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每个人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和领悟的过程,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植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植心得体会篇1
20xx年12月5日至11日,我受地区农委的委派,赴山东省寿光市委党校接受农业产业化相关知识培训。本次培训是由贵州省委组织部主办、寿光市委党校承办的贵州省第十五期(毕节)党员干部农业产业化培训班。
开班仪式上,寿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乐亲临现场全面介绍了寿光市的自然地貌和经济发展现状、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做法等内容,并勉励全体学员勤学好问、转变理念,以便回去后能够为家乡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做贡献。培训期间,寿光市委党校纪委书记张-林峰全面介绍了寿光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农学博士刁家连作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科协党组书记吕学森作了《特色产业镇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做法》等讲座;全体学员现场参观了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场高科技蔬菜示范园、纪台镇茄子生产基地、化龙镇胡萝卜生产基地、古城街道西红柿生产基地、砚祥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稻田镇黄瓜生产专业村(马家村)、国际优良品种推广基地––—南澳绿亨、寿光市欣欣种苗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亩产万斤大棚桃“一边倒”种植技术推广基地。
通过培训,使我拓宽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眼界。现结合我区区情,特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各尽所能。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事,它需要“全民动员、共同参与,目标一致、分工协调,各尽所能、忘我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工作不走过尝取得实效,并最终造福农民群众,推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挖掘亮点。
为了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实效,地委、行署在科学分析我区区情的情况下,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稳定烤烟、马铃薯、油菜等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推进生态畜牧业、核桃、蔬菜、中药材、有机茶叶、精品果业、小杂粮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6号)、《关于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12号)、《关于实施“三万”农业示范工程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13号)、《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19号)、《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意见》(毕署发[20xx]3号)等一系列抓好全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全面启动“3321”工程和“三万”农业示范工程,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对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从而保障了我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能够起好步、得民心。然而,农业产业化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是决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各(市、区)、乡镇、村组必需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并在工作中充分挖掘亮点、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如:毕节以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和菜蓝子工程建设为重点,大方以发展辣椒产业为重点,黔西以发展农业阳台文化和夏秋蔬菜产业为重点,金沙县以发展茶叶和油菜产业为重点,织金以发展竹荪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为重点,纳雍以发展有机茶产业为重点,威宁以发展马铃薯、生态畜牧业和夏秋蔬菜产业为重点,赫章以发展核桃和中药材产业为重点,百管委以发展旅游观光经果林为重点;赫章县平山乡、河镇乡重点发展中药材产业,毕节市生机乡、金沙县后山乡重点发展业特色养殖业,威宁县草海镇鸭子塘村、大方县达溪镇冷底村重点发展夏秋蔬菜产业,纳雍县姑开乡、金沙县清池镇、大方县猫场镇重点发展茶叶产业,威宁县雪山镇、纳雍县雍熙镇重点发展精品果业等。切忌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注重大而全、没有特色和优势,进而葬送发展前途的事件发生。
三、闯出路子。
目前,我区农民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资金投入。
20xx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许多农民群众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无力投入资金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文化素质偏低。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6536370人,其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44%、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4.4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4.60%、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46.13%(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占11.26%。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远远比城市低、且文盲人口大量集中在农村,这对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十分不利,因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接受外界不多,加上抗风险能力弱,结果是许多农民群众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新鲜事物持观望态度,不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四是经营体制制约。
