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6篇

时间:2024-06-19 作者:Cold-blooded

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心得体会是一本永远不会写完的书,它可以不断地更新和补充,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6篇

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篇1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山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浪淘沙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财富,“红色文化”便是其中最宝贵的之一。

转眼间,建党__年即将到来。而在近一个世纪栉风沐雨的沧桑洗礼过后,那些宝贵的“红色文化”仍如晶莹的琥珀般明亮,闪耀在华夏滚滚星河。之所以生命力如此强大,是因“红色文化”是与中国发展一脉相承的。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成为人格品行的底色,是我们的责任!

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操守。

“红色”是中国血液的颜色,是中国脉搏的颜色。它始自那一艘沉默安静的南湖游船上,却潜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试问于战争年代,若没有“抗战救国,保卫人民”的红色口号,若没有鸭绿江边“__,保家卫国”的信念,红军、解放军如何有出生入死的信念?

“红色文化”是中国精神的载体,由意向来看,它更像是一头“巨鲸”。承担起亿万人民追逐梦想的脚步并给予我们深深的前进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红色文化”并没有如一些恶势力或消极分子预料一般,逐渐淡出现代人的视野。反而跟随时代的大发展不断注入着无穷的新的活力。《红岩》中的江姐随着一次次再版重现,我们得以知道抗日时期共产党人的坚毅不屈、拼搏勇敢;《地道战》《集结号》这些经典仍在源源不断的娱乐电影中保留其珍贵,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老片,时常回味。井冈山、瑞金的许多山城依托红色文化发源地,开展特色旅游,满足大众的精神寄托的同时,也实现了脱贫。

“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措施。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杨善洲一头扎进大亮山30年,至他去世,曾经光秃秃的大亮山已经成为一片林海;黄文秀在服务人民精神的感召下,毅然回到家乡百色老区......这些红色精神应当被书写、被歌颂、被录入中华民族厚厚的红色文化书卷中!

红色文化承载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瑞金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作证,嘉兴南湖的清波作证,井冈山挺拔的竹松作证。我们必将创造更多灿烂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渲染如火的光辉!

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篇2

我们生活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然而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困”在家里。如今,正是因为“逆行”的你们,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美丽的色彩,感受到满满的爱心!

“白衣天使”

白色是天使的颜色,也是医生的颜色。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体医务人员停止休假,随时待命。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医生,春节以来,他不仅连续值班加班,而且一天比一天忙,回家一天比一天晚。爸爸说:“我们医生就要与病毒作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拔河!”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白衣天使”的职责所在。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请战书上满满都是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白衣天使,你们在抗疫一线治病救人,用智慧战胜“死神”,是最美“逆行者”;你们穿梭在最危险的病毒“前线”,用血肉之躯建起健康的屏障,是最美“逆行者”;你们在困难中从不退缩,用肩膀担起家国职责守护平安,是最美“逆行者”!如今,在白衣天使的守护下,最初的不安、恐惧、彷徨都已经过去,平安、健康、宁静又慢慢回到我们身边。

“绿色军装”

绿色是和平的颜色,也是军人的颜色。在疫情暴发后,除夕夜,解放军医疗队紧急出征驰援武汉。军人,为了人民,逆向而行,他们用生命守护希望,肩负起守护平安的使命。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星夜兼程运输生活医疗物资,全力保障武汉市民正常生活。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红色马甲”

红色是热血的颜色,也是志愿者的颜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在城市的角落,用爱心抗击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看,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深入社区街道,排查坚守;快递小哥,奔走在各个超市和小区中,为隔离的人们送去日常用品;社会各界捐献的物资,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输送到最需要的人们手中。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有了更暖的温度;有了你们,我们的世界有了更多姿的色彩!

愿山河无恙,人间充满爱的美丽色彩!

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篇3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中国红!

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信仰的颜色;是奔流不息,是不屈不挠,是中国人民的热血汇聚成的颜色!

妈妈是武汉同济医院的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今年2月新冠疫情最紧张的日子,她科室的叔叔阿姨们纷纷请战一线,可是妈妈没有,我问她:“03年你不是参加过抗击非典吗?这次为什么不去呢?你快报名啊,去一线就不用管我学习了。”

可最终妈妈还是留守本部大本营,我不太明白。

妈妈每次下班回家,都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因为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感染,怕传染给我和爸爸。

我隐约听到房间里微信语音或打电话的声音,而且经常是半夜。

“舅妈,我爷爷不行了,呼吸衰竭,家里买了2个氧气瓶,还是不够怎么办?”

