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听课心得体会最新6篇

时间:2023-03-31 作者:loser

只有写好了心得体会,才可以使大家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进行的思考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表达,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赴听课心得体会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赴听课心得体会最新6篇

赴听课心得体会篇1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树勋小学的听课学习活动,感触很深,收获颇多。实实在在的课堂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提高,也是促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树勋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还有他们善于挖掘新事物,以及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

通过听课,感受到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理解者,而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体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境。

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教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设计中,很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4、体现教学资源优势,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听了她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我的教学过程,感慨万千。下面我具体说说几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课。

其中数学课中“密铺那节”,教师的语言不但风趣幽默,而且十分严谨。对课堂的掌控能力特别强。能有幸听到他的课是一种收获的幸福。

而语文课中《我们的小乐队》《荷叶圆圆》给我的印象最深。这两位老师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我们的小乐队”一节较单调识字教学课,上的那样有趣而精彩。教学设计科学严谨,教师多才多艺。让人叹服。

“荷叶圆圆”是辛研老师讲的,那动听的声音和充满童趣语言就足以吸引学生,再加上巧妙而独特的教学引入更是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整节课流畅而丰满。精彩的引入: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你能施展魔法把它变成什么呢?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很认真很投入,但跟她们比,实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教学环节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也很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到达预想的效果。

心得

今后我要把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我的教学中去,让我的教学能力尽快提高力。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收获颇丰,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努力提升自我,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我的教学路子。

赴听课心得体会篇2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本学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向优秀教师进行学习。半学期,前后听了十三节课。无论是随堂课还是公开课,我都始终牢牢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尤其在秦芳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她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深深地折服了我,使我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也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听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听课并不是简单的听教师的教学资料而是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在听课的过程中更要认真观察并做适当记录。听课不仅仅要听,还要看,捕捉授课者和听课者每一个动作、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方法。在听课之后更要及时进取的思考,准确客观的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合自我的教学实际,取长补短。

在听课过程中,秦芳教师教学环节严密,各环节和各种操练和交际活动间的交替自然、紧凑、快捷,从师生互动导入直至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明快的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打破了数学课沉闷的问答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本事;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本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可谓是一举多得。秦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本事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增加了学生实践的面和量,重视在新的情景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重现和运用所学知识,使知识不断获得巩固。一堂课内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操练和交际活动。这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赴听课心得体会篇3

简单谈谈两节观摩课的学后体会。

第一节课是牛津教材模块5第二单元的project部分,主题是“环保”。亮点一:老师用卢贝松的纪录片home做开场,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大自然遭到严重破坏的画面以及数据,相当沉重而震撼,课堂上的一片寂静也证明学生们的确受到了心灵的冲击。接着老师询问了同学们心情感受,以此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话题。亮点二:之后,老师没有寻常地先阅读后任务,而是先抛出了“任务”——写一篇中国环境问题的report,并且提出“what to write;how to write”两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于是老师指导学生们“分段,使用topic sentence”等等。亮点三:在之前传授技巧的基础上,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文章,关注分段,主题句等在文章中的体现,这样不仅为写report做准备,还抓住了阅读文章的重点。亮点四:阅读后再次从整体内容上做了总结,也同时为接下来的report提出要点,要有“background,measures,result”。最后组织同学们分组完成任务,也就能够水到渠成。

此课我个人也提出一两点改进之处。专家点评时赞扬了该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情感文化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而情感文化目标恰恰很淡化,老师强调环保只是为了强调本课主题。可以在课堂中顺理地向学生们提倡绿色环保和低碳,更加可以向学生们补充一下相关词汇,比如environmentally friendly,low carbon。整节课中师生互动欠缺,除了一般性的问答,没有让听课者耳目一新的互动环节。一位女生被连续提问三四次,这样也很不科学。