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经营规模小而全的小农经济已经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且所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五是外出打工难扭转。
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非常低,造成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而外出打工,这对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来说影响巨大。为了有效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各级党政:
一要重点抓好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选拔任用上必须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一批有威望、有闯劲、能办事、无私心的能人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并创造条件鼓励其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积极支持懂技术、了解市尝有事业心的`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富一方百姓。
二要充分用足用活各级政府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积极打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吸引区内外有识之士(特别是区外知名企业)投资参与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要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申报与资金扶持力度,强化社会融资力度,有效解决我区农民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制于资金不足的现状。
四要按照“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认真引导农民群众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土地流转步伐,努力为农业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五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积极作用,有效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竞争。
六要切实抓好农产品销售平台的建设与绿色通道的保畅工作,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销往世界各地。同时,各级涉农部门
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开办夜校等多种方式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正确掌握和运用,提高科技贡献率。
二要采取科技人员联系帮扶、选派驻村指导员、科技示范园挂牌管理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展示科学技术的魅力。
三要认真制定和兑现奖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采用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之,要通过全民动员,多动脑筋,尽快闯出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有效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投身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
四、打造品牌。
品牌是农业产业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寿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中可以看出:该市三元朱村通过注册“乐义”蔬菜品牌,并加强宣传打造,目前已成为当地最有价值的蔬菜品牌(据有关专家估计其市场价值已达2500亿元),并成为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进驻国内超市的标识。近年来,随着我区“贵茗翠剑”、“府茗香”、“大自然”、“清池塘”、“香炉山”、“九洞天”等茶叶品牌先后被打造成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后,所产茶叶产品已由过去的几元、几十元的单价上升为现在的几百元、几千元。这充分说明了打造品牌的作用与价值。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知名品牌的打造工作。具体来说:
一是在提升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有机食品标准,运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组织生产、加工,确保产品质量上乘。
二是在农产品质量认证上下功夫。
要积极组织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申报qs认证、无公害认证、有机认证,并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
三是在品牌评比上下功夫。
要通过选送农产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农产品博览会(评比会)的方式,尽快让我区农产品获得有关专家的肯定与认可,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是在宣传促销上下功夫。
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并积极赋予文化内涵、注重名人效应、窍用旅游景点知名度,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
五是在拓展销售渠道上下功夫。
要强化农产品专业市尝网络销售平台、物流绿色通道等方面的建设工作,确保所产农产品能够及时送达消费者的手中。
六是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
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信誉为目的,认真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不合格产品销毁制度、售后服务承诺、农产品销售回访制度等,确保售后服务优质、高效。
种植心得体会篇2
在20xx年x月7—9日,我参加了市农业局组织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授课老师都是省市内非常有名望的农业技术专家和行业能手,具体的讲解了绿色水稻栽培技术、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中草药品种选择及种植技术、果树品种介绍及种植技术、灰苏子种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新型化学肥料应用等技术内容。
