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观后感时,我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角色动机,观后感的撰写促使我们反思影片中传达的社会问题,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洋的观后感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洋的观后感篇1
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我今天看了由李连杰主演的《海洋天堂》。总的来说,该剧把父与子的浓浓亲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故事的开头,在大海里,父亲与儿子坐在一条小船上,父亲用绳子把自己和儿子的腿系在了一起,然后跳到了海里。一开始我还觉着纳闷,他们是要去海底探险吗?后来随着剧情的展开,才知他是想跟他的儿子结束他们的生命(因为他得知自己已到了肝癌晚期,而儿子又有智障,怕自己死后儿子无人照顾,所以才有此打算,而儿子天生水性就好,结果事与愿违)。那时,我的`心为之一颤,眼泪已在眼眶里打转。
剧情继续的发展着,由李连杰扮演的父亲王心诚不断地想方设法希望相关机构能收留和照顾自己的儿子大福(文章饰)。最后,也是以前大福所在的儿童福利院的老院长帮助他在一个助残机构住了下来。这期间,也发生了两段感人的情缘。一是大福与马戏团杂技小丑(桂媄纶饰)的一段情谊。虽然大福有智障,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她走后,大福那深深地失落感。看到此,我的心里也有种莫名的心酸感。二是杂货店柴姨对老王的爱慕。而老王也对她有好感,怎奈病魔无情。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
剧情的高潮部分:就在老王快走的前不久,他还在极力教儿子在他走后需要他自己独立去完成的事情。教他自己穿衣服,自己上下车,以及拖地。看似太平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一个被病魔快要带走生命的父亲和一个弱智的儿子中演绎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故事的结尾,父亲辞世,大福独自乘车,以及在海洋馆拖地。还是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看了此剧,对我感触颇深。我对自己说,我要笑面我的人生。套用一句老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愿好人一生平安!
海洋的观后感篇2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精彩的动画片——《海洋奇缘》。
这部影片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有一个族群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小岛上,他们一代一代都是航海者。但是一次灾难降临了,一位名叫毛伊的半神为了得到创造生命的力量,偷走了海洋之心。于是,海洋女神变成了炎魔恶卡,将灾难降临了人间。大海变得非常凶猛,岛上的人们不能再出海了。
这个族群首领的女儿阿娜被大海选择去拯救世界,大海给予她海洋之心,并让她送回给海洋女神。阿娜独自划着小船,寻求毛伊帮助,但是却在路上遇到了暴风雨,直接把阿娜吹到了毛伊居住的小岛上。阿娜终于说服了毛伊,一起去海洋女神住的地方,去归还海洋之心。在旅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椰子海盗拼死一战,与螃蟹进行猛烈的搏斗,从怪物王国里夺回了毛伊的鱼钩法杖,最后他们与炎魔进行了决战。在战斗中毛伊的鱼钩法杖被炎魔烧焦了,毛伊打起了退堂鼓,小女孩也变得灰心丧气。这时阿娜的奶奶的灵魂来鼓励她,阿娜找回了信心,继续与炎魔进行决斗。这时候,毛伊又返回来帮助她,他们终于战胜了炎魔,把海洋之心还给了海洋女神。大海恢复了平静,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部动画片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梦想永不放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梦想才会实现。我要学习这种精神,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遇到困难要克服恐惧,战胜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海洋的观后感篇3
今天晚上,我去观看了话剧《海洋天堂》,这部话剧主要讲诉了一个父亲倾尽所有守护自闭症儿子的感人故事。儿子大福在6岁时被查出患有自闭症,爸爸由一开始的“逃避和沉默”,到后来决定面对现实,独自抚养患病的儿子,坚强的承担起作为父亲的责任,到最后爸爸得了绝症,把大福托付给了海洋馆馆长……
