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撰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制定教案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定要认真思考,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明确辨别需要帮助的情景,能够清晰简洁地说出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希望对方提供的帮助。
能在表达过程中依据交谈对象和具体情景选择使用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练习在生活中使用、普及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情景的不同清晰说出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希望对方提供的帮助。
教学难点:根据交谈对象身份差异和交谈语境差异选择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引出情景。
师:在《怎么都快乐》一课中,三个小朋友怎样做能快乐呢?
生:三个小朋友可以跳长绳。
师:是啊,现在小明想要跳长绳了,他该怎么做呢?
生:准备好绳子、邀请朋友来摇绳、、、、
师:谁来扮演小明邀请琪琪和乐乐?
生:琪琪乐乐咱们一起玩好么?
师:琪琪说,我不想玩。你想玩吗?
生:想
师:那现在,小明,你需要请琪琪?
生:帮帮我。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请你帮个忙》。师板书。
明确情景,说出需要。
师:小明,现在你需要琪琪的帮助吗?
生:需要
师:你为什么需要琪琪的帮助?
生:我想跳长绳,但是没有人摇绳。
师:那么你希望琪琪怎样帮你?
生:我希望琪琪帮我摇绳。
师:现在,你愿意用一句话,先说明你的需要,再提出希望琪琪提供的帮助吗?请小组内练习。
生练习
生小组展示
师:每一组的小明都说清了自己的需要,并且表达了希望对方提供怎样的帮助,真棒!同学们,在我们需要别人提供帮助时,请大家记住两条黄金法则:
1、讲清楚你的需要
2、告诉对方你希望他怎样帮助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试着用这两条黄金法则解决问题吧!
出示情景一:美术课上
师:琪琪忘记带水彩笔了(现在,每一位同学都是,琪琪。)
琪琪,你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生:我希望爸爸送来。
师:那你怎么通知爸爸呢?
生:让老师帮忙打电话。
师:可以。还有什么办法吗?
生:找同学借。
师:也可以。
现在,请你和你的同桌确定一个解决“忘带彩笔”问题的办法,并根据两条黄金法则想一想、演一演,请人帮忙要怎么说。
生讨论,说一说,同桌展示。
对比分析,明确日常礼貌用语。
(确定两组案例,一组向老师求助,一组向同学求助)
师:刚刚这两组同学分别请谁来帮忙?
生:请的同学和老师。
师:他们在请人帮忙时说的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同?(指出:你——您)为什么?
生:老师是长辈,所以我们用“您”,同学不是长辈,可以用“你”。
师:是啊,大家真是有礼貌,都意识到了与长辈说话要用“您”。你们愿意帮助有礼貌的孩子吗?
生:愿意!
师:没错,讲礼貌的孩子人人夸!向别人请求帮助的第三条黄金法则就是,学习使用礼貌用语。那你还知道什么在请求别人帮助时能够使用的礼貌用语吗?
生:谢谢!您好!请问、、、、、
师:是啊,这么多的礼貌用语,你会使用它们吗?我们一起听故事,用一用。
设置情境,练习说话。
师:故事的名字叫李山的周末。
李山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很多的兴趣爱好,其中一项就是:看书。这个周末,妈妈答应带李山去书店买书,听到这个好消息,李山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可就在出发前,单位来电话,说需要妈妈赶紧去单位一趟。这个消息传来,李山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经过一番考虑,妈妈对李山说:山山,如果你一定要去书店也可以自己去,但是只能去小区旁边的书店,要注意安全。李山一听高兴坏了,急忙答应了妈妈,跑出了门。可是刚一出小区,李山就蒙了。平日里看起来简单的道路也变得错综复杂起来,这时候,李山看到一位叔叔正在花坛边看报,灵机一动,我可以请叔叔帮帮忙!
问题一:李山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二:李山希望叔叔怎么帮助自己?
问题三:怎样能有礼貌地请求帮助呢?
在叔叔的帮助下,李山顺利地找到书店,买到了心怡的故事书。
第二天,李山约了明明踢足球。李山可是个足球健将!一飞脚能把球踢得老远。可是这一天,李山却遇到了麻烦。原来他和明明比赛,看谁踢得远,结果一不留神,把球踢出了场地,哎呀!这可怎么办!恰巧一位大姐姐经过,李山小眼珠滴溜一转,对啊,可以让大姐姐帮忙扔进来呀!可是,李山要怎么说呢?
问题一:李山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二:李山希望小姐姐怎样帮助自己?
问题三:怎样能有礼貌地请求帮助呢?
