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是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有目标的,工作计划的制定是能够让自身的工作获得很好的进展的,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7篇,感谢您的参阅。
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班级基本情况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动但又不懂事的阶段,所以有些学生上课纪律差,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本册教材对学生的要求
1、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手是最容易沾污垢、藏细菌的
4、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5、通过教学,让学生重视保护眼睛视力,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到“三个一”。
6、使学生知道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7、增强儿童“我是小学生了”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习惯。
三、学期努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近视眼的危害和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初步学会正确做眼保健操。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眼保健操对于保护视力的作用
3、通过教学,让学生重视保护眼睛视力,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到“三个一”。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我们的身边经常有不安全的事发生,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5、结合教材交给学生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6、使学生知道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7、强化儿童“我是小学生了”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习惯。
四、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圆满完成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获,。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教案上课。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五、小学低年级水平目标与内容: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2、基本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预防);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适量饮水有益健康,每日适宜饮水量,提倡喝白开水;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有益生长发育和健康;经常开窗通气有利健康;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2)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
(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5)安全应急与避险: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行人应遵守的基本交通规则;乘车安全知识;不玩危险游戏,注意游戏安全;燃放鞭炮要注意安全;不玩火,使用电源要注意安全;使用文具、玩具要注意卫生安全;远离野生动物,不与宠物打闹;家养犬要注射疫苗;发生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医疗求助电话:120,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
3、列举大量事实例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争取每堂课小结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教学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教学目标:
以基本功能力训练为主,学习中国舞蹈。通过学习舞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本学期的体育艺术节以及今后的各种比赛做准备。
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与右以及舞蹈的方位。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学生按节拍做动作。
4、培养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学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二年级 :巩固一级课,学习二级课组合。
1、进一步完成第一级年级教学任务的各项要求。
2、认识教师的8个基本方位。
3、初步达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
4、培养学生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三年级:在二级课的奠定下,学习三级考级课组合
1、能较好地完成第一、二级年级教学任务的各项要求。
2、熟悉围绕自身的基本方位(上、下、前、后、旁、平、斜位)。
3、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
4、培养学生在跳舞时有自娱感,热爱考级课程。
四、五年级:学习芭啦芭啦热身舞蹈,舞蹈主要以各种手部动作为主,简单易学却又变化多样。
1、增加躯干与脚步的协调性。
2、音乐节奏与动作幅度的准确性。
3、能够充分发挥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学前班、一年级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对舞蹈的认识与基础内容
1
基本训练
2
基础掌握,基本功训练
1
基本训练
3
走步
1
考级课一级课
4
音乐反应(一)
1
考级课一级课
5
音乐反应(二)
1
考级课一级课
6
扩指
1
考级课一级课
7
软开度与素质能力训练
1
基本训练
8
手臂动作
1
考级课一级课
9
弯腰、转腰
1
考级课一级课
10
前压腿
1
考级课一级课
11
勾绷脚的初步认识
1
基本训练
12
双吸腿
1
考级课一级课
13
脚位
1
考级课一级课
14
头的动作
1
考级课一级课
15
摆臂
1
考级课一级课
16
蹦跳步
1
考级课一级课
17
复习课
1
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4
转眼间,新的一学期又来临了。多年来,深知班主任在学校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学生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个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因而在体会着班主任的那份压力与艰辛中我一直积极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一、总体目标
本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0人。经过自己和孩子们半年的努力,我觉得我们班孩子基本上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还不是很强,所以本学期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一个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通过班会、晨会等各种教育渠道强化班级的团结,只有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全班上下一心,才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1、继续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班会课上深入贯彻规范的有关的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边做边学习。
2、上好每周的思想品德课。在这节课上总结一下每周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针对班上的特殊事情,或者有教育意义的要特别多花时间,让孩子们明辨是非。
3、班队课联系课题组的任务,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者和孩子们谈谈心,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与孩子们交流、沟通。
4、经常召开班干部会议,对他们进行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高度,给他们创造相应的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5、继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坚持抓教学质量。利用早晨、中午空闲的时间,给差生补课。同时发挥小干部的作用,通过一帮一活动,促使他们进步。
6、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抓住教机,多灌输安全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并且把安全意识带回家,不在学校同样要注意安全。
7、学校与家庭教育想结合: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切实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与家长搞好关系。采取多种方法,做到经常联系。
8、协调好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关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这一学期里,我要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抱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向优秀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把班级建设得更好!
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方面还很幼稚,有待加强。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向学生介绍我们的介休文化,通过对这些介休风俗的了解,增强对介休文化的热爱,对介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包括《爱我介休》的文化篇、名人篇、风景篇、风俗篇、特产篇五部分内容。
三、教材分析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教学讲义,教学内容以“了解介休”“爱我介休”为主题,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2、通过学生诵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通过对介休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2、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4、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乐趣。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次介休历史沿革、孝文化、水文化
第二次瓷文化、古堡文化及晋商文化
第三次介子推、郭泰
第四次文彦博、介休历代名人简介
第五次介休绵山、张壁古堡
第六次介休后土庙、其他风景名胜简介
第七次风俗篇的“醋仙”王来福——认干亲
第八次风俗篇的兜肚肚——清明节的习俗
第九次特产篇的贯陷糖、洪山陶瓷
第十次特产篇的银条菜、介休鹿茸、义安老黄酒
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6
一年级共36人,其中20名男生,16名女生,为了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特制订班务计划如下:
一、本期工作目标
1、进行入学教育和常规教育。
2、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3、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4、提高学生认记生字的能力和拼音的能力。
5、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
6、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
二、具体措施
1、充分了解学生,依据他们的特长和兴趣进行教育和教学。
2、在教学中,用多种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表现突出和进步的学生进行即使表扬(不管是在哪方面有进步)。
3、明确班干部的职责,让他们在班上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各种能力。
4、按照《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坚持开展少先队爱国主义系列活动;坚持课堂教学渗透主旋律教育实验,坚持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社会和学校共建文明校等多渠道渗透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实验。在养成教育方面,坚持以渗透为核心,以行为规范训练为主体;积极开展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养成教育实验,开展创双好、讲四美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思想品德课实验,要把三好学生按比例评选改为按标准量化评选。
5、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6、认真抓好卫生宣传,做好预防为主的学生保健,进一步健全包干区及个人清洁检查制度。
7、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上好每周的安全教育课,防患于未然。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9、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一种特长,培养其个性和兴趣爱好。
10、每周召开一次班队会,强调班风、学风建设。
6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7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三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三、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