演员们用心地诠释了每一个角色,看得台下的观众都热泪盈眶,我也是被深深的打动了。看完这部话剧,使我强烈地体会到了剧中父亲的用心良苦,以及坚强守护患病儿子的决心,还有海洋馆馆长善良、热心的帮助……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我的爸爸妈妈也一样,平时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虽然有时候也会对我“大发雷霆”,但那也是希望我能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我有时候还是会反抗他们,对他们表示不满,看了这部剧后,我想我以后一定会认真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也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同时也要像海洋馆馆长那样,做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海洋的观后感篇4
前几个星期六,我们作文班的全部同学到多媒体教室观看电影《海洋天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病人,名叫大福。他们的爸爸王心诚知道自己患上绝症后,就开始耐心并细心的教自己儿子一些生活技能。几个月后,王心诚去世了,他的儿子大福因为经过他这几个月的努力教导,和周围邻居、朋友的帮助,可以自己生存下去了。
影片里,大福很喜欢王心诚工作的地方——海洋馆。大福在海洋馆里看到了海龟,非常喜欢它们。王心诚看到了,就自己做了一个海龟壳,套在自己的身上,下水与儿子一起游泳。当然,王心诚的身体已经是非常虚弱了,是受不了这么沉重的"海龟壳"的。他的同事对他说:"就你那样也能下水啊!"并把他拉了上来。王心诚气喘吁吁地对同事说他想让儿子把自己当成海龟(也是想让他死后大福没有那么伤心),与他一起游泳。
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禁抖了一下,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为了儿子可以做任何事情,就算自己累得有气无力,也还会精心的帮助儿子。想到这里,我觉得有些惭愧,平时我们对父母提出这样的、那样的要求,从来都没有为父母着想过,父母却都一一实现我们的'要求,惭愧啊,惭愧啊。
有一天,王心诚在公车站等大福回来,大福不知道怎样说下车,差点就错过站。王心诚带大福回家后,就一遍又一遍的教大福说:"我要下车。"这句话。王心诚装扮成售票员,不停地说:"上东路到了,哪位要下车?。"刚开始大福一声也不吭,但由于王心诚耐心的教导,大福就会说:"我要下车。"这句话了。这都是因为王心诚对大福伟大的爱的结果啊!
在生活中,有许多父亲也都是像王心诚那样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所以,我们也要努力的学习及为父母着想,来回报父母,这样他们的努力才不会白白的浪费。
海洋的观后感篇5
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
这位47岁的父亲,名叫小患有孤独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独立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打击自杀离世,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王心诚被确诊患晚期癌症,生命只剩几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经过多方打听,历尽周折,王心诚终于找到了一所能够接收大福的机构,却发现大福在这局促单调的环境中,如同离开了水的鱼,顿失生气。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还在这里结识了唯一的朋友,表演杂技的玲玲(桂纶镁饰),大福成了独自在异乡漂泊的玲玲最好的倾听者。
为了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王心诚为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计划,教会大福在海洋馆“上班”。他费劲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擦玻璃。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甚至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90分钟的《海洋天堂》,简直就是一部温情细腻缓慢又充满感情的小说。我以冷眼淡漠的看着前80分钟的一个一个真实的生活细节,毫无动摇,甚至怀疑电影的索然无味,却不知眼泪在慢慢的涌上心头。然而这种感觉,在最后的10分钟内,让几乎无法抑制的泪水给了自己强烈的反击,虽然料到结局,却没有料到感情爆发出来。
