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所产生的情感和思想的回顾和总结,精彩的观后感是对电影节奏和张力的把握和感知,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奋进新征程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奋进新征程观后感篇1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心中有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就要“身”入群众,真正缩短与群众的距离,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要“情”入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一线,真心实意同群众交朋友,生活上与群众走近,感情上与群众拉近,作风上与群众靠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疏解民怨,排解民忧,把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带着真心办实事,带着感情谋民利。要“心”入群众,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三个“是不是”是检验干部人民立场的标尺,要经常反思自己做到了没有。
奋进新征程观后感篇2
人民,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民生,经济发展的旨归所在;共享,引领发展的重要理念。探寻“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共享发展是一个重要密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个“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值得倍加珍惜,不断丰富和发展。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据统计,从2016年到2019年,我国累计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今年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贫困县将全部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作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成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启在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必将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奋进新征程观后感篇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已落下帷幕,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会议精神的热潮,会议上出现了多个“首次”,“首次”打破惯例、打破常规,“首次”出现新提法、新举措,“首次”成为解读全会的关键词,为我们学深悟透全会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中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这些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关键时期,人民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多次提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内容,“人民”二字始终贯穿全文,我们在学习全会精神时,要抓住“人民”这个关键词,会更有助于我们对全文的理解和对会议精神的领悟,在阅读每一段落时,要善于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解读问题。
奋进新征程观后感篇4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五四”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
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五四”运动以来,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都是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的力量。
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尤其是21世纪对青年一代的要求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形成国家的创新体系。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用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创新不是在沙上建塔,也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第一要义,要取得工作的权力靠学习,作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随上时代步伐而不是被时代抛弃,创新意味着走在时代前列就更要加强学习,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珍惜宝贵年华,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打开广阔空间,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
同时发扬“五四”精神也就是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但时至今日,爱国主义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也不能动辄就叫“打”。当美国虫子侦察机公然闯入我领空并撞毁我军战斗机时,当我海军防空兵王伟经多方寻救至今杳无音信时,填充在你心中难道仅仅是愤怒吗?我想,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技振兴祖国,因此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必须是一个热爱知识、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当在了解中国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勤奋学习,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展现21世纪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实现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伟大复兴的愿望。
五四精神必将在新世纪里发扬光大!
奋进新征程观后感篇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对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等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推动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事关我们事业的成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是重要保障。要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必须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要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要维护金融、重要基础设施、新型领域等方面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安全才能更好发展,发展才能更加安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有效化解风险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奋进新征程观后感篇6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全面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辨明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面对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形势,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启新征程,要进一步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奋进新征程观后感篇7
壮丽辉煌的“十三五”规划收官在即,波澜壮阔的“十四五”规划又将全面启航,站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作为青年干部,更应担当勇为,苦练“内功”,做好十四五“赓续者”,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苦练“担当”之功,练就“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政治勇气。“时代呼唤担当。”担当意味付出、奉献,甚至是牺牲,就是要在关键的时候站得出来,危难的时候豁得出去。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突发而至的新冠疫情,严峻考验面前,正是因为有着一批又一批敢于担当、视死如归的党员干部和人民英雄,果敢勇毅地冲锋在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才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力地推向前进。青年干部们作为“十四五”规划的“赓续者”,更应苦练“担当”之功,工作中要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真正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起点意味着新征程,唯有苦练“信念”“担当”“为民”之功,夯实“内功”基础,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十四五规划“赓续者”,才能以“蓄势扬帆”的姿态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