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betray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书中的智慧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读后感是一次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的机会,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用心之处,体验他们的文字魅力,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5篇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1

?幸福的种子》初次见到这本书,首先被吸引的是它醒目的红色标题,素净温馨的书皮,精致而细腻的装帧,书页未曾打开,就似乎感受到了书的温暖。

打开书页,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幸福的种子》,这是一本让我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的图书。它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共读图画书来架起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带领着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爱与快乐。作者松居直先生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与孩子一起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这本书不同于平常,不是仅仅由孩子一味的去读,而是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心充实、有情有爱的人。我想,这不仅能使孩子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乐和爱,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给孩子们读图画书?以前这一直是我很疑惑的问题,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图所附的文字呢,还是对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种子》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每次,我大声读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拉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插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如果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

松居直先生还特别强调图画书的作用,图画书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它唯一的作用是带给孩子乐趣,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定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

阅读,是一颗幸福的种子,阅读,是传递心灵的桥梁,阅读,是一种享受。如果爱孩子,就让他爱上阅读吧,让幸福的种子植根他幼小的心田,与他相伴一生!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2

?幸福的种子》,这是一本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的图书。它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共读图画书来架起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带领着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爱与快乐。

这本书不同于平常,不是仅仅由孩子一味的去读,而是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我想,这不仅能使孩子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乐和爱,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图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3

自从投身幼教,无端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图画书。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喜欢在静静的夜里捧一本图画书,躲进暄软的被子里,让童话的温暖浸入我的梦乡。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读到了它——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就像一个痴迷的粉丝突然获得了偶像的签名,当这本书递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

素净温馨的书皮,精致而细腻的装帧,书页未曾打开,就似乎感受到了书的温暖。《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方法。那颗种子就是,阅读。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教孩子学会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通览全书,我们几乎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所有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图画书,怎样选择图画书,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系统而详尽的知识让我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在这里迎刃而解。

“图画书不是有用和有益的东西,要有趣才行”。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撞击我的心灵,我想,那种力量叫做反思。事实上,作为教育者,我们谁都明白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等待。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做的远远没有说得那么洒脱,不是吗?

当我们学一首儿歌时,我们的目标往往是“背过”“会念”;当我们在讲一个故事时,我们的目标又往往是“知道故事中的主要意思”“看图能把故事讲下来”“懂得这个道理”;尽管我们的教案上都有情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往往并没有情绪放在第一位。

是的',这样的教学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

我并不讳言,就在几天前,我还眉飞色舞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个好听的故事,要认真听哦!听完老师会提问的,我看谁听得最认真。”就在几天前,我还在为孩子们听故事时的“全神贯注”而沾沾自喜,全然没有顾及到孩子们紧绷的神经。

是啊,带着“任务”听故事,不全神贯注哪行?

可是,这样的全神贯注中,能有多少孩子体会到故事带来的快乐,有多少孩子陶醉其中,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地被故事所感染?恐怕答案并不乐观。

在语言教学中,有时让孩子体会到“纯粹”的阅读的乐趣,恐怕比“有针对性”的课程来得更加有效。其实何止语言课呢?在我们在教学中,有太多的功利成份我们应当摒弃了。比如音乐,比如美术……

摒弃了功利的想法,现在让我们坐下来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吧!什么样的图画书是好书呢?松居直说:真实。读过雅布什的图画书,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也是这两个字,真实。“狗有狗样,熊有熊样”,这是许多人对他图画书的最高评价。“狗有狗样,熊有熊样”,这也值得称道?

初看,不可思议,细品,的确如此。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认识生活,学会生活。那么,就要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情境,而不是扭曲的环境。

当我们手里拿着色卡告诉孩子:“这是红色”,“这是绿色”的时候,请看一看窗外。如果现在刚好是春天,刚好有花有草,那么快扔掉色卡,带孩子们到户外去吧!那儿,才有真正的红色和绿色;

当我们指着挂图告诉孩子们:这是大树,这是小草的时候,请看看窗外。如果我们的幼儿园里能找到一棵真正的树,请把课堂搬到这里,因为那儿才有真正的树;如果条件允许,请不要把所有的动物弄成简笔画的形式呈现给孩子,别让孩子以为,只有穿着红肚兜,黑皮鞋的才是小熊;因为,孩子需要真实的教育!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4

关于迪斯尼图画书的看法我得承认在看到目录时,忍不住去跳过前面去翻看先生谈论关于图画书的看法。一直以来以为迪斯尼图书相当于儿童书籍的典范,先生却认为迪斯尼改动了原著中细腻温情部分,重点关注色彩浓重而失去了原著应该有的灵动感,迪斯尼为了故事高潮而浓缩整个故事,失去原著应有的血肉,“将原本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故事的艺术创作,搞成了追逐市场的廉价商品”。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先生的勇于直言而感动,先生是真正从儿童发展需求来考虑的图画书的,而不会追逐于大流。我想如果先生奖迪斯尼,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物质上的支持,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将孩子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同时也在用真诚的语言去劝诚孩子们的父母,孩子的艺术想象是需要好的艺术品潜移默化去影响的。

“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如果孩子真的能在好的图画书作品中体会到这点,这不正是我们为孩子念图画书的最终目的吗?

想起王林先生在谈及松居直先生在推动日本图画书发展时所说的一句话“我的前面没有路,找的后面留下了路。”看到这句话,眼中一热,仿佛看到先生一颗真的推广儿童图画书的内心,他勇于开拓并不断地进取,只为给日本的孩子们留下一条未来之路。这才是他最值得学习也最为敬佩之处。

反观自己,我走的是自己没有走过的路,身后是限着一串小脚印的路,走向何方,身为父母都需要谨思慎行。我想只要向先生一样,抱有一颗纯真的心,以图画书为桥梁,将爱的语言融于和孩子的讲读之中,才能将这条未走过的路走的更加坦然,成为通向幸福之路。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5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像我这样80后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大多也会给孩子买些绘本或书籍,让孩子从小接受书本的熏陶。

一面这样做着,会不会一面心里也同样疑惑着,阅读的意义与方法。

我小孩已经4岁了,更小的时候也跟他买了一些绘本,但那时我们也都兴趣不大,偶尔跟他讲讲,更小时的他好像对绘本也没那么多兴趣。上幼儿园之后我发现他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出比以前更大的热情,同时各方面也进步很多。我想是幼儿园里较多的孩子一起互动给了他很多的榜样。

他也是在这个时候会主动的要求我跟他讲绘本,有时会要求我跟他讲老师发的书。我也慢慢地陪着他接触越来越多的绘本,也慢慢地被绘本里那些符合幼儿生活真实性及创意性的语言及画面所吸引。这个时候看《幸福的种子》真是对我帮助很大的一本书。

“阅读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享受。”我们在挑选书籍时不要被书籍表面的光鲜所迷惑,挑选那些符合小孩认知、他们感兴趣的书籍。阅读,并不是为孩子知识的累积,亲子间的阅读,父母抱着孩子,通过给小孩读书,让孩子获得听觉上的一场盛宴,这是一种享受,享受父母的爱,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这些书本,将书中的文字与小孩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书的美好进一步扩展到生活中,给了他们充实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像给孩子种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哪天会开花结果出来一样。

有这种经验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感受生活与艺术的美。而错过这种经验的孩子,对绘画、音乐等艺术都很难有感觉,对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都觉得没趣而无聊。

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一天天的坚持与积累,直到哪天他完全充盈地占据着你的心灵。我也会进一步通过孩子的成长而弥补自己这方面的缺陷,慢慢去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