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反思内容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表达,一篇表述良好的心得体会可以让大家产生一些共鸣,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家务的心得体会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学家务的心得体会篇1
“你不用扫地,你去干你该干的事情!”“你要是这次考不好,我就罚你做一礼拜家务!”“我一天到晚干家务,你就这点分儿你对得起我吗?”我在准备写这篇文章之前,脑子里播放出这样一组组画面——我想,是时候给家务劳动平反了。
当你听到劳动这两个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阶级斗争?劳苦大众?脏活累活?穷人?或者……高级劳动与低级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我想,可能这个词是一个最能够引起人们浮想联翩的词汇,你总会带有复杂的情感去看待这个词。你也渐渐发现,除了五一过节的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提及这个曾经处于中国人思想核心的词汇。劳动是如此的抽象,又是如此的中性,让我们可以忘记它的存在。在中国人,尤其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眼中,劳动与大老粗是划等号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却从没有人说劳动可以改变命运。有趣的是,成功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往往会强调知识和理念,却不愿意大谈特谈他在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知识总是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劳动却让人觉得不足挂齿。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我在与很多朋友进行深度访谈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不欣赏自己的劳动。我毕业后到一所公立学校工作,而后由于“世界很大,想出去走走”,便来到一家出版社做少儿出版。到了出版社,很多同事们就对我的选择表示不解,“学校多好啊?怎么选择来这儿了呢?你看,学校有寒暑假,也不用出差!”听到这些话,我有些发懵,但仍然坚持做了3年,后来由于明确了自己的亲子教育工作方向,便辞职再一次来到一所中学任职,到了那里,新同事又来到我的身边,对我的选择表示好奇,“出版社多好啊?听着就觉得高大上!能认识很多作家吧?来这儿干什么啊?”听了这些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人们都不满意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都对于自己未曾接触且不了解的工作表示向往和欣赏。于是,为了让大家心态平和,我跟大家分享了各种工作的苦衷,听完大家忍俊不禁。
我还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统计,教师的孩子大多有四个毛病:懒惰、邋遢、磨蹭、盲目,这确实与老师的劳动性质有关——大人过多的说教与指挥,小孩过少的自主判断与挫折体验。这还不是最震惊的发现,最震惊的发现是教师在谈到自己孩子的择业时,100%不同意自己的孩子继续做教师,他们是有多么不认同自己的劳动呢!我在采访不同行业,包括银行、媒体记者、公务员、程序员等不同的人员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所以,你又会理解一个答案。中国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不要在成为想自己一样的劳动者——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劳动者。他们只知道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考全班第一就比考全班第五更有希望。在他们拼命要求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意味他们不再树立自己的梦想,他们已经放弃了对于自己的改变。他们把对自己现状不满的内心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绩成为了他们的焦点与赌注。更有荒唐的人,便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语挂在嘴边,让孩子放弃一切兴趣爱好,一门心思功课考试。家务劳动成为了耽误学习成绩,浪费时间的事情,正好以此为说法,逼迫孩子刻苦读书。
分数能不能改变人的命运,我们不做深谈,但至少一点,我们从高考趋势改革能够看出未来人才需求的端倪——社会需求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这个素养便包括你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从这一点讲,家务劳动乃是培养孩子这方面素养的最好的亲子互动形式。曾经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疯转,它以图画的形式告诉大家中外家长在孩子1—6岁,每一年的要求有和不同。大概是这样的,在1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背数字,外国家长要求1岁的孩子可以捡一些简单家庭垃圾;在2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孩子背唐诗,外国家长要求孩子收拾餐具……以此类推,你会发现外国的家长非常看重家务劳动,而中国的家长非常看重“精神劳动”。在我看来,家务劳动至少有以下一些好处:
1、家务劳动增进了亲子情感。任何的亲子互动都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家务劳动也不例外!父母为孩子分配的简单工作,是对孩子极大的信任!他们非常情愿与家长一道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
2、家务劳动产生家庭责任感。怎么能产生家庭责任感?只有参与家庭生活,成为家庭的共建者,才能有价值感与责任感。责任感不一定体现在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心中有家庭、能够从家庭的角度考虑问题,便是具备家庭的责任感。
3、家务劳动激发了合作与团结意识。在家庭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孩子与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让这个家庭变得干净、有序、美丽。这个目标考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配合完成,这也就训练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家务劳动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务劳动告诉了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坚持去做。“好的行为多了,坏的毛病便减少了”,心理咨询也常常用这样的思路与方法来处理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
5、家务劳动推动了孩子的社会化。家庭式孩子的社会化场所,通过什么让孩子接受社会规范与文化呢?粗暴的说教,不利于孩子接受社会文化;共同的社会劳动却让孩子很容易明白社会规范与人之常情。参与家务劳动,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爱劳动的人总是最招人喜欢!”
