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我们才能对内容有深入了解,写出优秀的读后感,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与他人分享,启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1
老舍的这篇《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从农村到城市里来,由一个善良的车夫变成了一个无赖的悲惨遭遇,描述了勤奋、进取、健康向上的祥子是如何在经历一次次的伤害与侮辱后,由人变成失去灵魂的“走兽”,控诉了黑暗社会对劳动者的剥削与压迫,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老舍从多个方面来描写祥子,如买车后祥子的心情,车被抢去的神态和心理变化与钱被骗去时祥子所说的话,从这些细节上都能体现祥子的淳朴、善良,也能表现旧社会人们自私自利的丑恶嘴脸。
每当看到祥子被骗,遭到欺负,我的心中也不禁为祥子感到悲伤,也气愤于那些欺负祥子的人。弱者需要我们的关怀照顾,而不是利用他们善良的心来骗他们的钱,虽然只有30元钱,但那几乎是祥子的命,对于一个车夫那便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想一想,像孙侦探这样的人,在我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呢?用别人的血汗钱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甚至是生命。
在枪毙阮明时的一个句子,足以体现旧社会人们的劣根性:残忍、自私、麻木,‘枪毙似乎太简单,他们爱听凌迟,砍头剥皮活埋,听着像吃冰淇淋似的’,多么残忍的话!杀害自己同胞本应该悲伤,他们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阴暗的甚至有些变态的心理反应了当时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骆驼祥子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通过祥子的悲剧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平与黑暗,老马说过“蚂蚁只要成了群,一会儿就能吃掉整顷的庄稼,谁也治不了。”如果坏人成了群,好人成不了群,又能如何?
生活在这个和平没有战乱,法律严明的时代,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如果祥子出生在我们的年代,我想他会生活的很幸福。
那个黑暗的社会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要珍视当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2
?骆驼祥子》是以主人公祥子的生活经历为线,描写老北京生活的一本小说。文中的祥子,生活经历坎坷,虽然只是想要一辆自己的车,却历尽波折。经历了由得到失,又由无到有,到最后还是失去了车子的过程。得到车子的方式也由自己省吃俭用到使用与虎妞结婚的代价所得到的钱财。然而就是这样,祥子最后还是没有拥有自己的车子。生活的打击也使他再也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他开始骗吃骗喝、出卖他人换钱,连当年他最敬佩的曹先生一家也被他骗去两元,并且钱很快被他花了。到了本小说的末尾,他已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祥子的堕落是有缘由的。社会的动荡迫使他的梦想一次一次的破灭。就在他见到刘四爷,并且痛痛快快的出了一口恶气后,他也曾想到好好做人,他也曾去求得曹先生的原谅,但在这个时候,小福子死了!原先祥子想好的计划也随着这个消息而破灭了。自此,祥子再也没有去找曹先生,也再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了。
祥子是单纯的,从乡下来的他以为只要有车了就能混好了,却不知道有一辆车是多么的困难!他相信好心有好报,恶人要遭罪,他以为“那抢他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欺骗他压迫他的虎妞,轻看他的刘四,诈他钱的孙侦探,愚弄他的陈二奶奶,诱惑他的夏太太……都会死”他以为他能够对小福子说,他并没有混好,但决定往好里混,他们可以一同齐心努力往前奔……但是到了最后,他放弃了原先对拥有自己的车的梦想,也放弃了自己的精神。他原先总是害怕自己变成二强子,害怕自己变成小马儿的祖父,但他现在不怕了,连当初“穷人的命两头尖”的感慨也没有了,只想着要混吃混喝,活下去就行。
在这本小说中,不但祥子生活悲惨,而且其他人——不论境遇是比他好的还是比他差的,也都和祥子一样走向了绝望。虎妞难产死了;小福子不忍重负上吊了;二强子天天醉酒向自己的女儿要钱;小马儿死了;刘四爷虽曾威扬一时却也一日不如一日。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祥子的堕落并不是偶然的。作者通过对祥子一生的描写,写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底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压迫。
于是最后祥子没有了他人的信任,也变得不值得他人信任。纵然他曾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但是如今他也变成了行尸走肉。可悲的是,他并不以此为怵。他最终成为了他自己当年所鄙视的人。虽然他的堕落并不能只怪他自己。……这也正是祥子的最大不幸。
当初刚来到北京的祥子必定没有想到自己将会成为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当年“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的影子也已经在现在的祥子身上几乎无存了。他已变成“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一人的不幸也正是所有车夫的不幸,也正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不幸的缩影。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3
这个假期我读了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年轻小伙——祥子,他一开始从事拉车工作,他一天比一天努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望,经过努力,他有了自己的车,可是一次意外他被宪兵抓去了,还被抢了车子,之后他逃了出来,把偷过来的骆驼卖了三十几块大洋,又一次开始了打拼,结果却被孙侦探抢走了全部积蓄。
