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得体会都是独特的,因为它们来源于个人的独特经历,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所遇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总结,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出试卷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出试卷心得篇1
现在什么都讲究专业性,只有在一个方面研究的深了才可能有成就,恰恰英语也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英语要分为很多种类。而商务英语就是英语当中的一个分类,它主要是用于商务贸易。接下来就请北京环球托业英语培训中心的老师,为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商务英语的心得。
1、商务英语的特点
与普通英语不同,商务英语强调的是商务沟通能力,其追求的目标是用最准确、最清晰的商务语言来与同事、老板以及客户进行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另外商务英语还涉及了很多西方的先进管理思想和工作方式,包括如何与外国员工合作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等等。基于此处,商务英语又包含了很多西方人的工作理念。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它涉及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合同、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等,人们从事这些活动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并以此为基础,完全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但同时它又是商务知识和普通英语的综合体,因而具有其内在的独特性。
2、商务英语的学习方法
掌握商务英语语汇句型,熟悉商务英语篇章
学习商务英语首先要从英语语言基础入手,由于商务英语涉及到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商务英语学生必须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提高听、说、读、写、译水平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掌握尽可能多的商务英语词汇、短语、句型和商务英语习惯表达法。商务英语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对有关商务词汇、短语、句型掌握得不多,对商务英语语篇不熟悉,因此,应该先从商务英语词汇等方面开始。
商务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商务英语是在买卖商品或服务的商务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文件,或者说,商务英语主要是商务应用文英语,说明论证性文章占绝大多数,如:商务信函、备忘录、商务报告、广告、合同协议等。因此,商务英语一般采用演绎或归纳等论证方法或因果、对比比较、过程分析、说服、陈列等说明方法来组织构建文章的篇章。
学习培养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在学习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学习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这是我们毕业后就业谋职的本领。要学习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我们应熟悉各种商务英语题材和体裁的口语书面文字,就商务英语这种专门用途英语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的实践训练活动。通过商务英语的学习,我们必须掌握商务英语交流谈判的能力,熟悉并掌握商务英语应用文的写作技能和书面交流、谈判、交易的能力,学习并掌握商务英语口笔译能力。
熟悉世界经济贸易组织
学习国际商务英语不能不了解常见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组织。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wto成员国都遵守同样的国标贸易游戏规则,我们更有必要了解一些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及其性质与职能,只知道这些组织的英语名称是不够的。例如,只知道apec是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缩略语还不够。有必要了解apec是一个成员间就经济贸易问题进行协商的论坛,它不是一个政策谈判机构。又如wto,大家都知道它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缩略。但你知道wto与gatt(关贸总协定)的关系吗?这样的问题对学习国际商务英语的人来讲都有必要掌握。
熟悉国际商务英语有关行业的基本术语及其内涵意义
如前文所述,国际商务英语涉及到国际贸易、经济等各个领域。对涉及到的这些领域的基本词汇必须了解,并且对有关的内涵意义也需熟悉。例如,只知道l/c是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的缩写仍不够,需要了解信用证的含义、作用甚至它的操作流程。marketing mix意思是营销组合,那么,营销组合到底指什么呢?我们必须知道marketing mix指的是4ps。4ps指四个以p开头的英语单词,即:product,price,promotion, place。再例如,fob、cif分别来自free on board,cost,insurance,freight,只知道它们的意思是离岸价格和到岸价格同样不够。要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买方和卖方的基本义务和权利等。
3、商务英语学习心得
学外语无捷径。
尽管不能否认,好的教材,辅助设备,老师,环境,以及个人的恒心乃至天分,都对学好外语有一定作用。然而绝不存在一种超越一切普通方法的神招妙术。国内近二十年来流行过无数的国外英语教材和五花八门的学习方法,然而无不是昙花一现。常识和专家早就告诉我们:学外语和学其他一种技能一样,只能靠日积月累,无论什么方法都一样。
"成功"与否取决于具体目地。
十个学外语的人大概就有十种不同的目地。例如考级,职称,学分,工作需要,留学,进入外企,上网浏览,乃至于看懂产品说明书等等。目的不同,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大不相同。例如对于一个受过中等以上教育,除了"abc"之外基本没有英语基础的.人,看懂简短的英语的产品说明书也只需半小时。要通过英语六级则需三至五年时间(依上述条件的不同而异)。若要达到和自己的母语一样的水平,唯一的办法就是终生学习,天天使用。
学习的方法和侧重点也取决于学习的目标。
我感到国内目前流行的英语教学方式太强调听,说,读,写面面俱到的训练。其实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是没有或很少有机会"说"和"写"的。因此这种训练往往是事倍功半。因为学得再好不用很快就忘记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读"是唯一有实际效用,也是唯一能够尽快掌握的技能。
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兴趣,假以时日,任何人都可以学好一门甚至多门外语。
总而言之,从我个人的经历看,学好英语主要是兴趣和目标。这和做任何事没什么两样。很多人一开始兴趣浓厚,可渐渐就兴味索然了。这主要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我开始学英语的目标是读懂简写本的英文小说,后来变成读懂英文原著。后来又希望能听懂英语广播,再后来又想能和外国人自由交谈。这期间当然还有许多小的阶段性目标。在每一个目标达到之后,你都会有一种成功的乐趣。如果漫无目的,或者好高鹜远,就会很快感到没趣或挫折。这是大多数人不能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至于什么教材,什么方法,都是些很次要的因素。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其间断断续续,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所至。因此,只有抱着浓厚的兴趣和目确的目标,任何语言都是可以学好的。
出试卷心得篇2
我通过在业余时间认真细读了《英语课程标准》后,对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英语新课标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新课的编排
