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是我们表达对文学作品赏识和敬意的方式,读后感是一种对小说、戏剧或诗歌中人物之间发展的情感线索的审视,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鲸的读后感600字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鲸的读后感600字篇1
除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记忆中很少读法国作家的作品吧,这两周抽时间读完了杜拉斯的《情人》一书,虽不甚明白,但终究还是稍有体会。正如译者所言,杜拉斯的作品是深涩难懂的,时间空间人物的转换过快,往往使得读者迷惑而不知其所言何物。
我已经老了。
简单的开头,却不知承载了多少岁月的沧桑,世事的煎熬,容颜的摧残;又不知有多少的自悦自喜,心醉神迷,流连忘返,恐怕只有杜拉斯自己能够明白其中的滋味吧。
冷漠的母亲,贪婪的大哥,懦弱的小哥,绝望是那么的彻底。
然而,终有一天,她遇见了自己的情人,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存不存在爱情的情人,只是知道,她需要他,而他也需要她。当白日已尽,他们在一起相互取暖,相互慰藉;有时,她会莫名觉得眼前这人像是自己的父亲,但就是这样他们彼此拥有。
可是后来,他们不能在一起。
港口消失了,接着,陆地也消失了。航船横越大洋,她最后还是走了。
再后来,经历几次结婚,生孩子,离婚;最后,他带着他的女人来到巴黎。他给她打来电话,她一听声音,就听出是他。他说: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音。她说:是我,你好。
后来他不知道和她再说什么。
故事到此为止,仅此而已,你不知还会发生什么,但那不重要了,是吧?毕竟往事已成追忆。
总体来说,小说大多关于爱情、死、希望这些观念。
没有爱的爱情,爱的对象便变成了“物”。
“继而引出极度的痛苦,深可悲戚的情景,而运笔又偏于枯冷,激情潜于其下,悲剧内容既十分沉重又弥漫全篇,很是低沉悲伤。”
鲸的读后感600字篇2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意义的好书,名叫《成长的滋味》。这本书收编了许多独立的短文,组成若干个不同主题的章节,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章节是——“走不出的母爱”。里面共有四篇短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发生在作者身边的母爱的故事,每一篇读来都使我感慨万千。
第一篇名为《秋天的怀念》,写的是一位患有重病的母亲面对双脚瘫痪的儿子,忍受着伤心和病痛,千方百计鼓励和帮助儿子坚强地面对生活。但最后,母亲自己却因病情太重而去世了。这是一篇短短的散文,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作者对母亲感情的文字,但是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与母亲有关的每一个细节。这每一个细节都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永远的挚爱和怀念,我情不自禁地被那份浓厚的感情所深深地感染。我觉得母爱既是伟大的,也是永恒的,即使当有一天母亲离我们远去,那份对母亲的记忆也永远不会淡忘。
还有一篇散文《丑姆妈,丑姆妈》。文中的丑姆妈是一位历经苦难却纯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他把属于一个乡村妇女的全部的关心和疼爱都倾注在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身上。文中作者以平实的笔墨,描写了丑姆妈与养子之间细微而又感人的生活琐事。我觉得,丑姆妈感动我们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高尚和伟大,而是在于她的平凡和善良。在她的身上同样闪耀着母爱圣洁的光芒。
是的,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温馨、最美好的感情!这份感情实在是太深、太浓了,也许有时已经超出了语言可以表达的范围。这也正是我们读到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时,常常会产生强烈共鸣的原因吧?