但他还未放弃,回到“人和车厂”里继续拉车,又被虎妞骗去结了婚,之后虎妞因祥子的请求以低价给她买来了邻居二强子的车。可是好景不长,虎妞因难产而去世,祥子只好把车卖了,给她置办丧事。等他想通后回家想与小福子成家,却得到了小福子已经上吊自杀的噩耗,这让祥子彻底绝望,开始变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文章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主人公祥子,他原本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小伙子,他怀着奋斗的美好品质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却最终无法逃脱被黑暗吞没的命运。可怜的祥子对生活的向往仅仅是一辆车,一个家,他希望依靠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个个体劳动者的最大愿望,然而身处这样黑暗的社会之中,这个渺小的愿望却是那么艰难。
祥子是一个好人,可是当时的社会却把祥子变成了没有追求、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不过祥子为了梦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在这样美好的条件下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一次次的激励自己,并给予自己奖励或惩罚。牢牢控制住自己的精神与意念,为其不断努力,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远大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我们要像祥子一样,兢兢业业的去追求那个属于你自己的梦想吧!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4
刚买来《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了。粗粗地看了一遍,故事大约是这样的:祥子是一个固执的车夫,当他选择了拉车这个行业,就成了一个“车迷”,想买上自己的车。他用他自己的勤劳和坚强,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实现了这个梦想,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上等车夫。不过这时中国正在打仗,不到半年,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几个官兵掳走,失去了自己的.车。不过他没有灰心,他仍然倔强地拉车攒钱。可是这次他所有的积蓄,又都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计划又泡汤了。
不久,接二连三对祥子不利的事情,又对他的生活给予了极大的打击,祥子开始对生活没了信心,开始了腐败的生活。生活捉弄了他,他彻底堕落成了城市的垃圾,变成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一具腐败的行尸走肉。老舍通过祥子这个人物写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排斥,真实地反映出以前的中国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一个道理,可能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话:对人生要充满信心,不要遭受挫折就开始堕落。就像贝多芬,他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从小酷爱音乐,并且虚心好学,埋头创作。30岁的时候,他耳聋了,对于音乐家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但他没停止过创作的笔。贝多芬要与不幸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对人生有信心,对人生充满信心!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5
读书是生活的最高境界。阅读名着可以呵护我们的心灵,滋养我们的精神。
今天,我随手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书,它的标题《骆驼祥子》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拿起这本书开始慢慢品味起来。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祥子。全书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情节发展为中心线索,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
全书主要内容是:来自农村的祥子在拉租来的洋车时,立志要买上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他梦寐以求的一辆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军阀乱兵抢走了他的车,而孙侦探骗走了他仅有的积蓄。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祥子做过反抗,仍然幻想用努力实现梦想,但是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卖掉料理虎妞的丧事。
而小福子的离世让祥子心中最后一朵火花被吹灭,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沦落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已经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
我认为祥子最大的优点是不怕吃苦。虽然他的理想不算高:有一辆自己的车,能娶上一位穷苦人家的健康、年轻、能吃苦的女儿,但是他要强,希望能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然而他出生在那个黑暗的世道,好不容易买的车被抢,被逼娶自己不喜欢的虎妞,自己喜欢的小福子自杀使他对生活的企望与信心都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丧失。他渐渐变得狡猾懒惰、极端自私而无赖,成了彻头彻尾的刺头儿。
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各种手法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补充祥子不善言语所留下的空白。通过细腻而又生动的心理,准确地传达出祥子对车异常喜爱以及买到车后捺不住的兴奋心情,让我们看到祥子曾经是一个对理想有强烈渴望追求的人。
名着是人类历史上最美丽的花朵之一。阅读好书可以让我们感受美好而又人道的世界,激发我们的善良、友好的心灵,诗化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共同领略这片自由而又美好的阅读天地吧!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6
老舍先生写的小说《骆驼祥子》是以19世纪20年代的北京社会生活为背景,写出了祥子在北京城区拉黄包车艰辛奋斗的人生史。一部《骆驼祥子》,一部悲苦的人生史,写尽人生辛酸,尽展人世的苍凉,道尽社会昏暗。
