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就是对一些事情产生感想之后,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情绪,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内心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书面材料,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冬奥运会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冬奥运会心得体会篇1
奥运会是一场全球盛典,也是一个大课堂。中国人办奥运会是第一次,这个第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昨日的绚丽与今天的新貎,也使中国人学到了很多东西。中国人举办奥运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加深对世界了解的过程。
奥运会是学习奥林匹克精神的大课堂——7年筹备,奥运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全国各地举办了成千上万场奥运知识讲座和竞赛活动。“奥运进社区”、“奥运进校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也都可以感受到全民了解奥运的热潮。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奥运知识课,有的大学还开设了“奥运文化讲堂”。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了解,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伟大进步。
奥运会是学习体育知识的大课堂——有些体育项目,很多中国人过去听都没听说过,现在谈起来却如数家珍。当你听到邻居老太太饶有兴味地说起篮球比赛中的“3分球”,你一定不会再觉得大惊小怪;当你看完中国女子佩剑团体以一分之差痛失金牌后,一定会有兴趣上网查一查佩剑比赛的来龙去脉。正是从这一场场激烈的竞赛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体育知识,这些知识也增加了很多青少年对一些项目的兴趣,激发起我们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奥运会是学习国际知识的大课堂——一场奥运会的开幕式就等于是一堂各国和各地区概况的介绍课,很多人从服装、旗帜了解了过去很少了解的国家和地区。伴随着各项比赛的展开,伴随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展览、演出活动的展开,我们在自己家门口有了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奥运会让我们学到了国际知识,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奥运会是学习文明礼仪的大课堂——通过举办奥运会,一场“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很多城镇、学校、机关、企业都印发了文明礼仪手册,宣传普及各种礼仪规范。在奥运会的推动下,服务水平在升级,公民素质在提高,生活环境在改善。微笑的中国人迎来了世界的微笑,我们用礼貌热情接待八方宾客,也赢得了世界对我们的尊重。
在奥运会这个大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更体会到了学习的力量。虽然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我们缺少经验,但我们凭着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用开幕式的成功赢得了世界的喝彩。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不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精神,不断超越自身向前迈进的吗?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漫长而艰难的发展道路上的一站,过了这一站,我们还要接着往前走,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冬奥运会心得体会篇2
轰轰烈烈的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于8月24日盛大闭幕,那激动人心的志愿者之旅瞬间变成了历史的永恒。为了给我们医疗团队留下一个永久的回忆,由我和阿展策划,要制作一个献给医疗志愿者的纪念光盘。前期制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像没有资金支持,没有专业的制作软件以及没有任何的制作经验。但是,领导说得好,“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于是,一步步地探索,我们开始了充实的“制作之旅”。
先是搜集素材。医疗团队有70位志愿者朋友,因为平时就比较注意存留工作资料,所以在搜集照片方面还是比较顺利,各位朋友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正巧赶上局里的dv进了场馆一天,我们利用这个大好机会,自己录制了视频,虽然是业余水平,但是真实记录了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
而后就是整理照片和视频资料。这是个需要技术支持的活。照片倒是易于整理,尽管百余张照片整理起来颇费时间,但是毕竟photoshop等软件唾手可得。视频剪辑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大工程。阿展自掏腰包提供软件,并且把经过众人之手拍摄的好几个g的原材料一一剪裁并编辑场景,可谓达到了前后呼应、颇具情节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这个光盘的亮点展示。开始的部分还要有几段北京赛场中国奥运健儿夺冠以及过渡到青岛奥帆赛场殷剑夺冠的视频,这里真诚感谢我们的技术指导坤哥,尽管他也是非专业人士,但给了我不少技术上的绝对支持。
接下来是制作软件的选择,从网络上下载了几个不同的制作软件,绘声绘影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windows自带的系统里发现了movie maker,由于不需要序列号,设计排版也基本满足需求,就选用他开始制作。
接下来就到了关键的部分,布局分化及效果编辑。根据领导指示,结合整体的情节需求,把光盘分成了前期培训考核及物资筹备-we are ready、工作剪影-我是明星、志愿者风采-forever friends几大主题。根据主题每个部分由视频和照片组成,配有背景音乐及字幕说明。这是个比较大的工程,光是调整版面就费了不下十次的功夫。制作的时候总是会有新的灵感出现,于是就不厌其烦地修改。呵呵,好在最后的效果领导和朋友都比较满意哦!
制作完毕,本来大大地舒了口气。谁知道,在导出的过程中出了很大的麻烦。由于缺少制作经验,导入的视频、照片存在格式、清晰度等的差别,直接导致导出失败。于是,又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找到一个照片和视频的中和点,成功以dv—pal模式导出并刻录成盘!
哈哈,再过一两天,经过包装后的“相逢是首歌,奥运连着你和我”记录片就要新鲜出炉啦!让我们期待着......
