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的方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有效的方案规划,我们能够在执行过程中更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垃圾活动方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垃圾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北京市”和“天津市”,其中“北京市”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
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评选“卫生城市”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北京市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北京市?如果你住在北京市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北京市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天津市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城市”。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垃圾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头饰小鱼、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教学ppt。
3、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教学重点: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认识。
教学难点: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图片导入。
出示小鱼图片,讲述故事,小鱼的"家"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鱼的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二、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什么叫可回收?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
三、考一考(教学ppt)垃圾的分类,通过ppt的展示让幼儿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戏《帮小鱼整理家》
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观看ppt图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环保意识。
课后延伸:
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孩子们都是积极的参与到活动来,一开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们生活中的垃圾袋,从里边出示一些常见的垃圾,将孩子带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戏法,请小朋友尝试根据u盘中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体验垃圾分类,作为导入环节,从本次课孩子们的表现看是比较好的。
幼儿园垃圾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背景
为了保持xx幼儿园的清洁卫生,培养xx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小朋友的环保意识,提高教职工及幼儿的环保技能,让教职工、幼儿懂得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实现垃圾分类量化递减,有利于综合利用,实现垃圾的无害化等好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全园教职工及幼儿严格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
二、垃圾分类管理原则
垃圾分类管理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从幼儿做起,加强管理,园令畅通,重在实效化,有奖有罚,持之以恒。
三、垃圾分类宣传总动员
1、xx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小组
组长:xx
成员:xx、xx
2、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进行全园动员宣传,充分认识减少幼儿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实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美化幼儿园,改善幼儿园环境质量,是一件利园利师利幼儿的利国利民大事。
3、加大宣传力度
把分类的具体方法标示在显眼处,要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幼儿都了解我园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办法,并自觉遵守,分类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关。
4、利用网站、微信平台、智慧树、led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
大家牢记垃圾分类原则,懂得垃圾分类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觉对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在幼儿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和谐,美丽,节约型的'社会。
四、垃圾的分类
(一)幼儿园垃圾分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幼儿园垃圾成分越趋复杂,合理地确定分类依据对垃圾的后续处理环节极为重要,它可限度地降低处理过程中以及处理后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发生。根据国家标准,幼儿园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类。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2、不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打印机墨盒等。
五、幼儿园垃圾分类处理方法
(一)分类垃圾桶配备
1、幼儿园一楼大厅摆放可回收、有害垃圾两个垃圾桶。
2、幼儿园二楼娃娃家摆放垃圾回收箱,分别为可回收、有害垃圾。
3、每个班级发放分类垃圾桶两个,分别为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4、幼儿园食堂配厨房垃圾回收桶两个。
(二)垃圾收集的方法
1、一楼大厅垃圾桶为家长、领导来园,操场上教师幼儿在课间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时存放所用,各班级活动室产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保育员每天清理,其中可回收垃圾交幼儿园后勤组统一处理。
2、各班午休室产生的垃圾分类后送交幼儿园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专门人员统一计量,不可回收垃圾统一由保育员来清理。
3、废旧电池由后勤组统一收缴后交环保部门处理(废旧电池一定要放在专用收集箱内,家中使用的电池也可带来)。
4、打印、复印后的废墨盒由后勤处统一保管集中处理。
5、厨房垃圾每天由专人进行收集处理。
(三)统一分类收集时间
1、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前由保育员清理教室垃圾。
2、后勤处定期对可回收垃圾送小区废品回收桶。
3、后勤组对有害垃圾不定期送小区环保部门专门处理。
(四)反馈监督检查
由保育员负责,后勤卫生检查小组检查各班活动室是否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若没有按要求分类,按要求责令班保育员立即整改。
幼儿园垃圾活动方案篇4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
2.布置干净的白色玩具区域和脏乱的兰色玩具区域。
3.事先准备收集一些废旧品材料。(各类实物垃圾,如旧报纸、果皮、废纸盒、矿泉水瓶、清洁精瓶、衣拉罐、废电池等。)
4.准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活动过程实录
一、了解垃圾的来源
播放录像(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提问讨论。
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观看录像,老师提问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们喜欢是哪个地方?为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
二、幼儿参与评选“玩具区域”
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参观玩具区域,好好观察,看看哪个小朋友观察的好?
