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自己的真实情感得到抒发,我们可以将心得体会写优秀,写心得体会需要回忆事情的经过,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革命心得体会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革命心得体会篇1
红色,是一种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不是少数人的信仰,不是个别国家或者民族的信仰。一般的信仰,更多的是教人为自己谋利,讲究的是个人的生前死后、因果宿命。只有红色,从不让人去为自己谋私,从不让人去沉迷于飘渺的虚无。
是十月的一场燎原大火烧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红,是1921至1949整整28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红,因此,这种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有无数的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且,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他成为我们世代相承之意志,只要人们还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就决不停止追逐。所以,红色更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不能放弃,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失去这种基因,我们就会掉进资本主义的陷阱,被历史淘汰,苏联____这样的例子。
为什么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
这不是上级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代人能否实现中国梦。当我们沉浸在缤纷繁复的物质世界,徜徉在灯红酒绿之边缘,我们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那就要让红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让头脑清醒,让行动坚定。这种血液的来源靠输送是不行的,要自己长出来才可靠。
近来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十送红军》表现的____十位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经过长征的跋涉、战斗与牺牲,以自己的生命,熔铸和诠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信念的历程。它生动地展示了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不惧牺牲、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凝结一体,____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红色基因____要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将之融入血脉中随着生命的延续而延续下去。当然,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
当代革命军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我党我军从来都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从一定的层次上讲,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代我们的全新追求,是以中国梦为中心的最高追求。传承红色基因____要求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之火炬,继往开来,走前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
其实,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自觉走在时代前列的英雄模范。把研究做到最后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里只装着别人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不离不弃照顾养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杰,造林22年永葆公仆本色的好书记杨善洲……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扬红色精神,用自己的红色基因生长全新的红色血液。这些人无愧为时代的榜样。新时代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越是如此越是应怀如履薄冰之谨慎,坚决听党指挥,围绕强军实践,筑牢军魂。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兴盛强大,才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如此,也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革命心得体会篇2
“日照锦衣,遍地似金”的景色,只在照片里有幸目睹;观今鉴古,学史明理的感受,只有切身体会才能铭记,参观、学习、思考、理解,这些全部让我在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参观学习中体会到了。
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赴照金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此次实地参观学习让我对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想以及自己的目标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坚定的抉择。人的理想确定以及目标的建立都跟自身的信仰密不可分,而且是建立在坚定信仰的基础上的。
一天的行程被安排的合理而紧凑,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丰富了我的革命知识。照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它有力地震憾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造成了国民党内部的恐慌和混乱;同时,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配合支援了陕北、渭北、陕南、陇东地区的革命斗争;唤起了千千万陕甘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的觉悟,鼓舞了西北人民争取解放的勇气和信心,它又是红二十六军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坚强阵地。在创建与发展革命根据地伟大斗争中,党进行了一系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立红色政权,建立群众武装,开展根据地建设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坚强的革命骨干,为以后进一步开展陕甘边革命斗争创造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物资基础。照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三位先辈铜像注目之下步入纪念馆中。纪念馆一层对于照金革命根据的由来与发展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如在革命根据地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的危机关头,由习仲勋所主持的陈家坡会议。在陈家坡会议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领导阶层成功抵制了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统一了对红军的领导,为红军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地位。纪念馆中存放的诸多文献,文物等珍贵历史资料,详实地反应出了当时以照金为核心的革命根据地,条件之艰苦,情况之恶劣,敌人之猖獗,形势之严峻。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于群山环伺之地建立革命根据地,以热心铸就革命之伟业,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将以照金为核心的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尽情燃烧,遂成为党在西北地区革命事业的根基;纪念馆二层陈列着百余位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革命先烈。为我党在西北地区革命根据地事业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时过境迁,故人不复,然其魂犹在,经久而不衰,照金之精神通过先烈们的汗与血,挥洒入这片土地,孕育于这里的人民,传承于整个中华民族。在纪念馆之中最令人振奋之处莫过于天花板上巨大的党徽,以及左右两侧所书的两行遒劲有力的箴言“永远铭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们!”“永远铭记为胜利作出贡献的老区群众!”将党与人民之间亲密的感情与革命事业的艰辛充分地体现出来。
