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先阅读书籍才行,作文成绩想要有提升,我们就要注意素材的积累,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不一样的中秋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篇1
春天迎春花开,夏天茉莉花开,秋天菊花开,冬天梅花开。一年四季都在变,父爱却依然不变。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要为爸爸洗脚,过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吃完晚饭后,一家人搬出桌椅。来到院子里赏月、吃月饼。圆圆的月亮似一个圆盘挂在天空中。透过圆月,我仿佛看到了吴刚砍桂花树,嫦娥在翩翩起舞。院子里的桂花树上,桂花经不起月亮的诱惑,纷纷落下。真可谓是“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啊!”我拾起其中一朵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闻一闻,我仿佛嗅到了大自然的芬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村里的人们都在一起聊家常、吃月饼。合家同乐、其乐融融。
趁着如此良辰美景,我端来一盆热水,拿着一条毛巾走进了爸爸的房间。我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爸爸,今天晚……晚上我来……来帮你洗脚吧!”爸爸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微笑地注视着我说:“今天太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我轻轻地为爸爸脱去鞋袜,先让爸爸的脚在温水里泡一会儿,我摸着爸爸的脚,却惊讶地发现,爸爸的脚不再光滑细嫩了,它已失去了青春的光泽,苍老了许多,不知不觉地长出了许多老茧。我用心地把水泼在爸爸的脚上,仔细地搓揉着。希望能够洗去岁月的痕迹,我抬起头,看见爸爸满头的乌丝中不知何时起添了几丝银发。爸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笑着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我的眼眶模糊了,那是幸福的泪水……我拿起毛巾,给爸爸擦脚,擦到干为止。我出神地望着熟悉的中秋圆月,想起了爸爸爱我的点点滴滴。十几年来,爸爸……
今年的中秋节,不一样的中秋节啊!我发现自己忽然长大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爸爸,您是春蚕,您是蜡烛!让春蚕不死,让烛光永明!请中秋的明月作证;儿子长大了,我要像你爱我一样永远地爱你。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篇2
今年的中秋节,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那个晚上,晚饭后,我们来到了府君山的山顶去赏月,平时人们都是清晨去爬山的,今天我们却在傍晚爬山。
傍晚时分,山脚下的晚霞是淡紫色的,朵朵淡紫色的云迎着浅青色的山脉,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凌空展开,引人注目。
走到望月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了,只留下地平线上一抹细细的红霞,好像月亮要出来了。我慌了,三步并作两步地向山顶爬去,生怕月亮在我到达山顶之前出现。
二十几分钟后,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的观景亭。我累得满头大汗,月亮还没有出来,观景亭上早已聚集了许多赏月的人,有的人在拍照,有的人在吃月饼,还有的人坐在椅子上聊天……我看到有人在吃月饼,便也找妈妈要月饼,妈妈指了指天边:“那儿有一个大月饼。”我一看,月亮出来了!刚开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圆,让人有点失望。后来,月亮像面包一样一点点变胖,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白玉盘”。在山顶看到的月亮果然和家里的不同,月亮更大更圆,甚至能看到月亮上的凹陷。
伴着皎洁的月光,我们下山了。清凉的晚风吹动着树林,月光拉长了我们的身影,一路上飞舞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这个与众不同的中秋节令我终身难忘。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篇3
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烙团圆饼吃团圆馍,因为它们象征着吉祥和如意。
今年农历八月十四日,我跟奶奶约好中秋节一块做团圆馍。
中秋节的早上,奶奶早早的就把各种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好了面、打好了芝麻。
十点多,奶奶叫我来做团圆馍。我走进厨房一看,只见案板上摆着鸡蛋一样大小的面剂子,看起来是那么光滑、可爱。
奶奶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先把剂子放在手掌上,然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合作,把面剂子的边缘捏扁,中间不动,慢慢捏成一个圆圆的面饼。再把面饼放在左手掌上,用右手舀一勺芝麻放在中间凸起的部分上面,然后像包包子一样,用左手大拇指压在芝麻上,接下来大拇指和食指合作边转边捏,把上面捏紧,放在案板上。最后用手掌把它均匀地压平。奶奶认真地教,我认真地学,一件完美的“作品”就在我的手上诞生了。后来,又按照同样的方法给家人都做了一个。看着自己的作品,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晚饭时,看着大家吃着我做的团圆馍,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这个中秋节,我过的很有意义,因为我学会了做团圆馍,用我的双手为家人送去了中秋的祝福和快乐。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篇4
月亮每年能圆12次,但只有一次月圆叫中秋。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以前,每年过中秋节,都是和家人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可是这次我们家却出现了一个小意外。是什么小意外呢?原来是我收到了故事广播的邀请,参加包河区主办的中秋诗词晚会。
中秋节那天傍晚,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演出现场——包河公园。一踏进这里,就发现今天的包河公园格外热闹,清风阁下搭建的舞台绚丽夺目。好多和我一样的小演员都在紧锣密鼓的彩排了。夜幕降临,华灯初亮,月亮也慢慢爬上了树梢。它是那么圆,那么亮。它照亮了清风阁,照亮了舞台,也照亮了观众和演员的脸庞。
主持人用庄严的声音宣布:五彩纷呈的晚会,现在开始!小朋友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儿,有的表演跳舞,有的表演唱歌,还有的表演朗诵……终于到了我们的节目了,朗诵金波的《我们爱祖国》。我们整齐的表演,自信的笑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想到今天的所有演员都是放弃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来参加这次的中秋晚会。正是有这些人的奉献,才有这场精彩的演出,我又想起远在边疆守护我们的战士,他们也是在中秋佳节不能和亲人团圆。此刻,我多么希望今晚的月亮能做一位亲情的传递员,把他们的思念传递给他们牵挂的人。
不是每一个团圆夜都能团圆,不是每一份思念都能有回应,今天的分离是为了他人的幸福。多么不一样的中秋夜啊!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篇5
彼岸花开思彼岸,是谁苍白了谁的等待?——题记
貌似又是中秋节了,夜悄无声息地从屋檐滑落。我的眼前是两个月饼,看得我如此安心。然而夜是孤寂的,无法驱散我的愁思。
去年的中秋,如梦境一般,与现实相叠……
冷清的家并没有因为月饼的关系增添一份中秋的喜庆,只有让我想到亲人不在身边的孤寂。“咚——咚——”敲门声惊到了我:“谁这么晚不在家过中秋跑出来晃悠?难道跟我是‘同道中人’?”
