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要有勇气展示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很多人写作文时感到头疼,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进行素材的积累,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中国青年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中国青年的作文篇1
“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小船与风雨搏击后的成长;“千朵万朵压枝低”是梅花与风霜斗争后的成长。春笋在破土而出时,就誓要顶天立地;梅花在吐芬落蕊时,就誓要争霜斗雪,海燕在轻掠海面时,就誓要搏击风雨;而祖国在战斗号角吹响时,就誓要复兴。作为祖国复兴的预备战斗员,我正承受着祖国的恩泽雨露,在这恩泽雨露中,我一定会茁壮成长,成长为这场战斗的真正的战斗员。斗争后的成长,而我正承受着祖国的恩泽,社会的雨露,任凭风雨,我定要成长。
驾一叶扁舟,飘洋过海,我开始抛却迷惘。时光荏苒,往日的迷惘令我无法挣脱旧梦的枷锁。读初中的我彷徨,以无限的失落换来没有希望的呻吟,我就像戴望舒一般彳亍在寂寥的“雨巷”……可是,当我内心无意间涤荡着国歌激昂的曲调时;当我看到凝聚着祖国骄傲的“辽宁”号试海成功时;当我听到中国人民在为钓鱼岛事件义愤填膺时,我不禁感慨万千。短短一百载,从列强闯开中国大门烧杀抢掠到新中国成立并独立于世界舞台,这是怎样的跨越与成长!我内心的愧疚油然而生,从那一刻起,我试图张开寻梦的翅膀,冲破迷惘的牢笼。我开始生发出一种向上奔跑的无穷尽力量,为自己,也为祖国。
骑一匹骏马,驰骋原野,我开始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对坚定维护祖国尊严与利益的沙祖康的完美阐释,我开始明白尊严对于一个国家是何等的重要,而这尊严又何等地需要奋斗不息的中国人。于是我心中埋下了敬佩的种子,我耳旁荡漾着周总理为中国自强于世界的谆谆教诲;呈现着邓稼先拼命回国并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响彻着刘洋成功飞天光耀祖国的坚定立场,而祖国正是在不乏这些奋斗的人才中逐步成长。紧张的学考之钟敲击着我的心灵;激动的高考之音响彻着我的心霏;老师的晨钟暮鼓激发了我的斗志,我认真地写下了每一点知识,读好每一本书,时刻准备着完善自己的人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我要从实现自己的高考梦开始,从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开始,从帮别人拎一桶水开始……“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一句词正代表我的心声,只要是奋斗过,纵是粉身碎骨,我也不失中国魂!
坐一只苍鹰,直入云霄,我开始崛起。伟大__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奋然崛起,让改革之风吹遍神舟大地,从90年代一声“开发浦东”到今天的座座“奇迹”,这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一条不一样的崛起之路。而作为90年代出生的我们却背负着“太稚嫩”“不堪重负”的言论,在大多数成年人看来,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已经迷乱了我们的心志,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展望未来的信心,但,我不承认!我深深地被孟佩杰勤俭节约,孝顺母亲的精神感动;我深深地被“可乐男孩”薛枭的积极自信,临患不忘国的品质所感染;我也深深地崇拜刘伟不畏挫折,弹奏自己美好人生的精神。发自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也可以,中国千万青少年也可以!走过马路,望着迷人的电影、网络,我不再跃跃欲试;阅过超市,美味的零食我不愿留恋;细观书店,各色的武侠小说我已不敢光顾……有崛起就必须有放弃,我相信中国少年不会畏惧成长的艰辛。苏武的“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启示我做一个爱国的中国人;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启示我做一个为国奋斗的中国人;保钓人士的“临患不忘国,苟利国家,视死如归”更永示我做一个奋勇崛起的中国人。
成长之路充满了欢笑与泪水,而中国千万青少年也像我一样,正在为铸造自己的人生金字塔而努力奋斗。深浅不一的脚印验证着我们的成长,祖国复兴的号角正在吹响,号召我们要醒悟,要奋斗,要崛起!要让祖国复兴这场伟大战斗取得光辉胜利!
