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节气教案6篇

时间:2023-06-08 作者:Gourmand

教案对于教师展开课堂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文书,在写教案时,我们要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处,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节气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节气教案6篇

幼儿节气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天气转凉,近期又刮起了大风,孩子们在防寒保暖、锻炼身体的同时,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小朋友都把树叶捡起带回了班里,但捡回来的叶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干、变坏,拿起来欣赏、观察时,叶子不是碎了就是变得难看了,孩子们想让自己捡回来的叶子不变坏,希望叶子一直都像刚捡回来一样好看,面对孩子们的问题与困惑,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通过孩子们的大胆猜想、动手验证,探究出怎样可以使叶子能够长时间的不腐坏、不变干。

活动目标

1.能够感知秋天的明显特征及天气变化(刮风等)对人、物的影响。

2.能够大胆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出可以使叶子长时间的不干裂、不腐坏,保持新鲜的方法。

3.愿意亲近大自然,并乐于探索大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大胆猜想、验证保存落叶的方法。

难点: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及工具保存落叶,并能定期观察并记录落叶的变化(延伸)。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捡拾不同种类的新鲜树叶(落叶),根据幼儿的猜想,准备幼儿认为可以保存落叶的材料及工具。

物质准备:落叶,保存材料(保鲜袋、保鲜膜、保鲜盒、气泡膜、报纸、纸盒、水等。),工具(剪刀、胶条、皮筋、绳子等。),班级内的物品幼儿可自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树叶引入,引发幼儿思考。

(一)最近的风很大,很多漂亮的叶子都掉下来了,你们捡到你们喜欢的叶子了吗?

(二)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和谁去捡的叶子?去哪儿捡的?捡了什么样子的叶子?

二、观察体验:观察比较落叶的不同。

(一)出示腐坏、变干的叶子。

1.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叶子怎么了?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探索发现:大胆思考保存叶子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一)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落叶不腐坏、不变干,一直和捡来时一样吗?

(二)通过上述表达,介绍小朋友和老师带来的保存材料及工具。

(三)鼓励幼儿大胆验证,并巡视引导幼儿。

四、展示表现:展示自己的保存方法。

(一)请几个小朋友来展示自己保存落叶的方法,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讲述。

(二)把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找一找和你一样方法的小朋友。五、结束:记录自己的方法,并定期观察自己的验证。

(一)保存的落叶进行标记后放到自然角。

(二)鼓励幼儿坚持观察、比较小朋友们的验证,看看哪种方法怎样可以使叶子能够长时间的不腐坏、不变干。

活动总结

科学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幼儿在丰富的客观世界中去观察、去探究、去动手、去发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解决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利用经验分享的方式与同伴一起交流、操作,激发幼儿主动尝试的欲望。为了能够有效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采用的教法有:提问法,谈话法,观察法等;幼儿相应的学习法有:讨论法,示范法,观察法,操作法,记录法等。

观察体验环节,我出示了树叶粘贴画,及干裂、腐坏的叶子,请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叶子?”“我手上的叶子怎么了?”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喜欢粘贴画上的叶子,老师手中的叶子不漂亮了,叶子缺水了,叶子没生命了等想法。探索发现、展示表现环节,幼儿大胆表达了自己认为能够保存落叶的方法,并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和工具,及班中的物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操作,虽然开始孩子们在活动时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但部分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与鼓励下,能够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实验,并将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也可以给身边其他幼儿进行介绍与分享。幼儿存在个体差异,但家园互助可以帮助幼儿慢慢成长,通过无数次的沟通后,鹏鹏妈妈知道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这次活动前的准备阶段,孩子妈妈也和孩子捡了叶子,一起探究了一种保存落叶的方法——胶带粘贴保存法。

本次活动内的延伸活动,我请小朋友把自己保存的落叶进行标记后放到了自然角,并鼓励幼儿每天去观察、比较自己和他人的验证,看看哪种保存叶子的方法最好。最后得出结论:装在水里的树叶保存的时间最长,呼吸新鲜空气的树叶保存时间最短。活动外的延伸活动,我们利用秋天的现有资源,我们还一起感受了秋天幼儿园门口的“银杏大道“,一起制作了树叶粘贴画,拓印画,用树叶做装饰拍照,试着用掉落的新鲜树叶做美工区扎染的染料……