通过培训,让我学习了过去没有重点掌握的'农业产业新项目,新技术,了解了新形势,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方向和思路,为今后更好地为我乡农户做好技术服务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天的培训学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学习内容从过去以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主向种植品种多样化、种植结构多元化转变、由重产量到重质量、由小而散单打独斗向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要效益方向转变。这是紧紧契合当前农业产品市场新形势做出的培训安排。当前,政府不再对农民生产的玉米实行价格保护,价格市场化,由于价格低迷,农民经济收入被大打折扣,种粮积极性倍受打击。如何帮助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稳定增加收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很大,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到平时学习不够,知识积累不多,实践经验不足,新观念、新信息接受少,技术知识面窄等不足之处。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担负着把农业新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新理念,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今后工作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改善知识结构,更新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服务能力,结合我乡生产实际,深入研究,认真思考,将这次培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推广到农民中去,引导农民适应市场变化,改变单一种植结构,为人们多提供“新、特、优”农产品,为我乡农业发展,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种植心得体会篇3
蔬菜大棚对于我们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并不是那么熟悉,当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我们面前时,也许我们早已忘记了在农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们,及蔬菜如何种植长大的。在我身后小记者已经开始种植幼苗了,他们把一个个小幼苗种植在一个个小格子里。大家都非常的开心,希望种植的小幼苗都可以茁壮成长。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参观有机蔬菜大棚价值,参观蔬菜大棚心得体会。
蔬菜大棚对于我们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并不是那么熟悉,当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我们面前时,也许我们早已忘记了在农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们,及蔬菜如何种植长大的。在我身后小记者已经开始种植幼苗了,他们把一个个小幼苗种植在一个个小格子里。大家都非常的开心,希望种植的小幼苗都可以茁壮成长。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参观有机蔬菜大棚价值,参观蔬菜大棚心得体会。
参观有机蔬菜大棚价值
为确保有机蔬菜生产的安全稳定发展 ,村集体投资100万元,新建日光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年育苗300株,不仅保证了种苗的纯度,还能为周边用户供应用苗,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投资60万元,新建食品加工产业园一处,占地3400平方米,主要用于开发“北极阁”牌系列产品,投入运营后,将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一是调整结构,促增收。始终把有机蔬菜调整作为增收富民的一大主导产业,通过典型引导、政策扶持,全村有机蔬菜面积迅速扩大;高标准铺开有机蔬菜示范园建设,打造了标准化基地,完成金土地公司冷库改造;通过招商,引进了昊峰蔬菜种植合作社,新建冬暖式大棚、三膜棚400亩,发展蔬菜种植、生态观光产业,蔬菜种植效益逐年攀升,是远近闻名的“有机蔬菜专业村”、“小康村”。
二是完善机制 ,提水平。以泰安市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成立了有机蔬菜合作社,探索推广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使农户逐步走上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路子;村集体依托合作社为群众搞服务,年可收入40多万元。
三是严格标准,保质量。探索实行了“十户联保、有奖举报、干部包片”制度,落实了“六统一”管理;完善了质量监管体系,安装监控摄像头30个,全部接入到农业局监控平台。配备一名驻场员,常年实地巡查指导。村里培养设置了一名专职检测员,负责蔬菜检测工作。同时还推广了有机蔬菜温室育苗、黑光灯诱虫等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了一年三作三收或四作四收的高效种植模式,确保了有机蔬菜的高质量、高品位。
四是强化服务,增效益。聘请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了技术指导团,定期为菜农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了菜农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和种植管理水平,增加了有机蔬菜的种植效益,促进了有机蔬菜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参观蔬菜大棚心得体会
篇一 :
参观蔬菜大棚心得体会的详细内容如下:
星期五下午,我们在精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组织下,由老师带我们去参观蔬菜大棚,我们坐在公交车上,真是百感交集,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高兴极了,每个人脸上都不得漾起一丝微笑。因为长这么大,我这还是第一次走进大棚,在车上,我还真有点坐不住了。
啊!终于到了,在我们还没进去前,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蔬菜大棚的资料,把门打开真是一片漆黑,弯腰通过一个小土洞,这整间大房子的墙都拿土做成的。再往里走,有许多同学都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哇!”眼前一片绿色,是生机勃勃的绿色,真可以称为绿色的天堂了。
大棚里可真热呀!热得汗流浃背,我心想:这么热,好歹也有二十多度吧!有人问技术员叔叔:“这怎么这么热呀!”技术员叔叔说:“这还不算热,上面的通风口已经打开了,这里是30度,最高温度达40-50度。只要把通风口拉大些就可以了。”
我们先看到的是黄瓜大棚,黄瓜长在茎上,茎又吊在绳子上,茎绕着绳子向上盘旋,黄瓜先长出金色的小黄花,花上又有5个小花瓣,然后又从花瓣的中心处长出绿油油的小黄瓜,刚长出的黄瓜像一根绳子。老师让我们摘黄瓜,我们班分为5组,看哪个组摘的黄瓜最接近30元钱,哪个组就是获胜者。我开始摘了,哎哟!好疼,什么东西这么扎手,我仔细看一下,原来是黄瓜上的小刺呀!大家摘完后,我们组虽然没有拿上名次,但我们仍很高兴,老师为我们的良好表现奖励了我们每人一根黄瓜。老师说:“这黄瓜是无公害的,可以直接吃,但为了保证卫生,都洗一洗再吃。”我边走边吃,这黄瓜真的委甜、很香啊!