鲸的读后感600字篇3
在我的业余时间和寒假里,我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我有很多感受,但最让我感受的是:学会生活。
罗宾逊独自一人在一个孤岛上,一无所有。他去破船那里寻找食物。然后他去打猎,养羊,种小麦,给自己吃。
他住在一个荒岛上。他能在这个孤岛上生存的原因在于坚持不懈。他依靠毅力,不怕厌倦锯木头盖房子、打猎和种植小麦。为什么?可以说,他能够生存的原因是因为他坚持不懈。罗宾逊和我真的不一样。我对最轻微的困难退缩了。有一次我下棋,我刚丢了两辆车就放弃了。
罗宾逊可以在这个荒岛上生存。测试中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生存能力。那时候我父母不在家,我不会做饭,所以我想,我不能做别人能做的事!所以我去了大餐厅吃饭。然而,如果我不能去一家大餐馆并且有钱,我该怎么办?我不会做饭,所以我得饿死?今天的孩子必须学习烹饪、生存技能和技能。
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人等于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没有生命!你想啊,一个人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等于不会做饭,那么就必须饿死。
我开始想,如果我也来到这个岛上,我该怎么办?是退缩并死去,还是学会像他一样生活,永不放弃?我想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我应该学会如何生存。
鲸的读后感600字篇4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这本书是凡尔纳写的,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有一位叫利奥尔的法国科学家甚至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有些看似天马行空,可你仔细品一品,却又感觉相当的科学。
故事是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怪事。有人说,他们在海上遇见了一只巨大的“海怪”,有的船只甚至被“海怪”所袭击。美国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决定派一艘驱逐舰“林肯号”去驱逐“海怪”,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他的仆人孔塞伊参加了活动。结果,驱逐舰被怪物袭击,阿龙纳斯和两个朋友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这才发现“海怪”其实是一艘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把尼摩舰长和他的秘密公诸于世。
读完了《海底两万里》,我对海中的美景难以忘怀,海底森林,珊瑚墓地,亚特兰蒂斯,乳白色的海。海底的景色在当时特别美,但现在呢?各种垃圾漂在海面上,很多种类的鱼都濒临灭绝,这不全是因为我们不爱护海洋,浪费海洋中的各种资源,往海水里乱扔垃圾,过度捕杀各种海洋生物,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吗?
文中,尼摩船长因为妻与子的死而厌恨陆地,于是远离陆地来到海洋生活。他对海洋中的生物极富感情、情有独钟,正因为如此,他对大海中的弱小者都十分的怜悯和爱护,对那些无情射杀海洋生物的人或动物绝不留任何情面,只有一个“杀无赦”,这也体现了凡尔纳对海洋环境十分看重,他杀无赦的做法虽然不可取,但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我在此呼吁“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鲸的读后感600字篇5
?时间简史》给我的感触很大,同时也为我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猜想,而本文就将探究并说明众猜想之一——宇宙的构成规律。
宇宙的构成是有规律可言的。阅读中,我发现了一个大多数人都发现了的规律:电子绕原子核做的运动就像行星绕恒星做的运动,这就像是在说明宇宙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曾有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将这句话与这个规律联系起来,我做出了一个猜想:“是否每个原子都是一个星系,每个星系都是一个原子?”也许这个世界是无限大也是无限小的,在分子中有一个比我们的宇宙小的多的另一个宇宙,而在更大的世界中,也许我们的地球仅仅是一个未被其他生物观测到的质子。如此解释,这个世界仿佛变得很简单,无限大的无数世界和无限小的无数世界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无底洞一般的系统,而生命或人类也许只是系统中的“生成物”或“漏洞”。
在读完有关夸克的一章,我更想证明世界并没有科学家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了。
第五章《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写道,中子和质子由六种分别叫做“上”“下”“奇”“粲”“底”“顶”的夸克构成。换句话说,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大体上仅仅只有六种。六种夸克通过不同的组合变成不同的中子和质子,从而构成世间万物。这似乎从一个物理问题变成了电脑编程的问题。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曾在哈尔滨遇到的一位智者告诉我,可能世界的构成就像电脑编程一样,通过“0”和“1”的不同组合,编出五花八门的事物,组合成宇宙。而我们完全可以想到,六种夸克类似于“0”和“1”一样的编程代码。
可是在一段时间后,我又想到,夸克的内部仍有许多层夸克,于是我推测,最外层的夸克仅仅是已经由最内部的“0”和“1”夸克构成的“001”或者“100”之类的半成品。我们世界的构成代码也许比想象的困难,也可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更加简单。
那个人还曾说过一个我很认同的观点,就是在人类所能观察到的事物愈接近于无限时,便愈容易产生一种类似于“系统错误”的、无法观测的状态。就拿黑洞为例,物质在坍塌时,质量变得无限大,于是便产生了可以吸入并毁灭一切物质的能力,这多像电脑中出现的bug!宇宙还有许多无限的东西,例如物理题中经常出现的无限匀速直线运动,反比例函数中的无限接近于0,或是圆周率π……
宇宙无限,无限到小孩子不愿触碰,无限到大人仍在探索。幼稚的我只是在巨人可能错误的结论上利用自己可能错误的理解能力得出可能错误的猜想。
是啊!我也仅仅是会用幼稚的思想表达成熟的见解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