在参观学习了革命纪念馆之后,我队一行人随后前往照金革命纪念碑悼念革命先辈。纪念碑上以烫金大字篆刻“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们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纪念碑坐落于纪念馆背后的山上,远远望去,巍峨的纪念碑透露出一股苍凉悲壮之气。随阶梯一步步向上攀登,纪念碑的碑体愈加清晰,壮阔之感随之愈发明显。革命先辈之精神,便于纪念碑之中守护着这片战斗过的土地,并注目着这片阳光普照之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阳光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等一行人在纪念碑前默哀3分钟,并面向纪念碑三鞠躬,向已逝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们表达我们的敬仰之情。
照金因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绚丽的篇章。薛家寨革命旧址有一、二、三、四号寨子。一号寨为当年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其他分别为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单位和领导机关驻地。1932年秋,陕甘游击队、陕甘边特委先后进驻山寨,修建工事,据险筑堡,使其成为防守严密的基地。寨上红军驻守时的四孔崖洞保存完好,寨前悬崖上有修筑工事时所开凿的小路、石桥、吊桥及石砌寨门的痕迹,洞内还保留有当年红军住过的土炕。如今要借助缆车才方便通行。
在接受了实地革命传统教育的时候,让我看到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感慨颇深,我更加深深的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照金革命根据地的这段历史所记录的恒久不变的奋斗精神,同样在今天也意义犹存。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我们今天面对新的挑战时,更需要讲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在生活中,不铺张、不浪费,坚守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工作中,要勤勉、要奋斗,践行踏实肯干的作风。纪念馆里革命家们用过的每一件物品深深震撼着我,留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凝聚着他们精神形成的轨迹,他们不为索取,只为奉献的精神,使我的灵魂得到启迪,将令我受用一生。
革命心得体会篇3
在红安干部学院培训一周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培训内容丰富,以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为背景,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革命故事、革命文化、革命人物,还了解了国情、世情和省情。培训形式多样,有课堂讲授、实地参观、赏红色文化演出、学唱红歌。培训主题突出,即革命传统教育,聆听《董必武的革命历程和品格风范》、《鄂豫皖苏区红军的创建与志向追踪》,参观红安烈士陵园、七里坪革命遗址群、李先念故居等等。一个个感人的革命故事在眼前呈现,一个个鲜活的革命人物在脑海浮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一周的培训让我知识有增加、理论有提高 、思想有提升、心灵有净化、党性有锤炼。
在培训过程中时有思想火花绽现,常有心灵碰撞触击,引发了很多思考,个人认为从中最应汲取和学习的有三点:
一、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红安县在20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48万人,人人好汉,人人是兵,为实现民主、独立、解放,14万英雄红安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的“上阵父子兵”,有的“夫妻同行”,有的“兄弟齐心”,有的“满门忠烈”,虽困难重重亦奋勇前进,虽身负重伤亦无畏牺牲,虽受尽折磨亦志坚不移,这都是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穷苦大众,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坚决跟着共产党走。
理想信念是一盏明灯,是一泓清泉。一个人有没有理想信念就如同行尸走肉;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能团结人民,凝聚人心;一个政党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政党。
_的7.23讲话的主题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今天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地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高举一面伟大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革命情怀。
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从共产党创建到革命战争,到华北政府的建立,到新中国建立,到法治工 作的起步,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党和人民,并为此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李先念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为什么他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他心存人民安危。”这是对他一生真实的写照。他们的这种革命情怀令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景仰,更值得我们学习。
本周正值钓鱼岛事件持续升温的特殊时期,正值“九.一八“事件爆发81周年的特殊时期,不忘历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勇于担当、奋发图强、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国家富强、中华振兴而努力奋斗,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爱国情怀。
“中国共产为什么能?”方诚教授引领我们一起回顾“一大”至“十七大”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所以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信马列、为人民,历史正确地选择了共产党,人民正确地选择了共产党。作为共产党员,爱党才会入党,入了党就应该更加爱党,更加坚定地拥护党。
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李鸿史书记将新时期干部同群众的关系诠释为“九大关系”,要求全省党员干部牢记“六民要旨”,并将此作为评判工作标准。今后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爱民情怀,就是要做到牢记宗旨观,做一个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党员干部,心装人民,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幸福。
