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2024-11-05 作者:Cold-blooded

经常写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促进自我成长,当我们的内心有了深刻的收获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时候,我们就要写好心得,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暑期心得体会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暑期心得体会优质5篇

教师暑期心得体会篇1

当我踏进会议室,看到投影上写着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20xx年新教师暑期培训时,我才意识到,我真正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一名人民教师。在场的新教师约有26位,作为代课老师的我,显得有些拘谨,但是在姜校长和蔼的语气下,我渐渐开始放松。

通过姜校长的演讲,我认识到了局小在常州基础教育界的地位,甚至在全省我校都是名列前茅,教师的水平、素养更是是一流,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在这样一种高手如云,众星云集的环境下,我该如何脱颖而出,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我校的教师,需要具备和善、悦纳、大气、睿智这四个特点,在此基础上,还不乏时尚和高雅,这是姜校长特别指出的,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练好基本功,逐步的完善自己,强大自身。

其次演讲的是周校长,周校长为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局小的工作常规,让我们贯彻“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有耐心和恒心,多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达成契合,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通过周校长的讲话,我也认识到了局小工作的繁琐,不过来到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一定会不负众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下午的演讲是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如何管理学生的心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最后一位老师,老师带着沙哑的嗓音,坚持为我们做完了半个多小时的演讲,让我很感动。演讲过程中,老师列举了很多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教育方法很重要。局小的孩子个性都很突出,需要老师耐心的.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从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时多与家长沟通,一切从孩子的利益出发。

通过今天得培训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局小教育的博大精深,今天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相信通过日后的努力工作和学习,一定能领悟到局小教育理念的真谛。

虽然现在我只是代课老师,但是在局小这么好的平台上,我会学到很多受用一生的东西,不管以后是否能在局小工作,这段代课经历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新学期即将开始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在局小这篇肥沃的土地上,洒下汗水,播种出最鲜艳的果实。

教师暑期心得体会篇2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专家们那丰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论,让我深深地叹服;而他们在自我专业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到达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的内心。对于教育我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人生我又有了新的起点与目标。

首先,郑学志老师的专题讲座犹如雪中送炭,及时地给正在研究自主教育的我指点了迷津。自主教育正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果的一个问题,听了郑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他的一靠感情二靠制度三靠文化的自主教育管理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仔细琢磨,认真思考,通过反复摸索,不断实践,研究出更多的有效的可以共享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郑老师所讲的“以人为本,信任学生,依靠学生,鼓励学生,开展学生”也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信任学生,依靠学生”这两点,很多的时候,我们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包办了教育中关乎学生的一些事,对学生的能力和自觉性往往会持疑心态度,长久以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被动性,削弱了他们的自信心,而学生的个性也会在这不自主中难以凸显出来,

“充分给学生位置,有位才能有为;充分给学生放权,有权才能做事”,郑老师的这一观点和做法给喜欢一手操办班级事务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其次,郑立平老师“诗意栖居做人师”的教育理想深深地打动了我,能把教师这一职业和诗意放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让我佩服,也让我向往!正如郑老师本人诗意的人生追求一样,他的讲座亦是别开生面地诗意盎然。在教育的路上,我明白了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幸福。“好的教育靠欣赏,靠唤醒,靠期待。”“植物总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孩子永远向着赞美的方向开展。”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对待工作如何看待学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日日在做却并不在乎实效的.问题,我们的心不知何时已变得麻木,我们的身体不知何时已疲惫不堪,“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此岸,而聪明的人却总能把周遭的事物营造成自己的幸福园地。”让我做一个教育的智者,去除那些急躁与不安,赶走那些虚华与不平,在郑老师的感染下,爱教育,爱工作,爱家庭,爱生活,爱学生,淡定地享受育人的快乐!

今天的学习让我充实,明天的学习值得期待!仰望星空,名师们身上那种从不停顿追求教育理想的精神正在闪烁!俯瞰大地,我们正把初长的根须努力植进贫瘠的土地!在和名师共舞的时刻,让我们一路欢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无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达在精心的准备上,表达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表达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的演示上,表达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的目光上,表达在耐心的巡视指导上,表达在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是绝对没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教师去挖掘。所以我们应大胆地放开手,让所有学生去学习,去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通过教师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表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当堂训练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留死角,一直处于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向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根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适宜的指导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让后进生学好,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后进生的能力提上来之后,又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如此循环下去,后进生在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班级的成绩就会进步,而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随之不断提高。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识海洋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不仅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师德师风也得了升华。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师衷心地感这次培训我们的“专家、教授、名师”,也希望以后类似的培训时机延续下去。更希望我市的教育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大放荣耀!

