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书写观后感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对电影的赞赏和批评,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细腻和情节跌宕的感受和体验,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篇1
今天是12月13日,是纪念“南京大屠杀”三十多万同胞遇难的72周年!今天我看了《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我们手无寸铁的同胞们进行了6周大规模的屠杀。恶心难闻的尸臭和血腥弥漫在城市中,大街小巷中横躺着许多尸体,死亡的气息触痛了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地奔跑逃亡,哭喊惊叫,一双双绝望呆滞的眼睛,一张张饱受摧残憔悴的面庞,惊醒了整个南京城的恐慌。我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那无限的悲凉,沧桑。五千年的繁荣景象和辉煌的历史,顷刻间化无虚有,为之替代的只有那充满可耻的太阳旗子在污浊肮脏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三十万那!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南京城被死亡的阴云笼罩着。然而洗劫的仅仅只是一座南京城?日本人的利爪兽蹄践踏了整整大半个中国!拥有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如今却遭到小小日本的随意迫害,这简直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国家落后。
时光流逝,日本人早已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华夏大地。21世纪这个新的时代,曾经落后的的中国已不再落后,我们已越发强大,走向世界。20__年10月1日我们祖国妈妈__岁的生日,又向使人们展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强大,当我国自主研发的“歼十”飞机等,从天安门广场上飞过时,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将要诞生!
我国虽然正在日益强大,但是过去的落后将受人摧残,如今落后必遭淘汰,这的确令人深思。我们应当稀缺曾经的耻辱、教训,为历史重新谱写上新的辉煌!
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篇2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争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本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爸爸对我说过,爱国是放在心里的,国家,仍是生我们,养我们,培育我们的家园呀!要是没有了这战争,要是没有死如此多的伟人,要是……再多的要是也是没有用的,现实就是现实,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通过看电影《南京!南京!》,我更恨日本人了,难道你们就不能有点人性吗?你们当举枪,枪口对着我们中国人的那一刻,你想过那些无辜的中国人的心情吗?没有!我们并没有对你们做出什么,而你们却为了钱,就杀死了几千人,几万人,你们算过吗?钱有什么用?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做成这种牺牲。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少死那些伟人,我们中国将比现在现在更辉煌,人们当初就不用生活得那么苦,每顿饭都吃不饱了。
看见了电影中一幕幕日本人举枪打死中国人的场景,使我更狠他们了,一幕幕中国战士们有饭吃,脸上流露出久久以来难以显露出来的微笑,我的心里得到了安慰,虽然这只是电影,但我相信,现实中,他们见到饭一定也是非常非常的开心。如今,我更理解大家的爱国之心,对日本的痛恨。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毛泽东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之战、珍宝岛之战,无不显示中国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篇3
看了《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1个小时40分钟,但是我深感压抑。
刚开场的时候,枪声、炮声。惨不忍睹的杀戮,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忘记国耻,我们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强大我们的祖国!
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篇4
一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着,地上洒满了鲜红的热血,天空已没有之前那么碧蓝,花草也没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此刻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天吧!这天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日军攻击南京城。我以前看过这部电影,当时我是怀着沉痛的情绪,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电影院。正因我早已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死亡气息。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站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他们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捆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日军杀害活埋共30多万人。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我仿佛身在那个世界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青年被杀害,小孩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而我却无能为力。他们把孕妇腹中的孩子刺死,我替那个还没有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就被死神召唤的婴儿感到哀伤,替那个快要做母亲的孕妇感到痛苦。被抢走的牲畜无奈的叫着。我恨日军,恨他们的冷酷无情,卑鄙,无耻,下流。每一次的枪声仿佛子弹射入我的心脏,每一刀的刺杀仿佛我的心脏感受到了刀的冰凉,当南京民众被日军用机枪扫射而倒下时,仿佛在我心上的伤口洒上一把盐。看到我军成为日军的俘虏,我的灵魂早已飘逝。南京大屠杀中受害者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
悲愤,哀伤。但是,痛恨有用吗?我们能改变历史吗?难道我们要对日本用报复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悲愤吗?不,都不可能,日军以为一次屠杀就能让中国向日本屈服,他们妄想,中国式一个有骨气,有志气的国家,怎会向他们永远低头。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生活在和平阳光的普照下,我们很幸福,但是,我们却要深切记住沉痛的历史,不能忘国耻,从此刻开始我们要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以为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富强,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此,中国的胜利将是日本噩梦的开始。
