树的高大吗?

(二)巨人的话

1、面对这样直插云霄的通天大树,巨人和蚂蚁会怎样呢?先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再互相说一说。

2、巨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指名回答同时出示相关的语句。

3、你就是那位巨人,你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怎么想的?快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4、哪位巨人愿意向我们吐露心声?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这是一位xxxx的巨人。师一边请学生读,一边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

5、当老爷爷鼓励他试一试是,他是——连连告退。

6、创设情境,理解“连连告退”。现在老师就是老爷爷,那个小巨人愿意听听我的劝告?

(三)蚂蚁的话

1、可是小小的蚂蚁却语出惊人,他怎么说的?(出示相关语句)

2、他的话应该怎样读?先自由试读。

3、指名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4、可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播放课件:小蚂蚁遇到了重重困难)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蚂蚁还会遇到哪些险阻?

5、面对困难,小蚂蚁会怎样?是呀,因为小蚂蚁说过xxxxxxxx,还说过xxxxxxxxxxxx,它坚信xxxxxxxxxxxxx。

(师引读,生接读)

四、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它上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此时此刻,你想对蚂蚁说什么?

蚂蚁分豆教案篇5

课程分析:

“玩中学”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幼儿具有意义的学习。成人给予儿童的现成知识幼儿往往容易忘记,而他们自己在游戏中自主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却能够长久地保持并使用。优秀的音乐活动《小蚂蚁避雨》非常具有趣味性,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但是老师介入的太多,孩子自主学习的形式没有体现,因此想初试翻转课堂的模式,将《小蚂蚁避雨》的活动在小班进行翻转。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

2、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游戏的快乐。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课程准备:

1、小蚂蚁避雨音乐视频或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蚂蚁避雨”的故事

(一)教师出示蚂蚁大图片激发孩子想象。

导入:

教师:这是谁呀?

幼儿:大蚂蚁、蚂蚁国王、蚂蚁勇士。

教师:这一群蚂蚁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结合故事内容,学唱歌曲

(一)师边演示图谱,边学习歌曲。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在搬东西的时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么办呢?小蚂蚁真着急呀!正在这时候,两个小蘑菇看见了,他们一起呼唤小蚂蚁:“小蚂蚁,快快到我的伞下来避一避吧。”

1、通过提问感知歌曲。

师: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蚂蚁在干什么?出现了什么?

幼:小蚂蚁在搬东西。

幼:下雨了,哗啦啊的。

师:它们遇到了大雨还是小雨?

幼儿:小雨

师:下雨下的时候是什么声音,我们来听听看。

幼:是沙沙沙,沙沙沙,沙。

师:那我们用拍手地形式来表现出来。

幼:孩子们在任意拍打,拍手声音越来越大。

师:小雨应该是重重地、还是轻轻地?

幼:轻轻地,

师;那我们轻轻地跟着节奏来一遍把。

2、引导孩子观看图谱说第一段歌词:一小蚂蚁,正在搬东西,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下起了雨。3、根据图谱,演唱第一段歌曲。

(二)学唱第二段歌曲

师:小蘑菇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呢?请你们再来听一听歌曲。(第二段歌曲)

(1) 师: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谱)

(2)看着图谱把歌词念一念。

(3)看着图谱轻轻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

(4)小蘑菇是怎么呼唤小蚂蚁的?我们也来学学吧。

幼儿:快快快快快快快,到我伞下避一避,避一避。

王老师扮演小蚂蚁,孩子们当小蘑菇,我们一起说出歌词。

(5)根据图谱,完整演唱第二段歌曲。

(三)跟随钢琴伴奏,练习音准完整演唱歌曲两遍。

三: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歌曲

(一)通过提问让孩子体验小蘑菇帮助蚂蚁的情感

(1)师:小蘑菇是怎么呼唤小蚂蚁的?一起说说小蘑菇的话。

幼:小蚂蚁,你快来,到我这边来。幼:小蚂蚁,下雨了,快进来,我这里可以躲雨。

(2)师: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它心里会想什么呢?

幼:谢谢小蘑菇,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幼:谢谢你,你真可爱。

(3)一起用动作表演小蘑菇和蚂蚁的动作。

1、师: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小蚂蚁是什么动作。

鼓励孩子做出不同的小蚂蚁搬东西的动作。一起跟随音乐表演第一段。

2、小蘑菇的动作是什么?小蘑菇除了王老师一样张开小伞,还会怎样张开小伞让小蚂蚁来避雨呢?请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试着做一做,师表扬做出不同动作的小朋友。

(5)请做小蘑菇,其余男生做小蚂蚁表演。师观察指导幼儿的表演。(音乐)

(6结合动作完整演唱歌曲两遍)

四:谈话结束活动

小蘑菇帮助了小蚂蚁,心里非常高兴,小蚂蚁也很感激小蘑菇。小朋友今天扮演小蚂蚁和小蘑菇一起游戏,我们还学会了小蚂蚁避雨的歌曲,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去把这首歌唱给其他的小朋友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课程反思:

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幼儿为主,老师在本活动中充当了一个辅助者的角色,不介入孩子的思想与表达,依据孩子提出的问题,采用追问的方式让其他孩子一起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记忆,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活动中一开始创设一个非常自由、温馨的氛围,活动初孩子自由讲述故事情节,添加故事内容,孩子的兴趣愈发膨胀,在之后添加动作环节,孩子凭借活动前的学唱经验加上教师的动作提示,大部分孩子都能跟好旋律,完整的唱出歌曲,这对小班孩子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在孩子已经学会初步边唱边表演歌曲时,放手让孩子尝试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小蘑菇地动作,更是在游戏中体验了与伙伴一起表演的乐趣,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萌发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中不足:活动中发现有一两个孩子发展较慢,没有及时在活动中进行加强引导。在添加游戏情节,让孩子表演时,可以不单单是动作的表演,也可以添加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上,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自主发挥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