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文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 读后,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评价一本书的优点和不足,形成自己的独立看法,而不是盲目跟从他人的评价,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平凡的世界世界读后感15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平凡的世界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1
作为一名理科男的我,对于文学小说却独有情钟,每每阅读只求多而不精,要说有意外的话,《平凡的世界》就是那为数不多的几本之一,读了无数遍直到现在,我也许更能去诠释平凡的定义。
其实人的一生就像这本书一样,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就该象主人公孙少平那样不低头,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运的道路上走出一种让所有人都为之叹服的人生之路。
从小处着眼,路遥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路遥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赣台,这可能就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在这个物质文明喧嚣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书中穿插了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到一起,他们也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他遇到了田晓霞,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至少对于我来说,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我认为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到了极致,我甚至觉得少安就是身边的某一个人。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而他与润叶的爱情又是那么的让人惋惜。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他的那种喜悦,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少安没有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再说到少安的事业,可以这么说,少安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多么的现实啊,付出才会收获。有得当然有失,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绝笔。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等待我们的是幸福还是灾难,就像我们永远不知道看似外表完美的苹果里面是好是坏,只有自己去品尝、去接受,才知道那未知结果的味道。作为平凡的我们,注定会有一个平凡的世界。可我想,我们要向少平学习,学会乐观勇敢的去接受面对生活的一切不幸,认真对待任何一份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个人。如此的话,同样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别人的尊敬。
也不知是在何时曾看到过这样一段关于幸福的描述,“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我想,我们今天都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这样平稳的时代,可以有着安稳的生活,不会遭遇到与孙少平一样的苦难,但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历练,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是平凡的一员,但我们仍要跨过泥泞,我们要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2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平凡的世界》开场质朴而厚重、白描一般快速勾勒出黄土高原的风貌,简练而有力的叙事风格就像一位老者坐在树下给你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村庄人们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和欢乐,描写了他们在大时代所走过的艰难曲折历程。
一本好书,应该深刻地影响一个人,至少让读者读后有所触动。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它不华丽、也不晦涩,但总能吸引你读下去。正如路遥先生所写“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黄土地总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闭塞,但它也是每个人站立成长的地方,承载着你的欢笑和苦难。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是糙红又蜡黄的面容,充满裂纹的手掌和赤脚踩在田间的样子。
主角孙少平家境贫困,家里拖累多、光景差,渴望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走出小小的双水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种种因素没有考上大学,现实也打破了他的理想。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要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他已经看过一些书,知道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一生都要经受许多的磨难。后来,无论是在家里干农活、在原西县打零工,还是在大牙湾下矿井,他总是倔强地干好每一件小事,挤出时间去读书,竭力让自己的眼界不被束缚,孜孜不倦地探索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故事的开始,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农村学生;故事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煤矿工人。他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甚至失去了更多东西,但他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臧否,做到了自己说的——必须要去外面闯荡一回,只是不愿这样过一生。
哥哥孙少安像很多家里的大哥一样,早日扛起生活的重担,要照顾老人,要供弟弟妹妹上学。他没有离开过双水村,却终于也没有过上那一成不变的生活。老父亲孙玉厚,是一个操劳困苦一辈子的人,他就像土地一样深沉,遇到事情,无能为力地蹲在墙角抽着旱烟,苦难是他一生的主题。
还有“小市民”般的孙玉亭、冲破思想桎梏的田福军、代表新青年的田晓霞。每个人在这片土地上越走越实、越走越沉。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并不新奇,但很容易会联想到自己、父母和身边很多人。在阅读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不断逼迫你去思考人生、人性,去重新审视自己,让你对亲情、友情和爱情有了更深的感悟。
有人说,这本书带有时代局限性,过去那种衣食匮乏的年代离我们已经遥远,对于物质充沛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没有吸引力,也难以理解。
我倒觉得,恰恰相反,这本书所传递的在大时代下小人物不屈服命运、独立追求精神世界,对于物欲横流的今天来说尤为难得。满足欲望获得幸福是人的天性,追求物质占有,追求感官刺激,追求精神上满足都能使人感到幸福,但是只有精神上的满足才是长久的、高层次的幸福。精神上的满足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对自己的存在感到认同,是有意义的人生。正如书中人物一样,对世界有大的视野,对自己的人生和困苦就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并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把这一切上升到理论层面。对他们来说人生的意义是:不要像父辈一样生活、是要走出双水村、是可以弯腰干活但脊梁骨一定不能弯的硬气。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挫折、压力和责任,无法逃避,波涛汹涌的内心才是每个人平凡而不平庸的世界。
