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内容应当有深度,避免表面化的评论,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归纳书中的知识点,提升学习效果,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永远跟党走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永远跟党走读后感篇1
我记忆最深刻的党课,记得是还在攻读研究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提交入党申请书不久,那是我第一次上党课,所以满怀着好奇与热情参加。
一进入校礼堂,雄壮的《国际歌》旋律响起,何为“英特纳雄耐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壮大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刘洋以这首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创作的歌曲为引子,通过对其时代背景、如何影响中国及其音乐构成特点的条分缕析,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课最开始,校团委的老师为我们放了电影《建国大业》,在看电影当中,有那么一句台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中的这一句铿锵有力的台词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峥嵘的岁月,看时内心的那股热血和激动之情也久久难以平息,影片的先烈先辈的种种英勇表现,让我们清晰地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强。
然后,又让我们自己上台说自己对党的想法,我还记得我当时上台说得是,“当初我懵懂地加入共青团员,但是,当我通过各个渠道了解到我们中国的共产党员一次次地为人民服务、人民有难一次次地冲在前线,使我们党、人民以及国家越来越好,这是何种伟大的集体,又是何种无私地奉献,能够加入这样一个的集体,是何其的荣幸,所以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党和组织能够考验我,争取入党,为更多的人服务,最后,我也不说什么空号,显得好像在争强好胜一样,在这里,我就把我的信念化作3个字——我愿意!”
最后,这场党课有意思的地方来了,它并没有像其它大多数党课过于死板,讲很多“大道理”、“深精神”,让学员心不在焉、昏昏欲睡,而这场党课抛弃了“高大上”,将“接地气”融入到课堂上来。第一,老师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生动有趣的讲述,且多以举例的方式并加强与学员的互动,让学员们能够专心地听讲;第二,结合现在生活的实际,灵活应用ppt、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来更好地输出党的知识;第三,多讲“听得懂”的“大白话”,老师们善用亲身的经历、体验和内心的感受为素材,如曾经下乡做实验,了解到当地农民的一些情况,他们享受了什么样的政策,使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辅以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表述,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回响。
现在,我已经参加工作,很遗憾当初因为在外地做课题的原因,没能在学校入党,不过现在参加工作后,我也早早得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会积极参加党课的学习,让自己早日入党。
2024年永远跟党走读后感篇2
自从中国成立以来,就有项任务在等着我们中华儿女去实现。这项任务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这项任务就是听党的话跟党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寻求救中国的道路,各种方案都试过了,但都不成功。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革命才有了新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最集中的一点,就是要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就没有繁荣富强的祖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也就没有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跟党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024年永远跟党走读后感篇3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科研人员锐意攻关、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广大民众勇斗疫魔,各行各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涌现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人民英雄和“骑行女孩”“雨衣妹妹”“快递小哥”为代表的凡人英雄,在他们身上彰显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了中国精神,14亿中国人民要始终把抗疫精神铭记心中,镌刻在骨子里,把它当作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中国人是讲精神、尚精神的人,中国是重精神、守精神的国度,中华民族是写精神、传精神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要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作为历史使命,务实担当、善于作为、无私奉献,为实现国家复兴、民族富强、人民富裕提供强劲力量。要涵养生命至上的精神,在人民生命安全面前不惜一切代价,尊重生命、护佑生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发扬举国同心的精神,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刻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要传承舍身忘死的精神,面对困难冲锋陷阵、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要树立尊重科学的精神,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创新科学技术,_科学难题。要坚持命运与共的精神,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做到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什么是人民至上?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感染患者,我们不惜一切救治生命,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也决不放弃,这就是抗疫精神中为民解困、保民健康的核心要义。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转入常态化,但不能有半点的掉以轻心、疏忽大意、麻痹懈怠,要不断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控体系,继续做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解决好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带来的“后遗症”,在群众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上下大力气,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回归正轨。
2024年永远跟党走读后感篇4
同志们:
一、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随着封建集权加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二是做实“三张清单”,唱好“和声”。坚持全域融合为导向,以做实用活“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为抓,由社区党组织通过上门入户走访、召开居民代表会、居民小组会、网格会、院落楼幢会、微信群征求意见等方式收集群众需求,梳理形成“需求清单”,确保社区党组织和共建单位知道能做什么、该做什么。驻区单位坚持“居民群众所盼、自身力所能及”原则,结合本单位人才、资金、技术、场地、设施等资源优势和在职党员特长,通过与社区党组织协调对接,向社区党组织提供“资源清单”。同时,由社区党组织将需求清单与服务资源“连连看”,配对形成“项目清单”,并对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认领单位、开展时间地点等内容进行明确,做到居民按需求“点单”、社区按地域“派单”、驻区单位按资源“接单”,实现了组织联建、和谐联创、服务联动、资源共享。
三是推动“三社联动”,弹好“和弦”。按照“分类管理、分类建设、整体提升”思路,力促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互补”。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管理服务网格,并在网格设置党组织、小区设置党小组、楼栋设立党员单元长,将“条”上、“点”上力量下沉融入网格,以“小网格”构筑“大治理”;深入实施开展“党群连心线”工程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利用特长优势帮助群众实做事、解难题,发挥“八小时之外”模范作用,实现社区服务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全面推行“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唱戏”的治理服务模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活动中心引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并按照“群众所需、自身所能”开展“居家便民”“幼苗呵护”“矛盾调解”“文化生活”“三留守关爱”等“零距离”服务,实现社区服务治理“大合唱”。
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
通过学习党史,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作为一名农村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找准个人定位。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我们要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
二要增进爱党之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要提高责任能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谢谢大家!
2024年永远跟党走读后感篇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歌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经久回响,响彻云霄,响在我的心中。
100年前的过去与100年后的今天,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当时,若不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也不会有这么科技发达,美丽富饶的新中国。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就像是为处在危难之中的中国送来了一缕春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从小的时候,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小时候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刚开始对党的认识是由那一个感人对故事与一名名英雄人物而组成的,在小学课本中我们认识了董存瑞和黄继光。这些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的扎下了根。每当英雄人物的出见我们总是很兴奋,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一股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我的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不懈。长期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强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人民幸福生活。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积极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传承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2024年永远跟党走读后感篇6
历史的风,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满足一时的苟且偷安。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
中华民族,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你的尊严倍受挑畔,你的躯体将被蹂躏。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后,总有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战。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
我也知道了,中国因你而精彩。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使我想起了,抛妻别子、不惮前驱的林觉民;你使我想起了,东渡扶桑、救国救民的秋瑾;你使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如是说,“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俄战争,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重若苦海的苦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的缘故,正是因为在你们啊,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组成浴血奋战洪流,揽起狂澜,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的纪元。虽然,我们古老的中国像一艘搁浅的大船,尽管沉重,尽管缓慢,但依然还坚挺着前进的风帆。
同学们,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骄傲;谁如果在心里没有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
同学们,当你伫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你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你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难平,是否热情奔涌?同学们,切莫以为只有生在乱世才好为国分忧。欲报国何须生于乱世,又何止在沙场上拼杀?同学们,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的战场便是这足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自己强健的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将不再是可辱的,将会成为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员。
让我们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拼搏吧。要知道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告诉自己吧,我们的心属于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