一个沉溺与自己世界的孤独症孩子,开心时的笑脸,真诚的双眼,让人觉得温暖。因为他的父亲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父亲有肝癌晚期,生命只有3~4个月的时间,为了儿子的生活,他要教儿子自己去自己“上班”的海洋馆“上班”。他费劲心力教儿子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在家煮鸡蛋,后来为了不让儿子感到孤独,背着自制的龟壳陪儿子游泳,他告诉儿子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最后,他的父亲没有遗憾的离开了人世,而儿子也学会了在海洋馆“上班”。
看了这《海洋天堂》后,我觉得父亲的爱真是伟大。海洋天堂,一个永远有自由,有父亲,有依靠的地方,那是内心最后的归宿,最舒适的栖息港湾……
?海洋天堂》观后感6
?海洋天堂》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普通的电工带着患有孤独症的儿子生活的故事。影片中的那位父亲身患重病,即将逝世。但他为了他的儿子以后的生活,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教会儿子生活的细节,为他寻找能够托付的地方。他历经千辛万苦安排好了儿子以后的生活,但自我却一病不起,撒手西归。最后那位患有孤独症的儿子也能独立生活了。
当我看到那里被感动了,这位平凡的父亲有着不平凡的遭遇,老天待他如此不公,让他经历如此多的磨难和挫折,但他却没有灰心和沮丧,而是尽力为他儿子安排着、努力着,为他的儿子开出一条平坦的生活大道。
全天下的父母哪个不是如此?哪个不是平凡又伟大呢?同时我也看到了当今弱势群体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忙,我们就应尽微薄的一份力,尽可能地去帮忙他们,让他们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快乐、幸福地生活。
海洋天堂 电影观后感
海洋天堂又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由文章、李连杰主演,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这位47岁的父亲,名叫王心诚(李连杰饰),他22岁的儿子大福(文章饰)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独立生活…
海洋天堂 电影观后感
?海洋天堂》,一个舒扬的名字。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肝癌晚期的父亲疼爱、照料自己的孤独症儿子的故事。
儿子王大福是一个快乐的“傻小子”,虽然已过二十一岁生日,但言语举止还依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模样,不过,除过离开父亲这种情况以外,他从来没有忧伤过,没有恐惧过。他在生活中跌跌撞撞,与人交往是那样的真诚而不虚伪,这恰好和社会上每天都“戴着面具”生活的人形成明显对比——如果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像王大福一般率真,那这个社会会不会变得更加“清晰”?王大福就是用一双完全“封闭”的眼睛去看世界,因为自闭,因为孤独,因为和所谓的现实世界脱节,他才会经常幻想别人不曾幻想过的事,他只管想自己的,玩自己的,不论现实的力量有多强大,都冲不倒他的幻想。这也许就是这个孤独症孩子的可爱之处。很喜欢电影中父亲说的一句话:“他上辈子一定是鱼,投胎成了人,才患上了孤独症。”鱼变成人,就会患上孤独症吗?其实理论上讲并不是这么回事。而这句台词所带的一种浅浅的悲伤,使这部电影的明暗主线变得很清晰:海洋、孤独症和父亲在海洋馆的工作。
我想,一部电影,结局有人作古,有人余世忧伤的,并不完全是悲剧。《海洋天堂》就是一种“浅悲剧”片。父亲去世后,儿子开始努力一个人生活,父亲生前教给他的,他都学会,那个经常闹性子、耍脾气的孩子已经不见。王大福应该已经明白:自己的生活,是要又美、又疼的。
海洋天堂 电影观后感
昨天去看电影了,《海洋天堂》李连杰、文章演的。
关于这部片子在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意犹未尽,但凡能让人产生如此感觉的应该可以称的上不错了吧,按一般商业片的技巧来看真实性、生活性、戏剧性、逻辑性是必不可少的,影片讲述的是一名身患绝症的父亲与智障儿子的故事,所提取的素材都是生活中发生的,很朴实,没有做作之嫌,令人为之感动。
喜欢父亲老王说的话。我就要死了。我走后他怎么活,他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活好……(台词记不清了,大体是这么说的`吧)很现实。那些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场景一旦聚焦会让人动容,父亲给大福拖衣服的镜头,还有临终前给大福缝在衣服上的标签:大福b型血孤独症患者**
影片中有两处情感戏,有些浪漫的因素在里面,但最终又归回到现实中。在海洋馆大福与玲儿的相遇以及玲儿的离开,父亲老王与邻家柴阿姨,终不能在一起的结果很符合实际,要不就脱离主题了哈,这是一部描写父爱的片子。
演员表演的不错。
有几处水下的镜头拍的挺好。
……
大福,狗不能放电视上。
大福,你回家用什么开门啊
大福,你要买什么啊?买冰箱
一部悲剧片里面不乏趣味性的东西。
父亲教大福自己穿衣服,做饭,拖地,坐车,认识人民币,怎么做人……一个临终前的父亲呵。
结尾处父亲把自己比作海龟,大福跟海龟在水里游泳的一幕很唯美。