接着,我们又去看了粉红的桃树,嫩绿的葫芦瓜,青色的西红柿……
哦,对了!等我们走出大棚后,老师给我们讲,房上的保温膜不是用人工去盖的,而是在保温膜上装三个滑轮,绑着一根绳子,把绳子解开,变有两条边了,一条是打开薄膜的,一条是关上薄膜的,等到晚上时,大棚上的毡子也要慢慢铺上,白天再拉开,要是人工来干的话,每次得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有了机器,不一会儿就好了。盖上毡子主要就是不让蔬菜冻着,冻坏掉。
通过这次的亲身体验,我懂了更多,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要更加了解关于蔬菜大棚、温室大棚的资料。我载着装满知识的船走在回家的路上。
篇二:
5月20日,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蔬菜种植基地。基地的潘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简单介绍了基地的情况。该种植基地以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为主,现在已经投资6个亿,发展了蔬菜种植大棚1273亩,用于种植黄瓜、西红柿、青椒、尖椒、甜瓜等高端有机蔬菜。
我们先到了基地的观光平台。站在平台上向远处一望,只见蔬菜大棚一个接一个,非常壮观。从平台下来我们又去了办公室,一进门便看到了摆在桌上水灵灵的甜瓜。大家欢呼雀跃着争相品尝。我也拿起来一个咬了一口,啊,真甜呀。潘叔叔介绍说从生态基地采摘的瓜果蔬菜营养丰富,没有农药,吃起来放心而且味道也格外好。吃完甜瓜,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蔬菜大棚。一进大棚我就被满目的青枝绿叶给吸引住了,黄瓜藤沿着牵引绳争先爬上高空,上面结满了青翠的黄瓜;西红柿秧上结满大大小小青色的果实,像一串串绿宝石。最喜欢的还是甜瓜大棚,人一进门便能闻到一股甜甜的香味,一个个甜瓜像小灯笼似的挂在架子上。按照潘叔叔教我们的方法,大伙兴高彩烈地亲手采摘了一个甜瓜作为纪念。看着自己采摘的大甜瓜,还有基地送给我们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品尝的甜瓜,我心里不由得乐开了花……
这次基地之行,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让我们与蔬果进行了亲密接触,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真是不虚此行啊。
篇三:
今天早上气温很低,虽然称不上冰冻三尺,但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滴水成冰。爷爷看我冻得瑟瑟发抖,心疼得不得了,就建议爸爸妈妈带我到五奶奶家的蔬菜大棚去“避难”,乐得我手舞足蹈,一个劲儿地催促他们动作快点,再快点,把妈妈烦得说我像个“催命鬼”。
啊!老家的蔬菜大棚规模好大!整个村庄后面都是的,白花花,亮闪闪(太阳照射到塑料布上反射的缘故),一座挨着一座,像是连绵起伏的白色丘陵,好壮观呀!菜棚的顶部,是一排排已经被拉上去卷成卷儿的草苫子。每座菜棚的边儿上都有一座用砖瓦盖成的简易小房子,不用说,这就是进入菜棚的唯一通道了。当五奶奶热情洋溢地打开屋门请我们光顾时,我弯腰曲膝,费尽周折穿过了一道黑黑的“秘密山洞”,终于见到了蔬菜大棚的“庐山真面目”。
嗬!这里真是温暖如春啊,与外界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一进来就不由自主把外套给扒拉下来,两只眼睛东瞅西望,被满目的青枝绿叶给吸引住了。瞧那碧绿粗壮的黄瓜秧,一排排,一垄垄被整整齐齐地用红色线绳悬吊在棚顶的铁丝上,显示出勃勃生机;片片心形的叶子又大又绿,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白色的小毛刺儿,挨着皮肤还有些痒痒哩!再看那瓜秧上半部,不计其数的黄瓜花儿正在绽放,鹅黄色的花朵有些像小喇叭,看上去素雅大方,让人心生喜爱;而在每朵花儿的根部,都有根一到二厘米长的小黄瓜,嫩绿嫩绿的,浑身长满小小的疙瘩,上面的小白毛又长又尖,好可爱!瓜秧最顶部呢,一丝丝翡翠绿的黄瓜须或直或弯,就像是螳螂、蝴蝶头上的小须须,真好玩儿!