第二节课是来自哈尔滨的一位老师,神采颇似韩红,课上显得自信大方。教学主题是“节日”,该老师用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做开场,让同学们猜一猜唱的各是哪个节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第二个环节也很有趣,让同学们阅读一些短文,猜一猜描写的是什么西方节日。老师将大家的答案现场输入,用一个很新颖的核对形式判断正误,鼓掌以表示对答对的同学的鼓励。这两个程序颇有新意,让学生们及听众们都有极大地兴趣。高高兴兴地了解了西方节日之后,学生们分组设计节日及节日活动,并以海报的形式展示。学生们图文并茂很是热闹。一节课也就热热闹闹的结束了。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具匠心的几个环节看来是下了心思设想出来了,课件设计更是体现了团队设计的力量。整节课学生们听说读写面面都训练到了,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学习了各种节日,并亲身参与节日的策划,全程教学流畅自然。

但是两位老师比较一下,我还是欣赏前者。第一位老师课堂设计更朴实踏实,紧扣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适用于平日的课堂。第二位老师新颖用心的招式非天天能用,除非考试制度能不以知识点运用为唯一重点。

因为录制效果不佳,学生发言基本听不见,老师授课也是半蒙半猜,感受只能仅此几点。以后有机会,希望多向这些优秀的老师学习。

赴听课心得体会篇4

今天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县巡回教研活动,我有幸听取了曾召翠老师一堂生动精彩的课,课题是《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名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曾教师这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观察、用心思考所带来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曾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抓住先玩什么,后玩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镜片”、“放大镜”、“显微镜”和“微生物”几组词语来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关键词理清文章的线索。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分析课文方法。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曾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让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导入时的设计:播放各种孩子们玩耍的活动场面后,问学生:他们玩的怎么样?你们喜欢吗?是啊,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你都喜欢玩什么?在许多人看来玩耍常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在这里曾老师以学生们的亲身体会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导入,符合中年级学生喜欢玩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语言朴实,自然得体。

三、借助游戏,巧妙识字

生字的学习,曾教师借助“字词闯关游戏”让学生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多音字以及文中的重点段落,这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避免了学生学习生字时枯燥、单调的感觉,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借用课件,巧妙引导。

教学中,对于学生认识的盲点如:“小人国”“微生物”,曾老师采用音像资料、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由表象的认识到生动直观地了解。多媒体的使用,清晰、醒目,孩子喜闻乐见。

五、精心设计,品读体会

对于文中人物列文虎克的把握和理解,曾老师是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导读、品读来进行的。特别是“磨镜片”这一环节问题的提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还仿佛看到了列文虎克怎么样?”学生由此展开想象:列文虎克的手会被磨破、手会起泡、会起茧子、会被锋利的镜片割破。学生交流想象时,曾老师进行点拨:尽管把厚玻璃磨薄是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的这么投入。重点段落的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以及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把文本都厚了,走进了列文虎克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人物的精神内涵。

以上几点是我听课后总结出的曾老师课堂的一些闪光点,也正是这样一次次总结,一次次的反思教学过程,使我发现自己平日课堂教学中有诸多不足之处,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程的关系重大,我会紧随教改之路,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由内而外的生机。

赴听课心得体会篇5

通过自学课例研修,学习和分析网上的生物课例,让我对课堂教学的技能认识和理论认识有所提高,希望在未来五个月的顶岗实习中能够把这些认识和以往说课的经验运用上,以下是我对课例分析的感悟和总结。

首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课本上很多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相关,但单凭课本的解述则略显抽象,很多学生选择背诵记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所以应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减小知识的抽象化,增加趣味性,让学生直接易懂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葡萄糖是人体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这一章节时,可以举出病人输液时输葡萄糖来提供营养这一实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增加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拓展知识。

其次,要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验的结合。

观察和实验不仅是高中生物的一部分必学知识,也是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途径之一,并且新课标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涉及到实验的章节,既要充分利用实验过程来解释生物知识,又要通过生物知识来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要保证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该知识,并加深印象地记住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记忆才更加深刻。

再者,要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有所侧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讲完,还要在讲的过程中,通过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然后对知识的讲解做出调整。对于知识重点应在备课时精心的布置并做出具体讲解,对于知识难点和易错点则应该具体讲解、举例说明或对比记忆,并且准备一些随堂练习,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还要准备好课堂教具、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