三、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奋勇拼搏、百折不挠、不胜不休的革命品格。
此行,在乡镇党委书记的进修班学习,全班有50个来自不同县市区的乡镇书记和镇长,经过相互交流和介绍,了解了50个不同的乡镇发展模式、发展现状、发展经验,深感发展差距的恐慌、能力水平的恐慌、知识欠缺的恐慌。我工作的乡镇---咸宁市通山县杨芳林乡虽然有四大战略定位、九大产业支撑、12个项目推进,但无论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都感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今后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奋勇拼搏、百折不挠、不胜不休的革命品格,就是要做到赶超追赶、弯道超越、克难攻坚、奋起直追,把更多的心思、精力、才智用在发展上,用在群众增收致富上。
“学文”还需“力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努力做到:一继续深入学习革命史、坚定理想信念;二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党性锤炼,增强与职位相应自己的能力水平,修炼优秀的党性品质;三转作风,扎实工作,勤政为民;四勇于担当,推动发展,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的新杨芳而无私奉献。
此次培训,内容系统,知识面广,成果明显,它将是我理论知识的一次重要的积累,为今后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红安干部学院不愧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革命热情的加油站、党性锤炼的大熔炉。”
革命心得体会篇4
党员干部要点亮“使命担当”的火炬。“党员干部的肩膀能负重、敢担当,我们的事业才能一往无前。”我们党已走过100年的峥嵘岁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征程中,印下不少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任重道远,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党员干部更要扛起“使命担当”,即使面对再艰险的道路,也要点亮“使命担当”的火炬,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炬手”,砥砺作为,一路凯歌。
革命心得体会篇5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2018年底的9059.4万名党员,98年来,在这一和使命的激励下,“50”的“星火”萃取出的“红船精神”,将继续指引“9000万”的燎原之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50”的和使命,要有赓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大初步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解放、为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我们党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不断根据革命形势变化制定正确斗争策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48.8万”的和使命,要有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烽火28年,新中国成立后,怎样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摆在448.8万共产党人面前的又一个历史性考题。正是在奋斗精神的凝聚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探索,用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9000万”的和使命,要有永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今日之中国,接续昨日的荣光,开启明天的希冀,处处澎湃着党的创新理论引路指向、凝心聚力的深厚力量,处处奏响振奋人心的追梦乐章。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离梦想从未如此接近。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059.4万共产党人一定要继续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满足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奉献精神召唤亿万人民接续奋斗,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革命心得体会篇6
开始关注这个电影,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它的海报,上头写道——“我们的历史,从那里开始。”然后我开始拼命回忆,古代历史真正的起点大概是在夏朝,近代历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当代历史的起点是建国,哪儿跑出来一个辛亥革命。看着看着突然反应过来了,哦,是繁体字的海报,瞬间明白过来了。所谓的我们,其实指的是我们的台湾同胞。
我发现此刻的国人评价历史电影,都不会先评价电影本身,而是滔滔不绝的讲述所谓的意识形态。这部电影是我在历史课上看的,原因很简单,在它上映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还有这么一部电影。,学校、车站、广告,不明白有多大的噱头,以至于电影上映了两个月还有无数国人疯狂追随。而《辛亥革命》,同样是历史片,同样是巨星云集,同样是壮观的战争场面,却无法得到人们的追捧。
大陆有一种很特殊的电影分类,叫做“主旋律电影”。什么是主旋律,其实就是红色,红的让你炫目。可能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会责骂当今的学生,为什么我们对于那些主旋律电影那么没有热情,难道就这么不爱国吗?那么我要说,我们不是不爱看,而是觉得它们可是是历史书的翻版,可是是把历史课上的东西搬到了银幕上。我们来看一看吧,不论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还是《辛亥革命》,哪一个不是正史正谈,大而俗地描述历史的流水账。它和大陆的电影“主旋律”是分不开的。为什么我们不爱看?因为那段历史我们早已熟悉,电影如历史书一般将正义给予给革命,让我们想起——“辛亥革命的意义?”“这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所以说它其实是给老百姓普及历史常识的一部片子。再看外国的一些历史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莱恩》,都是从一个个体事件,一个看似很小的事件来从侧面审视历史,而不是像我们的电影从1911一向哗啦一下讲到1921。我并不是说国外的电影就有多好,可是的确,外国的历史片拿到大陆来放,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懂。说到那里我们肯定都懂了,我们国人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连辛亥革命是哪年发生的,牵扯到的人物都是谁还不清楚,那么何谈对于历史的拓展与反思?如果我们对于历史已经有了自我的确定与解读,那么我们的电影是不是也能脱离“主旋律”的束缚?
既然形式上不能吸引群众,那么必将从另辟蹊径,从电影的场面和剧情来下功夫。能够说《辛亥革命》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很好的。还记得当初我怀着怎样的爱国情怀到电影院,却看到我们的伟人在打情骂俏,不亦乐乎,影院里时不时的传来悦耳的嬉笑声,而这部影片带给人更多的是反思。我庆幸黄兴和徐宗汉的感情停留在最完美的地方,保留了历史本身的神秘感和严肃感,让它至少能够出此刻历史课上。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这一段蔚蓝色的历史,却被红色染的不红不蓝。大陆的近代史电影总是让我很无奈。过分的束缚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这是此刻的社会每一个家长都明白的,就像写随笔能写2000字,写作文却憋不出800是一个道理。可是我们的制度却不允许“非主流”电影的发展,似乎“三民主义”并不是他所宣扬的资料。我们背过无数遍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去哪了?我们张口就来的“三民主义”得到体现了吗?
