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类教案推荐7篇

时间:2023-06-04 作者:Cold-blooded

在写教案时,我们要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处,制定教案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定要认真思考,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社会类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社会类教案推荐7篇

幼儿社会类教案篇1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目标是能够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相合作与分享等。小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阶段,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游戏。同时,小班孩子天真浪漫、喜欢各种小动物,为了让幼儿们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我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交朋友为背景,设计了以下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学习简单对话:你好,我们做朋友,好吗?好的,谢谢!

2、能够和好朋友互相帮助。

3、体验和同伴做好朋友的快乐,喜欢与同伴交往。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愿意与同伴交往,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森林背景ppt,以及各种小动物胸卡(将小动物胸卡事先贴在幼儿的衣服上并用黑色卡纸挡住)。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导入活动。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师:孩子们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找到了!)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他也想来交朋友。

二、教师出示狗熊村长图片,引导幼儿学说:你好,我们做朋友,好吗?

1、师:看!他是谁呀?(幼儿自由讲述)

2、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森林里的狗熊村长,你们好,我们做朋友,好吗?(幼儿回答:好!)

3、师:我们森林里的小动物很害羞,你们愿意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和他们打招呼吗?(愿意!)

4、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对话:你好,我们做朋友,好吗?好的,谢谢!

5、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

师:看!谁来了?你们谁愿意和长颈鹿打招呼,做朋友呢?请幼儿学说:“你好,我们做朋友,好吗?”教师播放录音,“好的,谢谢!”

6、教师继续出示熊猫、小松鼠等ppt图片,让幼儿学说:“你好,我们做朋友,好吗?”这一对话。

7、引导幼儿说一说如何用动作表示好朋友之间的友好。师:小动物们交到了我们这么多的好朋友很开心,你们喜欢小动物这些朋友吗?(喜欢)你们会和这些小动物朋友做什么动作表示友好呢?(引导幼儿主动和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碰碰头)

三、合作游戏“狼来了”

1、师:狗熊村长为了能让森林里的小动物交到更多的朋友举办了森林找朋友舞会,你们想去参加吗?(幼儿集体回答:想!)

2、师:现在我们就变成小动物一起去森林参加找朋友舞会吧!当我喊咒语“巴拉巴拉变”的时候请小朋友撕开胸前的黑色卡纸,我们就会变成小动物来到森林了哦!

3、教师戴上狗熊村长的头饰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狗熊村长欢迎大家来到森林找朋友舞会。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找朋友吧!(教师在音乐中引导幼儿主动和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碰碰头)

4、在小动物们的舞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大灰狼来了,这时候小动物们要抱住自己的好朋友,保护好自己的好朋友不被大灰狼吃掉。

5、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大灰狼来了,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紧紧地抱在一起不说话,不然会被大灰狼发现的。(引导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不动)

四、教师总结

1、师:由于我们好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和好朋友仅仅的抱在了一起,大灰狼只能灰溜溜的走掉了,你们开心吗?

2、在平时的生活中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一起克服困难。

幼儿社会类教案篇2

活动名称:

中班社会活动《图书笑了》

活动对象:

中班幼儿

活动时长:

25分钟

活动目标:

1.知道正确看书的方法:轻拿轻放、轻轻的翻等。

2.尝试用简单的方法修补破损的图书。

3.喜欢看书,产生爱护图书的意识。

活动重点:

知道正确看书的方法:轻拿轻放、轻轻的翻等。

活动难点:

尝试用简单的方法修补破损的图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会唱歌曲《小人书不要哭》

物质准备:课件、正确与不正确看书的图片和四个笑脸图片、破损的图书数本、音乐《小人书不要哭》、书架、双面胶、透明胶带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提问:这些图书怎么了?为什么哭了?

