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需要持续反思和不断修改,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1
这期节目让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少年,有热爱航模飞机的董天晨,沉浸科技的邵子衿,坚持不懈的颜玉宏……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颜玉宏。
这位少年在儿童时期患了小儿麻痹症,未及时就医而导致失去了行走的本事。但他不愿屈服,每一天坚持用拐杖走路。他还加入了残疾人游泳队,每一天在游泳馆里练习,成为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由于双腿不能动,他经常沉到水里,可他依旧坚持不懈,努力练习。看到那里,我很震惊:一个健全的人,都不必须能坚持下来,他却没有放弃,可见他是个意志坚定的人。
另一方面他学习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屏山中学。新学校住宿在五楼,他不得不坚持爬楼梯。学校出于好意,想把他的宿舍改在一楼,可他依然坚持自我爬上五楼。就餐时他得用手把碗拿到桌上,本来就要用双手握住拐杖,可还要用几根手指拿碗。同学们看见了,想去帮他,他却说:”同学只能帮我三年,以后还得靠我自我,所以要尽量自我做事”。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对啊,家人不可能永远陪伴在我身边,终有一天我会离开父母,要学会自我的事情自我做,不能太依靠父母。
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他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2
八点整节目开始,我早早就守候在了电视机前,和妈妈,外公一起观看“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直播活动。
新时代好少年黄禹尘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的练习魔方,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最终获得了荣誉,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99%的努力,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就和荣誉,只要我们肯努力钻研学习,也可以取得好成绩。
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余梓洋同学,她从小热爱红色文化,不断传播红色知识,学习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她给众多从外地来的游客,声情并茂的讲解着红色文化。我们也要向她学习,从小要懂得学习宣扬红色知识,热爱祖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还有学习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好少年刘雨墨同学,她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宣扬雷锋精神,争当志愿者,从小培养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每一位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打动和激励着我,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顽强学习,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感恩奉献的精神和优良品质,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阅读了“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
他们勤学善思,文明守礼,自立自强,友善互助,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风貌,做到乐于助人,勤思好学,爱党爱国,孝老爱亲,保护环境。
他们十名新时代好少年中有许多共同点,如乐于助人勤学善思等等,他们所做的事迹生动感人,我也有所感动,也感悟了许多道理。
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孝老爱亲“小当家”,阳西县程村学校的郑小淇姐姐,郑小淇姐姐从出生就遭到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不幸,不过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她的养父郑兴尚一家的爱心收养。可是,在郑小淇九岁时养父瘫痪,养母出走,奶奶一病不起的不幸,.她不得不扛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郑小淇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照顾养父一家。小小年纪就要背起如此重任,这是平常人不可想象的。随后,奶奶病逝了,小淇只能和养父相依为命。在_年,郑小淇的亲生父母来认亲,希望郑小淇能够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但她却拒绝,原因是养父一家对她恩重如山。生活的压力促使郑小淇越发勤奋学习,对养父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近几年来还获得了许多荣誉,今年被广东省评为“新时代好少年”。
“新时代好少年”郑小淇,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懂事,面对幸福生活和艰辛,她选择了艰辛,懂得知恩图报,对瘫痪在床的养父不离不弃,得到社会的爱心帮助后会决定以好好学习报答社会。
这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迹,使我奋发向上。所以我立志今后一定要做个像郑小淇一样的好少年,做到乐于助人,勤学善思,孝老爱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4
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和妈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激动人心的《新时代好少年》。
第一位新时代好少年是董天晨。她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她和我一样热爱读书,每年阅读近三百本书。哇!这个读书量真让我佩服!我读书再多也只能有这么多本了。她不仅读书多,而且还有些学习笔记的好习惯,已经记了十多本学习笔记;她还善于思考,遇到问题总是想办法解决——相比之下,我就有些粗枝大叶了,经常直线型思维、遇到事情不知道多想一想,这是我最大的毛病。
