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精选6篇

时间:2024-03-23 作者:Monody

优秀的心得体会是需要我们的认真努力准备的,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规划,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精选6篇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篇1

20xx年岁末,20xx级的考研战斗趋于白热化,20xx级的考研战线已然拉开。今天去x大学听x考研专家讲座就是20xx年考研战斗的序幕。坐车来回免费,中国考研顶级辅导专家邓博士专场讲述考研的形势和策略,足以吸引我的眼球。

宽敞的学术报告厅人满为患,邓博士年轻令我吃惊,而他的满腹经纶更让我听的瞠目结舌。邓博士以他诙谐幽默的演讲风格博得在场学子的阵阵掌声。他从20xx年考研结果分析了考研的低录取率的原因和20xx年的考研形势,手机版接着他又分析了报考研究生院校的诀窍,权衡了专业和院校选择的准则,根据学术性和应用性的分别合理选择专业方向。接着邓博士有又对考研公共课程的题型和应对策略作了大概的分析,使我对于考研的题型有了一定的认识。邓博士还特别对英语考研与四六级考试的不同做了具体的分析。他幽默的演讲风格令现场的氛围很是活跃。最后邓博士结合自己的考研经历给大家阐述了考研的艰辛和如何处理考研所面对的各种困难等等。

报告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最后同学们有的`报名参加海文的培训班,有的还围着量博士问这样那样关于考研的问题。我也买了关于考研的一些参考信息资料。同时还结识了几个一起考研的战友。感觉还是不错的啊!

最后从报告厅出来的时候又碰到文都考研的工作人员在散发传单。我感觉考研不只是我们学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有考研的辅导机构的明争暗斗。坐上回去的班车给几个同学侃了一番考研的理想和目标,以及自己的现状,了解了以下他们对于考研的见解还是让我很有体会。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篇2

昨天有幸参与到《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师》讲座,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知识的传播速度不能用知识大爆炸来形容了,已经到了数字化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使自己有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所谓有效教学,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其落实有赖于教师有所作为。所谓“教师有为”,就是指教师不断以有效教学为一种价值追求,并为此进行专业的研究,在研究中实现专业的发展,在专业的发展中实现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升。

怎样做到教师有为?就是要不断的自我保鲜,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加强学习,正如李明新校长所说的那样,教师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消费在师范院校所学习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其一,要从培养听、说、读、写、算、唱、演等能力练起。课程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的培养。其二,要提高理论认识水平。他认为,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专业涉及的理论很广泛,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个时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再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改革的时代脉搏,不至于跟“风”跑。“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没有理论功底,就没有实践的“底气”。

只有具备这种底气,我们才能挺直腰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满怀信心的进行教学实验,才会产生独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

我虽不才,但也努力朝着这方面努力,如在今年自己任教的科学中,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上级给这门学科规定了教学时间,这就说明用这样的的教学时间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自己大胆地进行实验,不增加课时,不留作业,还要让学生学好知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我从两个方面入手,认真备课,用教学内容的魅力吸引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目前有一部分同学基本达到这一要求。其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厌学的学生产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主动自觉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篇3

首先谢谢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邀请我去参加本次活动。

通过本次讲座,我觉得自己在家庭教育观念上最欠缺的就是赞美、鼓励孩子,我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这里不行,那里不对,很少表扬孩子的优点。知心姐姐杂志社的孟讲师的一句话对我有很大触动,“期望、赞美可以创造奇迹”。

通过听取讲座,使我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我们就应提高自身素质,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材。

今后我一定多查找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看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的学习是重要的,身心健康更重要,我和萌萌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前不久,“百场家教讲座入千家万户,十万学生家长学科学教子,遵化市妇儿工委家庭教育年活动启动暨知心姐姐家庭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遵化国际饭店一楼会议室举行,《知心姐姐》报告团的孟讲师,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极具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听孟老师的讲座心里豁然开朗、感触很深。为老师和家长在今后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开启了心灵之门。

孟老师以“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为主题,用一个个典型鲜活的案例和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向大家揭示了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给家长、老师敲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也使大家顿悟:心灵的成长和身体一样重要,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需要我们给予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也需要我们给予适当的挫折教育,学会心理自助。

短短的一个小时,现场的家长和老师们听的全神贯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正确地赏识自己的孩子了吗?我们把指责的“食指”收回来了吗?赞扬的“大拇指”是不是经常竖起?现在我们的家长给孩子的自由应该说很多,但效果为什么不好?听了孟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帮助孩子合理的安排时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所以孩子自由的没有了“度”,这种放任自流的“自由”会贻误孩子终身的。讲座刚开始的时侯,孟老师让我们每位家长在白纸上用画圈的方式写出孩子的十种优点,当时我所想到的却只有孩子的缺点,后来通过孟老师的引导慢慢的发现孩子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对孩子的要求太过完美,没有想过她才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还有孩子刚入学时还有好多上幼儿园时的习惯,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慢慢的引导,可是我们却总是批评孩子,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通过今天的讲座,在今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我们家长会学习孟老师的心灵沟通方式使“知心姐姐心理健康”之花开得更美、更灿烂。