一开门才知道是我的好朋友,鉴于昨天跟她提及中秋孤身一人的事她来邀请我去她家过中秋。在她百般的“折磨”下我终于屈服在她的“折磨”之下跟她去了。借着月光我来到了她家,她的家人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感到丝毫的不适,他们十分热情的招待我。我们边吃月饼边赏月,谈了许多关于中秋的传说,一点都看不出不是亲人。星星在天上往下望,眼睛时不时地眨呀眨,似乎看到了相当有趣的事情。我一边享受着胜似亲人的温暖,一边感受着中秋夜的喜庆。心中似乎并不孤单。月亮打了个瞌睡,抱着枕头睡觉了。我在朋友的陪同下回到了家。我悄悄的转头,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路照耀下的影子很长很长,月光洒在她身上,突然显得异常耀眼,我的眼眶也有一丝异样……
夜的冷清还是将我拉回了现实,停止了那美丽的回忆。今年又是一片冷清,没有那份流淌在岁月的温馨。月好似将圆未圆……
“咚——咚——”楼下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似乎又是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篇6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天不管小孩儿大人都要吃月饼,看月亮。甚至有大人还给小孩儿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今天早上我起的很早,写完作业后,已经11点多了。所以我要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我奶奶家过中秋节吃团圆饭。这时候我妈妈已经在我奶奶家做饭了,所以哥哥骑着电车带着我和我姐姐飞奔到我奶奶家的院子前。然后我们大步上楼走了进去。发现我大伯也来了,所以我有礼貌的说:“大伯好!”大伯也给我问好,这时候奶奶走了过来,狠狠地往我屁股上一打。我知道奶奶喜欢打我的屁股,不打不放心呐!我知道奶奶是在逗我,所以我不理会她。这时候饭都做好了,所以我们开始吃中午饭了。
起先,我们不准备吃,因为我爸爸和我小展哥、师征哥还没有来。所以我们不准备开饭。过了一会儿我爸来了,又过了很大一会儿,我小展哥回来了。最后,师征哥也回来了。这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尝尝妈妈做的鸡鸭鱼肉了。
今天好吃的太多了,有鸡肉炖冬瓜、手撕大骨头、酱香牛肉、姐姐的爸爸钓的黄河大鲤鱼(妈妈炸了一下,看着都好吃)、还有凉拌豆角、凉拌黄瓜洋葱和变旦,妈妈炒了两个热菜,一个是西红柿炒菜花、一个是黄豆牙,还有一个超好吃的就是妈妈做的油焖大虾-我的最爱,妈妈今天做的太入味太好吃了,我戴着一次性手一会儿吃了十个八个,太香了我都停不下来。吃着吃着,我们觉得缺点“啥”?因为中秋节不就是要吃月饼吗?我们没有想到这一点。幸好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就一个人拿一个月饼开开心心的吃了起来。甚至我们还碰杯呢!我们都说一句祝福话:“中秋节快乐!”我们都非常开心。
到了晚上,我小展哥和师征哥都走了,就剩我,我大伯和我爸妈还有我奶奶和爷爷,我们吃了晚上的一顿饭。然后又出来看外面美丽的月亮。
月亮,其实是月球。只是我们离月球远,所以我们看着月亮就小。而今天的月亮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躲躲藏藏的,若隐若现的。而以前的中秋节都是一个又大又圆又洁白的月亮。非常美丽。
今天,我和家里人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篇7
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中秋佳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发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别样情怀。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这等“面子”老百姓可撑不起,倒是给“走_”和“开_”的人撑起了一条“捷径”。比如我家对楼的某局局长,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节这阵子,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弯着腰进去,眉开眼笑地挺着胸出来,而且手中的月饼盒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也不知这样的月饼还有什么滋味,这样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月饼越做越上档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应证。但中秋节里吃月饼尝的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若把它当成是一种“办事”的“工具”,那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意蕴”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