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着树叶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知识,还有很多”树叶的秘密”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经常接触的,所以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很高,家园合作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操作材料,使每个小朋友都能亲子操作实践,并在探究中构建知识,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很多幼儿前期经验不足,“保存”的经验有限,我在下次设计类似活动时,也会通过讨论或谈话活动深入了解所有幼儿,根据所有幼儿的实际经验,再去设计活动与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能在自主学习中积累生活经验。

“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探索的过程比直接得到知识更为重要,我希望每次的活动都可以从幼儿兴趣出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幼儿节气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大雪节气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二十四节气中“大雪”这一节气的含义。

2.感受大雪节气的重要性,制作雪花图片,增强幼儿动手制作能力,感受大雪节气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大雪”节气,认识并喜爱传统节气,赋予传统节气新的时代内涵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大雪的材料收集,传承传统文化,建立起对节气的认识。

教学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大雪节气有关的资料、图片等。

2.搜集与大雪节气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告别小雪节气,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民间有谚语“小雪封底、大雪封河”。虽然我们还看不到“千里冰封,万里飘雪;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景观,不过萨提幼儿园中三班的孩子们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做好了“大雪”的欢迎仪式。

活动一:美丽的“雪”

这个季节,没有春天的百花齐放,没有夏天的浓绿尽染,也没有秋天的五彩斑斓,但只要你看过一眼,便再也忘不了它的美。而雪正是这个季节的使者,你看那小雪花就像一个个小精灵,跳跃在孩子们画笔下的一幅幅作品中……看起来,中三班的宝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期盼着下场大雪堆个大雪人啦!

活动二:冬天不怕冷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中三班的小朋友周末在家时,不仅没有睡懒觉,还不惧寒冷地和家人进行了户外活动。这可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亲子感情,对磨练宝贝坚强的意志也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哦!

活动三:“雪藕畅想曲”

“大雪吃藕,精神抖擞”。正直大雪时节,气候干燥,除了喝足水,我们还要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比如莲藕。快来看,中三班的宝贝们不仅喜欢吃藕,还用藕创作了一场绚烂的视觉盛宴——粘印画《雪藕畅想曲》!

尽管屋外寒冷,阳光却依旧灿烂。大雪时节不见雪,这不是笑话,更不是冷幽默,也许,它已在酝酿中,在该来的'时候自会纷飞而至,不也是另一种惊喜么?

幼儿节气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分享,提升与不同年龄幼儿共同活动的体验,增强幼儿善于合作的意识。

2.了解大寒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3.能背诵关于大雪的古诗,积极主动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4.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大雪的习俗,积极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难点: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鸡蛋盘、颜料、卡纸、海绵棒、排笔、音乐、剪??

2.经验准备:中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经验,并认识操作过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来幼儿园的时候,为什么穿这么厚,有的小朋友还戴了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设施?

2.对,现在已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雪,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大雪节气吧!

二、基本部分—游戏体验

1.了解大雪的由来和习俗。(观看视频)

2.大雪都有哪些习俗那?

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

3.有一首古诗很好的描述了大雪时节,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4.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范读《江雪》。

5.大雪节气还可以用很美的手势舞来展示,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吧。请大班的宝宝找一名小班的宝宝,一起做,并跟着老师的动作帮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纠正动作。中班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忙学习手势舞。

6.出示作画工具,请小朋友想想可以做哪些和大雪节气有关的创意画?

7.将中大班幼儿按照年级分开,围着桌子坐,每个桌子坐两名幼儿。出示作画工具,并请幼儿讨论工具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8.请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9.展示幼儿作品。

10.评价、小结。

三、结束部分—拓展延伸

幼儿按照年级组站队,共同展示大雪手势舞《大雪》。

幼儿节气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了解小雪节气的由来,包括小雪的时间以及文化

2、通过科学实验,让大家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节气的印象

活动安排

小雪节气相关儿歌、风俗、科学知识

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戴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小雪问答知多少?

(1)小雪节气的时间?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节气小雪与天气预报中小雪不是同一概念,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一个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小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3)小雪节气意味着天冷了,要开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阳光蒸发陆地、大海、动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气到空中,水与灰尘凝结聚拢,受重力开始下落,通过降雨回到地面。当气温足够低时,则会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实是一个个固体小冰晶组成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学知识拓展

a、雪具有保温性

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就是指雪能够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热量过快地散发到空气中。

b、下雪后,为什么有时候在枯草上堆积,而水泥路上却没有积雪?