二、交流讨论,引导幼儿知道正确的看书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看书方法。

(1)提问:怎样才能让书宝宝笑呢?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正确看书的好方法。

(2)请个别幼儿分享正确看书的方法。

(3)儿歌小结:小手洗干净,轻拿又轻放,一页一页翻,不争也不抢,看完送回家,好好爱护它。

2.游戏“送笑脸”,进一步掌握正确看书的方法。

出示不同看书方法的图片,让幼儿为正确的看书方法贴上笑脸,并说明原因。

三、动手尝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方法修补图书1.播放书宝宝的哭声,引导幼儿说出修补图书的方法。

(1)提问:“这是谁哭了?应该怎样让书宝宝笑呢?引导幼儿讨论:我们怎样来帮助这些受伤的图书朋友?

(2)请个别幼儿分享修补图书的方法,并进行演示。

小结:针对这三种不同破损形式的图书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补,如有撕口的用透明胶粘好;撕破一角的可以两人合作先对齐、再用透明胶粘好:掉页的要先对齐、再用双面胶粘好。

2.修补工具,鼓励幼儿用简单的方法修补图书。

(1)出示修补图书的工具,说说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幼儿尝试修补图书,教师鼓励互相合作共同完成。

四、情感迁移,激发幼儿看书、爱护图书的情感1.幼儿展示修补成果,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修补的,说完后将书宝宝送回家。

2.播放歌曲《小人书不要哭》,请幼儿把“书宝宝笑了”的小秘密分享给其他好朋友,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图书,喜欢看书的情感。

五、活动延伸

幼儿平时能用正确的方法看书,如果在幼儿园或家里发现有受伤的书宝宝能及时给它们“治病”,让书宝宝笑了。

课后反思:

根据《指南》和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设计社会活动《图书笑了》

活动方案时以“书宝宝从哭到笑”为主线,通过各种游戏形式及多领域整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看书方法,能进行简单的修补图书,从而激发幼儿喜欢看书、爱护图书的情感,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在学中乐。

活动前幼儿已有会唱歌曲《小人书不要哭》的经验,在活动开始环节出示了受伤的书宝宝在哭泣的情景,很容易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启发幼儿互相交流已有经验——正确的看书方法,然后互相分享,这时教师以儿歌结合课件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方法便与幼儿记忆与理解,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美。为了巩固幼儿对正确看书方法的掌握,通过送笑脸的形式让幼儿判断图片中正确与不正确的看书方法,加强了师幼间的互动,很好地完成了活动重点。在第三环节中利用书宝宝的哭声激发幼儿想为书宝宝治病的心情,利用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幼儿进行了实践体验,学会了简单的修补图书方法,较好的完成了难点目标。只是在幼儿动手操作前应先引导幼儿知道在使用工具时应注意安全和卫生,这方面有所欠缺。第四环节中让幼儿把书宝宝送回家后,看到书宝宝笑了,感受到了为书宝宝治好病的愉快心情,再师幼同唱歌曲《小人书不要哭》,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喜欢看书、爱护图书的情感。

整个活动以“书宝宝从哭到笑”为主线,活动设计游戏性、趣味性强,贴近幼儿生活。活动中体现了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幼儿自主探究在前、教师梳理提升在后的原则,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活动中,每个幼儿能积极参与,大胆交流,主动探究,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很好地达到了目标的要求,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幼儿社会类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家庭成员是孩子最喜欢和最亲近的人,有关父母、爷爷、奶奶的故事也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本活动设计意在从幼儿熟悉且关心的家庭成员入手,通过相互介绍、唱歌等形式知道家里的人数,萌发幼儿对亲人的热爱之情。同时寓数学教育于幼儿日常生活中。

活动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数量。

2.萌发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3.会比较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1.收集全家福照片。

2.音乐磁带《我家有几口》。

过程建议

1.共同欣赏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数一数自己家有几口人?