可是在这种畸形的审查制度下,《辛亥革命》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片子了。从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要去总统职位的原因。它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洗脑,很好的脱离开我们大陆的现状,至少还原了真正的史实,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
从意识形态上说,我相信《辛亥革命》是有所提高的。_之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它对于袁世凯和黎元洪的刻画,还是相当令我感叹的。袁世凯或许是第一次这么光鲜亮丽的出场,在背负了叛国,复辟的骂名之后,这位历史人物的命运总是不怎样样。可是撇开道德不谈,他的军事才能,谋略与勇气,能够说后无来者。他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不是一个流氓,不至于让我们恨之入骨。孙淳很好的诠释了他,虚伪,可是令人敬佩。黎元洪处事的畏首畏尾,和他在战场的风云四起英明指挥,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容词能够描述的。其实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复杂的,伟人也不是上帝。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名的人,必须有他的过人之处,影响全凭后人给你创造的环境,就像我们和大陆对岸的同胞,文化相通,政治却不相融。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那未免太单纯了些。
另外,它对于西方势力的演绎也很出神入化。一向以来,我们对西方侵略者都是抱有消极态度的,可是从《辛亥革命》中,我看到了冷静,明事理,没有偏激的西方人。从荷马李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人性中光明的一面,看到政治、经济利益争夺背后的,超越国籍的信念。历史并不是儿女情长爱恨情仇,而是理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战争或革命或许只是利益的取舍,但它们的背后,也有人性的一面。
所以我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大陆也能够带我们走进蓝色的历史,没有红色的激烈与热血,却富有蓝色的理性与冷静。活力太久,我们需要沉淀下来,从另一个角度去爱国。
革命心得体会篇7
1911年的10月10日的那一天,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天。那一天当中,起义军们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历史画卷上抹上了一道意味深长的一笔,从那一天开始,辛亥革命的爆发就扭转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现在,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的纪念日,当我们再去回顾那个空前绝后的战争,也许,你会为起义军的行为加以鼓励!
辛亥革命,如同一个十分重要的齿轮,他把整个中国的命运化危为安。____了一个已经软弱不堪、早已腐朽的清王朝,使这个已经肮脏不堪的社会重回新生。在100年前的今天,起义军们浴血奋战,信念一致,抛头颅,洒热血换回了110年后的这安宁、富强、繁盛的国家。
我可以很自豪的说,辛亥革命是在我的家乡——武汉市的武昌起义,如果没有武昌这次英勇起义,就不会结束这长达2000年的血腥世界,如果没有这次的起义,我们怎么会有如此天真、无忧的童年。如果把这次的辛亥革命比作一次足以让所有人都关注的核爆炸,那么,武汉就是这个核爆的中心。武汉人民不惧危险,十分勇敢地开始起义,让人民敢于去维护自己的财富,勇于不向封建思想低头,用自己的方式去追寻那一片新的天地。我为我家乡的'人民而感到骄傲。
这次的起义,是孙中山爷爷率领的,我们要牢记“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这次这个伟大无比,前无史历的举动就告诉了我们“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知道怎样爱国。”辛亥革命保护了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不再那么不堪一击,他向着一个目标发展,就是一心要____那腐朽的清王朝,他做这如同原子弹一般,可以轰动全国人民的事情,所以“当立心做大事,不立心做大官。”这次的失败经验与这胜利的果实都会记入华夏大地中的画卷。
如果这次没有辛亥革命,没有____清王朝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会被困在封建思想的约束中,就会如同一只被严密地裹住的小鸟,使我们会无法自由自在的飞翔,会使我们无法看见蔚蓝的天空,使我们无法踏上那翠绿的草地,使我们的未来光芒暗淡,毫无前进之路。如果没有这次辛亥革命也许我们的国家会被敌国侵略,那薄如蝉翼的保护膜也会被敌人腐蚀,使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有苦说不出,受尽外来者的辱骂、嘲笑。
那每一个革命者都在忐忑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每当遇到挫折,也会勇敢的站起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为保护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也许我们这个年龄是应该放开自己的保护伞,“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坚强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使自已的人生由自己掌舵。这一次的辛亥革命,是让中国人铭记在心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