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的时候,需要由观而引出感,简明扼要,通常小伙伴们观看完一场影片后,肯定有不少启示,可以编写一篇观后感,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电影水门桥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影水门桥观后感篇1
长津湖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电影中哥哥伍千里带着弟弟伍万里一起去抗美援朝,当时,美国有飞机,坦克,大炮,精良的装备和后勤,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薄薄的棉服,吃的只有土豆,在零下40度的环境里打败了美军侵略者。
看到志愿军被飞机炸死,在冰天雪地里冻成了雕像,我的双眼充满了泪水。电影中有很多人物对我印象特别深刻,雷公,伍千里,伍万里有了这些英勇的英雄们,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这一代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要学习这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长大后一起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电影水门桥观后感篇2
过年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剧情十分感人,让我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七穿插连,接到一项任务---炸掉美军陆战一师的撤退必经之路---水门桥。第一次炸完被美军及时修复;第二次用夜间投袭,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没能成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给敌人在精神上以催残,功不可没,使得抗美援朝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这部电影中令我最为感动的是影片中,当战斗结束后的伍万里的一句台词: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报告完毕。”看到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动万分,泪流满面,体会了战争的残酷,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可能现实比电影中的情节更残酷,更震撼人心。电影中战争的场面十分逼真,让你如身临其境,那一声声的枪响,一颗颗的手榴弹爆炸,机枪,飞机的轰鸣声也让人们倍感紧张。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愿军奔赴战争,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们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先辈们一次又一次地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的安全。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向英雄们致敬,谢谢你们!
电影水门桥观后感篇3
?长津湖之水门桥》耗资13亿,演员阵容7万多,仅核酸检测花费500多万,最新票房突破21亿,充分说明国人的爱国热情之高涨。
电影场面浩大,气势恢宏,场景清晰,情景感人,尤其是最后志愿军各种战姿的冰雕永久地定格在我的头脑,成为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影片再现抗美援朝在长津湖的战役。志愿军在极度严寒,物资匮乏,补给不足、物资短缺、战备简陋等不利因素情况下,凭着顽强的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的情景。
美军武器装备先进,那么多架飞机挨地搜索侦查,一处不留,硕大的炸弹像冰雹从天而降,炸毁了鸭绿江大桥,炸毁了志愿军的列车……志愿军被逼进入植被稀疏的野外,躲在满是石头的戈壁,还是没有逃过。穷凶极恶的美军指挥一直要求飞机低飞,在低空看地面上的志愿军是那么清晰,以至于我都替志愿军捏着一把汗。志愿军人人勇猛,个个无畏,面对强大敌人的炸弹坦克,一次次地勇往向前,终于炸毁了敌军的通讯塔。
志愿军缺衣少食,毎人只发3个黑土豆要吃三天,在极端严寒的天气下,牙齿被冻了的土豆崩断。美军大鱼大肉,人高马大,大口朵颐,酒足饭饱,营养丰富,搏击起来力量悬殊太大了,我军战士拼尽全力反戈一击。
最可怜的是志愿军穿的单薄,恰值冬季,气温在零下四十度,我不知道这个气温是一种什么体感。在《纪实人文》曹可凡采访王劲松,听王劲松讲到他们在零下二十度拍摄时,手在外面几秒钟都会冻僵握不往,可以想象零下四十度的体感,加上晚上躺在冰雪大山上,志愿军还要手握钢枪随时出击,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一动不动却不敢睡觉,最后竟然冻为一具具冰雕。美军看到此情此景被感动地致敬,雷爹的话说得好:“你要让敌人瞧得起才算英雄”,美军由衷地发出“有如此意志力的对手,任何人都是无法战胜”的感叹!
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人民志愿军军,他们打仗的目的是为了我们下一代不打仗,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向人民志愿军致敬!
