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指南,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写好心得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多的好处,一定要认真写,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葱的种植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葱的种植心得篇1
6月11日上午,我们3人坐上汽车奔赴目的地xx的一家西瓜种植基地。到达基地,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大片的西瓜大棚。
一大早,我们3人在一位叔叔的带领下,向西瓜棚出发。我们先参观了一圈,然后,开始帮助当地的叔叔阿姨给西瓜除草。 除杂草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小草都是那么的坚韧,可别小看这些小草,它们的根已深深地抓住了大地,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积极认真地把地里的`杂草给除了。
除过杂草之后,我们便又换了一个大棚,开始进行摘西瓜活动了。大棚里的西瓜可真大,一个个都长得特别性感。这里的西瓜有三个品种。我们从颜色上便可以看出啦,有黄色的,深绿色的,浅绿色的。西瓜地看着和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进去就要小心了,你有可以一脚把它们踢坏,听到这里,我有一点不敢进去了,叔叔说,看到西瓜后不要马上就摘,要拍一拍,看一看有没有熟透,熟了才可以摘下来。我们呢?第一次去西瓜地,不会摘,也怕踢坏它们,于是我只好看着叔叔开始动手了,他首先找到一个西瓜拍一拍,然后把西瓜转一了下,看一看有没有熟,听到“咚咚咚”清脆的声音后,用力一拽,终于把一个大西瓜摘下来了,那时叔叔已经满头大汗了,摘了二十几个大西瓜后,我们要回去了,我们也帮他们抱西瓜,西瓜抱在怀里沉沉的,但心里是美滋滋的,因为我们也出一份力。帮助农户车大叔摘西瓜,体验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此次我们下地除草,摘瓜,亲身体验了广大农民的辛勤与不易,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当地农业技术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此次体验,培养了我们高中生艰苦奋斗,能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这次的劳作,我们会更加珍惜以及利用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将这种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在学习中;尊重每一个辛勤的农民,尽可能的将我们知道的先进的农业知识传授给他们,改进他们农业生产技术。
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三人一起同甘共苦,一起体验生活,共同解决问题,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感谢在这次活动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
葱的种植心得篇2
从初夏到深秋,我和邻居们一起在社区菜园里种植蔬菜。这个经历充满了欢乐、挫折、挑战和成就,让我收获颇丰。本文将分享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热爱种植蔬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在开始种植蔬菜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的经验。然而,我非常渴望在自家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我购买了一些蔬菜种子,开始翻新土地,并购买了必要的工具。当我开始种植时,我发现自己非常兴奋,每天都会去菜园里看看蔬菜是否发芽了。
在种植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我曾经以为只要把种子撒在土地里,它们就会茁壮成长。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我需要为蔬菜提供适当的土壤、水分和阳光。我还学习了如何控制杂草,避免病虫害等知识。这些经验教训让我不断成长,并最终成功地种植出了美味的蔬菜。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还学会了如何与其他邻居们合作。我们一起翻新土地,购买种子和工具,并在种植过程中分享经验。这种合作方式让我们更加愉快地度过了种植蔬菜的过程。
在总结我的种植蔬菜经历时,我意识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首先,我们需要为种植蔬菜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选择适当的土壤、种子和工具,并了解如何管理蔬菜的生长环境。其次,我们需要耐心和毅力,因为种植蔬菜需要时间和努力。最后,与他人合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并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种植蔬菜的乐趣和挑战。通过与邻居们合作,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并与其他人分享经验。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收获了美味的蔬菜,还让我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我相信,这些经验和心得体会将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种植蔬菜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活动。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困难,分享经验,并获得更多的成就。希望这篇文章能对热爱种植蔬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享受种植的乐趣,收获美味的蔬菜。
葱的种植心得篇3
近年来,园艺活动在幼儿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诸如种植、浇水、照顾植物等活动都成为了开展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本文将会介绍在幼儿园中种植蒜的心得和体会,使蒜种植教育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蒜的介绍。
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种植中,蒜也是繁殖非常容易的植物,适合在幼儿园中进行种植。蒜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和独特的农业特征,因此,它不仅可以用来作为蔬菜食品,还可以用作药材的配方之一。
蒜种植的方法。
1、选择健康的种子。
在种植蒜的时候,要选择健康、完整的蒜瓣做种子。在幼儿园中可以让孩子们亲手去选择健康的`种子,培养孩子的选择意识和自理能力。