写中国青年的作文篇2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一幅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图景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湿地正扮靓中国、润泽世界。迈上新征程,要进一步砥砺“三心”,保护湿地资源,守护我们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砥砺敬畏之心,让湿地保护意识更深入人心。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保护湿地资源,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切实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敬畏是人类对世间万物的一种基本态度和情感,指引我们葆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与清醒。心中有畏方能自警、自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资源,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心中有畏方能自律、自控,时刻筑牢思想防线,守住湿地保护“红线”,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降低对湿地的污染负荷,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愿景一步步变成生动现实。
砥砺进取之心,让湿地保护措施更坚强有力。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党的__以来,在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在修复湿地生态、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出台《湿地保护法》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这一系列务实举措是中国湿地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本前提,也是激励我们在生态保护道路上奋楫前行的强大动力。党的__报告明确指出,“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守护“湿”意栖居的家园,要以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湿地保护工作,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更多重要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不断推进国土绿化,加强资源管理,完善治理体系,健全国际合作平台,为绘就绿色家园新画卷、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砥砺干事恒心,让湿地保护成效更上一层楼。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生态的保护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以矢志不渝的恒心筑牢绿色家园的保护屏障。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中国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天蓝、水清、岸绿、鸟飞的“湿地新颜”让美丽中国的图景越绘越生动,越绘越亮眼。从荒漠戈壁到湿地绿洲,从“砍树人”变身“看树人”,“盈盈山水”在得到良好治理与修复的同时,更插上了“生态美”与“经济美”的双翼,绿色湿地既与乡村共美,也成为扮靓城市的“绿色宝石”。立足当下、放眼长远,要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让“水绕山转风景美”的“湿”意生活既属于我们,也属于未来。
写中国青年的作文篇3
?过年 儿时的新衣】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在感觉中已经有些遥远,对于过年穿新衣服更是没有了小时候那急切的期盼。怀念儿时过年,成为增加年味的调剂品,虽然是久远的回忆,现在想起来还是那样鲜活生动。
小时候的过年,除了能吃到平常吃不到的好东西,能收到压岁钱,更重要的是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爱美,在年还没到来的时候,就开始想算着过年自己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催促着自家的母亲快去扯布,裁缝那儿快不收衣服了,过年穿不上新衣服可怎么办?
我印象中好像没有那样去催促父亲,到过年时父亲准能给我带回新衣服和我意想不到的好吃的。记得那会儿只要供销社到了新货,只要与我有关的学习用品、吃的、穿的、一些小玩意儿,父亲都给我买,好多东西已经在前些时给我买过了,但还是重复着买,尤其是学习用品。清楚地记得那年供销社回来的年货中有我穿的花尼龙袜,四元钱一双,父亲都给我买,周围簇拥的购年货的婶子大爷们都说,小孩子还买那么贵的。
我九岁那年春节,在快过年的前两天,父亲从乡政府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拉开挂包找新衣服,一看又是学生蓝,左上兜还挂好了明晃晃的两支笔,一支钢笔,不同的是比前两年多了一支红蓝芯圆珠笔,我满脸的高兴劲儿一下就消失了。因为连着两个“年”的新衣服父亲都是让裁缝给我做的学生蓝,一样的蓝上衣、蓝裤子。我好像受了委屈似的说:别的女孩子都是花布衫、花灯芯绒布面料的花鞋,我穿上一身学生蓝再配一双蓝网鞋,跟男孩子似的,不如其她女孩子的新衣服那样花哨和俏美。父亲说:这才有学生样,钢笔能随手拿出来写字,红蓝笔可画图画,要么再给你装支毛笔,过年出去玩看你给谁家写的春联掉了,随手给补一笔方便。父亲这一说让我哈哈地笑起来,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要有学生样。