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篇5
穿过被炮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城墙,走过散满砖石杂物的大街小巷,五个经过三个月战争,脸上盖满灰尘,早已疲惫不堪,衣衫不整的日本士兵,无劲地端着步枪,慢慢的走着。忽然间,他们眼前出现了一座已被削去半边屋顶的教堂,他们小心翼翼推开门,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教堂里挤满了没来得及逃出的难民与中国士兵,他们眼里充满无限的恐慌,双腿向后退,缓缓地举起了双手,画面定格在一个孩子身上,她左右看看周围的大人,也将双手举了起来,甚至还微微露笑,这笑流露出一个孩子的幼稚与天真。其实几千号人就全冲上去,也可将日本兵压死。此时日本兵也很紧张,他们根本不知道面前的中国人会做出什么,但中国人却放过了这唯一的机会,心中不由为当时祖国的软弱无能而感到心酸。
日本兵叫来了大部队,将教堂里的中国士兵抓去与街上抵抗日军最终被俘的中国士兵集中在了一起,一同押到郊外。在即将被屠杀之际,中国军人的脸上见不着一丝惶恐,只有当代军人的沉着。面对眼前先走一步的弟兄们,看看这座即将让自己献出生命的城市,突然,他们都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哒哒哒”机枪声响了,先辈们倒下了,嘴巴却仍张着,想多喊几句。
那一声声呐喊在我心中回荡。这呐喊是他们对已踏鹤西去弟兄们的哀悼;是对还充满活力后生们的激励;是对一个还未完全灭亡民族的期待。我想流泪,却又想起郭沫若的《屈原》:“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是啊!哭确实没用,在那个时代没用,这个时代也没用。如今,祖国强大了,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从唐山到汶川的顽强拼搏,再到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都表明中国在逐渐强大,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脑中的近代史资料,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时刻将祖国放在心中,勿忘国耻,要有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让我们一同从历史的河流中吸取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奋发,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让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巅上。
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篇6
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南京大屠杀——使一个人间天堂变成了一座可怕的死城;30多万人的性命被日本鬼子残忍的夺去了。当我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心被日本鬼子凶残的行为震撼了。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很快就占领了我国的南京。他们有组织,有预谋的开始了他们那可怕的行动。一进入南京城,便用机关枪扫射中国人,仅仅六周的时间,原本繁荣的南京城变成了到处散发着尸体腐烂的气味的死城。
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居然遭到那一个小小的日本的百般蹂躏?在那六周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被活埋。让我过目不忘的是两个日本鬼子竟然举行杀人比赛,把一条条的人命当作游戏!还有一次在一阵机关枪的扫射后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活了下来,孩子的哭声引起了小日本的注意。一个军官想一刀杀死他,可是,这是另一个日本人用手拦了一下,慢慢走向小孩。我本以为他还有一点人性,可他的行为却让我的心更加的震撼!他竟然往那个孩子的身上放了一个炸弹,一个小孩的性命就这样失去了。我好想问一下他们:你们还有没有良知?你们还是不是人生父母养的.?怎么会这么残忍?在那六周里,30多万人呀!
日本人曾狂妄的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可宁死不屈的江姐,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英雄们,它们抛头颅,洒热血。这无疑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个有力的回击,让中国重新站立在东方。我想:过去中国之所以遭到小小日本的蹂躏,是因为我们的落后,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当然,睡狮已苏醒,如今的新中国就像一条巨龙在腾飞,如一颗明珠璀璨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要更加发奋学习。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用自己的力量振兴中华!
南京南京电影的观后感篇7
战火,硝烟。经久不息的枪炮声黯然回荡在苍茫的天空中,无力地诉说着一国之都南京正被侵略的事实。
电影《南京!南京!》,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惨无人道的屠杀现实。标题上两个
鲜明的感叹号无时无刻敲击着我们倍受震撼的心灵,用无声的文字表达着一种强烈的情感。
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场景应属那个沉重惨烈的黄昏。国民党军队,共产党,抗日民众,包括年幼的孩童都昂首挺胸地面对着日军黑漆漆的枪口,奋尽全力地呐喊着,肃穆悲愤的面孔下是一声声“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一刻,时间仿佛凝结,有的只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豪言壮语。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席卷而来的枪声,遍地堆积的尸骸,刺目的鲜血,以及侵略者嘲讽的面孔。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充分地展现了这场悲剧的原因。与此同时,侵略者的丑恶也同样揭露在了我们的面前。但这个世界也还存在着像拉贝那样的国际人道人士,正是有了这样的无私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在最黑暗的时候出现阳光,出现彩虹,出现希望。
而换位思考一下,当时执行屠杀任务的日军所背负的是什么?一个国家所下达的“重任”?被政府所蒙昧住的市民热盼的目光?还是早已遭受麻痹只知杀戮的心?那些嚣张的军国主义又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危害?答案无需探究,历史的来龙去脉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反射出所有质疑的真相。
1937年12月3日,三十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下包含着中国人民屈辱不堪的回忆,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它犹如一座巨大的警钟,警示着人们若再不自强,这个数字迟早将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