年轻的祥子可谓血气方刚,降生农村,对新生活,对城市幸福生活有着极度热切的渴望和希望。他年轻、体格壮实,憨厚老实,为人真诚,一心一意盘算着走寻常人生路走发家致富之路。刚开始的岁月里,可谓生活比较如意,得意攒钱买了一辆还算满意的车子,敞开心胸、气魄、力量地在北京城较为恣意地拉着车子。在战乱的岁月里,兵匪流窜,祥子索性赌一把,正巧还真碰上了一帮兵匪,不幸就这样降临了。祥子凭着骨子里的那一点聪明劲儿和勇气最终从兵匪那里逃了出来,可谓逢凶化吉。情急之下,还得意补偿30元钱。
回到北京城,祥子又开始了他的拉车人生,之间虽多有不顺,可祥子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等遇到虎妞儿,祥子自一开始对虎妞儿没有那么一点点儿的好感,而虎妞儿对祥子表现出的好意也让祥子战战兢兢,这也许注定了祥子接下来因着虎妞儿而进入黑暗的人生图景之中。祥子被迫与虎妞儿成婚,接着又痛失小福子,祥子彻底崩溃了,思想开始崩溃,精神崩溃,肉体崩溃,祥子与他人生初期的目标背道而驰,越走越远,最终成了一个悲惨的角色儿,不免惹人心生惋惜。
是啊,在那个战火纷飞,盗匪横行,社会秩序混乱的年代,一个怀揣着平庸平凡梦想的年轻人,循着正常的人生道路而不得志,实为时代的悲剧,时代的悲剧进而强加到个人身上,使得个人因此更为不幸,也许没有哪一样东西比此更使得人生不幸了吧。动乱的、秩序混乱的年代注定了平凡人物整个人生的不幸了吧。很确切地说,那个时代,祥子不孤单,全社会还有千万个和祥子一样悲苦地挣扎奋斗着,在悲苦挣扎奋斗并遭周围人乃至那个社会的嘲讽的同时,他们仍咬着牙齿,默默怀揣平凡梦想一点点地走下去,不失热血男儿。
时代的不幸强加给个人,招致更大范围个体整个人生的不幸,不仅是那一时代的悲哀,更是那个年代群体的悲哀,更是生养他们的那片土地的悲哀。试问,有谁能为他们做出补偿?
不幸总是会发生的。时代的不幸的产生,也许不是天灾,说为人祸不过分。前一代前两代前三代乃至前代代社会群体的不思进取或者微弱的进取信念也许买下了后代人注定承受不幸的种子。我们生活的片片土地,处处充满着竞争,竞争的结局伴随着一部分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更为严重者,是一国为竞争之不幸结果买单,渐渐地也就导致了一个时代的不幸,生活在时代下的群体就要为之买单,就如黑色的带着巨毒的天网从天而降,没有谁能逃得出。而生活在时代社会底层的群体沾染的时代之毒就要多些,挣扎中伴随着伤痕累累,挣扎的结局是遍体鳞伤。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7
读了《骆驼祥子》,我感触颇深。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原本上进的青年——祥子,在经历了各种社会的摧残逐渐堕落成为一个社会垃圾。它所反映的是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下百姓的悲惨遭遇。但这真的只是社会的问题吗?我想,应该有一种人性的问题。我时常想,是虎妞害了祥子,但小福子又何尝没有害他呢?如果小福子没有出现,就不会在祥子最痛苦的时刻给予他那希望;如果没有那希望,祥子也不会被摔得更惨,或许他还能再振作起来呢。这,就是人生。打击人心的不仅是悲痛,也有希望,但希望毕竟是希望,它可以使人振作起来,就算这个希望没了,我们可以寻找下一个希望,我们要有乐观,积极进取的心,哪怕重新开始,我们都能有希望。就像祥子,就算生活给他的打击再大,只要他还心中还有梦想,并朝着它坚持不懈地努力或许结局就会不同。但世上从不买后悔药,祥子终究是堕落了。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祥子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格改变的问题,也给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一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这样恶劣,那么祥子或许不会是堕落的这么彻底。而可惜的是这种事情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也在不断发生,每天都有很多人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开始的品格,成为和祥子一样的行尸走肉。很多时候我想,如果祥子生活在当代,那么情况一定就不一样了吧?可是事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像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而这种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抛弃品格。当人们惊醒时会发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也或许,祥子变成后来的样子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
其实祥子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就败在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了,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可是,事情是没有如果的,当生活开始的那天起就没有了如果,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向前,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永不后悔。
读骆驼驼祥子的读后感篇8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祥子的一生,一路的风景。有明媚美好的开始,可最后是黑暗慵懒的结果。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地去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又一次一次屡遭失败他有着美好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兴奋的等待,但是呢。
不会成功,祥子再努力又有什么结局?又如苹果不结果,开花有什么用?毛毛虫没有拥有破茧而出的美丽,等待的再久又有什么用?考学落榜了,寒窗辛苦倍尝,又有谁会怜悯?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训练再苦再累,又有谁会在意?
生活中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可能步向成功的路。祥子是生活在一个腐朽的社会,一开始不断经历挫折,又每次都是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但是受当时社会的影响,祥子最终是没能扛的过社会的黑暗,但如果他生在我们的社会呢……一定会有所作为的。正是祥子心中的希望和他的不懈努力支撑着他走过了很多的道路。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明天会怎样?我不得而知。而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