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与他人分享对书中情节高潮和结局的观点和评价,写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中情感和情节的情感表达和倾诉,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冰与火之歌》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篇1
一部史诗魔幻小说,洋洋洒洒五百多万字。从1994年写到现在,多次获有科幻艺术界诺贝尔之称“雨果奖”。但这些并不能完全描述这部小说的精湛与完美。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作者用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将一个虚幻的维斯特洛大陆展现在我的面前。勾勒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人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之分,阴谋、权术、自私、背叛、杀戮、嘲弄、血腥围绕着每一个人,在险恶的现实下残存着人性中的一丝善念。
不同于其他长篇小说,他叙述方式是特别的。以pov视角写作叙述,每个人物都有支线。借由各个角色的价值观的.冲突与其相异的体验,而拼凑出了一个面相十分广阔的故事线;有些角色彼此间最初看似毫无关联,但到了故事后半时却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关系。更奇特的是这部小说并没有真正意义的主角,这是前所未有的。每当觉得这个角色有主角光环时,在后面的某一章就死了,而且越是牛逼的人死的越憋屈。正如作者马丁老爷子所说“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历史没有主角。”
无法想象一部奇幻小说能够容下如此真实的世界,精彩的瞬间在于细节,但没有任何浪费的笔墨,但却勾勒出了一个多种文化构成的奇幻世界,1400多个人物关系,丝缕不乱。
这部小说简直缤纷绚烂的不像是虚构,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扉页甚至带有具体的地图。多种文化,语言,信仰相互碰撞。你很难想象在第一卷提起的每一句话,甚至是诗歌都与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字后的章节遥相呼应。维基百科上有人甚至撰写了专门的冰与火之歌系列词条来细分这个故事。
?冰与火之歌》就像在一片空白的书页中创造一个恢弘磅礴的世界,然后给它以生命和历史,它不愧为一部史诗式的巨著。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篇2
好像在权游首季后,好奇后续剧情才去看原著的,读得很草率,无感。
终季观后又捧来重读,书与剧立分高下。
小恶魔虽然还是偶尔碰壁,甚至真的骑猪扮了小丑,但智商依然在线。
珊莎渐渐成长,但还没凄惨到嫁给小剥皮。真正嫁小剥皮的是临冬城总管的女儿,伪史塔克。
暗暗发力影响大局走向的除了小指头,瓦里斯也在时刻准备着,第五部终节里他杀了狮子家的.凯冯,因为后者刚把托曼王朝拉上正轨。
蓝宝石岛塔斯之女布蕾妮受石心夫人胁迫诱走了詹姆兰尼斯特,截至当前并无狗血浪漫剧情发生。
还有书中用了大量笔墨但剧中草草带过甚至并未出场的人物:葛雷乔伊们,石心夫人,多恩王子昆廷,雷加的小王子,琼恩克林顿等等,个个鲜活。至于雷加本人,虽已逝去多年,但在每个人的回忆中栩栩如生。
这书最吸引人的不只是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它披着魔幻封面,其实是在讲人性与历史。
不是吗,如果当年赫伦堡比武大会雷加没有赢,如果他没有把爱与美桂冠献给莱安娜史塔克,那他可能会顺利继位,成为一位好国王。如果小指头不是野心勃勃,如果莱莎徒利没能被他利用,杀了劳勃的国王之手鹰巢城公爵琼恩艾林并嫁祸兰尼斯特姐弟,奈德史塔克不会南下。如果凯瑟琳徒利不那么莽撞,就不会像妹妹一样被小指头利用而不分青红皂白拿下小恶魔,如果奈德多懂一些权谋,如果小乔不那么暴虐,奈德不会丧命,五王之战也不会发生。再说流亡的丹妮莉斯兄妹,如果哥哥不那么狂妄幼稚,不会死得那么可笑可悲,如果妹妹再理智一些,马王不会丧命,在奴隶湾不会几生波折。而琼恩克林顿,也反思过因自己的宅心仁厚致使劳勃逃过一劫最终夺走龙家王座。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熟能无过?谁是完人?就是这样,世界才更为精彩有趣。
期待六七八部......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篇3
初期注意到琼恩,是因为他的姓氏,雪诺,十分的美丽,可是却没想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姓氏却是专门给与那些在北方出生的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的孩子的,也就是所谓的私生子。拥有一个像艾德·史塔克公爵那样讲究荣誉责任的父亲对于琼恩究竟是祸是福,这很难说明,史塔克公爵的认真负责,使得琼恩拥有了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们经受同样教育的机会,但是却更添了他的悲哀,无论剑使得再好,头脑再优秀,他仍然是雪诺,不是史塔克,这样的现实促使着他拥有了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思维。
在《权利的游戏》中发现冰原狼的那一幕,为了实现幼弟布兰的心愿也为了拯救那五只丧母的幼狼,琼恩如此说道:“史塔克大人(琼恩对于父亲的称呼),这五只狼崽中有三只公的两只母的,而您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冰原狼又是您的家徽,这注定着您的孩子将拥有这些狼崽。”书中布兰对此的形容为:此刻他全身心地爱着他的私生子哥哥,因为他是将自己排除在外才能够正好凑出同样的数字。