1.教师带幼儿参观玩具区域,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环境,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区域?为什么喜欢这个区域?
2.请幼儿思考后,用贴笑脸红苹果的形式评选出“干净区域”。
3.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兰色玩具区域?如果你住在那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4.教师小结:兰色区域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白色区域整洁有序,受人欢迎。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5.教师介绍垃圾箱,让幼儿整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师观察幼儿分类情况,在操作中引导帮助幼儿正确的分类。
6.给幼儿说明什么叫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物品。
可回收的垃圾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等
不可回收的垃圾有烟头、果皮、菜叶、鸡毛、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等。
三.游戏:看谁做得越快越正确。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0”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四、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兰色区域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玩具区域”,并告诉幼儿垃圾一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3.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老师及其他幼儿的讲解和回答;并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4.绝大多数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园配合,激发幼儿初步的了解。
幼儿参与积极,本班幼儿的水平和个别差异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利用幼儿熟悉的玩具区域引导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和保持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能适度的给幼儿以帮助并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幼儿园垃圾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的主题
垃圾分类,你我有责
二、成立学校“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主题活动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各部门负责人(成员):
教育教学方面:
宣传、氛围与少先队活动方面:
校园环境与后勤补给方面:
各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贯彻落实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全校师生积极配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活动的宗旨
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最后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学们时刻注意垃圾分类回收问题。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五、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2、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树立环保意识。
3、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设置竞赛,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表达,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活动形式
本项活动主要是通过班级文化宣传、课堂教育教学经过讨论、探究、设计方案等形式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资源。
七、具体要求
1、学校宣传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课间小结的形式进行校园氛围宣传。
2、每个学期做好班级“垃圾分类”计划、总结。
3、利用每期的黑板报进行宣传,开辟相关“垃圾分类”板块。
4、做好班会课“垃圾分类”宣教资料的收集。
5、健康科根据三年级下册的课程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总结、教案,要有过程性记录,学科计划、总结也要有专门的工作安排。。
6、美术科生动展现垃圾分类的形象。
7、保持校园卫生环境。
八、具体措施
1、各班级老师高度重视“垃圾分类”教育教学,把“垃圾分类”纳入到平时学生的学习中。
2、学科教学互相渗透,注意课堂教育。健康课、美术课上交相关的教案。
3、积极参与活动,把活动的资料整理收集,在每学期期末上交。
4,所有材料按时上传ftp,照片一律使用复制、粘贴word文档,并附简短文字说明的形式。
幼儿园垃圾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处理,懂得垃圾分类的益处。
2.有环保意识,做到积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二、活动准备
1.布置两个区域:“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两个。
3.课件: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垃圾分类标志卡片。
4.一次性手套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参观和交流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请每个幼儿以小市民的身份选择自己喜欢居住的环境。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谈谈居住在“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
4.教师提问:“清洁城堡”这么干净,请幼儿想想城堡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
(2)基本部分:了解垃圾的分类
1.幼儿观看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b.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布料等属可回收垃圾,烟头、鸡毛、油漆颜料等属不可回收垃圾)
c.垃圾有哪些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
d.哪些垃圾是有毒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化妆品等)
2.再次观看垃圾动漫视频。
3.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4.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卡片,幼儿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5.请幼儿谈谈自己家的垃圾平时是怎样处理的?
6.欣赏教师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
四、游戏
1.幼儿使用一次性手套帮垃圾王国分类清理垃圾,让垃圾回家。幼儿分两组:一组清理可回收的垃圾,另一组清理不可回收的垃圾。
2.将分类后的垃圾捡到教师自制的两个垃圾桶内。(贴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
3.欣赏变干净美丽的垃圾王国,请幼儿给它取好听的名字。
4.教师将垃圾桶的垃圾交给幼儿园的清洁工处理。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收购站。
2.幼儿给自己家的垃圾桶设计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标志。
3.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并实际行动。
六、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和比较“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