当地面温度低于0度时,雪落在地面上就不会化。地面温度高于0度时,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块整体,体积大、热容量大(除非是寒带冻土层,否则一般情况下,地下温度都高于0度),且导热系数高于植物纤维等,于是当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热量便将其融化。

c、下雪后影响交通,怎么解决?

因为盐水溶液的凝结点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容易凝结成冰;工作人员正是利用了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盐水来化积雪,防结冰。

幼儿节气教案篇5

课题:

霜降节气

学习目标

1.了解霜降节气的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霜降节气的养生知识;

3.会背一些有关霜降的谚语和古诗词。

学习重点

霜降节气的基本知识和养生之道。

学习难点

有关霜降的古诗词和谚语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霜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每年的阳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开始。此时天气渐冷、开始降霜。本节课我们将了解到霜降节气的基本知识。

2、学生自学《霜降》。

3、小组讨论:

(1)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霜降节气的时间。

每年的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3)霜降的气候特点。

天气开始转冷,比较干燥。

(4)霜降宜吃的食物,你知道为什么吗?

萝卜、苹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奶白菜、牛肉、鸡肉等。

(5)有哪些古诗词讲的是霜降?

?岁晚》和《谪居》作者白居易

?赋得九月尽(秋字)》作者元稹

?泊舟盱眙》作者韦建等

(6)你知道霜降的谚语吗?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江苏: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上海: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晚稻脱粒棉翻晒,精收细打妥收藏。

安徽,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湖南: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福建:十月寒露霜降临,稻香千里逐片黄,冬种计划积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场。

(7)你会霜降节气歌吗?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

早播小麦快查补,保证苗全齐又壮。

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

棉花摘收要仔细,棵上地下都拾光。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浇水把虫防,

大葱萝卜陆续收,白菜抓紧来拢帮。

敞棚漏圈快修补,免得牲畜体着凉,

拴牢牲畜圈好猪,麦苗被啃受影响。

捕捞成鱼上市卖,藕苇蒲芡采收忙。

城乡害鼠一起灭,既防疫病又保粮

4、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5、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霜降的有关知识。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所以,同学们要好好锻炼身体,注意饮食,防止生病,好好学习。

幼儿节气教案篇6

【课程简介】

在“冬天来了吗?”课程中,孩子们能够了解小雪时节的气候特点,通过在自然中寻找冬意,学会根据条件在自然中寻找答案并用语言表达,同时通过毛巾操的练习克服懒惰情绪、坚持健康生活。属健康、语言领域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小雪时节的气候特点;

2.技能方面:学会根据条件在自然中寻找答案并用语言表达;

3.情感方面:克服懒惰情绪,坚持健康生活。

【课程内容】

小雪感受分享(5分钟)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节气是小雪。说到小雪,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特殊的理解呢?小雪时节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大自然中生物的灵气减弱,万物进入休养状态。小朋友们有没有感同身受呢?一到冬天早晨就想赖床,不愿出门面对刺骨的寒风……

2.寻找冬意(35分钟)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师:但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我们感受到冬天来临的过程也比较漫长,现在小雪节气已到,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冬天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去大自然中感受一下吧!

(2)活动进行

①通过五感,收集自己找到的冬天特征。(感受冷风,触摸冰霜,观察枯树……)

②分享自己找到的冬天特征,绘制图画。

3.毛巾操(15分钟)

所需材料:毛巾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找到冬意了吗?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动物们逐渐怠惰起来,不愿出门活动,只想温暖被窝。但这并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毛巾操,作为今天课程的收尾吧!注意做操时,胳膊一定要伸直哦~

(1)站直,向前伸胳膊,手背朝外,手提毛巾,使毛巾与地板相垂直,然后用拧抹布的方法拧毛巾;伸直胳膊,呼气,向内转动手腕10次。最大限度的转动手腕效果更佳。

(2)伸腰站直,两手抓住毛巾的两边举向头顶。胳膊竖直举起,身体尽量伸直;呼气,慢慢的将毛巾越过身后,放下胳膊。吸气,慢慢举起胳膊,恢复原状,如此反复做10次。

(3)站直,挺直身板,一只手放于头后,另一只手放于腰后,竖直的抓住毛巾;抓着毛巾慢慢的上下移动。右手在上做10次,再换左手在上做10次,如此反复做即可。

(4)站立状态,双脚与肩同宽 ,膝盖微微弯曲。胳膊向后伸,手掌向上抓住毛巾。胳膊间距保持与肩同宽;慢慢呼气,膝盖伸直,向后仰,挺胸;恢复原状,如此反复做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