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儿童教学反思5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Cold-blooded

通过写教学反思,我们一定能从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收获,教学反思会让你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123儿童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123儿童教学反思5篇

123儿童教学反思篇1

这篇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另一首则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在教学《我想》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提问: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最美的愿望,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出最喜欢的画面。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春天的阳光是那样地柔和;有的说“长”看出春天万物生长,草木葱翠,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讲到“蓝天是我的课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课堂上可能有些什么?学生联系诗歌,发挥想象,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他们说小鸟是我的同桌,白云是我课桌,太阳是我的老师……而教学《童年的水墨画》时,则是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歌,再在每个小标题的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来概括每一小节的大意。接着则是交流大意,学生提疑,最后诗句赏读。在两首诗歌都教学完后,则让学生按照《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的体裁二选一仿写和创作诗歌。

课后,师傅说,仿写习作环节,让学生创新思维是好,但若是缺少指向性,若能将二选一改成就仿写《我想》会更好。师傅还说: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过多地分析诗歌,学生没法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的确,我在分析诗歌语言魅力的同时,主要让学生粗略地自由读,再加上齐读,却忽略了让学生反复诵读。

诗歌教学中,只有重视朗读、重视指导朗读的方法、重视创设朗读的情境,才能真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上最美丽的风景。

123儿童教学反思篇2

冰心是一位心中充满爱的伟大作家。她一生爱孩子,因此,她笔下的这篇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孩子真诚的爱。透过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她正以她永恒的微笑,无限慈爱地望着我和课堂上所有的孩子。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涵的美呢?

在阅读教学中,我对教材做了这样的处理,摈弃备课时按部就班的教学过程,着重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学习:

一是感受课文中那群春游的孩子们的快乐;

二是感悟冰心奶奶对孩子无限喜爱的感情。

首先从课文的主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儿童”入手。冰心奶奶路过颐和园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近颐和园去”。在门口、园中几次遇到春游的儿童,这些春游的孩子们是多么快乐呀!请学生仔细读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句子里读出了儿童的快乐?围绕这一问题展开阅读,并随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写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逐一品味,引导学生入景入情,体会孩子门的快乐,并用朗读表达这分快乐。

其次,引入第二方面内容的学习。从颐和园门口到园内,随处可见儿童。这么多儿童,对于喜欢静静地游园赏景的人来说,有点烦,甚至太吵了,可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孩子们是那么快乐,那么充满活力,而且游园时要“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冰心奶奶爱孩子,她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紧接着请学生再次读课文,找找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爱?学生找句、品句、谈感受,读句,感悟冰心奶奶对孩子的爱。

总结: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他的眼里才会有爱的光芒;只有心中有爱的人,他的笔下才会有爱的清泉流淌。冰心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读她的诗文,我们可以懂得爱世界、爱大海、爱星星……我们也将成为心中充满爱的人。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吗?介绍冰心作品:《冰心儿童文学全集》(上、下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冰心散文》等。

这堂课上下来感觉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比较以往的咬文嚼字的学习更放得开一些,虽然有点粗线条,但学生的情感体验比较到位,并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孩子们的快乐和冰心奶奶对孩子真诚的爱表达出来。

123儿童教学反思篇3

从刚拿到语文书,看到《问银河》这篇课文就觉得应该很好上,它是一首文学性很强的儿童诗,全诗四个小节都以提问题的方式抒发小作者看银河的感想,和孩子们的生活很贴近。他们应该会有很多话可以讲。可是真正上到这节课,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按照课文中的样子,也向银河提一些问题,想让孩子们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我料想中小朋友们会立刻冒出了一肚子的问题: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河里的小鱼是银色的吗?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刮风吗?你那里下雨吗?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的河边有密密的大森林吗?那里风景美吗?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上面有水吗?有浪花、小船吗?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月亮是你的朋友吗?等许多有趣的问题。可是可是他们居然不会讲!告诉他们答案?不!我们所看重的应该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维要得到最自由的发散。于是,我慢慢引导,提醒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小河吗?小河里有什么啊?想象以下!同时对他们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都给予赞扬。然后让他们把把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再用赞许的语气对他们说:“看,你们真了不起,也创作了一首新诗!”

哎,孩子啊,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多到外面去看看大世界。我想,如果多一点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今天课堂中就不会出现类似的尴尬。

123儿童教学反思篇4

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可能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了,可能过于注重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缘故,教学中常常不自觉地、按图索骥式地带着孩子机械阅读文本,并不恰当地以实物或某些媒体漂亮的画面,来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对课文的阅读感受、想象、体验和理解。殊不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标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那些文学性较高的叙事类、抒情类文章,应该十分重视和引导孩子展开个性化的审美阅读,通过反复诵读,启发他们在学文识字、感悟积累语言的同时,设身处地与作品里的人物进行对话,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启发他们寄情于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对号入座式的解读作品,或机械地以所谓的直观的图画、景物等来影响、干扰或替代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悦读。

语文课堂就应是学生快乐的天地,就应是一门陶冶人的艺术,就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应让学生走进自信的大门。教师就必须重视朗读、重视指导朗读的方法、重视创设朗读的情境,真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美丽风景。

123儿童教学反思篇5

小学五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新补充阅读》上的课文助读,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教学完本课后,静心反思,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刚上课就先抛出一个问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通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稍做思考就能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接着追问: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然后交流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教学反思:以作者的游览路线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小天使”又比喻什么?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最后进行赏读品味。

2、出示自学要求,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4自然段,可同桌交流补充。

3、集体交流。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两个问题展开。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

4、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

5、回归全文,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教学反思:以“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下文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抓住关键词,深入挖掘,感悟内涵。

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就能有根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如“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让学生体会游春儿童的多和快乐之外,结合“小天使”来深入挖掘,这些儿童还是怎样的儿童呢?(天使般的儿童、春天般的儿童、鲜花般的儿童……)学生对儿童就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群儿可爱、纯真、快乐、活泼,充满朝气的儿童。下面的句子我同样抓了“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两个“匆匆”等一些最能体现儿童特点的词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感悟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拓宽阅读,走近作者,感悟真情。

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上台交流朗读课外读的冰心奶奶的作品选段或阅读感受。(课前推荐阅读《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繁星》等)

教学反思:冰心奶奶是我们大家敬仰的伟大作家,她的许多作品都抒发了童真的无邪和伟大的母爱,处处流露出她对少年儿童的喜爱和关心。我觉得仅仅通过学习一篇课文来了解冰心奶奶真的是太肤浅了。为了让学生能更近距离的走近冰心奶奶,了解冰心奶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通过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来走进她的内心,体会她那颗关怀少年儿童的拳拳爱心。这个教学环节的创设,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不仅是对本课的延续,更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冰心奶奶对少年儿童的喜爱和关心,使他们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对冰心奶奶的敬爱、钦佩之情,及促使他们积极阅读冰心奶奶作品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