这样高水平的讲座应该多开展几次,因为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的心灵首先进入了盲区不够健康,渴求专家的引领和启迪。我认为只有我们的家长、老师的心理健康了,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长,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遵化市妇儿工委、市教育局等多家单位组织的百万家庭讲座入千家万户,十万学生家长科学教子家庭教育年活动启动暨知心姐姐家庭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此次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千万学生家长科学教子的积极和热情,解救了千万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惑和疑虑,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盲目教子,无根可究的家庭教育误区。对今后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有效循环奠定扎实基础,,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就此次活动中知心姐姐杂志社专家孟妍红讲授的科学教子方案谈几点感受。

(一)、科学教子要从理论上升到实践需要社会环境提供科学教子的教育平台的长期有效支持,更需要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努力。

市委市政府组织此次活动体现了社会对广大青少年教育的关注。而此次活的长期有效开展是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活动如能持之以恒,长期有效的开展必将带动广大家长科学教子的积极和热情,为“合格家长代证上岗”打下坚实基础。有了社会的长期有效教育机制支持加上家长积极配合理论联系实际必将能够把科学教子活动绵延推广,最大限度的提高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人口素质。

(二)、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知识教育,新科学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孩子全方位素质,我们作为家长要敢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把新科学教育体系发扬光大。成为子女成才的有力武器。

非常高兴新教育体系把激活孩子思考力、判断力做为重要议题宣讲教育,为提高学生独立生存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家长要从真正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始,鼓励孩子敢于思考、表达,学会倾听孩子心声,给孩子更多参考意见而不是命令与指责;要经常予以孩子肯定和赞美;给孩子自由活动空间而不是盲目求成死抓死管;要宽容爱护孩子,对待孩子犯下的错误予以宽大的胸怀给予谅解和正确指导;要让孩子放飞自己的理想,充分相信并鼓励孩子为完成自己理想而奋斗。这些先进理念和方法增强了广大家长对科学教子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相信遵巡有效科学的教子观念并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合格家长持证上岗。而我们的子女也必将成为优秀人才,成为社会栋梁!

最后,祝愿百万家庭讲座入千家万户,十万学生家长科学教子活动圆满成功,并恭祝我们的祖国花朵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科学教育的共同哺育下茁壮成长早日成为祖国栋梁!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篇4

20xx年9月10日,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参加了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北京多位名师专家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因此,我怀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想法,带着理性的思考,欣赏了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观摩活动,和精彩的讲座,专家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真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理解。下面我就谈谈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刘德武老师上课首先给我一种反扑归真的自然轻松状态。刘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上课时,教态和蔼,营造的课堂气氛,十分轻松、自然。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使学生在上课能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数学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其次, 刘老师的备课是备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正如刘老师所说:“备课要备情感,态度、目标。用读书来比喻,读书的初级目标是越读越厚。高级目标是越读越保最后升华到灵魂阶段。教学的特点是培养学生,

把学会的知识迁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它中。希望老师上课不只是一面镜子,而应是一颗钻石。因镜子只是能反射一个面,而钻石能多个面反射,就显得华丽”。因此,教材中有些会混乱学生的数感的例了要敢于取舍。例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就不用游乐场中的滑梯图片导入,而用自制的课件。刘老师说“我会考虑教材,但我更会考虑学生。” 最后课堂练习新颖。刘老师的练习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在练习中学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大量的精主设计练习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刘老师的练习还有个特点,就是有大量开放性的思考题。

吴正宪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彩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也同样深深地启发了我。吴老师课堂的特点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而且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这堂课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们“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也成为了这学期习惯目标培养的其中之一。

徐长青老师的课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报告中,徐老师都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解、夸张的肢体动作、好像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激情,来感染每一个学生和听课老师。如:“‘嗞啦’锅来了,‘嗞啦’饼来了”,这句话徐老师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地说了好多遍,学生和老师在笑声中都感到很轻松,很自然。

徐老师的课,清新自然,不华丽但绝对经典。比如,很多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通常会用几张圆形的纸片来当饼,有的老师还把两面涂成不同的颜色,但徐老师什么教具也没用,就是利用了师生的一双手。老师的手就是锅,学生的手就是饼,手心手背就是饼的两个面。能将生活中的资源利用到如此得心应手,徐老师的教学艺术由此可见一斑。整节课堂气氛浓郁,学生兴趣盎然。