“先连接视频我看看……你爷爷还能自己喝水,不要紧张,先120,让救护车送爷爷去最近的医院,排队住院,医院会想办法解决床位问题的。”

“姐姐,我一个同事查出抗体阳性,我该怎么办?”

“查核酸抗体,到酒店隔离2周,现在武汉隔离期间吃住都是免费的,一定要监测体温。”

“娟娟,我是朱阿姨,我妈妈80多岁了,行动不方便,近来咳嗽、发热,听说方舱建好了,可以住进去吗?”

“朱阿姨,方舱只收治65岁以下、无任何器质性疾病的病人,您妈妈不符合条件,还是要去医院。”

“格格妈,我跟几个朋友一起买了1000个口罩,捐给你们科室,你把联系方式发给我一下。”

“萱萱妈,太感谢你们了,我们现在急缺口罩,我代表全科室感谢你们。”

“李教授,我刚看到朋友圈一条求助信息,澳大利亚华人筹集到一批救援物资没有飞机运回国内,您那边朋友多,能帮联系一下吗?我把具体信息发给您。”

……

原来,妈妈除了上班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帮助大家。

据妈妈说,本部住院的都是疫情之前入院、病重无法出院的病人,他们也很需要照顾。妈妈还告诉我,她随时会接收世界各地华人捐赠的物资。日本的、韩国的、美国的、瑞士的……都是科室教授们为一线叔叔阿姨们联系回来的物资和救治病人用的医疗设备——小到泡面、卷纸、尿不湿;大到bipap、ecom……

妈妈和她的同伴们,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帮助下,并肩而行,互相扶持,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他们是“全民抗疫”的缩影,也是英雄的剪影。

我想对妈妈说:你以自身的平凡,汇进了国家的力量,构成国家的不平凡。

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篇4

重回“历史现场”,走近“红色文化现场”,你有哪些触动?先锋文汇“抛出”的这个题目,一定拨动了大家内心深处那根柔软的神经。“炙热的红色是烈士的热血,耀眼的金黄是人民的信念。”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激励我辈奋发图强,在“红色文化现场”感受的“红色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无法忘却。

“红色味道”是“浓”的,它追求真理而富有家国情怀。朱德旧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设有“驻军川南、剿匪安民”“志同道合、安家南溪”“读书批注、相夫教子”“舍家报国、书信励志”四大篇章展以及一幅幅珍贵的壁画、老照片,通过高科技动态展示屏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元帅在川南地区战斗、学习、生活的场景;一篇篇精细的学习批注、发黄的家书,让人深切感受到朱德元帅爱亲、重情、明大德的崇高品德和__、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年轻干部应当怀当先之志,树远大理想,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减灾、经济发展等“战场”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敬业奉献,在“乘风破浪”中去赢得群众颁发的“金字招牌”。

“红色味道”是“烈”的,它不屈不挠而敢于英勇斗争。赵一曼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翠屏山腰,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它通过陈列赵一曼烈士的珍贵实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还原了赵一曼同志从一名宜宾的大家闺秀成长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革命故事以及抗击日寇、壮烈殉国的生命历程。赵一曼同志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率领部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捕入狱后,她受尽酷刑折磨、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壮举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年轻干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应当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拿出一马当先的勇气、敢于创新的魄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做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在挫折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现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担当作为。

“红色文化现场”的“红色味道”是感人的、是深刻的,在时光的长河和人民的记忆中历久弥香,激励着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守初心担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

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篇5

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跑去问我的爷爷。爷爷是个老解放军,他告诉我,在我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充满红色的地方——鄞江镇建岙村。在爷爷的提醒下,我便开始寻找红色的足迹。沿着弯弯的建岙溪,我一路向前。在溪边一处高塘上,三间两层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岁月的.洗礼,房屋有些破败。屋前,一棵不知名的树木,看似瘦削,却高耸入云。屋檐下,一块牌匾格外清晰:中共四明山地委旧址。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四方方的院子,恰如北方的四合院。正对大门的远处,竖着一根旗杆,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迎风招展。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在绿色的背景下,那一抹红色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我深深地被这一抹红色勾住,久久凝望注目。

