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Youaremine

凭借筹办好教案,能够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课堂进度进行规律改善,教师在写一份教案时,要重点分析教学疑难点才行,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1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1的乘法口诀教案5篇

1的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摆学具,说算式。

(1)请学生拿出○卡纸。每行摆几个,摆几行都可以,要求每行○的个数相同。然后,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各算式。

(2)请说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学生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先读下面的算式,再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4×33×35×22×2

二、新课

1.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算。我们还知道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想一想,我们算乘法时,如果把乘法再变成加法,求出连加的和写到积的位置上,是不是太麻烦了?(麻烦!)为了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可以根据相乘的两个数和它们的积编出乘法口诀,记熟了乘法口诀,就能很快说出它们相乘的积。今天我们先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5位)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数完的小朋友请举手。

请数得快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数的?

(3)出示挂图。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数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一共用了25根小棒。

(4)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编5的乘法口诀。

①讲解: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5×1(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成1×5=55×1=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板书在两个乘法算式之间)。

②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10根)

指连续加5的算式,提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

2×5=105×2=10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

讲解: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板书口诀)。

③先提问: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155×3=15

再请学生试编出“三五十五”这句口诀。引导:这两个乘法算式表示3个5相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诀想想,这一句口诀该怎样说?

④请各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讨论编出这两句口诀。

完成之后,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完成板书。

(6)小结:

5的乘法口诀有5句。上面的1×5、2×5、3×5……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让学生齐读、默读、熟记5的乘法口诀。

3.尝试应用口诀计算。

教科书第51页“做一做”。

(1)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不填得数)。

强调: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要用5的乘法口诀想出得数。想一想,该用哪句口诀呢?积是多少?

(2)学生填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练习

1.练习十的第1题。分小组,由“一五”开始,按序伸手说口诀。让全体学生在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

2.练习十的第2题。对口令游戏,先由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给学生以示范。再让同桌学生互相问答,看谁答得全对。对答得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练习十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指定学生说答案,同桌交换检查。既让学生参与对学习的评价,又给学生一次熟悉5的乘法口诀的机会。

4.练习十的第4题。出示第4题,教师指哪个数,学生就说出5乘这个数所得的积。这其中,教师有意地选择几题,请学生说出应用的口诀。练习时,可以先按序指,再任意指某个数,训练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总结

1.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算5和几相乘时才能算得又对又快。课间或者回家,可以和小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做拍手对口令的游戏来熟记5的乘法口诀。既轻松玩耍,又练习了口诀,你们愿意做吗?

1的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学重点:

总结9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9的乘法口??

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指名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算。

3、1-8的乘法口诀我们已经会了,那9的乘法口诀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自己总结9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总结9的乘法口??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随机指导,建议学生能根据具体的事例总结。

三、小组交流

一名学生板演。

四、全班交流

(1)结合小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讲解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把算式和口诀写在书上。

(3)师质疑: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自己有了发现后,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发现(除了和7、8的乘法口诀有相同的规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算式的积和整十数比较,便于记忆口诀。)

(6)自己记忆口诀。

五、专项训练

1. 练一练1题,对口令,指名背诵口诀。

2. 蓝灵鼠忘记六九是多少了,你能想办法帮助它算出来吗?

六、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下学习收获,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七、综合练习

1. 练一练2、3题,独立做,小组核对2题时交流用的是哪句口诀。

2. 练一练第4题,独立做,核对时指名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用的是哪句口诀)

3. 练一练第5题

(1)出示8×6+8,说一下表示什么?(6个8再加1个8,一共是7个8。)

(2)把8×6+8改写成乘法算式。

(3)独立完成第5题,师巡视指导,核对时说一下是怎么想的。

1的乘法口诀教案篇3

教学重点:

倍数的含义;会计算简单倍数问题。

教学难点:

倍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背诵一下1-7的乘法口诀后出示口算卡,指名口算,并说出来是用哪句口诀算的。

2. 师: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到动物园去看看,看看那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自学12页三口之家