教师暑期心得体会篇3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满满,现作如下总结:

一、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新型教师成熟的标志之一。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课程意识。

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往往以整合的理念和策略对待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教育要素,并且只要涉及课程便不再仅仅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而是从课程系统的角度来把握课程问题。正如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tyler,r.w.)所指出的那样,只要涉及课程问题,必然要从四个方面:教育目标、教育经验、组织方式和目标评价来回答并处理。他认为所有的课程都涉及这四个要素方面的问题,即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三、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创生者”,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往往与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与明确与否具有直接的关联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转变角色,实质上是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

课堂是实现教改的主阵地,要推进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教师暑期心得体会篇4

暑气未尽,炎热正浓。昔有魏征十思以呈君王,今我以六思以慰数日所得。

一思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景明老师五十有余,但说起话来激情四射,意气风发,她说自己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职称已评,年华老大,颐养天年,喝茶看日出日落。而是比年轻人更有干劲,勇挑重担,志在千里。由于一些原因,职业倦怠在我们工作中日益凸显,我们开始了抱怨,得过且过地过日子。当我们还以无所谓的态度,在生活中停滞不前时,一些有梦想的人们已经开始迎着朝阳奔跑。努力是不分年龄的,年龄应该只是前行路上的一个数字,除了记录走过的路,不应该成为我们懒惰的理由,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把握当下,勇敢奔跑,才是最好的打开方式。愿我们出走一生,归来因为有梦而依然年少。

二思莫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樊香兰教授给我们讲授了翻转式课堂背后的主导因素,其实是教师思维的转换。我们要用于改变自己,虽然改变时常伴随着疼痛。由于疼痛感的存在和我们本能的固步自封,导致改变步履维艰。思维的改变,说到底是对以往经验和认知,以至于旧的自我的废除。难度可想而知,可是我们并不能因为疼痛和艰难就止步不前,在课堂上要尽量的把时间还给学生,不做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道路上的绊脚石,不要以为只要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生才能获取知识。要勇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不必劳神苦思,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

三思植杖耘耔,从容赴考。长期以来我们都存在着盲讲的情况,一本鼎尖教案,几乎垄断了课堂,被我们视为万能宝典。就是这样,我们忽视了课标——这个有指导意义的法杖。可想而知。我们的课堂是怎样的南辕北辙,剑走偏锋,也可想而知,我们是怎样的纸上谈兵和败走麦城,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因为忽略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当我们在景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熟悉这些内容时,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瞬间袭来。其实讲课和考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要我们熟知的课标要求在课堂上就可以渗透高考知识。何劳苦我们在课下再去寻找成册的高考题?亦可以植杖耘耔,从容赴考。

四思提纲挈领,以一持万。以往对每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只是抄袭参考教案上人家制定好的目标,并未细想过此目标有何依据,或者是否适用于我们的学生,景明老师在指导中展示了《前方》的教学案例,对这样一个很冷门的摄影散文,我在设计教学步骤时也是颇费心血,但当时由于时间紧迫,摄影作品和散文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并没有细想,导致散文和摄影作品两个本不相关的东西,不能很好的勾连,当然也就导致本堂课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地突破,看了景老师的`设计,颇觉茅塞顿开,天朗气清。她只用了一个纲性问题直接统领了全文,那就是:文章哪些部分是写摄影的作品的?哪些部分是作者联想的?这样文章就很清楚了,困扰了很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五思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有很多时候,我也只是单纯的讲课,不带经历,不带情感,没有将自己放入课本去真切体会作者的情怀。人类的情感,从古至今都若合一契,子安时命不齐,命途多舛;子长隐忍苟活,发奋著书;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虽是已逝之人,但不齐,多舛,苟活,被疑,被谤的处境,何人不曾有过?所以我们不分彼此,都是失落之人!因此,我们一定不能把悲伤惆怅的课文讲的哄堂大笑,一定忌讳把喜剧讲成悲剧。纵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课文内容的尊重,是每个语文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和情怀。在这条路上,我们且行且努力。

六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这次学到的远远不止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专家老师们执着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质的生命形式,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反思以往的工作,更严肃的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

?诗经》有言: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理应做到不因文章小而不规范,不因能力弱而不教之,不因世事杂而弃研修,不因家事烦而怠育人。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教师暑期心得体会篇5

短暂的暑期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透过这次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就谈谈我对暑期学习的点滴体会:

1、发展的教师教学观

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发展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能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从服务社会的高度赋予自己发展、完善的实践好处,明确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服务社会。他是以一种高度的职责感从专业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他能够自觉地注重教育行为的科学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断地追求着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更高效益。

2、教师主角的转变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主角,这和教师本身的教学观有关,也和课改以前我国的大教育体制环境以及其对教师的相应要求有关。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操作,而很少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那就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对教师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透过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我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透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主角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务必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

4、在学习新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

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每个人都享有必须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好处,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总之,这次学习是我收益很大,我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