不知是谁提醒了我,才踏进一旁的陈列馆。哇!一件件历经磨难的农具与武器,一幅幅血与肉的黑白图片,极具感染和震撼,它们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军是怎样施行着他们的暴行。

听当地的奶奶讲,这是一段不得不说的历史:1942年9月,中共四明地委的王文祥、罗白桦两位领导来到建岙设立地委机关,他们先在建岙小学住了几天,后在建岙小溪边租了三间房子居住,指导整个四明地区的斗争,年底转移至姚南。

于是,故事也就此展开:积极送子参军、接力护送伤员、开展“二五减租”搞生产自救。言语间,奶奶眼带泪花,却满是骄傲。

在那个战争年代,建岙人用生命保护着县委和干部,成为攻不破的“红色堡垒”。

“青山埋忠骨,青史留美名”。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光照千秋。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努力学习,就算得了奖也不要骄傲,俗话说“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而且我们也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中,并且还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我们也要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很遥远,但是,我们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让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做时代新人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传承红色文化的心得篇6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那么经过岁月的洗礼,我们闽西红土地上又沉淀了哪些精彩的历史故事呢?

牢记光荣历史,开创崭新未来。闽西苏区振兴发展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我们应当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新的故事呢?新的故事从我所在的工商局注册窗口说起:

那是xx年xx月xx日下午,我们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工作着。“小姑娘,我要办理三证合一”。某公司会计李女士边说边把材料递给我。“好的,我们现开始施行五证合一了”。我双手接过材料回答道。“啊,那我岂不是又要多跑几趟”。

“您放心,您不需要提供其他材料,后面两证是由部门间数据传送自动升级的。”“哦,原来如此,那我的证要几天可以办好啊?”。“我马上就给您办,请稍等。”五分钟后,当我把营业执照交到李女士手中时,她惊讶地说:“哇,现在这么快就办好了,你不知道啊,以前要等好几天呐,给你们工商局点一百个赞”。

送走了李女士,又来了位陈先生。一开始陈先生很客气,笑嘻嘻的,可当得知所提交的材料需要修改时,陈先生不乐意了,说到:“小妹,你有没有看清楚,我们这可是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我们还赶着在‘xx。xx’前剪彩呢!你会不会办啊?不会办叫你们领导出来!”听到喧哗声,窗口负责人黄主任从后台走出来,了解情况后说道,“陈先生,你先别着急,您看啊,我们已经给您走绿色通道了,但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修改的材料还是要修改的。”“哎呀,主任,你不知道啊,过两天投资方就要入资了,我们还等着营业执照去开户。我们有个股东在外省,找他盖章没有那么快。”

“陈先生,既然您这么着急,我们就按告知承诺,先给您出执照,您先去办事情,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把材料补齐,您看怎么样!”。黄主任说完,拍拍我的肩膀,我和注册官助理们马上着手准备材料,录入系统,受理核准,打印执照。当我双手递上崭新的营业执照时,天色早已暗了下来,此刻陈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天工作下来,我已经精疲力尽,撇着嘴说:“全省其他地市基本是五个工作日办结,快的也要两天,我们为啥非要当场就办结,这也太拼了吧!”黄主任一听,笑了,“小杨,你看看你肩上有啥?”

“红盾呗”“红盾上最醒目的是啥?”“国徽呗”“是呀,国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就要替党,替国家为人民办实事!你看那墙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八个大字。每个走进来办事的群众,看到这八个字,心里就踏实,高兴地来,办好了满意地回。用我们的辛苦,换他们的.满意,值!”听黄主任这么一说,我的心里豁然开朗。在黄主任的点拨和鼓励下,窗口的工作人员都提振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以来,我窗口办理新设立企业1800户,同比增长46%;全市经济户总量已突破30万户。

忆往昔,革命先辈们为心中信仰不怕牺牲,在红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看今朝,我们全心全意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助力xx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奉献,虽然没有那般轰轰烈烈、感天动地,但是我们饱含身为红盾卫士、人民公仆的为民情怀,一样可以滴水穿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