2、土壤管理。
在幼儿园中,要准备适合蒜生长的土壤。可以在幼儿园外围收集泥炭土或泥土混合物,制成合适的土壤。在种植前,要确保土壤适合蒜的生长条件。幼儿园可以在照顾中,让孩子们了解土壤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3、种植过程。
将选好的种子用手插入泥土中。把不能用的种子去掉。选择好合适的土壤环境。为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提供种植蒜的机会,让他们亲手参与到其中,形成集体种植意识。
1、增强孩子们的自我意识。
在种植蒜的过程中,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有开始学会像小植物一样成长。孩子在观察小蒜苗的生长过程中,能够发现无意中破坏了植物,并且意识到它需要更多的水和阳光。这样,他们便能学会更好地保护和照顾植物并培养出对自我责任的意识。
2、增强课堂参与感。
种植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学会培养好植物,也培养了课堂参与的意识。教师和家长也通过关注幼儿的行为和思考来更快地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
3、增强感性认知。
幼儿在种植中能够建立知识系统和个人经验,并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种植蒜可以使幼儿建立起感性的认知,促进认知认知的习得。
通过本文介绍,幼儿园中种植蒜的方法、过程以及种植过程中的种种体会,可以看出,种植蒜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开展全面的教育活动,也能够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培养出他们对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幼儿园教育期间,可以通过幼儿园中种植蒜的方式,积极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自我意识,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知识和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葱的种植心得篇4
中国甘肃网7月16日讯(通讯员 窦苗苗) 盛夏七月,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关乡庙湾村漫山遍野党参花开,药农杨进良的脸上也笑开了花。笔者放眼往去,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党参苗绿油油的,药地边的黄灿灿的向日葵也好像露出了笑脸迎接客人的到来。
而进财家庭农场主杨进良一家却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全家投入到除草的战斗中。360余亩药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再找人来除草,我们的成本会有所增加,加之今年药价有所下降,因此只有全家老小上了,我二哥全家也帮助我们除草,我们每天加班加点的除草,为的是让药草长的更有质量一些,虽然我们非常累,但一想起丰收后可以赚钱,我们就感觉不累了。
这次笔者来到杨进良的农场,发现以前看药田住的窖洞不见了,药田里多了几间牢固的活动板房。他的办公室里多了一个锦牌,上面写着“天水市无公害中药材种植行业示范基地”,这是天水市中药材行业协会颁发给的,墙上还挂着一些药材种植样本和新闻媒体的报道资料。说起中药材,杨进良的话题不断,他完全就是一个土专家,他给笔者们晒他的种植经验,一一介绍各种中药材的种植方法,讲到他已带动了村里三十户农民种植中药材,杨进良显得很有成就感。有时侯,看守药田无聊时,我总会静下心来写一些日记,写我每天守护药田的故事,也会总结一些经验,也会写一些自己的感悟。这能缓解心理压力,写日记实际上也是一种发泄。杨进良边笑着说边让笔者看他写的日记,在他的日记里,有他种植中药材的心得体会,也有他遇到困难时的思索。
说起种植中药材的前景,杨进良始终显得很乐观。前两年我已取得了成功,今年的面积大一定能成功,熬过了今年,一切都好办,我会把在南方打工的儿子叫回来,让他再不要给我们当后方挣钱,因为过了今年这个坎儿,我们就有钱了,360亩最少能收入一百多万吧。等我有钱了,我就给村里投资办一所幼儿园,让孩子们从小早点受教育。
葱的种植心得篇5
在探索刺梨的种植过程中,我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与感悟。以下,我将以序列表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我在种植刺梨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____2024年3月1日:____
我开始了解关于刺梨种植的知识和理论。刺梨,又名刺梨子,是一种具有独特外观和香气的水果,富含营养,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保健品行业。我选择了在自家的庭院开始尝试种植。
____2024年3月2日:____
我选择了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种植地,挖好深度约为30厘米的种植沟,并准备好种子。经过一番研究,我选择了生长快、抗病性强、果实大的品种。
____2024年3月3日:____
按照专家建议的比例,我将种子与沙子混合后放入种植沟,然后覆土,最后浇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____2024年6月1日:____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照料,刺梨开始发芽,我感到无比欣喜。看着嫩绿的芽儿,我仿佛看到了丰收的一天。
____2024年6月15日:____
刺梨的叶子逐渐展开,我注意到有一棵刺梨出现了病害。我立即采取措施,剪掉受病害的枝条,并使用专用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我深知,及时的处理可以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____2024年9月1日:____
经过几个月的成长,刺梨的叶子变得饱满,我期待着丰收的到来。看着茁壮成长的刺梨,我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____2024年10月1日:____
刺梨的丰收季节来临,我收获了大量的果实。果实饱满,颜色艳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我感到非常满足,也对自己的种植技能充满了信心。
____2024年10月2日-10月3日:____
我开始对刺梨进行分类、清洗和筛选,将品质好的果实留下来进行深加工。同时,我也将一些果实送给了亲朋好友,分享我的劳动果实。
____2024年10月4日-10月5日:____
在加工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保存刺梨的方法。例如,将刺梨晒干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并且不会失去原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此外,我还尝试制作了刺梨果酱,味道美妙,营养丰富。
