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经常写作文是能丰富我们的内心情感世界的,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春节小作文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春节小作文篇1
春节到喽,春节到喽!一个个大红灯笼挂了起来,一张张对联贴在门上,一阵阵鞭炮声回响在耳边,一阵阵欢声笑语飘荡在空中。
先来说说春节的喜庆吧!春节,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特别是年三十晚上,是农历的最后一天,称“除夕”。这一天,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叙旧话新,等待来年,这就是除夕守岁的习俗。小孩子还能拿到大人给的压岁钱。
接着来说说放鞭炮吧!春节之前,每家每户都会买几串鞭炮,“噼噼叭叭,噼噼叭叭”非常热闹。传说有一个凶猛的动物,它叫“年”,每到除夕的时候,就会出来吃人。有一次,一个小孩想出了个办法,用火把竹竿点燃,就会发出“噼噼叭叭”的声音,“年”听到这种声音后,就狼狈地逃跑了,所以现在有了放鞭炮的习俗。
再来说说灯笼吧!马路两旁的树枝上,挂着一盏盏灯笼,张灯结彩。灯笼上写着“欢度春节”等等,一派喜庆的景象。
贴对联,也是春节的习俗。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不同的对联,有的还把“福”字倒过来贴,原来这是预示着“福”的到来。这些对联,把每家都装扮得更美丽,更喜庆了。
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瞧,其它国家也有自己的习俗。比如:泰国——泼水去旧,德国——爬高祈福,美国——烧旧物、狂歌舞、花车游行,法国——狂欢辞旧岁等。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不过,我觉得中国的春节最热闹、最有意思。
中国春节小作文篇2
我最喜欢过的是春节,今天,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些春节习俗吧。
一进入腊月,走在各个小区,我们便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家的阳台上挂满了腊肉和香肠,商家也挂起了灯笼、贴好了春联,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新年到,龙灯锣鼓敲打敲”,“新年龙灯游万家”这是流传在奉化的两句俗语,新年盘龙灯,从明代至今,是奉化民间的一大传统习俗。“新年见着龙,八十老翁耳不聋。年年见龙灯,九十婆婆还能穿针孔……”古老的民谣,说明在奉化舞龙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还包含着对龙的图腾和对新年的祈福。但现在,大街小巷上,却很少有盘龙灯的了。
过年,从“腊八”拉开序幕,为过年做一些准备,很多人家要磨粉、做年糕,还要腌制和晾晒鱼干、腊肉等传统食品。奶奶也不例外,有时还拉着我帮她做活。爸爸妈妈放假了,还会给我带一些“年货”。爸爸的朋友都送来各种海鲜,吃都吃不完,怕坏掉,只好也送出去,基本是这家送来的给那家,那家送来给这家。
从“除夕”开始,忙碌的“年事”告一段落,人们开始享受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我的亲戚们都来我们家串门,喜悦的氛围一直可以延续到元宵节。
“正月初一”是春节。人们欢欢喜喜地早起,穿新衣、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早餐时,全家人都要吃汤团,寓意“团团圆圆”。而且客厅的桌上总是摆满麻饼、芝麻糖、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水果等等食品,让我一饱口福。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我们都开开心心地收红包,而爸爸妈妈却送礼、发红包。
大约到初七,爸爸妈妈就要上班了。而我们学生则是过完“正月十五”才报名上学,春节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中国春节小作文篇3
?我的春节记事】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也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甚至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春节还使思乡的念头变得更为强烈,把团圆的期盼变成现实,拉近了亲友之间的情感距离。
除夕这一天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人们就开始守岁了最值得我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服,放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收到大人们的压岁钱,也就是我们口头说的红包。
还有一项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那就是放烟花了。做为男孩子,不太喜欢“啪”的一声的烟花,而喜欢五颜六色的烟花。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一起放一个外形类似“火箭炮”的烟花。我虽然很喜欢放烟花,但是遇到这种烟火,还真得有些束手无策。我有些紧张,心想:“这种烟花放起来会不会有些危险?”我又想起妈妈的警告:放大的烟花更危险!这让我有些害怕,但又想到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那还是冒个险吧。我点上了火柴,小心翼翼地靠近导火线,迅速点燃,然后快速抛开。“砰,砰,砰……”随着一声声炮响,烟花也一个个飞向天空。噼里啪啦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仿佛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在自由翱翔。我看得异常入迷,十分开心。
我喜欢过年,它给我带来快乐的记忆。希望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大吉,身体健康!
中国春节小作文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在我的家乡石泉更是如此。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过的分外热闹。一大早,人们就早早的起来,在门窗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和年画。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有卖灯笼的,卖春联的,还有买各种烟花爆竹的。街道成了大卖场。许多店铺都关门了,只有少数几家还在营业。中午,人们开始准备晚饭,好在晚上做出一桌满汉全席。从下午开始,你的耳边就会不断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直到凌晨左右,从不间断。晚上,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喝酒谈笑,鞭炮声、谈笑声汇聚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除夕过后,就是初一了。初一这一天,大多数人都会走亲访友,去亲戚朋友家拜年。
最热闹的莫过于元宵节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圆有各种馅儿:芝麻馅儿、核桃馅儿、豆沙馅儿。口味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一天,还要猜灯谜。猜灯谜从宋代起源,一直流传至今。每年县城都会举行猜灯谜活动,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举办活动时,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的谈论声、广播声汇成了一股声音的流,这股流为春节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晚上,人们还会在空旷的场地燃放孔明灯,当一盏盏寄托着美好心愿的孔明灯飞上天空时,每个人的心愿仿佛都得到了满足。
中国春节小作文篇5
春节前,我去乡下的奶奶家住上了几天。这几天里,我有了不少收获。
放烟花是一项过年必有的活动。一到春节前后,无论在中国的哪片土地上,只要法律允许,就能看见耀眼的烟花浮现在寂静的夜空中。
今年也不例外。晚上,你一抬头,就发现天空时亮时暗。爸爸叫我也来点几块烟花。他递给我一个打火机,教我打着。我小心翼翼地按下了按钮,打火机没有喷出火来。爸爸叫我使劲按。我照做,果然打着了。接着,我把打火机对准引火线。引火线被我点着了,喷出了许多火星。我急忙闪开。烟花被喷出来了,像一支离弦的箭,划过昏暗的夜空,划破了夜空的寂静。
第二天,爸爸仍叫我点烟花。这次,他递给我一柱香。除此以外,没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防止引火线的火星喷到手上。接下来的几天,我厌倦了点烟花,开始不愿意点了。爸爸只能自己点了。
其实,我之所以厌倦了点烟花,是因为我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在烟花划过夜空的同时,还释放出浓烟。因此,除夕夜的小镇好似雾都。更糟糕的是,大年初一黎明时,能见度极低,低得大概只有几十米。走出家门,整个人好像被令人窒息的烟雾缠住,周围的景象十分朦胧。
我希望人们能少放点烟花。在享乐的同时,也让乡村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