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读后感模板7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couple

其实读后感也可以称作是读书笔记,一本好书确实可以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起草一篇读后感帮助深化人们对名著内容的体会,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呼啸山庄》读后感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呼啸山庄》读后感模板7篇

《呼啸山庄》读后感篇1

我一口气将《呼啸山庄》读了两遍,第一遍像读其他书一样草草,囫囵吞枣,云里雾里,不解其意。第二遍只得无奈的重新读过,一句一言,仔仔细细,这才读出了其中的滋味。在此,我不得不承认,埃米莉勃朗特的确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她的才华丝毫不逊于有文学以来的任何一位有名或无名的作家。尽管埃米莉只在这世上度过了简短的三十个春秋,可这是不平凡的。她从未踏出过出生的那个庄镇,但是她的天空比任何人都要广阔,深邃。作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无愧于这个姓氏。她的诗作是浩瀚的蔚蓝色,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是纯洁的白色,安静祥和,而又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激-情,走向狂热与躁动,就好似白色的那一个极端,但是两种颜色都是那么的干净单纯。

?呼啸山庄》里的爱情是那么特别,与至今一来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塑造的爱情都不一样。这种埃米莉式的爱情是那么的真挚,坦率,从来没有半分的扭捏与娇柔做作。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交织在这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赤裸裸,没有半分的禁锢,也从未想到过禁锢。这是人间最真实的情欲写照,埃米莉从未给它套上过那种所谓文学的外衣。埃米莉塑造的主人公们,爱的是那么的坚强,超脱出一切,哪怕是生与死的距离。爱之深,痛之切。希斯克里夫的仇恨也是那样的强烈、真实与强大。这种复仇欲望,强大到可以摧毁他周围的一切。复仇之火,烧毁了两个家族的纠葛。凯瑟琳死时,他是那么的痛苦。凯瑟琳带走了他的爱,也带走了他的一切。尽管他还活着,却和死亡无异。他即使是得到了那么多,却还是不足以填补他的失去,他心灵的创伤。因为凯瑟琳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当他如幽灵般在日夜的呼唤着他的爱人的时候,他却也是再也得不到了。他折磨着他人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把自己伤的体无完肤。他的仇报了,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财产,然而他却失去了支持自己生存的最后一根支柱,所以,就在这一刻,他死了。

在希斯克里夫以及这一辈的主人公心里,爱永远比恨浓,情感永远凌驾与理智之上,所以,他们很容易疯狂,但是却让人尊敬。他们的下一辈——那种理智胜于情感的爱,较之他们,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逊色的多。埃米莉那种超前的写作手法,加上这奇妙的文学思维,难怪会被别人将这部旷世奇书誉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呼啸山庄》读后感篇2

其实从凯瑟琳开始精神分裂起,我就已经有些受不了了。

作为一个见证整个故事发生直至结束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内莉在里面的形象是最复杂的,她最直接地影响了她的好多位主人的死生。她热忱而又虚情假意,她尽职尽责而又自以为是,她善良而又自私自利。而其他人的善恶就显得分明得多。林敦前期的形象一直是软弱的,但是到妻子临死的期间,在女儿成长的日子里他一直是一个温柔而有君子之风的绅士,一举一动都饱含着修养的气息。凯瑟琳在书中一直被冠以任性的描述,然而我认为她真诚而善良,并且把这个优点在女儿身上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小凯茜天真美好,在我眼里就像森蝶一样,她被囚禁在呼啸山庄以后的刁蛮撒泼都是令人难过的,倒不是因为形象的毁灭,而是为她的环境而痛心。小林敦一开始就是一个令人嫌恶的形象,虚假软弱任性自私骄蛮,不善即是恶的帮凶,可以说是导致小凯茜不幸的直接源泉。他的妈妈也是,从一开始不听劝阻我行我素到后来和希恶脸相向,从小家碧玉到黄脸婆,看了不觉得可惜却觉得十分反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了。而希身为整部小说的主人公,从一开始的形象来看他不能算是反面人物,但是直到他多年后回归,直到他和凯瑟琳见面,直到恩肖让他去呼啸山庄住下,才突然发现一颗从小便被压抑的可怖心灵,一张硬朗的脸皮下的冷酷凶残,一个因为痛苦的爱情而扭曲的暴虐人格,而他最后几天里诡异的笑容和呆滞的目光,相信他是见到了凯瑟琳,凯瑟琳的亡灵来找他了,这点是不言而喻的。书的末尾,“我”认为这些墓碑下的亡灵并没有得到安宁,凯瑟琳依然与林和希并挨,这是一场延续到死亡的搏斗,希认为他成功地复仇了,他把之称为幸福,并倾其一生。结尾的小凯茜和哈里顿的新生活又让死气沉沉的呼啸山庄重新接纳了希望的气息,仿佛冰雪消融后迎来了初春的新绿,这不得不说是十分令人宽慰的。“呼啸山庄”从一开始便是凄凉、悲冷、压抑的色调氛围,狂风吹过那些树,也是凯瑟琳精神分裂时的具体写照。那些狂风真的令人害怕,不知道住在山庄里的人怎么不觉得毛骨悚然。想起了莫扎特的《魔王》。画眉田庄则给人轻松欢快安宁幸福的感觉。