新教材每个单元都包括两大部分,那就是section a和section b,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 a中,词汇和语言都是在图片中人物头上的语言泡里,使人一目了然,不用解释和翻译学生就可以明白它们的意思和简单的功能并学会语法点的使用;使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全都在语言运用中进行,防止了单纯地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弊端,而且趣味性强,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同一单元的section b中,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把在section a中学到的内容与新的词汇、语言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新的语言练习中再次强化前面学过的语言,这样由浅入深,以旧带新,循环扩展,循序渐进,避免了机械操作的教学倾向,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学会语言知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重要特点。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a teaching tool in which the primary focus of classroom activity is the task and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which the students use to complete the task.”。willis把任务型教学分成任务前、任务轮和语言焦点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任务轮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不仅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而且也有利于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新教与学的方法,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由于教材按循环扩展进行编排,很多课文都有重复、零乱的缺点,此时,教师不应受制于教材、教参,应跳出教材、教参,大胆设计一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从而达到教材上的真正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编排都认真地研究,根据不同单元的特征,给学生编排了任务,在具体实施中分为:
1.前任务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介绍话题,提示相关词语。如果是以听力或阅读为目的进行的,教师要通过一些方式对影响听力或阅读的词汇或语言现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做好准备。
2.任务环阶段。这个阶段包括任务、设计和报告三个部分。学生以各种形式执行并完成任务,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流利程度,教师不必纠错。学生在做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汇报时,教师要以顾问的身份帮助学生纠正口头或书面语言中的错误,力求表达准确。最后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所完成学习任务的成果。
3.后完成阶段,这是语言焦点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要做一些与任务实施中听力和阅读有关的语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练习和活动。
三、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以前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既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能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教材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的理解是“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一起抓,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学生独立学习。同时我们还应比以往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宽松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训斥性、讥讽的语言,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多用鼓励性话语,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用建议性语言。
四、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活用教材,重组话题,用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课内调整设计任务。
课内调整是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这个整体引出话题(topic),然后设计任务,达到课堂目的。
2.单元内的调整设计任务。
单元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单元之间的调整设计任务。
单元间的调整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如果教学时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对单元教学顺序的重新调整激活了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时,学生周围的世界发生了与教材内容相关或相似的重大事情,教师可以调整单元间的顺序,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近期重要的歌坛新闻和赛事内容,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总之,教材、教法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的情况都在变化,教材的使用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平等沟通,达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
出试卷心得篇3
2019年北京高考历史试卷总体体现以下原则。首先,注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其次,与往年试题相比,命题的基本理念不变,稳中求新,进一步注重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再次,试卷的命制体现了教育与选拔并重,即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来说,2019年历史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一、挖掘学科的思想内涵,从学科特点出发,体现了对革命史和革命文化的考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落实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如选择题第17题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的历史。又如第18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建国历程和制度构想,引导学生追本溯源,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由来。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历史学科优势,追根溯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37题以较大的篇幅从历史•记忆的角度,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的理解和认识。又如42题第2问以古代建筑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的内涵。整份试卷中国古代史内容达到38分,超过三分之一,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三、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尤其注重对问题意识的考查。