回顾知识,儿歌巩固。
师:故事讲完了,大家给李山出了不少好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你学会了怎样请人来帮忙?
生表述
师:是啊,互相帮助、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请别人来帮忙时也要注意表达清楚,多使用礼貌用语。下面就让我们在儿歌“请你帮个忙”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儿歌《请你帮个忙》
你拍一,我拍一,我想起请你帮个忙。
你拍二,我拍二,帮忙先把话说清。
你拍三,我拍三,说出你的`困难来。
你拍四,我拍四,你想我来怎么帮。
你拍五,我拍五,邀请记得讲礼貌,
说话客气不能忘,请、请问;
见到长辈问声好,您、您好;
帮忙结束要感谢,常把谢谢挂嘴边,
礼尚往来要客气,不客气,不能忘!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
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如果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朋友吗?
3.组织学生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能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能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4)……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说话。
2.能按照要求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注意听别人说话,养成“听”的习惯。
2.发指令的同学要声音洪亮,让别人听得见,听得清。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人合作的习惯。
2.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游戏的头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玩游戏的心情怎么样?你们会玩哪些游戏?你们喜欢什么游戏?(指名汇报)
(二)教师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这是什么游戏?
(三)教师明确并导入:这个游戏是“我说你做”。今天我们也来玩这个游戏。
二、明确规则,了解游戏
(一)教师用课件动画演示学生做“我说你做”游戏的情景,学生先看屏幕,认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交流。
(三)出示“我说你做”的游戏规则: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做对动作的人越多,其所在的小组就获胜。
(四)教师朗读游戏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游戏规则。
三、进行游戏,总结要领
(一)进行第一轮游戏。
1.教师大声地发出指令“请你抬起一条腿”,学生做抬腿的动作。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3.进行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4.讨论交流,总结要领:大声说,听清楚,动作快。
(二)进行第二轮游戏。
1.教师请学生发指令,要求:发指令时,要大声说,要让别人都听得见。
2.指名发出指令,如: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3.比赛并评出优胜小组。
(三)进行第三轮游戏。
1.指名发出指令,如:从书包里拿出生字薄,从书包里拿出铅笔,打开生字薄,写一个“火”;写字时要坐端正,握好笔。
2.比赛并评出优胜小组。
四、课堂小结
(一)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发指令时,要大声说,要让别人听得见;要注意听别人说话,然后按照指令做出动作等)
(二)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的讲授我利用了很多个小口诀“谁能像我这样做,我能像你这样做”“一二三手背后”等,指向性明确又朗朗上口,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听、说、做的能力。
不足:在指导写字的小口诀出示过程中,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说出口诀,但是做起来仍比较不规范,需要教师的`反复示范, 所以我想“光说不练”还是不行的,以后我会在课堂上多多示范,并且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及时的进行指导。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教案篇4
口语交际一
我们的“手拉手”活动
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一、展开讨论,明确目的
1、看课件:中国其他城市的小学生的一些情况。(发达地区的和偏远山区)
2、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
3、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以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以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a、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b、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c、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同学们逐一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
2、走好第一步:确定对象,用书信建立联系。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冯琛莉)
习作一
给手拉手的小伙伴写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
(1)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
(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二课时
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 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教案篇5
设计理念:
创设交际情境,突出主体地位,注重生生互动,学会倾听表达。
学习目标:
1、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在不同情境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能大致讲清自己的要求。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老师今天真高兴,因为通过大家的努力这面流动红旗又要在我们班安家了,(老师举起流动红旗),现在老师要把它挂在班里最显眼的地方,(老师做出挂红旗的动作,踮起脚尖、很困难的样子),谁愿意帮老师拿个凳子?(一同学赶忙把自己的凳子搬给老师),谢谢你。某某同学你能为老师看看红旗挂歪了没?……谢谢。
2、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困难和麻烦就算不了什么了。今天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就是“请你帮个忙”。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情境创设很巧妙。让学生为老师搬凳子,在不经意间让他们进行了学习的主题。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细节的精妙处理,这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
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
师:有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爬山呢,可是山势越来越陡,前面小坡上有位同学上不去了,怎么办呢?
生:我知道,请别人帮忙。
师:这个时候可以请谁帮你的忙呢?
生1:可以请老师帮忙。
生2:可以请前面的同学帮忙。
师:现在假如是你想请前面的同学帮忙,你该怎么说?我们来演一演好吗?
(两位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相机指导)
生1:喂,帮我一下!
生2:我帮不了你!
师:你为什么要拒绝他?
生2:因为他没有礼貌,还命令我,我才不帮他呢!