“别光顾着看,快吃黄瓜呀!喜欢哪根摘哪根,奶奶今天管饱你们!”五奶奶一边忙着干活,一边笑呵呵地说。“什么呀,五奶奶,黄瓜才那么一丁点儿大,怎么吃啊?”我一脸茫然地望着她。“傻孩子,你弯下腰往瓜秧上面看!”我低头一瞧,可不是嘛!在那一片片小蒲扇似的叶子下面,正悄悄“埋伏”着无数已经“成年”的“黄瓜兵”,他们都穿着墨绿色的“军服”,上面还“披挂”着“坚硬锋利”的“小盔甲”,(不用说你也知道,就是那细密扎手的小瓜刺儿喽!)此刻,他们正“整装待发”,有劳主人把他们采摘下来销往城乡各地,好到人们的厨房里去“冲锋陷阵”,为人们奉献出一道道美味佳肴而“建功立业”呢!
“哈哈,不等啦,我来也!”我一边欢呼,一边喜不自胜地伸出手去,小心翼翼(害怕被刺儿扎)地挑了根又直又绿(绝对称得上是“美女”牌)的黄瓜摘下来,在过道旁边的水泥柱子上蹭了蹭刺儿,张开血盆大口毫不客气地就咬下一大截儿,(别笑俺不够淑女,要是此刻你能经得住诱惑,我情愿给你一百万)啊,又爽又脆,绝对滴fresh!我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着这不可多得的世间极品,让舌尖儿上每一个味蕾充分发挥作用,让唇齿间每一个缝隙都留有清香……
“五婶儿,这黄瓜的品质这么好,一定能卖不少钱吧?”爸爸的一句问话把我从“沉醉不知归路”的意境中唤醒过来。“可不咋地,就咱这一棚黄瓜,一冬至少也能挣个三四万块钱。你看咱们村儿,这几年盖起了多少小洋楼啊!还有二三十户人家在县城都买了小别墅呢!买小汽车的也有好几家了,你的两个弟弟妹妹上大学的花销,基本上就靠咱这黄瓜大棚啦!”五奶奶乐滋滋地边回答,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语气间无不充满自豪与满足感。我偷眼瞧瞧爸爸妈妈,他们脸上明显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今天来参观五奶奶家的蔬菜大棚,让我收获的不只是美味可口的黄瓜,还有更多更多……
篇四: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星期五下午两节课后,我们全班同学在精河县青少年活动的组织下,由班主任刘老师的带领,乘车去茫丁乡参观蔬菜种植大棚。
坐在公交车上,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从小到大,我还从业没见过蔬菜大棚呢,今天总算可以开开眼界了。
车行了大概十多分钟,就到了目的地。远远的,我们就看到很多大棚,好像一座座整齐的房子矗立在那,大棚外面是半透明的塑料膜包着。一下车,同学们个个兴奋得不得了,迫不及待想进大棚看个究竟。老师让我们排好队,先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又让蔬菜种植技术员叔叔讲了蔬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然后带着我们走进大棚。
刚一进去,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感觉就象夏天一样。接首就看见绿色的黄瓜藤蔓缠绕在架子上,藤上结满了黄瓜,嫩绿嫩绿的,让人忍不住想摘一个尝尝。刚长出的小黄瓜像一只只小毛毛虫,头上还顶着小黄花,就像戴了个小帽子,可爱极了。我们边看边议论着,忽然我们发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张黄纸,就不解地问老师:"那是什么?"老师说:"那是专门用来粘虫子的,这些蔬菜没打过药,是真正的绿色蔬菜。"我们恍然大悟。接着,老师又带我们到里面去看了一种像温度计的东西,经老师讲解,才知是用来测量大棚内干度和湿度的"干湿计。"
参观完后,我们在大棚里开展了一个游戏活动:摘黄瓜比赛。老师把我们分成五组,每组计划有三十元钱,每公斤黄瓜按三元五角算,看哪个组摘的黄瓜数量价钱最接近三十元钱,哪组获胜。大家争相动起手来,个个不甘落后。结果,我们组摘得黄瓜太少,排在了后面。不过,也得了鼓励奖,每人一根黄瓜。我拿到黄瓜刚想吃,忽然想爸爸妈妈还没吃过这样的黄瓜呢。于是,就把黄瓜装进了书包里。看着大家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我想,这黄瓜一定好吃极了。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油桃、葫芦瓜、西红柿大棚,可惜的是都没成熟。
回去的路上,我特别高兴,心里想着一定要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要让他们尝尝真正的绿色蔬菜的黄瓜。
这次实践活动,既让我体会到菜农伯伯种植蔬菜的辛苦,更让我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让人们生活的更好,更健康!
