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5篇

时间:2023-09-11 作者:Monody

经过阅读,我们对故事中的情感变化有了深刻的读后感,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书中的寓意和象征,领略作者的深意,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5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篇1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题记

苦与甜,痛与乐,爱与怨。这些复杂的情感在路遥的笔下纷繁交织,凝成了《平凡的世界》这部著作。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农民家庭出身的孙少平,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去到县城里读高中。既不像好友金波一样家境宽裕,也不像班上别的同学一样有权有势。心理上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让他沉默寡言,在学校总是独来独往,生怕被别人看见自己的寒酸和落魄。毕业后他一个人四处打拼,但路途依旧充满了泥泞坎坷。工作、感情生活不断锻造着他,一步步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如果说从前的他只是为了寻求出路,那么后来的他,就是在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人生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身为家中的长子,孙少安早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孙家一贫如洗,还有卧病在床的奶奶,年幼的弟弟妹妹。尚且年少的他,不得不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负重前行。在家作为兄长,他算得上是顶梁柱,和父亲一起撑着这方小小的、唯一能让他们容身的天地;在外作为队长,他一直都以身作则,精明强悍、吃苦耐劳、脚踏实地。

即使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依旧能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田润叶,她的为人正如她的名字一般,像是一朵需要人呵护的雏菊,不张扬、不明艳,亲切温润。家境体面,却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子。她曾经喜欢孙少安,便主动去靠近,深深地期望着和他共度余生。可是这些念想终究抵挡不过现实的压迫,情窦初开的少女也嫁作他妇,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有圆满的结局,但不是所有的不圆满都是不幸的。

“生命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孙玉厚几乎一辈子都在勤苦劳作中度过,过着缺衣少食的清贫日子。老实巴交的他无力改变生活的现状,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儿女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一直在尽力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虽然物质上比不过别人,家庭氛围却一直是和睦友善的,让孩子们都能体会到真情。

也许有的人天生缺乏自己做大树的能力,但是他们能够做很好的土壤。

你看,这些平凡的人,都认清了自己的意义,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世界这么大,我们都是独立而平凡的个体,按着自己的人生轨道运转。这一路注定不平坦,都要经历很多次挫折,面临很多次困境,有过很多次迷茫。但是,请一定不要放弃,无论结局如何,我们都要先怀揣着理想去闯一闯、试一试。就算再不起眼的一颗星星,也会散发出坚定的光。就像,每一个不曾预知的理想,都会在你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后,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你一定要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亮。愿我们所期待的,皆如灿烂星子。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篇2

平凡的世界,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平凡的世界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该是作家心灵的折射:路遥定也是那么的一个人。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篇3

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遥。当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多是农村题材,担又不局限于农村生活的描写和城市“交叉地带”发生的人和事。特别是着重表现年轻人的生活,通过他们爱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

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然而,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篇4

扬帆向西,哥伦布率领nina,pinta,samtamaria三艘船,从海上寻找捷径,去完成西班牙王室赋予他的使命;前往印度。没承想,哥伦布藉此发现了新大陆,也证明了让他名垂青史的结论:地球是圆的!从那时起,无论哪个国家,不管哪种文字,老一辈口传身授,教科书言之确凿,告诉我们的仍是这个真理般的结论:地球是圆的。

直到2005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l.friedman)一声惊呼——地球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顿时引发全球关注。三度获得普利策奖的friedman做过多年的国际专栏作家,有机会到全世界采访和观察。他熟悉各种机构、建制、会议、选举活动,也熟悉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还有各类企业家的生活方式与状态。在深入观察和解释了全球化进程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后,他用一本全新的著作《the world is flat》,告诉人们:世界平坦化的趋势已经发生,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3.0新纪元。世界正从小变成微小。friedman进一步认为,这一切,将对国家、公司和个人产生深刻影响。

历史似乎正进行着一次有趣的轮回。五百多年前,哥伦布使用简陋至极的导航技术穿越海平面,并安全返航,以此证明“世界是圆的”。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1个昼夜,一直到1492年10月3日凌晨,才发现第一块陆地。哥伦布深信他脚下所踩的正是印度,而实际上,那是后来被命名为“亚美利加(america)”的崭新大陆。几个世纪后,美国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光顾真正的印度。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在顶尖学府里接受教育之后,已经掌握了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世界仿佛骤然变平——正像那些印度工程师面前光滑如砥的液晶屏幕,鼠标点击之间,已经能够轻易调动遍布世界的产业链条。

本书把全球化的演变分为三个主要的纪元:

1.全球化1.0自1492年,也就是哥伦布扬帆西行那一年,持续到大约1800年。这期间把世界由大尺寸缩成中尺寸。

2.全球化2.0大概冲1800年持续至2000年,中间曾经被大萧条及两次大战打断。全球化2.0把世界从中尺寸缩成小尺寸。

3.2000年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全球化3.0。世界从小缩成微小,全球竞技场也被铲平了。

在1.0,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在2.0,推动力来自企业;在3.0.推动力则来自个人。个人的力量大增,不但能直接进行全球合作,也能参与全球竞逐,利器就是软件,是各式各样的电脑程序,加上全球光纤网络的问世,使天涯若比邻。

世界正在变得平坦,并且变平的世界只是开始十辆推土机开始聚在一起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且更平坦的全球竞技场。世界被铲平,当你也感受到铲过来的那股力量时,请也找一把铲子向自己的内心挖进去,千万别想要筑墙。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篇5

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