生3:而且他没有把遇到的困难讲清楚,不知道要帮他什么!
师:是呀,请人帮忙不仅要讲礼貌,还要讲清让人家帮什么才行。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礼貌用语,好吗?
1、出示: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2、生朗读词语。
师:当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讲清楚,这样可以使别人更乐意帮助你。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现在我们再来一次。假如你是前面的那个同学,你又该怎么说呢?
生1:小明,请你帮帮我,这个小坡我爬不上去!
生2:没问题,你把手伸过来,我来拉你。
师:真是个热心的孩子!还可以怎么说?
生2:我下去背你上来吧!
生1:谢谢你!
师: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你热情地帮助了别人以后,你会感到快乐,别人也会心存感激。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援手。通过刚才的表演,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别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么?
生1:请别人帮忙时要讲清自己的困难。
生2: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
生3:态度要热情,说话要亲切。别人帮了忙以后,我们要感谢!
师:大家说得真不错!看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会怎样请别人帮忙了!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单方面地讲解,不如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主动去发现。在具体的实例中,懂得如何请别人帮忙。
三、小组合作,情境表演
师:现在,我们就要用上刚才学会的本领来帮一帮几个遇到困难的小朋友。
出示案例:
1、王晓明同学想去书店买书,可是不认识路,他想请一个陌生的叔叔帮个忙。
2、美术课上,吴红发现自己忘带水彩笔了,她想让同桌李山帮个忙。
3、宋林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球网外,他想请路过的一个大姐姐帮帮忙。
师:请大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小组合作,进行表演。
情境表演一:
生1:叔叔您好!我想请您帮个忙!
生2:没问题。
生1:我想去书店买书,您能告诉我书店怎么走吗?
生2:小朋友,只要再往前走,遇到路口右转弯就到了。
生1:谢谢您,叔叔!
生2:不用谢!
师:我们来评一评刚才的表演。你们说,他们的表演怎么样?为什么叔叔会帮忙?
生:刚才同学的表演很好。因为他演的王晓明很有礼貌。
生:他把自己想要请人帮什么忙讲清楚了。
师:大家说得不错,遇到困难想请别人帮忙,一定要像刚才的小朋友一样讲礼貌,把要求讲清楚,那么你一定能获得别人的帮助。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进行情境表演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实践引导中总结要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情境表演二:
生1:李山,我忘了带水彩笔,可以用一下你的吗?
生2:可以啊,你拿去用吧。
生1:(作拿笔涂色状)
生1:李山,谢谢你!我涂好了,还你水彩笔。
生2:(接过笔)不用谢!我们是好朋友嘛。
情境表演三:
生1:(作踢球状,突然一脚把球踢出了球网)
生2:刚好从旁边经过。
生1:大姐姐,你好!我想请你帮个忙。
生2:小弟弟,有什么事?请说吧。
生1:大姐姐,我刚才不小心把球踢到球网外了,你能把我捡一下吗?
生2:行啊。让我给你找找。(惊喜)啊,找到了!(作扔球动作)
生1:(捡到球)谢谢你,大姐姐!我玩球去了。
生2:不用谢!你去玩吧。
四、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遇到困难请人帮忙时你是怎么说的?其他小朋友注意倾听,并评一评。
生1:我以前请别人帮忙总是注意讲礼貌,但是请爸爸妈妈帮忙就不讲礼貌了。
生2:我也做得不好,我总讲不清要他们帮什么忙。
师:嗯,我们要注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虽然是我们的家人,但请他们帮忙一样也需要讲礼貌,讲清要求。
如果别人遇到困难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怎么说呢?
生1:我要毫不犹豫地帮助他。
生2:假如他讲不清要我帮什么,我会慢慢问他。
师:说得真好啊,无论是请别人帮忙,还是别人向我们请求帮助,我们都应该讲礼貌。尤其向别人请求帮忙的时候,更要懂得表示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课堂小结,结束学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有很多收获:
1、知道了遇到麻烦或困难,要学会请人帮忙。
2、请人帮忙要有礼貌。
3、要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
4、最后,听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有困难,请人帮,见面微笑挂脸上,礼貌用语不能忘,言语自然又大方,清楚明白把事讲。我帮人,莫记上。人帮我,永不忘。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根据这个总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口语交际活动课。
1、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我根据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给孩子构建了一个交际平台,进行模拟表演。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敢说、多说、会说。学生自始至终非常感兴趣,气氛比较活跃。
2、合作表演,增强能力。
口语交际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的合作表演,使得他们在说中悟,在演中悟,在合作中丰富了语言,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