我的女儿不到一岁时,便喜欢坐在学步车里拿着扫帚“扫着玩”;二岁的时候她便与妈妈一起在厕所“洗衣服”,三岁的她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劳动者,她愿意和外婆一起择豆角、自己收拾碗筷、扔垃圾……她并没有觉得劳动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反而她乐在其中!倒是有的时候,我会自私地想,她如此“贤惠”,将来会不会太累?
学家务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是星期天。爷爷,奶奶要从姑妈家回来了,爸爸因此忙前忙后收拾屋子(我平时就懒散,玩起游戏连厕所都不愿意去,爸爸比我还不在意生活细节。)欢迎我爷爷奶奶的归来。那时,我看见爸爸繁忙的背景,让我不由自主地说:“爸爸,让我帮你吧。”
我先开始扫地,扫得很认真。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一处也没放过。片刻,就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想到了爷爷,就想起了爷爷最爱吃的饺子。于是,我略加思索便和爸爸说:“爷爷他们就要回来了,我们包顿饺子吧!”爸爸抬头看看时钟,欣然同意了。他先把菜切碎,煮熟,小心翼翼地捞出,把水挤净与碎肉搅拌成馅。馅好了,面也和好了,我们便开始包饺子。起初,我不会包。经过爸爸的耐心指导,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面皮,抖掉浮面,放入适量的馅,试着包了起来。可每次包得有胖有瘦,大小不一……过了一段时间,我包的技术是越来越好,包得饺子是又整齐又快。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只是熟能生巧罢了。其实很多事情都大同小异,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可以成功。”
一会,爷爷奶奶回来了。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看到我满身是面的样子,立刻开怀大笑。边笑边问:“你这是怎么弄的?”我不好意思笑着说:“这是着急包饺子不小心沾上的”片刻,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吃着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果实,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学家务的心得体会篇3
每天,我的妈妈工作很忙,工作单位离家很远。我父亲基本上做家务。看到爸爸很辛苦,我对爸爸说:“我想帮你做些家务。”“那么,明天就是五一假期了,让你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吧!”爸爸说。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叠被子。爸爸先告诉我方法,然后我开始叠被子。首先,我把被子放在床上,把它整理好。然后我把被子从床头翻过来,叠了两遍,然后把床单和枕头整理好。这种被子是可以折叠的。现在是我刷牙、洗脸和吃早餐的时间了。早饭后,我开始扫地。我的家是一个厨房,有三间卧室,两间卧室,两间浴室和一间厨房。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我首先打扫了客厅、餐厅和房间,不是太脏,只是一些灰尘、头发和碎片,但这么大的面积,一旦扫下来,我已经开始出汗。之后,我去打扫厨房和浴室。厨房里有更多的杂物,浴室里有更多的头发。在家里擦完地板后,我有点累了。短暂休息后,我开始拖地。爸爸让我拖一个小点的拖把。我小心翼翼地拖着房子,不可能放过每一个角落。爸爸说:“你拖得很干净,继续加油吧!”爸爸的鼓励让我的心像吃蜂蜜一样快乐。
现在我要读一本书。做了些家务后,我有点累了。让我们把阅读当作休息吧。我读的这本书叫《慢下来,长大》。它很好看。我读了大约一个小时,然后我开始做我的家庭作业。我一个接一个地看完了,很快就看完了。这个时候,该吃午饭了。我不得不处理美味的米饭和美味的菜肴,我做了一些家务。我大嘴巴吃东西。爸爸说我吃的很好吃,像一头饿猪。
午饭后,我说让我来洗碗。盘子上有很多油。我在盆里放了些洗洁精和水。我用抹布一个一个地洗碗,盘子,筷子等,然后我用水两次。洗盘子要花很长时间。
我今天很累,但我学会了做一些家务。我的心情仍然很好。在未来,我将学习做更多的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学家务的心得体会篇4
“起床了,起床了。”妈妈叫喊道。原来又是每月一次的大扫除。
我刚起来,妈妈就已经开始扫地了,我怎么能闲着呢?