到了除夕的头天晚上,我就把新衣服拿出来,套在我厚笨的棉袄棉裤上试了试,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感觉有点肥大,便对父亲说,父亲说你长得快,等夏天的时候就不大了。我觉得父亲说得还是对,高兴地把新鞋、新袜叠好摆在枕头边放平,生怕乱放压出褶皱。
想着明天就要过年了,穿上新衣服去和同伴比美,真是高兴啊!想着想着,带着甜甜的笑意进入梦乡。
除夕一大早,我被鞭炮声从睡梦中惊醒,父亲叫我起床去放鞭炮。我穿好新衣服装了一挂鞭炮去找小伙伴玩,在花花绿绿的新衣服中,我那身学生蓝显得神气十足,左上兜的两支笔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晃眼,我打心眼儿里多了一种傲气,是因为兜里的笔,还是那身四个兜的学生蓝,我也不知道。
在鞭炮声和打闹的欢笑声中年三十的白天很快就过去了,等到夜色渐浓,玩了一天的我们各自准备回家,拍拍身上的新衣服,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亮,摸爬滚打了一天,衣服上斑斑点点沾了许多脏迹和吃东西随手抹的手印。此时,家人唤回家的声音在张灯结彩的冬夜回荡,煤油灯火苗亮起的灯笼在冬夜的黑暗里跳动着,在白雪的映衬下充满了祥和与神秘感,我们便向家的方向飞奔,身后隐隐约约有一种沙沙沙的声音,但不敢扭头看,怕看见鬼。
乡村的除夕夜,守岁叫熬年,据说要是一夜不睡的话,会变得聪明,脑子反应快记忆好。这一夜,感觉到穿着新衣服熬年真是好累。
零点的钟声敲响,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和烟花旺火的燃烧声响彻除夕的夜空,预示着驱散旧年的所有晦气,迎接新年的吉祥,鞭炮声越响亮越吉祥。等这沸腾的烟花爆竹声渐渐远去,我们几个同伴相跟着,迎着有点刺脸的风,去挨家挨户的院里,在铺满炸碎的鞭炮纸堆里捡没有响过的瞎捻炮。一地的碎红弥漫着火药味儿,捡来的花炮筒把新衣服的兜子塞得鼓鼓的。
长大以后,告别了童年,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成家,一次比一次走得远。对家乡过年的红火场面渐渐地变得遥远而模糊起来,关于新衣的期盼,已积压在记忆的最底层,早已被随时想买就买的现实生活所取代。
今年的春节由于疫情流行,我们只能宅家自乐,回忆儿时过年,如同一条细软柔韧的丝线,穿起萌动的春草、复苏的柳芽,和着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热浪,一路奔涌,迎接盎然春日的到来。
写中国青年的作文篇4
红日冉冉升起,国歌雄壮激昂,衬着黎明,傍着朝霞,五星红旗已经在祖国大地上随风飘扬了七十年。
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直抒胸臆,烘托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每当鲜艳的红领巾在我胸前飘荡,我就会无比的自豪,并且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用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以更严重的标准要求自己。虽然我还年幼,但我可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这样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希望,幸运的我们在和平时代中成长,也肩负了祖国建设的重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要从现在做起,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分内之事,当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祖国共同奋发图强,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写中国青年的作文篇5
?过年必备之年粿】
在闽东山区的年俗中,打糍粑是重要环节,不仅因为糍粑好吃、好保存,更重要的是打糍粑,能带给人们非常重要的仪式感。
不过,要说好吃和仪式感,在我的老家寿宁县下党乡海坑村,则还要数打年粿。
打糍粑,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水在木桶里泡上一夜,第二天用木箍的饭桶蒸熟,然后放到石臼里用木锤打烂,即可。
虽然打糍粑已经很复杂,但和打年粿相比,还是简单多了。
打糍粑用的糯米,而打年粿用的则是粳米。打糍粑泡米用的是清水,而打年粿泡米用的则是木碱水。年粿之所以美味,奥秘全在于这木碱水。
在老家的山中,有一些灌木烧成灰,放在水中煮沸后,会产生木碱。
做最好的木碱水,自然要用上好的灌木,而上乘者,就叫碱树。先把碱树砍回来,然后烧成木炭,再让木炭慢慢化成灰。上好的碱木灰,白色而细腻。烧一大锅开水,把碱木灰放进滚水中,再煮个10几分钟。煮好的木碱水,用棕片或纱布进行过滤,把煮烂的木碱灰去除,木碱水继续在木桶里沉淀,最后把桶里透亮明澈的木碱水打出,和上好的粳米一起浸泡。经过一个晚上的泡发,粳米变成鲜亮的绿色,抓一把在手,再闻一闻,香喷喷的木碱味,让人产生无限期待。
米泡发后,就要装进饭桶里蒸了。
在大铁锅里盛上水,再将饭桶放进铁锅里。灶膛开始烧大火,等铁锅里的水开后,木桶盖的缝隙慢慢开始冒热气,此时最为关键,碱米饭烧得不够熟,打出来的年粿口味不够纯正,而烧过头了,打出来的年粿不够光滑,做成粿坨粿饼则不够美观。
因而,在饭桶盖开始冒蒸汽后,有经验者,就会不时用手掌抚摸饭桶,通过桶壁的热度和桶盖冒出来的蒸汽,判断桶里的碱米饭是否熟得正好。
将碱米蒸成带着浅绿色的碱米饭后,倒进石臼里,再用木锤进行锤打。
由于年粿比糍粑硬,打起来比较吃力,一桶碱米饭的年粿,需要几个成年男人轮流打。打的过程,技术含金量非常高,通常是男的高举十来斤重的木锤打粿,而女主人则蹲在石臼旁,不停往石臼里洒温碱水,两个人要配合得天衣无缝,否则女主人的头就有可能被锤到,以至受重伤。
通过男女主人的精妙配合,经过20多分钟的锤打,方可大功告成。
刚打好的年粿,看去浅绿透亮,闻之清香扑鼻,手摸弹软嫩滑……这样的食物,又有谁见了会不动心?