遍地都是黄土地,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
平凡的世界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3
?平凡的世界》对我的影响也许我现在还无法预测,有一点时肯定的,它给予我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它改变了青春时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我的态度。真的事无法言语,只记得那段时间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内心充满着各种幻想。我开始变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觉世界事多么的美好。一切都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了。前几天在学校宣传板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认为我的境界应该是上升了已成的。是以往的我,充满怒分。看完这本书,我平静了下来,我开始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每当我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的路上,我吸收着新鲜的空气,眺望着远方的天空,真是心旷神怡。路旁的野草似乎有了生命,天上我飞鸟似乎能够与我交流。夕阳听见我的歌唱也愈发红火。
什么是幸福,我想这就是一种吧。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的确是个很好的口号。可是当前这个社会明显是偏重与物质文明的。到大学读书四年了,我感觉我的确变了很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实在是太难了。我们有太多的束缚,如宿友都找到了女朋友而你没有时,同学都去聚会而你缺席时,别人都在狂欢而你却一个人静坐时,你还能从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吗?尽管你不喜欢聚会,不喜欢唱歌,但是你别无选择。无奈,的确。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当少平得知小霞死亡的消息时他能接受吗?
当少安收到润叶给他的那封告白时,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吗?生活真如歌德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在推着石头到达山顶,然后石头滚下来,我们接着把它推上去,周而复始。
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到一起,他们都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他遇到了田晓霞。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到了极致。我甚至感觉少安就是身边的某一位人。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是的,没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
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他的那种喜悦,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少安没有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他在潜意识李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再说到少安的事业,可以这么说,少安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多么的现实啊,付出才会收获。有得当然有失,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绝笔。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平凡的世界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4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题记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意味着,这世间暂时死亡,另一世间复活。无数个中午,我总或悠然或急不可耐地走进《平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作为旁观者又却似主人公般认识了孙少平、田晓霞、孙少安、田润叶、郝红梅、曹书记、王班长这样一号人物,他们的世界,也正如我们现实社会,是酸甜咸苦、悲欢交织的。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对下一秒的未知。
虽说它叫《平凡的世界》,也许他的生活貌似真的平凡,但他,孙少平,在我脑海中却形成了一抹独有的印象,他不似我所知道的任何一个人。孙家一家人,都有一“通病”——勤劳又肯干。如他哥哥孙少安,孙少平在干起农事上,丝毫不马虎、丝毫不逊色,甩开一双拖鞋在旁边,撸起裤腿就是一顿猛干,(他在他所面对的所有事情都是如此认真,揣着一起敬畏心,优秀的人优秀的不是哪一方面,而源于某一品格),按他这架势,在农村糊口谋生,应该无需任何担忧。但,他走了,去了一个叫原城,——一个从小到大与他仅有过一次邂逅的地方。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他初来到这座城市,只是一个破补丁布包,一双洗得褪色了的鞋子、一身黯然无色的衣服,一副稍带惊叹、好奇又有些无措的青涩面孔。“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不到几个月,他“系统翻新”了一般,浑身上下布满了肌肉,同时也遍布或已久、或还未结痂的一道道杂乱又狰狞的疤痕,这是这座城市留给他的刻章。
其实,这期间,他哥哥的砖厂正是红火之时,也需要人手。他若还乡,也许是另一番好风景,至少不会如此劳累。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方向,款款独行,才不致倾溢,人活着,总要有属于自己一人的追随着什么,它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至于他为什么宁可做苦力也要留在城市,……人总是喜欢不断地去接触未知,它赋予生命别样的力量。
他与田晓霞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胶甜似膝,我感受到的,是心心相印的静谧、毫无猜忌的自然、情比金坚的信任、唯我懂你的默契。他们也许只是书里这个世界的虚构人物,但在我看来,真爱就是这样,就只是这样。“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孤独是常态,所以陪伴才显得如此珍贵。况世上本知己难逢,如得一遇,不悔此生。
田晓霞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可望而可及的“理想化模型”,她温柔懂礼、处事有原则、大方又自信,并且懂得理解他人。于孙少平而言,她是一只云雀,衔来了一枚阳光。她每周都如约送礼给孙少平一摞报纸、书籍看,生怕他哪天成了她不愿见到的“满口黄牙,活着就为口饭吃”的孙少平。可以说,她对他一生的影响似一双无形的手,推着他靠近光明。“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大都好物不坚牢,琉璃易散玻璃脆”。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当最后一涛浪涌卷没她的发丝,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就这么没了?——应该会像其他小说中那样,带着主角光环,她最终又被某些潮水送上岸了吧?亦或是一块木块温柔而有力地将她托出水面?——她是那么美好的一个存在啊!丝毫不敢松懈,直到指尖滑尽最后一页,我才确实了路遥笔下的白月光,那天被卷入了潮水之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们承诺永远的时候,人也没骗人,只是……人生无常啊。那天,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指在了它应在的位置,下午四点一十五分零零秒,我步入那道我们第一次定情的小阴坡,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习惯于也太过喜于美满大结局,可读到此书尾声,说不上满目疮痍,甚至孙家各自都活得更好了些,但我心中仍有些愤愤不平,有些惆怅、失意、迷、愤。但,生活就是如此,不是吗?