刘松老师《倍的认识》这堂课轻松自如,他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刘老师作为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培训首批聘任专家,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非常深刻,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堂课在导入部分,刘松老师首先是叫一名同学上台,,接着再叫分别比该学生矮和高的两名学生上台,让下面学生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让学判断高矮,强调比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不同。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本堂课的尾声,刘老师设计的游戏环节让人印象深刻。依次翻动黄花,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黄花的朵数和蓝花朵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此时,刘老师追问:为什么前面我们说黄花是蓝花的几倍,现在却变成蓝花是黄花的几倍?这样的提问更加让学生理解当比的标准不一样,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刘松老师的整堂课轻松自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突出了主角和配角的完美组合,幽默与睿智的完全展示。

总之,我这次去聆听了著名教育专家公开课和专题报告,感觉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真正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著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篇5

一大早,我来到了电视机旁,等待着、等待着……我禁不住满腹狐疑。这年头,岂有此等送上门的好事? 不过想看一看这北京大学专家的葫芦里到底装的是啥药。到了8:15,讲座开始了,爸爸妈妈也凑到电视前来观看。这次讲座的主题是:超强记忆学习法。

接着便请出一位戴眼镜姓董的专家,他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只所以上不去,问题的关键就在学习效率上。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所以上不去,说白了就是该记住的东西没能记住的缘故。随即,他又告诉我们一个公式: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学习时间。这个公式里的学习时间是不变的,变的是学习效率。也就是说,只要学习效率上去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为什么会记不住?说到底应该还是不知道记忆的规律。他为了证实这一点,董专家让台下的30位小朋友每人随意说出两个一位数字,然后把这60个数字打在大屏幕上。接着又给台下所有人一分钟的时间,看有没有人能将屏幕上的60个数字全部记下来。我也试着记了一下,不要说将60个数字全记下来,就是记上一行似乎也难能做到。

他让台下能全部记下来的举手。只见没有人举手,又让能记下一行的人举手,这才见有几只手举起来。

董专家说,人的记忆力不相上下,只所以大家在一分钟内不能记不这么多数字,并非是记忆力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你没有掌握什么数字编码记忆法。他又请上了一位女老师,他说这位老师刚才在台下和大家一样,一起记忆屏幕上60个数字,至于那个数字编码记忆法到底有多神奇,大家看后就会明白了。

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让我们来看个究竟!

只见她背对着屏幕,流利地说出了60个数字!我呆住了!她怎么那么厉害?然后,董专家又让他反着背,她倒背如流,让我十分敬佩。

这个“游戏”又从头到尾来了一遍。这时,时间只剩10分钟了,而专家却没有讲出怎么个记忆法,只是在罗列什么“定位记忆法”、“巩固记忆法”、“习惯记忆法”、“卡片式记忆法”等,真是倒胃口!

我又看了一下表,十分气愤:“这是什么讲座?真是的……

这个专家说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超强记忆法的具体内容无法在此详述,不过家长可以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及影碟回去看。在讲座的最后,一位教授在接受不知何方人士的采访时所说:“超强记忆法不是学习方法,它是脑健康的锻练法。”

我承认,人的记忆力有高低之差,好的记忆方法能提高人的记忆力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谁都不可能做到一口饭就吃成一个胖子,就像人不会永远年轻一样真实可信,你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快速记住大量内容,却没有办法阻止同样速度的遗忘。这是人的天性,你记得快,也就忘得快,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篇6

5月22日下午,我做为石明小学教师代表有幸聆听了著名学者、颇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林格先生所做的“以一流精神,培养一流人才......新时期的养成教育专题讲座,收获很大。

林格是当代著名的学者,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他本人以及他的团队在学校养成教育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林格先生在报告中指出,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祸患无穷,好习惯可以通过学校养成教育、家长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慢慢培养起来的,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我很小的`时候,是我姥姥照顾我的,我姥姥经常教育我,要远离小人,不能贪小便宜,我在小学一年级下半年就担任了班长,我很多班级工作抢着干,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功名,而且经常能够为别人考虑,学习比较积极,成绩也比较优异,是老师和学生心中的好学生,很关键的一点,我这个人比较善良,对待别人比较宽容,对待自己反而比较严格,我用仁爱的思想与人相处交往,一直以来,我的这些优良品质没有丢掉,反而越来越好,虽然我现在已经年近半百,但我内心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越来越好,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来,我内心充满正能量,身上洋溢着豁达积极的能量,我的这些优良品质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周围的人。

林格先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我们做了养成教育的精辟阐述,今后,在我未来的日子里,保持平常的心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扬好习惯,纠正坏习惯,去谱写自己人生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