我和她一样喜爱航模,但是相差也很多,我想,大概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吧。她乐于钻研,积极探索新的遥控飞机飞行方法和技巧,而我现在还只会按照教练教的飞,飞行方法一成不变,还偶尔会失误;她勇于担当,担任学校“鸾娃航模社”社长,我却连简单的打扫卫生都感觉吃力,更别说去组织更多同学活动了。不仅如此,她还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
通过与与董天晨的对比,我找到了跟我相似度最高的学习模范,要向她学习的东西很多,从学习习惯到思维方式、从处事方法到时间管理,我要以她为目标,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的梦想是到北京大学读书,但是我发现以我现在的实力,距离梦想还差的很远。我一定要向董天晨学习,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去圆我的北大梦、去追求我的科学梦想!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5
一直以来,书都被视作人类的精神食粮。喜欢读书的人,必定都是学识渊博。古人就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美言。书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因为书,我们达理;因为书,我们有素养。
我很荣幸,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因为职业的选择,我天天与书为伴。我觉得偶尔会有一些好词佳句从我大脑跃然而出,但是因为人的惰性我不再去汲取新鲜的养份,我发现我那仅有一点墨水渐渐在流失。记得那会读书,一封信,一篇文章,洋洋洒洒一会便写起。自己细细读来觉得有甚回味。然而事过几年,如今叫我酝酿一篇文章,却如同登天,不知如何起笔。曾经想过原因,却没有去深究,也不愿去思索,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在继续着这种空虚的日子。
不久前,在我们县城教育局发起了读书活动,看着学校那一幅幅标语,我内心深处似乎触动了什么,我觉得自己似乎想起点什么东西来。听着学生那慷慨激昂的发言时,我仿佛回到了读书时代,我想起了自己这么久丢失的东西,真的是太重要了。
在把书放到教室与同学们见面时,我意味深长的对同学们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的方面讲,要提高自身素质,从大的方面讲,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这都需要与书交朋友。”我跟他们讲起了西方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不管男女老少,每天除了正当的学习外,都会有两至三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这不是强行规定,是他们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所以他们的国民素养、礼仪程度都很高。学生睁大着眼睛听我讲,也纷纷表示愿意做到。
通过此种活动的推行,学生确实比以前更懂事了,也汲取到了一些课外的知识,从课堂的回答中,我都看到了,但这只是开始,学生还不够投入,可是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空闲的时候,我也会拿出书本来读一读,有时也上书店走一走,顺便也买回一本两本。我比较钟爱散文集,在心情烦躁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去看一看、品一品,与文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忧伤,一起感慨。忽然间,我便觉得心情豁然开朗了许多。
我非常感谢这一次的读书活动,它不仅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面,同时也在帮助老师提高品格,希望这样的热潮能在每一个人身上自觉的形成。让我们以书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点亮我们心中那盏智慧的心灯。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6
我们都是新时代好少年,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在十位新时代好少年中我最敬佩的是一位来自延安的“小小红色讲解员”——张力文。
张力文每个星期都要背一篇长达一千多字的演讲稿,每次都背到晚上十一点多。她每周会当一次“小小红色讲解员”,为来到延安的游客讲解红色故事,让他们了解红军的故事,热爱脚下这片令人热血沸腾的土地。张力文的讲解别具风格,她的演讲稿生动活泼,加上优秀的口才,博得了旅客朋友们的喜爱。张力文的外公是老革命,她从小就常听外公讲红军长征和在延安的革命故事,对红色文化充满了感情。为了能成为“红领巾志愿者”讲解员,张力文从三年级开始就参加了“小小讲解员”辅导班,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反复练习,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20_年4月,通过层层选拔,张力文终于如愿加入了“桥儿沟鲁艺旧址”的红领巾志愿者讲解员队伍。从此,她更加刻苦训练,一有时间就去鲁艺旧址为游客讲解,她还将革命故事和艺术表演融合在一起,以讲、唱、跳的形式把延安时期的经典故事呈现给游客。闲暇时间,张力文经常与其他小讲解员互相传递经验,互相讨论每一次讲解的收获。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在各个学校、小区进行义务讲解,激发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张力文是一个全面发展、活泼大方的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员,学习红色传统、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她和每一个新时代好少年一样,身上都有很多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一定要向她(他)们学习,争取成为下一个“新时代好少年”!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7
有志不在年高,有德更显温度。这次我省评选出来的第二季度“新时代好少年”,有的一肩挑起家庭的重担,一边笑对生活的苦难;有的勤于助人、常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有的善于观察,善于创新,小小年纪就设计出不少优秀作品……这10名青少年中,他们有的身处逆境,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善于创新,尽管经历各有不同,但都以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赞叹!