____2024年10月6日-10月7日:____
在总结过程中,我意识到在种植刺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及适当的施肥和修剪。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分享和交流,将自己的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
____2024年10月8日-10月9日:____
我反思了自己的种植心得,并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深信,只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种植技能。
____2024年10月10日:____
我结束了这次刺梨种植的过程,也将所有的经验和感悟进行了整理。在这次经历中,我不仅收获了果实,更收获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这些经验和感悟,将成为我未来种植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葱的种植心得篇6
刺梨种植心得:丰收之路
一、背景介绍
刺梨,一种富含营养的野生水果,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刺梨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刺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在这个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我开始了我的刺梨种植之旅。
二、种植历程
1.选址与培育: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育苗。
我选择了一块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刺梨的种植地。在培育阶段,我对种子进行精心灌溉和施肥,确保其茁壮成长。
2.移栽与管理:当刺梨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移栽。
我采用合理的株行距进行移栽,以保证充足的阳光和营养。同时,我对刺梨进行了定期的修剪,使其保持合理的形态。
3.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保证刺梨的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我密切关注刺梨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经验总结
1.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刺梨生长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我深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因此在选址时,我尽量避开破坏生态环境的地方。
2.细心呵护:刺梨的生长需要精心的呵护,定期的修剪、灌溉和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我对刺梨的成长过程充满关爱,始终保持细心的态度。
3.勇于尝试: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勇于尝试,不断优化。
在种植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天气变化、病虫害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及时调整了种植策略,并勇于尝试,总结经验。
四、未来展望
刺梨的种植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随着刺梨产量的提高,我将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我也计划将刺梨种植推广到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水果。
总结
刺梨种植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辛勤与快乐。在种植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细心呵护和勇于尝试,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将刺梨种植事业发扬光大,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与财富。
葱的种植心得篇7
在20xx年x月7—9日,我参加了市农业局组织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授课老师都是省市内非常有名望的农业技术专家和行业能手,具体的讲解了绿色水稻栽培技术、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中草药品种选择及种植技术、果树品种介绍及种植技术、灰苏子种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新型化学肥料应用等技术内容。
通过培训,让我学习了过去没有重点掌握的'农业产业新项目,新技术,了解了新形势,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方向和思路,为今后更好地为我乡农户做好技术服务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天的培训学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学习内容从过去以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主向种植品种多样化、种植结构多元化转变、由重产量到重质量、由小而散单打独斗向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要效益方向转变。这是紧紧契合当前农业产品市场新形势做出的培训安排。当前,政府不再对农民生产的玉米实行价格保护,价格市场化,由于价格低迷,农民经济收入被大打折扣,种粮积极性倍受打击。如何帮助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稳定增加收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很大,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到平时学习不够,知识积累不多,实践经验不足,新观念、新信息接受少,技术知识面窄等不足之处。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担负着把农业新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新理念,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今后工作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改善知识结构,更新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服务能力,结合我乡生产实际,深入研究,认真思考,将这次培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推广到农民中去,引导农民适应市场变化,改变单一种植结构,为人们多提供“新、特、优”农产品,为我乡农业发展,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