试卷在命题形式上有所突破,例如37题第3问要求考生依据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独立设计一组思考题,综合性地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创新性和思考深度。有利于引导中学历史教学回归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试题的命制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体现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历史考查和人文关怀。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如选择题第16题,以京津冀近代工业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和现实。再如选择题第23题,以美日贸易摩擦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的类似热点问题。再如非选择题40题第1问,以16世纪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为切入点,引导考生思考历史和现实中的民生保障问题,体现人文关怀。
2019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启示我们在日常的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原则,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同时要充分依托教材,落实主干知识,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
李晓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郭井生: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级教师
赵文龙: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级教师
冉 峰: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高级教师
郝万清:北京市第二中学 高级教师
出试卷心得篇4
语文试卷评讲之前,我曾调查了几个语文成绩比较优秀的孩子,她们都反应这次语文试卷较平常难些:1是名著阅读题;2是图文转换题;3是阅读理解题等三大块。经过试卷评改之后我发现,这三类错题都共同指向了概括能力的严重不足。
名著阅读题。“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简要概括红军长征的经过。”
图文转换题。“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劳动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阅读理解题。阅读文段一《它就是瓦》中第7题:“请分别概括‘我’和阿光对瓦的态度、认识。”阅读文段二第13题:“中国北斗正面临重大转折,采取那些措施才能做到跨越式发展?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孩子们错题的共性大都是概括片面,角度单一。比如图文转换题,概括劳动教育遵循的原则时,只是习惯性一味的从材料中寻找现成的答案,而不会用简明、凝练的语言加以概括而且答案表现还很片面。这就违背了题目的要求“简要”二字。再比如阅读理解题概括“我”和“阿光”对瓦的态度、认识时,孩子们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还有自己做题时间安排不当,不能充分阅读或读懂全文,在快速筛选文章信息方面表现出严重的不足,概括的角度单一。还有阅读题13,孩子们对这种复杂的说明文阅读,缺少自信心,阅读时浮光掠影,更甚于没有阅读完,所以做题很盲目,不知从何处下笔,只好在材料中找一段抄写下来,没有真正的阅读更别说理解了。
评卷后的反思是,平常的阅读教学中要多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训练。
第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阅读概括题。比如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样一类回忆性散文时,多设计一些问题:“请从我的角度概括我与母亲之间发生的几件事?”“请从母亲的角度概括母亲和我发生的几件事?”“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变换角度训练孩子们发散思维,进而有意识训练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
第二,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有意识布置一些阅读作业。比如指导阅读《昆虫记》可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总结一下狼蛛,螳螂,蜣螂,蝉,蝈蝈,蟋蟀等生活习性。”从捕食的角度去对比分析,概括总结两个阅读章节中昆虫的生活智慧?”孩子们课下在阅读中多多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在作业中多多渗透自己的阅读思考,多提出一些阅读质疑,提倡生生,师生的合作交流与探究活动。
第三,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一边阅读,一边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读思写就会结合在一起,不知不觉,孩子们的概括能力就会随之增强。
出试卷心得篇5
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尽人事,听天命。”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些迷信,实际上,它却道出了一个人的办事能力和智慧。尽人事,起码做事要避免盲目,要权衡利弊,以最大的可能去行事,然后才有成功的把握,所谓听天命,其实只是尽人事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能做到胸有成竹,必然万无一失。因此,尽人事尤为重要。填报高考志愿,也是一样,首先要尽人事,这里的尽人事,不仅仅是填报那么简单,而是要分析各方面的形势,然后做出判断。
六年前,我孩子高考时,考分只超过二本线三十分,这个分数全省排名靠后。我在参考了前三年本省高考填报指南后,结合当年全国高校在我省招生的情况,我发现,虽然孩子这个分数在本省也能选到学校,但却是末流大学。于是,我毅然给孩子填报了西南地区几所二本大学。得到录取信息后,我们全家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因为录取的学校正是我们理想中的大学,这所大学在所在省份排名第三。
孩子四年本科一毕业,就在西南地区考取了教师编制,在一个县城的高中教书,她告诉我,她特别喜欢自己的工作。虽然我们的孩子跟那些考入211和985,留在大城市里拿年薪的学生没法比,但是,孩子能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大学就没有白读。如果当初我也和一些家长一样,怕孩子到外地读书太远,放假回家不方便,选择本省的末流大学,孩子毕业后还真不不一定能找到她自己满意的工作。作为家长,孩子能够大学毕业就顺利就业,而且她自己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满意,这就是我们做家长的欣慰。
关于填报志愿这个问题,好多家长并不明白,他们以为取分线是大学制定的。实际上,取分线是各省根据本省当年报考人数和全国各大学在本省的招生人数,以及本省的教育资源来决定的。因此,由于各省考生的人数不同,各高校在这个省的招生人数不同,还有本省大学的数量的多少,就导致取分线的不同。因此,不同的两个省用同一套考卷,两个省的录取分数线却不一样。于是,不同的两个省,考分相同的两个考生同报一所大学,可能甲省的考生被录取,乙省的考生就没被录取。
我们的孩子可能不是很优秀,但能够达到普通一二本的取分线,证明他和大多数人的智商不相上下,只要他有理想,肯努力,我相信,她一定会不比别人差,因此,填报高考志愿是给孩子提供学习平台的前提。由于很多人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得太远,想就近上学,大家都会选择本省的大学,一些不错的外省二本大学就会被忽视。这样一来,分数不占优势的考生,选择外省的大学就比较合适。
根据我的经验,西南省区省会城市里的二本大学尤为可选。这些大学虽然在全国不是太有名,但在本省却是排二三名的,而且在他们本省都是按一本线招生的。如果给孩子填报了这样的大学,就等于是以二本的分数上一本的大学。如果孩子是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四年下来,他也不输于好多一本大学毕业生。而且给孩子选择远一点的大学,还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说不定,行万里路的收获就可以弥补大学档次不高的不足。因此,我建议大家在给孩子填报志愿时,不要怕孩子去外地,选一所外地的大学或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