于是我拿起拖把开始拖地。爸爸擦玻璃,擦得很火热。不好,我看到妈妈要查到我的小秘密了,我在沙发下吐了泡泡糖。大妈妈扫到那,大喊了一声说:“焦鹏,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像一只小鹿被凶狠的“老虎”抓住一样。
我想:这次屁股一定要被打开花了。我走过去,妈妈让我无论怎样也要把粘住的泡泡糖弄下来。妈妈说完就去一边扫地了。还好,没被打。我开始实行a计划,用手把泡泡糖弄下来。可是泡泡糖竟然完好无损,于是我决定实行b计划,用小刀刮,终于把泡泡糖弄下来了。扫完地,全家人拿起抹布,开始擦家具。
妈妈偏偏让我擦电视机。傻大个电视机仿佛在说:“不把我擦干净,妈妈就打死你。”我吓了一跳,我真是可怜啊!开工,快速的擦电视机,终于擦完了。把电视机擦得干干净净,这可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啊!爸爸妈妈还没干完活,呀!我是第一名啊。我高兴地不得了。又去帮妈妈擦。“完工了!”一声大叫,我累得坐到了地上。妈妈干完了,也回房间休息了。
做家务,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啊!第一次做家务,我终于知道了爸爸妈妈每天做家务的辛苦了!
学家务的心得体会篇5
过了紧张而又繁忙的一个学期,终于迎来了寒假,自己早有打算,想在这个寒假里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有些发愁,感觉做什么都很累,作为学生学习上有压力,当父母的呢?更不容易,要努力的挣钱供孩子上学,在异地求学,有的时候想不到父母有多累,当自己回到家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了,整天做家务也是一种烦躁。那我就帮着父母做吧!
家里来了客人,包饺子是中国人最为传统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我会擀饺子皮,只是慢了点儿,每次都是妈妈擀,这次我擀了,一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擀得挺圆的',也薄厚适中,没过去十分钟,天啊,我的手腕疼,总想举起来晃一晃,可是眼看着,刚才被擀的皮,已经被妈妈包完了,这时我才问:"妈,你干活太麻利了,我供不上你了。"真是有些羞愧,还不好意思让外人看见,我就这么坚持着,一直擀!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咬着牙,把它擀完了,别提有多累了,腰酸背痛,简直就有些发木啊!
看来这活真是累人啊!小的时候自己只知道吃,却没有想到干活的人的辛苦,现在才如梦初醒,自己以后不能老让妈妈伺候了,看到妈妈那缕缕白发,心中是无限的惆怅,我的青春换来的是父母的衰老。以后我在假期里,一定要替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务,来减轻父母在生活上的负担。春节的到来,家里又添了许多活,许多衣物要洗,还要打扫屋子,我帮妈妈洗衣服,妈妈从洗衣机里那出来,又清洗一遍,我去它们晾在衣服杆上,和妈妈一起劳动感觉很幸福,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经做完了。这就是劳动的快乐所在吧。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劳动最光荣,我体味到了热爱劳动是一个人进步的表现,我将会更加热爱劳动,在劳动中体味生活,在劳动中体味人生的乐趣。这个寒假让我爱上了帮妈妈做家务,非常愉快的一个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