3.幼儿之间相互比较自己家庭成员与别人的家庭成员人口数有什么不同,比一比,谁家人口多,谁家人口少,谁家和谁家人口一样多。

4. 用自然声学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5.尝试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情况改编歌词,互相演唱、欣赏。

延伸提示

1. 将“全家福”照片收集起来办一个“我的家”展览。

2.在活动区中用实物巩固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3.欣赏歌曲《我家有几口》。

幼儿社会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纸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

3.能够将各种纸制品回收再利用。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我们使用的纸”组图;“纸从哪里来”组图;“节约用纸”组图。

材料准备:用过的画纸、用过的纸盘纸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了解生活中纸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她需要用到什么纸?

二出示组图说纸是如何被造懂得节约用纸的重要

——我们每人每天都要用掉很多纸,那你知道纸是用什么做的吗?你能在图片里找到答案吗?

——我们用的纸张的越多,需要砍伐的树木就越多。这样下去森林会怎样?

三出示材料组图鼓励幼儿讨论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1.出示材料“用过的画纸”及组图“节约用纸-1”,引导幼儿先自由讨论,再看图学习回收利用画纸的方法。

2.出示材料“用过的纸制品”及组图“节约用纸-2”,引导幼儿先自由讨论,再看图学习回收利用纸制品的方法。

幼儿社会类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小班教案《妈妈上班我不哭》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培养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在上班,能高兴地等待妈妈来,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妈妈上班我不哭》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在上班,能高兴地等待妈妈来。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毛绒玩具小猴子若干、篮子、音乐磁带、flash猴妈妈上班、录像我的妈妈在上班

活动过程:

感知体验

通过猴宝宝哭了的情境创设,引导幼儿帮助猴宝宝,让幼儿感知宝宝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

1、是谁在哭呀?(猴宝宝)它为什么哭?(幼儿泛议)

小结:猴宝宝在幼儿园想妈妈了。

2、那么猴妈妈送好宝宝上幼儿园,又到那里去了呀?它在干什么呢?((观看flash)

小结:猴妈妈去上班了。它在果园里忙着摘果子、分果子,还要卖果子赚钱,很辛苦的。它也很想宝宝的,下班就来接宝宝。

3、(出示许多猴宝宝)哎呀,这么多猴宝宝都在哭,我们来抱抱它们吧!(发现、引导幼儿的动作与语言)

小百科:“妈”,即妈妈。是对母亲的口语称呼。“妈”从造字上看,妈是形声字,从女,马声。本义是称呼母亲,重读仍为原义。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

幼儿社会类教案篇6

冬至,是我国重要的气节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更贴近生活,了解生活,传承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冬至临近,许多幼儿园开始着手准备着冬至包饺子的亲子活动。

一、活动主题:

“温暖过冬至热闹吃饺子”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特开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通过活动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在劳动部过程中动手实践,掌握包饺子的程序和技巧,

3、在活中动,体验劳动的快乐,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四、活动时间:

20xx.12.22

五、活动准备:

通知信息、汤匙、盛放饺子托盘、馅料、面粉、一次性桌布等

六: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七、活动流程:

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说到冬至节,不是每个中国的小孩都知道的。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温馨,丰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习俗正在被人们淡忘和简化。因此通过开展此活动,进一步让孩子了解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各班老师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方案,通过讲故事、放视频、说儿歌等方式了解冬至的由来,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饺子怎么包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八、注意事项:

1、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座位。

3、场地整理。

幼儿社会类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能说出自己喜欢的汽车。

2.认识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激发儿探索汽车的兴趣。

3.感受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汽车模型。

3.“汽车开来了”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我是某某车”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请幼儿两手握拳做开车状,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喜欢的车。如:滴滴滴,我是大卡车,我的汽车开来了。

2.教师播放“汽车开来了”音乐,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特征和用途。

(1)请幼儿结合课件,分别说说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常见汽车的特征和用途。

(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如:车身、车轮、车窗、方向盘、发动机、排气筒、雨刮器、后备箱等汽车组成部分和它们各自的作用。

3.请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4.观看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宣传动画,请幼儿说一说“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

(1)你都做过什么汽车?去过哪里?如果没有汽车会怎样?

(2)引导幼儿讨论: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这些坏的影响。

(3)布置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把今天学到的东西教给你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