1. 观察情景图看看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 学生汇报交流,师说明:1头小象,2头大象,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3. 学生试着说一下:1头小象,2头大象,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4. 练习:师伸出1个手指,学生随便伸出手指,并用老师伸出1个手指,我伸出 个手指,我伸出的手指个数是老师个数的 倍句式表述。

三、自学12页拔萝卜

1. 观察情境图,汇报从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2. 抛给学生的问题: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3. 全班交流:

(1)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说明:妈妈拔了6个萝卜,小兔拔了3个萝卜,妈妈拔的萝卜个数等于2个小兔拔萝卜的个数,就说妈妈拔的萝卜个数是小兔的2倍。

(2)学生试着说一遍。

4. (1)第一行:☆ ☆ 第二行:◇ ◇ ◇ ◇ ◇的个数是☆的 倍。(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下自己怎么想的。)

(2)第一行:△ △ △ △ △ △ △ △ 第二行:□ □ □ □ △的个数是□的个数的 倍。

四、自学篮球价钱是排球的几倍的问题

1. 教师出示信息图和问题。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

2. 全班交流:

(1)学生充分交流。

(2)学生明确:篮球的价钱是排球的4倍。

(3)指导学生用算式表示。

五、课堂小结

1的乘法口诀教案篇4

教学内容: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规律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商方法。

教学难点:

自己找求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

磁片、磁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乘法口诀。

齐背、指名背、口诀接龙。

二、新授。

1.师:出示第36页小动物图。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说一说5×4=20用哪句乘法口诀。

板书:5×4=20

(2)出示第(2)题。

指名读题。 独立列出除法算式。

讨论:20÷5= 怎样想商? 学生说自己想商的方法。

(3)小结:因为“(四)五二十”,所以20÷5=4,这种思路更简明。

(4)师:出示(3)20÷4= 问:你是怎样想的? 师讲解:想乘法口诀,四( )二十,四五二十,括号里填5。

2.比较。

说一说(1)、(2)、(3)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生小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试一试

1.学生独立做练一练第1题。

想哪句口诀?为什么?

2.生小组讨论。

用乘法口诀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的方法是什么?

师小结

(1)求较小的数,一定知道较大数,较大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2)求较大的数,一定知道较小数,较小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是不够的,还必须拐弯想才行。

四、巩固练习。

1.( )里填几?

( )×4=123×( )=15( )×6=65×( )=304×( )=83×( )=12

2.做练一练第2题。

板书设计: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5×4=20

20÷5=4 (四)五二十

20÷4=5 四(五)二十

1的乘法口诀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具准备:

两套七巧板、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乘法,课件出示:读算式,说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两位同学用老师的七巧板摆一摆,看能摆出那些可爱的图案。

师:老师也摆出了很多可爱的图案,你们想欣赏一下么? 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图案和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学生汇报。填表。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完成统计表,观察。

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测: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 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3、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请生逐一说出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在课本中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小组合作编出口诀。

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编出了7的全部口诀,那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流一下编口诀的方法。观察规律,相邻口诀之间相差7.

4、比一比谁先记住7的全部口诀。 师:哪些口诀好记?

生: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

师:你在哪里看过这些口诀? 生:西游记中。出示西游记中的话,老师读,问:你们在这段话中发现了哪些口诀?

师:哪些口诀不好记?

生: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

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呢?

生:记住三七二十一,再用21加7,就得四七二十八了。记住七七四十九,用49减去7,就知道六七四十二。

5、背口诀。同桌拍手背,全班背,抽个人背,一组问,一组答。

完成课本74页的口诀填写。课件:我能行。

三、拓展应用

1、丽丽早上起来新学习了一首诗,她学得可认真了,这首诗叫《小池》。课件出示,计算字数。

2、下午,丽丽到公园里散步,看见了一些七星瓢虫。出示课件。

3、丽丽的一天可真开心!1周有几天呢?2周呢?3周呢? 四、小结:同学们今天学得很认真,七的乘法口诀记住了么?只要我们用心记,就能用它解决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