而吃到嘴里,柔软和q弹并存,木香和米香齐放,这样的美妙,是吃其他任何食品都难以体验的。
年粿打好,即可食用。女主人通常会先犒赏孩子们,无论是自家还是旁人家的孩子,总是见者有份。
然后,将一大坨年粿,整个搬到餐厅,放在饭桌上的一个抹了香油的竹匾上,再进行“艺术”加工。有的加工成流线型、两头小、中间粗,20厘米长的粿坨,那是正月走亲戚时用的,送礼要送一对,甚至用红纸条拴起来。有的加工成粿饼,有椭圆形,也有圆形的,放到储物间保存起来,在正月里自家食用。
而储存起来的粿坨、粿饼,由于木碱的原因,会慢慢变硬,但不容易变质。变硬的年粿,再食用,就得用刀切成片,重新蒸煮才能食用。有的因为放久了太硬,切之前还得放在清水里泡上几天,这才切得开。
最让人难忘的,是用油菜花煮年粿,菜是绿的,粿是绿的,汤是绿的,碗里漂起来的热气,似乎也透着绿。这样的食物,虽非山珍海味,却真正称得上色香味俱全,吃上那么一回,也将让人难忘。
只是,前几年回老家过春节,已经很难吃到这样的传统美食了。而今,大多数人家都已习惯去超市里购买工厂里加工、添加了面碱的年粿,虽然看上去还是原来的模样,但味道早已不是原来的味道。
好在,而今富裕起来的乡亲们,也开始怀念并向往那过去熟悉的味道,不少人家又像以前一样,快过年了,提刀去山上砍一把碱树回家,烧碱灰泡一桶粳米,在除夕的傍晚再打一回年粿。
在充满年味的山村,听着木锤锤打在石臼上那空灵而熟稔的声音,感觉比什么乐器敲击出来的音符都更加悦耳。
而那刚出炉的年粿,散发出淡淡的木碱清香,总能让我这样的游子,对远离的故乡更加留恋,以及对新时代的乡间生活更加向往。
写中国青年的作文篇6
越来越多外企前来“掘金”,平均每天都有4亿多美元外资涌入中国;进出口总额超6万亿美元,贴“中国制造”的手机、电脑畅销多个国家……如今,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紧密程度、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与十年前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资料图:厦门港海沧集装箱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北京学者认为,此番变化背后最主要缘由,系中国20____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步履不停。
十年间,一个更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市场环境逐渐成型,中国经济潜力因此持续释放。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削减繁冗行政审批,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使不同所有制企业得以真正同台竞技;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令科研人员不必再受“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困扰……种种改革举措,让中国经济活力尽显。
据官方数据,20____年中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1.5亿户,其中企业4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较上年都有8%到10.2%不等的增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牛先锋称,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套成熟定型的制度,给人一个稳定的预期,让人们充分发挥潜力,放开手脚干事业、谋发展。近年来,中国的改革正是充分发挥了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为激发各类社会主体活力提供了制度保证。
十年间,一个旨在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加速建立,中国因此与世界更加深度交融。
从先后设立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到出台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全面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到积极商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一系列举措将中国对外开放推向更高水平,也使中国在保护主义兴起时成为全球化的一大“稳定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直言,现在全球供应链正有迹象朝着逆全球化方向演变,但与中国有关的数据明确提供了反例,个中原因就在于中国持续而坚定的开放政策。今年1月,中国吸收外资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现在我们已经享受到了和中国企业同等的待遇,这让我们更愿意也更有信心在中国投资。”路易达孚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嘉渊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上一个十年,中国凭借改革开放,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了“更上一层楼”。下一个十年,中国所处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改革开放将如何迈上更高水平引发多方关注。