片子看完后,一个个镜头在脑袋里飘来飘去,一直追随到现在,在我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我确信还将持续下去。
海洋天堂 电影观后感
特别棒的电影,文章和李连杰都演的特别棒!李连杰以前都是演功夫片,一定程度上武打掩盖了他的演技,但我一直都知道他是有演技的,第一次觉得他演技好是在投名状的时候。这部电影让我诧异,诧异的是一直以来我都低估了他的演技。文章真是个有天分的演员,他演的就像他真有孤独症一样。
这部片戳到我泪点了,我对这种父爱母爱的电影特别受不了,一看就要哭。李连杰演的父亲让我想起我父亲,虽然他们一点也不像,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父亲老了以后一定就是这个样子的。
另外一个戳我泪点的是,它逼迫我承认:李连杰真的老了。对我来说这有点难以接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他的电影,他的形象一直是高大的、英俊的、永远不会倒下的。他在我心里和我父亲的形象是重合的,在我心里他们是不会老的。可现实是相反的,他们是普通的男人,他们会老,所以当现实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就崩溃了。
电影里有一幕父亲扮成海龟的样子,其实那个形象很好笑,但我笑不出来。看着他因为上了年纪没有力气趴在游泳池边喘气,我就特别心酸,即使我知道这只是角色也受不了,因为电影里的父亲、因为李连杰、也因为想到我父亲。
我可以接受李连杰在《投名状》里下跪、变成叛徒,也可以接受他在《敢死队》里演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因为我知道,那只是角色而已,角色死了,可李连杰不死。而这部片让我崩溃的原因是,我无法把这个父亲单纯的当做一个角色,他太像了...
回到电影本身,从剧情到演员都是精品,文章演出了一个孤独症患者,李连杰演出了一个普通的中国男人,一个父亲。他从神坛上走下来了,但在我心里,他一直是神!
海洋的观后感篇6
今天,妈妈带我去北京海洋馆玩,乐得我一蹦三尺高。
来到海洋馆,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鱼缸,里面有三种鱼:巨骨舌鱼、鲨鱼、石斑鱼。巨骨舌鱼是我最喜欢的:它有着坚硬的脑袋、长长的舌头、锋利的牙齿、有力的身体……要是和鲨鱼打起架来,嘿,可别小看它,先是用力摆动着巨大的尾鳍向鲨鱼扑去,再是用坚硬的头骨把鲨鱼撞翻,最后用锋利的牙齿紧紧咬住鲨鱼的脖子……鲨鱼便成为它的俘虏了。
紧接着,我们进入了一条隧道。透过光,看到了几条体态优美的中华鲟在游动。看了介绍才知道,中华鲟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它们的幼崽长十几厘米,长大后却能长到四米多。真令我大开眼界!再往里走,一个巨大的水母箱吸引了我的视线,几十只水母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绚丽极了!导游告诉我们,水母是一种没有脑袋的生物,它们只会四处游动,用它们那布满刺细胞的触手网住小鱼,小鱼只要想逃脱,必定会碰到一根水母触手,触手里的刺细胞就会立刻刺入小鱼的身体里,小鱼便会当场死亡。听得这儿,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外表美丽的生物并不一定无害呀!导游接着说,如果在海里游泳时,不小心碰到了水母的触手,不要慌张,要赶快游到岸边,用夹子夹出你伤口上的水母触手,并用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直到医疗人员赶到现场为止。听后,我暗暗地松了口气……
从隧道走出,我们来到了海洋剧场。刚找到位置坐下,全场的灯突然熄灭了。就在大家以为是停电时,一束强烈的光照亮了我们面前的大水池,一只海豚从水底跳了出来。哇,全场都目瞪口呆。只见海豚先来了个前空翻,然后驯兽师跳到水中骑在了它身上。海豚就像一辆水上摩托车,带着驯兽师在水池里游转来转去,做着各种惊险的动作,看到这,个个都张大了嘴巴,惊讶得合不拢嘴。紧接着,海豚向我们展示了它过人的智力:一个人站在水池边给海豚出算术题,小海豚会用嘴巴敲旁边的钟,答案是几,就敲几下,每道题都准确无误。大家都被海豚的聪明给折服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看完海豚表演,我们来到了潜水的地方。潜水教练为我换上了潜水装备后,我便下了水。不知道是水冷还是害怕,我的身体一直在抖着,心里闪过无数个“想上岸”的念头,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继续潜水,心里默念道:男子汉,勇敢些。抓住机会,学会珍惜!于是我按着教练的嘱咐,慢慢地潜入水底,果然看到了可爱的海豚。我伸手轻轻地摸了一下:滑滑的,软软的,很舒服。突然想起教练的提醒,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心想:小海豚呀,千万别把我的手当成玩具,留下你“美丽”的牙痕哦……上岸后,教练直对我说:“你是一个很勇敢的男子汉!”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证明我的坚持是正确的!