种植心得体会篇4
我家房子前面有一小块空地,春天妈妈把它开垦了出来,梳理出几条垄。栽上几垄小葱,几垄茄子!还能种上一畦生菜,苦苣!
看着长势喜人的小院,我们心里都很高兴,仿佛在陶渊明的桃花源中徜徉,但是渐渐的我们看出了端倪:原来跟着秧苗一起长起来的还有杂草。
于是,每日下班爸爸都先到小院子里除一遍草,这样,蔬菜就不会被草挤兑着长不好了!越发的绿意浓浓了!连雨天越来越多了,因为雨天无法下地去除草,只几天工夫,小草就像是疯了似的长起来。仿佛小院的地上披了件绿皮大衣!满目葱茏,看不出哪里是草,哪里是苗了!我们感叹着:这草真是长得快啊!
看着绿油油的杂草,心里不由一动:人的心灵的田地里是否也如这院子中的杂草一般呢!只要几天不注意,只要有适合的气候及雨水,就会疯长起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一名学生每天看着同学们的成长,老师与家长就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感到有一丝一毫的不利于健康成长的苗头都要及时沟通、交流!就像菜农侍候蔬菜,就想园丁培育鲜花!及时的修枝剪叶!它是一个持续的而又有着不断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要时刻警惕各种不良的思想的影响,一经发现,连根拔除!只有这样这些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我们在不断成长,而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也在暗暗滋生,由以前的不懂到现在的半懂不懂!然而我们都以为懂了,长大了!这时候,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够很好的拔出滋生在同学们心灵土壤中的杂草!让同学们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人才!
种植心得体会篇5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向张老师学习了一节习作课。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听完课后,我对习作课有了新的看法,原来心里对指导学生习作的臆想与实际上课的情形是有差距的。下面就说说我的体会与收获。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张老师首先是以充满激情的谈话将学生带进春天,感受自然的勃勃生机,再从一系列的植物图片入手,让学生辨认植物,交流看到这些植物的感受,从而揭题,引出这次习作的题目。
二、例文引路,指导写法
在明确了本次习作要求的基础上,张老师出示了一篇例文《我喜爱的一种植物——一串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读例文。首先是让学生从读中知道这例文有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串红的'哪些部分,初步从整体上把握习作的结构;接着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以读感悟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如何表达;然后读一、三自然段,体会小作者的感情以及首尾呼应的写法;最后强调写好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
三、学生写作,教师巡查
张老师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后,还展示了自己带来的一盆仙人球。
四、习作展示,及时点评
实物投影出示了两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来读作文,一篇写的是小草,一篇写的是柳树。张老师恰当的点评能给学生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习作。
张老师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是不遗余力的,学生不仅知道了要写什么,还知道了怎么写。说到底,这是一节很好的习作指导课,对我的触动很大,为我以后的习作教学做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