“新时代好少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让同龄人多照照这面镜子,像蔡司墨一样孝敬长辈、体贴家人,大家才会心中有他人;让同龄人多照照这面镜子,孩子们才会像“小科研员”王___那样热爱科学,兴趣广泛,潜心钻研、勇于创新;让同龄人多照照这面镜子,柔嫩的肩膀才会像“小大人”王___那样一边细心照顾奶奶的衣食起居,一边努力学习,获得了艺术之星、生活小达人等诸多荣誉……多照一照时代这面镜子,广大青少年才会登高望远、有梦想,有信念、爱祖国,爱学习,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有什么样的少年,祖国和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少年们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别样的风采诠释了当代青少年的激情,释放生命的闪光。从这些“新时代好少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展现出了新时代江西少年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亮丽风采,有这样品德的好少年,中国就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号召全省未成年人向他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身上的高尚品德。坚持品德为先,要大力倡导“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宣传、弘扬他们可贵的精神、高尚的品德。为全省少年树立起身边榜样,引导他们从身边的榜样学起,见贤思齐,让更多少年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让红土地涌现更多的“新时代好少年”。
另一方面,社会也要呵护少年之德,给予少年更多关心。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少年,有关部门必须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他们,以免他们稚嫩的肩膀太多太久地承担着“不能承受之重”,真正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下、在祖国的怀抱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新征程中,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新时代好少年”涌现,也有更多的与“新时代好少年”同行的上进少年出现,江西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强更美!
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8
昨晚,我怀着激情澎湃的心情打开电视,迫不及待地看起了《新时代好少年》。看完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个名叫雨墨的小女孩,她的父母都是志愿者,从小对她耳孺目染。雨墨从六岁起就做起了志愿服务活动,热心地帮助身边的人们。直至今日,她参加公益活动三百二十九起,志愿服务时长累计八百三十六小时,帮助孤寡老人以及贫困户二百七十五户,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在城市中,受到雨墨的'感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雨墨志愿服务队”,主动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雨墨,这个女孩正如名字的寓意一样,滋润脚下这片土地!这怎能不令我们心生敬意呢?
回想起我的经历,不禁无地自容。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上午,太阳暴晒地面,我骑车上完课回家时,看见路口挤了一堆人。好奇心驱使我不得不停下车,挤进人堆里一探究竟,原来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摔倒在路面上,周围的人窃窃私语着,却无一人上前搀扶。“你瞧她,一定是诈骗的。扶起若赖上了,那可不得了。”“那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是啊!”这些低语一字不漏地传到了我耳中,我心里火冒三丈,刚想上前一步将那位老奶奶扶起,突然耳畔仿佛传来长辈们的谆谆教导:“孩子,你自小直爽鲁莽,做事不经脑子,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斟酌一番,切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伸出的手迅速收了回来,想着长辈的叮咛,心里十分矛盾。内心纠结挣扎了很久之后,我收回了刚迈去的脚步,骑上车逃之夭夭,如同猪八戒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
比起雨墨,我不禁自叹弗如。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一个个新时代好少年如同一盏盏明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争做好少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