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班教案6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Surplus

作为教育工作者制定教案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教案是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前完成的教学文书,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6中班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6中班教案6篇

6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使用打击乐器打节奏,给歌曲《过新年》配上打击乐。

2.体验过新年时的喜悦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相关图片。

2.打击乐器:双响筒、小铃、铃鼓(数量各三分之一)、锣,乐器放在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过新年》。

1.幼儿跟着音乐边拍手边唱歌,把过新年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

2.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为歌曲配伴奏。

二、学习打击乐。

过新年敲锣打鼓真热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好听的乐器来敲敲打打,把这首《过新年》的歌曲表演得更快乐。

1.徒手练习

幼儿跟着教师听音乐做动作(动作见书本),练习1—2遍。

2.尝试配乐器演奏。

提示:刚才我们一共用了两个动作(幼儿的动作)。拍腿代表两种乐器一起演奏,拍手表示铃鼓演奏。

3.幼儿使用乐器尝试演奏相应的节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知道幼儿熟悉的演奏方法)。

幼儿跟着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练习1—2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4.幼儿交换座位(打击乐器)演奏。

三、收拾乐器。

幼儿听打击乐“过新年”,边踏步边把乐器轻轻放入指定的筐中。

6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创编不同的小鱼和海草的动作。

2、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幼儿自身探索体验,掌握游戏规则。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前观赏过小鱼游和小海草的动态,熟悉音乐。

活动过程:

1、进场律动:小鱼游。

(1)回忆小鱼的动作。

(2)激发幼儿创编小海草的动作并随音乐表现。

2、教师通过边讲故事边示范游戏玩法。

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表现小海草和小鱼的动作。

(1)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了解游戏规则介绍游戏玩法。

(2) 请个别幼儿做"领头鱼"学习游戏规则,尝试游戏。

(3) 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学习跟好队伍,不串队,熟悉游戏规则。

3、幼儿集体学习游戏。

(1)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散点的自由做小海草的动作,可以借助石头道具表现小海草。

(2)继续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自由结伴组合海草群进行游戏。

4、加入角色情节,继续游戏。

(1)知道不同音乐表现不同的角色。

(2)鼓励幼儿在鲨鱼出现时做小海草的动作。

6中班教案篇3

设计背景

这节活动是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因为在我园发简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对水果的大小进行对比,并互相讨论大和小。为了更加明确的区分大和小,我组织幼儿进行这样一节活动。并为幼儿提供比较的材料。

活动目标

1、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大小。

2、幼儿对比较大小感兴趣,乐于进行操作。

3、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比较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能够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可以用来进行大小对比的材料。游戏场地,动物头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兔妈妈带领小兔去果园帮助羊伯伯收果子。对比大苹果,小苹果,说明采收水果的要求。

二、基本部分:

1、果园到了,采收水果,

2、讨论交流:幼儿互相讨论,你采到了什么水果,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3、比较大小:老师也采了很多水果,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那些大,那些小?

4、总结:区分大小的方法。

5、学习儿歌:《大和小》

6、课中操: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运动一下。

7、动手操作: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大和小的对比与区分,幼儿可以小组合作。

三、结束部分:

区分大和小的重要作用。

四、活动延伸:

故事《孔融让梨》

6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室内活动时不打闹。

2、在室内活动时能够有意识的慢性、谦让。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第4—5页;快板一副;彩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室内活动安全歌》

(1)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教师打着快板说一边儿歌后,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玩玩具要怎样?进出门要怎样?活动室里要怎样?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幼儿跟随教师说儿歌,幼儿分组说儿歌。

2、引导幼儿知道在教室内不能追逐、打闹,要谦让、慢行。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在室内怎样做是安全 ,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如果发现小朋友做不安全的事,你会怎样提醒他?

(2)小结:小朋友在室内要做到不追逐、不打闹,有意识地谦让、慢行。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追逐、打闹,要及时劝阻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朋友们的安全。

3、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完成《安全行为二选一》的要求。

(1)引导幼儿看一看每组图画,那组小朋友的行为是正确的?为正确的涂上红色,不正确的涂上蓝色。

(2)师幼共同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在室内活动时不追逐,不打闹,不做危险的事情。

小百科:打闹是指争斗;争吵。

6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完整演唱歌曲。

2.能用表情、动作等表现两段歌词忧伤、快乐的不同情绪。

3.通过帮助小花鸭找妈妈萌发同情之心,体验助人之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或课件,伤心和开心表情脸谱各1个。

2.小鸭子头饰。

3.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设置故事悬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用歌曲语言讲述故事:池塘边,柳树下,有一只迷路的小花鸭。

提问:什么是迷路?现在小鸭子的心理感觉怎样?

2.引导幼儿用难过、伤心、悲伤等词语表达小鸭子的感受,体验小鸭子此时的心情,出示伤心的表情脸谱。

二、请幼儿分段欣赏歌曲,感受高兴的情绪。

提问:小朋友怎样帮小花鸭的?现在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了?小朋友这时的心情怎样?

用高兴、开心、欢喜等词语表达小鸭子和小朋友的感受,并试着唱出表示开心的乐句“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同时出示开心的表情脸谱。

三、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情绪。

引导幼儿难过、伤心和高兴、自豪的不同请息怒演唱两段歌曲。

四、请幼儿扮演歌曲角色,表演歌曲中的内容。

幼儿戴头饰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小朋友。引导扮演小鸭子的幼儿迷路时用动作和歌声呼叫;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轻轻“抱”起小鸭子,将小鸭子送回家。

6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每一样食品都凝结了众人的劳动。

2、享用食品时,对劳动者产生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

2、故事磁带或cd。

3、准备一块米粉做的甜糕;将某一种甜糕切成小块,并插上牙签,没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糕点哪里来。

1、老师带来了一些好吃的糕点请你们吃,你们觉得味道怎么样?

2、你们知道这好吃的糕点是怎么来的吗?

二、“百人糕”的故事。

1、你们知道“百人糕”吗?它是什么样的糕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为什么这种糕点叫作“百人糕”。

3、出示挂图,再次欣赏故事。

4、故事里的糕点是什么做的?米是从哪里来的?糖是从哪里来的?农民种稻子时需要什么?

5、甘蔗和甜菜熬成糖时需要什么?铁锅和煤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三、感谢“百人糕”

1、分成六人一组,围成圆圈,选出其中一个幼儿扮演“百人糕”,其余幼儿分别扮演米、甘蔗、甜菜、铁锅、煤等角色。

2、游戏开始,每组确定从一个幼儿开始,依次说出自己扮演的物品,说完后将手搭到扮演“百人糕”的幼儿身上。最后大家一起说“百人糕”做好了。

3、每块糕点都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出来。我们吃糕点的时候,都要想到糕点都是很不容易才做出来的,要在心里默默地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