冬奥运会心得体会篇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更是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契机。
彰显创新大国形象。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的雪车雪橇赛道、帮助运动员备战的风洞实验室、首都体育馆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最美的冰”。着眼科技创新,中国用更高的标准为冬奥皇冠镶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从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完工,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从众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到部分项目从有到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成为中国最闪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科技的魅力。
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好在正月里举办,这是中国在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家里”过年,感受一场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会徽“冬梦”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观,讲述着中国发展故事,传递着中国价值。
展现文明友好形象。“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东道主,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计划招募志愿者2.7万名,61.6万人积极报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学生占到了81%,他们将以优质的服务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展现中国文明友好形象。
“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让我们携手走进冬奥会的“北京时间”,讲好中国故事,塑好中国形象,一起拥抱美好未来。
冬奥运会心得体会篇4
延期一年后,以“激情聚会”为口号的东京奥运会将于本周正式开幕。因疫情原因,这一届奥运会将全程在疫情限制措施下举办,现场观众比例也会严加限制。
在日本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史上首届延期举行的奥运会能够走到开幕已属不易。根据日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于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时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
由于疫情反复,7月初,东京启动第四次紧急状态,实施期限从7月12日至8月22日,意味着从7月23日至8月8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将全程在防疫限制措施下举办。为保障东京奥运会比赛安全,今年6月底,主办方正式决定东京奥运会观赛人数为场馆可容纳人数的50%以内且上限为1万人,有现场观众的比赛场次锐减。
第32届东京奥运会在世人的期待中盛大开幕了东京奥运会正式揭开大幕。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文艺演出既像一出戏剧,又好像一次摇滚音乐会,整个开幕式演出贯穿了数不清元素。牧歌中的炊烟,莎士比亚的诗句,劲爆的摇滚……
整场开幕式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一是开幕式的场景很有创意,在体育场上没有什么极为华丽的舞蹈,也没有过于绚丽的烟火,却是一片安详宁静的田园风光,奥运会在人们眼中就会多一分美好,多一分和谐,有理由相信,东京奥运会,将是一届成功,又充满南美风情和欢乐元素的体育盛会,对此我深信不疑。
冬奥运会心得体会篇5
圣火传递途中经过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古镇。
坐落在诸神栖身之所的奥林巴斯山脚下的迪奥村只有不到2000人,为迎接圣火的到来几乎全村出动,在古剧院遗址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小村子民风淳朴,看到追随圣火而来的中国,都报以微笑和好奇的目光。迪奥村请来了主持奥林匹亚取火仪式的希腊国家电视台主持人科斯塔拉斯,这位风趣的老人看到村民们对中国很感兴趣,特意把新华社雅典分社首席梁业倩当成嘉宾拉到话筒前,让她为好奇的村民们讲几句话。梁业倩用自学的希腊语向村民问候说:“你们好,我是来自中国的。”热情的村民们随即报以欢呼和口哨声,手中挥舞着中国和希腊国旗。中国和希腊人民的距离被瞬间拉近。
在港口城市沃洛斯,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副社长谢栋风也被当地电视台“瞄上”,一直采访别人的他自己也成了被采访的对象。当地astra电视台请他谈一谈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圣火传递的感想,以及对希腊组织工作的评价。谢栋风说:“感受到了希腊人的热情好客,组织工作非常出色,非常感谢希腊人民。中国人民同样热情好客,并为举办北京奥运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北京奥运会一定也会非常成功。”他们的显然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连翘大拇指。
和圣火赛跑
圣火在希腊境内传递的一周中行程非常紧密,每天至少要经过五座城市。从早上8点左右到晚上6点,除了每座城市的欢迎仪式外,圣火一路奔驰,完全不会给特意留出采访和工作的时间。
如此一来,一直紧跟圣火的新华社几乎没有写稿的时间和地点。但为了保证国内众多关心圣火传递的读者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新华社只好想方设法,尝试在许多千奇百怪的地方写稿和发稿。
曾在中午吃饭的小餐馆边吃边写,也曾在停车场等待圣火到来时写过稿。曾经厚着脸皮坐在当地旅馆大堂的沙发上工作,并“偷”用他们的无线网络发稿;甚至为了赶在下一站之前完成上一站的稿件,在高速路上驾车追赶圣火时,也忍着头晕眼花在时速一百多公里的汽车内写稿,然后用手机上网的方式发稿。
冬奥运会心得体会篇6
一场喧嚣、欢乐,又不失温情,以及历史厚重感的奥运会开幕式就这样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能让每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的大聚会,充满了激情与欢愉。
百年奥运历史上首次移师南美洲,面对外界的质疑与吐槽,巴西人用一场充满南美、桑巴风情的盛会让全世界为之陶醉,“欢乐”应是现场最直观的感受。
当地时间8月5日晚8时,北京时间8月6日早7时,2021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体育场举行。整场文艺演出将东京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等元素的出场,体现出这个南美最大国家与自然、环保的密切联系。事实上,不光拥有匠心独运的文艺表演,他们还有无比细致的一面,从而让世界看到他们办好一届世界性运动盛会的决心和信心,这似乎与人们对巴西人自由,又略带散漫的印象大相径庭。
作为开幕式最大亮点,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引导员脚踏用植物点缀的三轮车引导各国运动员入场,让人犹如置身在狂欢节的氛围之中,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多种族国家独有的热情。环保奥运,没有奢华的排场,没有炫目的特效,五环是全绿色的,火焰也是这么些年来最小的,但是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真的超过了想象,低调却美丽,祝福所有运动员,期待奥运顺利举行。
“我对东京奥运会有充足信心,”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多一分对巴西人的理解,奥运会在人们眼中就会多一分美好,多一分和谐,有理由相信,东京奥运会,将是一届成功,又充满亚洲风情和欢乐元素的体育盛会,对此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