人活着,不能只看到了一面,忽视了不愿。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了。
平凡的世界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5
翻开这本书,我就知道,自己正在踏上一个伟大的旅程。这是关于那个时代的回忆,并不久远,却恍如隔世。
故事是从主人公孙少平求学时期的县立高中开始的。食堂的菜分为“甲乙丙”三类,却是学生家境的充分体现:富裕、温饱还是赤贫,从颜色上就表现得极为分明,而孙少平和郝红梅正是那最特殊的一类,在贫穷面前,人的尊严和敏感的心会更加凸显。
在一般的小说中,但凡这样出身的主人公往往会意志坚定,不屈不挠,即使再怎么贫困也会时时刻刻充满着自信。可路遥并没有这样写,自一开始我就看到了一个自卑,无助的人物形象。这样也许少了些激昂与振奋,但这才最真实。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性格也就是那样子了。
不过,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在经历了初恋的失败后他已逐渐成熟,这时,出身优越,见多识广的田晓霞逐渐走进了他的世界。他又因此进一步成长。不甘心在家务农的孙少平又来到煤矿当矿工,同时和田晓霞的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当他就快到达人生的巅峰时,却收到了田晓霞意外身亡的噩耗。后来又经历了矿难,在这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下,他完成了真正的蜕变,从平凡到伟大。
他是一个极有自尊的人。一开始他因家境贫穷而深感自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他的自尊开始茁壮生长——他已经不像刚入学那样,老是等别人打完饭才去取那两个黑馍,他渐渐抛弃了这种虚荣或者是自卑,大大方方站在队列中取他的饭。到了揽工时自尊更加强烈,不愿接受曹书记一家多给的九十块——一种男子汉的气概,使孙少平不愿接受这种馈赠。
如此平凡之人却有如此强烈之自尊,更体现其人格高贵。
其次,他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
当曾经嘲笑过他的候玉英快要被洪水淹没时,他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冲出去救了她;当曾经在感情上伤害过他的郝红梅偷拿手帕被抓住时,他不仅拿出自己的钱帮郝红梅付了手帕,还要求侯生才起誓不宣扬这件事以维护郝红梅;当他在揽工时发现包工头欺负做饭小女孩小翠时,立刻找包工头“算账”,并坚定地带小翠离开了工地,几乎将身上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小翠帮其回家;当师傅王世才去世后,他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惠英嫂和明明的责任。
就是如此善良的一个人啊,甚至善良地让人觉得不真实!
最后,他还是一个有自我追求的人。在面对家庭需要人手干活的的时候,他清楚地意识到不应该囿于双水村这个小天地,应该出去外面闯一闯。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曾面临过这样的抉择困境:当个人的责任与自身的追求发生了冲突时,是选择服从于沉重的责任,抑或是遵从自己的本心追求自我价值?孙少平给出的答案是后者,当然他也不是完全逃避对这个家庭的责任,他也会将自己揽工赚到的钱寄给家里。
哥哥孙少安又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他早早辍学供弟弟读书。他没能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润叶走在一起,却也收获到了另一份幸福的情感。相对弟弟而言,他的人生也充满了波折,但生活就是这样无奈。
他们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我们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对于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路遥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就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却选择了煤矿,这不是说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于是,他选择了平凡。
只有做一名劳动者,不去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