电影水门桥观后感篇4
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伍千里带着他的弟弟——新兵伍万里上战场前线与美军战斗的故事。战场上的情景很惨烈,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看完电影回到家,妈妈将一个土豆在热水中煮熟,把它放进了冰箱的下层冻了起来。冻好后又把它给了我,让我尝尝,我咬了一口,根本就咬不动,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我一脸疑问地问妈妈这是干什么,妈妈说:“你想想,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只吃这种土豆,却没人喊苦,还打了胜仗。你也要像他们一样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说完妈妈又给我们讲解了长津湖这个真实故事: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听到这里,我想到了电影上那副画面,那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一个美军侦察兵发现一队中国军人,赶忙去查看却发现是一尊尊蓄势待发的冰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被冻上了一层霜,脸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其中有一位军人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眼紧闭着,另一只眼死死地盯着枪口,似乎只要一个不注意,子弹马上就会飞出去。
还有一位军人也趴在石头,手里拿着对讲机,一副随时奉命带军队冲出去的样子。美军队长看到了,郑重地给这群冰人敬了一个军礼,他说:“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是打不赢的。”这群冰人是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都被揪了起来,零下几十度,那么冷的天,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呀?拥有这种钢铁意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怎能不胜利呢?和他们相比,我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以后,无论怎样的困难,我都要克服。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中,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革命战士们,是他们奉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现在的和平,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祖国,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期望。
电影水门桥观后感篇5
看完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给我的感受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一群热血男儿硬是凭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战斗任务。电影让观众很好地体会到什么是保家卫国,什么是钢铁长城,什么是以命相搏……
一、三场战斗
面对计划从下碣隅里机场撤逃的美军,志愿军借助抢来的美军炮火向敌军阵地展开了冲锋。敢打敢拼的志愿军不顾一切地冲向美军,喊声震天,号声响亮,无惧生死。这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对美军形成了心里上的绝对碾压,以摧枯拉朽之式打的美军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敌军逃向兴南港的必经之路——水门桥,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接到命令的穿插七连在连长伍千里的带领下必须要炸掉这座桥。从桥南,桥北,水泵机房,敌指挥部四方面协同进攻,凭借指挥员的经验和智慧,战友间的默契和配合,大家战斗时的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最终成功的炸毁了大桥。
桥又被敌人增援部队修好了,所剩无几的志愿战士这次选择了向死而生。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以命相搏也要炸毁这座桥。用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以血肉之躯化为炮火炸药。
二、战友的情义
英雄的连队有着英雄的气质。余从戎凭一己之力引开敌人轰炸机群,保护了战友们的生命;连长伍千里被困桥下,命令大家撤退不要管他自己,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前仆后继,争抢抱着炸药包冲向敌军坦克的兄弟们等等,每个志愿军战士心中想到的只有祖国,只有亲人,只有战友,而从来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和生死。
三、敌我对比
一群衣衫褴褛,伤痕累累,食不果腹,口干舌燥的志愿军战士。即使外表形象有些差强人意,但也掩盖不了那炙热的眼神,不屈的信念和高尚的灵魂。那是一群有着万丈光芒的军人,精神的强大可摧毁一切尖端的武器。
敌军衣着光鲜,武装到了牙齿,喝着热咖啡,吃着熟牛排,天上有着绝对优势的飞机战斗群,地上有着火力威猛的坦克大炮,然而内心却是充满了恐惧。曾经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在现实面前被无情的打脸。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后,请允许我套用作家魏巍的名言结尾:亲爱的朋友,当你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你也许很惊讶的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会告诉你,你正生活在幸福之中。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向我们最可爱的人致敬!
电影水门桥观后感篇6
很多电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开始下滑,虽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觉得这个第二部超过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历史场面更宏大,但是它将极限的表达出志愿军战士的顽强战斗意志,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有可能还会超越第一部。虽然电影的总时长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节奏不拖沓,整部电影看下来让人感觉很爽,结束的时候总觉意犹未尽。
“水门桥”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座桥展开的战斗,战争很激烈也很让人痛心,炸桥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避免不了会带来人员伤亡,电影接近结尾的时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异曲同工之妙。水门桥为何如此关键?片中,水门桥是一座背靠悬崖的半悬空通道,这里身兼发电厂、水坝等功能,还是美军撤往兴南港的通道。导演徐克曾在采访里解释:“如果志愿军把这座桥炸掉,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车辆就会难以通过,志愿军就有时间赶上来。”
?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他们面对装备精良又占据地理优势的美军,做出了巨大牺牲。电影以极其逼真的场景,以令人发指的战争残酷场面,带着我们穿越了历史的天空,来到这段令人发指和感动及深思的战场。影片中讲述的是一段令我们窒息垂泪的历史,令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从拍摄角度上看,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调色,构图都很恰到好处,看下来不会有电影画面带来的头晕的感觉。演员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镜头特写的时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动作都太到位了,这部电影火,是很有没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后,伍万里抱着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乡,虚拟的千里对万里说道:“你不是说你一块石头能打三十下水漂吗?”万里解释道:“那是捡到块特别的石头”,千里问道:“什么是特别的石头”,万里哽咽住了。也许那块特别的石头是伍千里能带着第七穿插连的弟兄们平安回来。但战争是残酷的,哪有那么多特别的石头,我们能捡到的只有普通的石头,革命的胜利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用他们血肉之躯拼搏出来的。
电影中除了伍万里的成长线之外,其他志愿军战士的群像也被塑造得更加丰满:连长伍千里能力强、能稳住大局;狙击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谱;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整天乐呵呵,时刻照顾伍万里的安危;指导员梅生看上去书卷气十足,但他实际上不仅战术过硬,而且非常果敢。他们没有主角光环,但他们各个都是主角。
走出电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荣景象,不由地感叹道:“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万家灯火,是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应该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习更多的本领去建设国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为国家,对得起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