我的海洋馆之旅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不舍,是永恒的记忆,是一个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海洋的观后感篇7
我看过许许多多电影,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海洋朋友》。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叫小奇的男孩与一只叫琪琪的海豚之间的一段深厚友情。琪琪是小奇的爷爷——方教授在外考察时发现并救助到海洋馆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奇惊喜地发现自己和小海豚之间有心灵感应,竟能和琪琪进行语言交流。通过与琪琪的对话,小奇得知琪琪和爸爸失散了,爸爸是为了救儿子,把鲨鱼引开,从此琪琪再也没见过爸爸,琪琪多么想念爸爸呀!终于有一天,琪琪得了相思病,不停地往水池边缘撞去,饲养员李萌叔叔还以为他生病了。只有小奇知道,琪琪是因为太想爸爸了。为了帮助琪琪去找爸爸,小奇叫来三个小伙伴帮忙,决定用担架把小海豚抬到大海去,可是被李萌叔叔发现并制止了。
电影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小奇,因为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把动物当朋友。为了让琪琪忘记伤心事,他总是到海洋馆来看琪琪,陪他聊天;为了让琪琪早日回到大海见到爸爸,他冥思苦想,并且找小伙伴来帮忙,尽管没成功,可是他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琪琪。
小奇的所作所为令我感动,可现实中有些人的行为却令人气愤:捕杀青蛙、用枪打鸟……
我想对那些人大声喊:请你们手下留情吧,不要再伤害动物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动物都自由而快乐地和人类生活在一起,人类对待他们就像朋友一样友好。
海洋的观后感篇8
在片中,父爱被描述得淋漓尽致。身患绝症的父亲从未期望孤独症的孩子能回报自我什么,他只是期望自我在离开之前能尽量地帮忙儿子,争取让儿子过上尽可能幸福的生活。那里的父爱是辛劳沉重的,但也是细致绵密的。
为了防止儿子走丢,父亲就连夜把儿子的所有衣服上都绣上儿子的血型、姓名等;为了在自我走后儿子能有感情寄托,便熬夜自制一块龟壳,拖着病重的身体在水中模仿海龟,并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儿子:“海龟的寿命呀,是最长的`了,爸爸过几天啊,就要变成这只海龟了……”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容纳儿子的地方后,却发现儿子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海洋馆,离开了海洋馆像鱼离开了水。“我们大福啊,就是一条鱼,投错了胎,成了人,所以患上了孤独症。”于是费尽心思教儿子自我坐车到海洋馆,在海洋馆擦玻璃、拖地。“这是100元,这是1元……”“这条路是丰收路……”“上东路到了,有没有人下车呀?……”“我下!……”这洋溢着父子之情的话语还在我心中回响,让我为之深深感动。
在儿子生气时父亲让儿子狠狠地捶打自我、咬自我,并深情默默地抱住儿子,安慰着儿子;在教了无数次后儿子仍然无法学会拖地时,父亲虽然发了脾气,但是最后还是搂住儿子,安慰道:“没关系,我们慢慢来,慢慢来……”
请相信并珍惜,爱的海洋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