牛先锋表示,要想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发展,中国今后需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应牢牢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点,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各类要素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新形势下中国需进一步发挥改革和开放的相互促进作用,以开放促改革。应通过参与高水平自由贸易区或投资协定谈判,推动经济体制与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接轨。此外,还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等平台作用,为高水平改革开放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写中国青年的作文篇7
?忙年】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腊八蒜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忙年的大工程从腊八那天拉开序幕。
腊八这天,勤劳的家庭主妇会腌腊八蒜。拿出经过夏、秋、冬三季已经有点发芽的大蒜,削去根部,然后放进准备好的瓶瓶罐罐或者小坛子里,倒上上好的山西香醋,把盖子拧紧或者用厚塑料布密闭起来,让醋一丝一丝地渗进大蒜里。在除夕到来之际,把已经浸染成淡青色的大蒜端上年夜饭的餐桌,轻轻咬一口,那香香的、酸酸的、辣辣的味道便在口腔里回荡。
进入腊月,家家都开始了大量采买。赶集的人多了起来,有推着自行车的,有拉着地排车的,不宽的马路熙熙攘攘。集市上花花绿绿的布料、成衣、纱巾,成功地吸引了女孩子们的注意。过年穿新衣,是让每个女孩子兴高采烈的事情。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们姐妹三人每人买了一条纱巾,我的那条是褚色的,上边是一些暗的龙凤花纹,软软的,系在脖子里,那感觉、那色彩,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熠熠闪光,永不褪色。还有年画,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打扫卫生,则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生存空间的一种方式。扫屋时,必须先用破床单把家具罩上,然后用长长的竹竿绑上一个没有用过的笤帚。大人们用毛巾包上头,举着竹竿,扫过苇席,扫过墙壁。灰尘在冬日的阳光下飞舞,屋子里充满了尘土的味道。等到尘埃落地,空间仿佛更开阔了。然后卸下窗帘,放在一个大铁盆里,耐心地把棉布洗出本色。还有炊具和餐具,那时我母亲是用碱面来清洗的,烧一锅开水,放碱面,把锅盘碗碟都一一清洗擦拭。
除夕到了,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父亲这天会早起,烧热炉子。然后开始炸鱼、炸丸子、炸藕盒,以及一切需要炸的过年的东西。除夕的下午,家家都开始包饺子了,一般包饺子的面和得比较硬,容易保存。除夕之夜,如果赶上下雪就更完美了,漫天飞雪打在新贴的春联上,红白交织,雪花静默无声,美不胜收。
夜里十一点左右要喝辞岁酒,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春晚的钟声将要敲响的时候,母亲煮的饺子就要出锅了,吃几个饺子,这个年就完整了。在午夜的鞭炮声中,守岁结束了,我和姐妹们哈欠连天,父亲往炉子里再添一堆炭,在炉火声中,在家人热热闹闹的话语声中,我安静地睡着了,在美梦中迎来了新年。
春节这天,人们都走出家门,走到大街上,喜气洋洋去拜年,见面就说“过年好”,其乐融融。这个时候我会和同龄的伙伴们到处乱逛,穿着崭新的衣服,奔跑在田野中,奔跑在春日乍暖还寒的阳光里。这是我永不会忘记的幸福。
从大年初二到元宵节,是热闹的拜年时间,中国人的人情味得到充分诠释。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二,新姑爷给岳父拜年,会得到特殊礼遇,入座时会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可能还要请几个善喝酒的人相陪。菜肴也相当丰盛,有鸡肉、鱼肉、方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就连包的饺子也是有讲究的,饺子要控制在正好一口一个,不大也不小。
对于过年期间的美食,我更喜欢炖白菜。坐在小凳子上,看着母亲有条不紊地舀上大半碗菜,然后放上几片瘦肉,浇上一勺浓汤,再将五六个丸子盖在肉上,端上桌来,最后淋上香醋、香油。只看到碗上升起的白烟,我便醉倒在这充满乡土气息的美味里。
元宵节的灯火和那明亮的月光,会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门楼的两侧,角落里的石头上有两个深深的石窝,那是专门为元宵节的灯准备的。手巧的家庭会把青萝卜挖空,注入煤油,放上火捻,放在石窝里,有的直接把集市上买的红色蜡烛放进去。胡同里亮起来了,简陋的屋子和院墙有了一种沧桑的诗意,灯火影影绰绰,和月光交相辉映,真是盛世太平的好光景!我和我的伙伴们提着自制的灯笼(把蜡烛放进空罐头瓶里),开心地走着,叽叽喳喳的女孩子,哈哈怪笑的男孩子,在灯火里注视着彼此的笑脸,在月光下品味着幸福的绵长。是啊,当门口的灯火熄灭、月华隐去,我知道,旧年走了,带着人们的祝福和期待,带着恋恋不舍的情怀,消失在光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