当史塔克公爵询问琼恩他难道不想要一只狼吗,琼恩立马指出自己并不是史塔克,那样的决绝,那样的自然,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我喜爱上了琼恩,那个善良可怜的孩子。琼恩同样也是个十分坚强有想法的孩子,当他察觉到即使他继续留下来也无法做出任何贡献,甚至无法成为辅佐下一任史塔克公爵他的异母哥哥罗柏的家臣时,他毅然选择了离开,加入了守夜人——那个驻守长城边际的黑色集团,这对于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抉择,直到后来史塔克公爵被杀,罗柏为了讨回公道自立为北境之王,那就更是如此了。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篇4
冰与火之歌——这名字之前看到过很多次,但是每次都被它后面紧跟的几个字打消了兴趣:权利之争。在我看来,作为一部西方魔幻题材的作品,却以政治斗争为核心,这不免太乏味了点。我想多数看西幻的人都比较期待那些龙与魔法、英雄与传奇、战争与史诗一类的场景吧,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现实中都已经看得很多了,又何必到幻想故事中继续看呢。不过,这两天看完了电视剧的第一季,发现我的想法或许还是有些偏颇了。
这两天闲来无事把第一季全下下来看了看,虽然中间有些地方感觉有点跳跃,但是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只是一个宏大故事的开端。
开始的两集很不错,神秘的异鬼、黑衣的守夜人、长得略像菠萝(吐槽下)的龙蛋等,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然后转到临冬城,古老的城堡、身着铠甲的骑士、国王与贵族领主等,也都是常见的西幻的一些必要元素,视觉上的效果也都非常不错。但是到了中间,艾德史塔克去了君临城做宰相,各种势力开始明争暗斗,我开始觉得枯燥无味,怎么像是看到中国宫斗片的影子?尤其是艾德公爵所表现出的政治素养的缺乏,甚至可以说是天真,让我很无语:出身于古老家族的公爵大人在政治上真有这么低能?另外,中间有些跳跃的地方让人不知所措,比如一些新的支线人物、剧情的出现显得很突兀,完全没有过渡,我只能理解为电视中很难对小说中的大局情况进行展现。
不过,看完了之后再回味一下,觉着其实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起码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可以看很久,总比电影短短两三个小时来的爽些,哈哈。另外,突然想起那句老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想来即便是西幻故事里,人也肯定是主体,所以也难免会有政治斗争。但是其实还是希望多看到一些比较西幻特有的富有想象力的东西。(恩,也许小说里的描写会有些不一样吧,回头去看小说了)
再说下剧集(小说)里面的一些比较好的地方吧。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异界,一个曾经有龙与魔法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新奇与幻想的世界。其次,故事有多条主线和支线,比如:王位之争、异鬼入侵、野蛮人袭来等。并且具有多人物视角,包括buster琼恩雪诺、little布兰史塔克、'boy'艾丽娅史塔克、true dragon丹妮莉丝坦格里安、half-man提利昂兰尼斯特等等。这样的设定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故事内容,并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然后,虽然故事的发展还是有很多西方历史事件的影子,但是其本身还是显得非常紧凑合理。
最后再感叹一句:什么时候国人能拍出这种感觉的片子,吾辈就算知足啦。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篇5
这部小说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再也没有传统奇幻作品那样鲜明对立的善恶。反而是具备一切善良品质的主角,往往活不过权利的游戏的第一个回合。
看到后面,这本奇幻小说,经常会让我合起书来想思考这个世界,思考应该怎样活在这个世界里。
带着荣誉和正义来到君临的艾德·史塔克,在先王驾崩之后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为了荣誉和正义所累,丧失了最后翻盘的机会,不但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为后来妻儿离散,家破人亡埋下了伏笔。
而天真无邪的丹妮莉丝在却因为自己的仁慈,让仇恨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让马王不明不白的死掉,让自己孩子为之殉葬。之后,又在奴隶湾,带着一腔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热血,杀掉奴隶主,解放了奴隶,并且设置了制度,而奇怪的是那些处于善良的努力最终却没有带来善良的结果,奴隶们的生命依然得不到保障,弱者们依附于丹妮莉丝,让她的队伍变得迟缓而庞大。
而另一面,小恶魔一生都在为自己相貌付出代价,小时候,父亲和哥哥用残忍的手段迫使他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残酷,然而这却非常奇妙的让他的心中保留了一点最后的希望的火种,当整个君临上下一团糟,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得失而奔忙的时候,小恶魔却在力挽狂澜,改变当时兰尼斯特家族的颓势。而黑水河之战中,面对在火焰面前颤抖的猎狗,他一个侏儒带着部队冲出城门解围,正当胜利之神向他招手的时候,却遇到了姐姐前来暗算他的骑士。而最后,当他从那场地狱一样的战争中活下来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功绩。
不管是对于现实里的我们,还是对于书里那些沉迷于骑士传说的少女们,这本书都是一针解毒剂,从小到大,我们读过无数善恶分明的故事,我们受过无数教育把我们教育的善良无害,可是谁又能预防善意带来的恶果呢?没有办法,只有自己变得更聪明,不被道德和规则束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追求自己应该追求的结果。
所以,这不是一首冰与火之歌,而是一首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