适当的教具或影音工具可以使知识点的讲解事半功倍。形象生动的教具和影音工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教具的准备一定要形象生动贴近生物知识,课件一定要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紧贴生物课本。否则也会起到反效果,所以我们也要精心学习和准备制作教具、课件。

除此以外,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尽量有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己讲课方式的意见,反思不足并改进;借鉴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取长补短;严谨科学地备课,不断巩固教学技能。

赴听课心得体会篇6

四月,又是一个春意浓浓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昭通市教育局决定举办首届幼儿教师公开课比赛。在园领导的关心下,我得到了这次宝贵的外出听课学习机会。

四月十四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园业务副园长余阳琼老师的带领下,到昭通听课一周。这一周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刹那,而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却又是一个难忘点。我亲眼目睹了全市各幼教战线上的精英、展示自己的风采,一共听了25节课,这些课的内容涉及到幼儿园各个领域的教学,每节课的构思、教学方法都各有所长。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较深:

一、幼儿教学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如:育苗幼儿园的邓云老师上的那节看图讲述故事“天鹅蛋”,教师是这样教学的,首先让幼儿参与集体游戏找“天鹅蛋”,将整个故事情节在适当的背景下表演一遍,使幼儿了解图片内容,然后再出示图片,让幼儿排列图片顺序,自由讲述图片内容,老师只是稍加引导,最后教师再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从而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她的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我们以前教师讲幼儿听的规律,彻底的实现了当今的素质教育,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二、幼儿园的教学,应该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

如:本次活动中的两节游戏课,老师的组织有序,效果好,特别是云天化幼儿园的那节室内体能训练“小脚丫的休息日”,一出场老师就带着幼儿玩游戏。首先、在“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中,带领幼儿活动身体各个部位;第二、在“跟小动物学本领”的游戏中,随音乐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带领幼儿练习蹲着走、脚尖走、跳、跑等体能;第三、在“比比谁的办法多”的游戏中,激励幼儿动脑筋、想出不用脚能走路的方法。如:挪动、手脚爬、横躺滚、匍匐前进、翻跟斗、跪走等;第四、又以游戏“到大头人王国去玩”,比一比,谁能得到脚丫礼物。要求幼儿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整节课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气氛活跃,幼儿积极性高,效果较好。

三、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

如:本次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同时选择了一项内容进行教学,她们选择的内容都是仿编儿歌“小蜡笔”,但是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水富的那位教师在上课时,基本上是在一个筐内模仿,而云天化的那位教师,则是在让幼儿模仿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经验进行扩展想象,同一样东西,用多种词语把它形容出来,这样灵活性就大得多,效果也比较好。

第四、课的综合,应该是多而不能乱,应该突出一条主线。

本次活动,要求是以综合课为主,有的教师为了综合得多,什么内容都拉些进来讲,一节课听下来,不知道她是上什么,显得很零乱。但是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当中,为了实现一个总目标,合理的将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到一节课当中,虽然容入多种内容,但始终围绕一个中心、突出重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对于幼儿教学来说,一节课的成功,课堂气氛也是关键的。

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幼儿学习起来有激情,不但要教师选材好,准备充分,使用教具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师首先要有激情,语言要惕切,易于与幼儿交流。

如:这次活动中,育苗幼儿园的那节认识“水”和镇雄幼儿园的那节综合课“我叫轻轻”教师的准备充分、选材好,课的前后连接过度都比较恰当,但老师授课时就显得严肃些,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因此影响了她们的教学效果。而这次活动中,凡是获奖的几节课,它们的课堂气氛都比较活跃,整堂课基本上体现了三个轻松:一是教师教学起来轻松、二是幼儿学习起来轻松、三是听课的人听起来觉得轻松,感觉是一种享受。

总的来说,这次外出听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较多。我就不逐一列举了,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将这次学习中学到的先进的东西,运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