这可能也是作者在命名上有意而为之。总而言之这是因爱而激起的矛盾与报复,从一代延续到下一代,从生前纠缠到死亡,无休无止就如窗外的狂风呼啸,永无绝期。

《呼啸山庄》读后感篇3

?呼啸山庄》叙述的是两大家族两代人之间曲折离奇的情感史。被呼啸山庄收养的孩子希刺克利夫与山庄里的小女儿凯瑟琳产生了爱情,然而因为身份低下,被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百般打骂,甚至连仆人也歧视他。他与同样没有地位的凯瑟琳相依为命,最终相爱,他想象着能与她一起挣脱这个禁锢着他们的囚笼,然而他所钟情的人却背叛了自己的信念,屈从了世俗,嫁给了温文而雅的画眉山庄之子爱加德……

读到这里,我也在想,她的确是意志不够坚定啊,一起苦难并肩而活过,终是被现实打败,被物质金钱击溃……两百年前有这样一位凯瑟琳,两百年后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物,她们依旧赌着、输着、溃不成军。爱情似乎也只能成为悲剧的修饰品,尽管凯瑟琳说过“我对爱加德的爱就像秋天的树叶,会泛黄而枯萎,而我对希刺克利夫的爱正如春天里坚固的岩石……”不可磨灭。

这样坚固的岩石究竟能经受多少狂风暴雨,发人深思。

小说的写作方式十分独特,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见证这一切的爱恨情仇,增强了情感的可信度。是啊,一本书便是一场人生,我们不妨从中来审视自己的人生。

三年后,希刺克利夫以富者的身份回来了,于是他展开疯狂的报复,诱骗爱加德的妹妹,教唆辛德雷酗酒、赌博、打骂他的儿子……终于,凯瑟琳由于极大的悲痛忧郁而死,而希刺克利夫也夺得了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

凯瑟琳死了,她的灵魂日日陪伴在爱人的身旁,使之心灵的伤愈来愈重,他从辛德雷之子与小凯瑟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最后,带着一份悔意、与对爱人疯狂的思念绝食自尽……

中国有句古话:“生同寝,死同穴”,然而,他们生却无同寝,造成这样的结局,该怪谁?我想,是心。

没有坚守,所以只有消弥于世。或许这个纷乱的故事只是作者的想像,但却句句透露着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事实上,人并没有所谓绝对的善与恶,每个善良之人都有虚假的一面,恶人也有善良的一面,不能有绝对的定义。

最后,我想说,《呼啸山庄》给了我太多的感受,有些是不能用文字来形容的,我开始思考人性,思考坚守,思考现实与理想,最重要的是体味一种爱恨情仇的人生,似乎是在看戏,却又觉得自己何尝不是在这个时代演绎着一场又一场的舞台剧,只是还未拉下帷幕……

记得在初读《暮光之城》时,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能永生不死,你该为什么而活?”我十分惶然,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我活着,一直活着,看着一代又一代人死去,这种感觉或许生不如死吧。我并不想批评希刺克利夫,因为,没有了所爱之人,活着便是生不如死吧!

《呼啸山庄》读后感篇4

黑色的风灌满整个山丘,暗色的雨击打着脆弱的土地,吞噬一切光明与美好,吱呀作响的木质地板,空空荡荡的房间,希斯克利夫独掌烛台,眼神游移于窗外无边无垠的黑暗,黯然绝望空洞,似一只无底的黑洞,忘记守望的理由……看《呼啸山庄》,始终是很压抑的,那个山庄,那些遥远的爱恨情仇,犹如一阵阴云在我心头不时下着苦雨。

看书,也看电影,虽然电影没有书中那样细腻深刻的传情与控诉,但很真实,特别是那种独特的眼神,一经触碰就似乎扎进心里永远挥之不去。那是由于疯狂的爱的侵蚀,却更是由于受爱的背叛而生恨的绵绵无期的折磨而造成的,总是生活在回忆的爱里,却用复仇来面对现实,从此这恨再无绝期。

“我爱他脚下的土地,他头上的天空,我爱他碰过的一切东西,他说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表情,他的一举一动,爱他的整个人 ,爱他的一切。”

这段话是当凯瑟琳。肖恩被丁太太问及为什么要答应埃德加。林敦的求婚时的表白,这看似感人的誓言却蕴含着所有罪恶的源泉,凯瑟琳无法克服的虚荣心使她自己得到报应也害得身边无数的无辜者倍受煎熬。这便是她可怜可恨之处。

“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部消亡,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那整个世界就成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他的一部分。我对林敦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刺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这是凯瑟琳对丁恩太太说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时的表述,这一次我们可以相信她的话,这的确是她的真实想法,但为物质上的虚荣她放弃背叛,那么她就只能在自己编织的苦网中挣扎着死去,在死之前,希刺克利夫悲愤的责备她:“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你害死你自己。……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分开我们,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做。”又说:“我爱害我的人―――可是害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够爱他?”这就导致他的悲剧的发生,只怪他的痴情与执着,他爱错人,他开始承担自己的失误所带来的代价,又把它转嫁到别人头上,他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命运弄人,他为他的爱情经历人生百难,换来的只是孤独的灵魂和在那旷野上一口无人会去祭奠的苦坟而已。

只有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呼啸山庄》,是那埋葬爱与恨的地方。

《呼啸山庄》读后感篇5

时常在想,尘埃落定的感觉——

意念中,自己独处,一间空旷的屋子尘土飞扬,阳光有几米射进,暴露着尘埃的行迹,仿佛置身于闹市,周围一片繁杂和喧响。

然后,尘埃落定,一切都在下降,到最后甚至都可以听见它们落地时的呻吟声,心里也从一片荒凉转折到温暖,连呼吸的都是阳光。

尘埃落定,就是那种窗明几净,踏踏实实的幸福的感觉。

可是自从捧起《呼啸山庄》,我就听到了尘土的喧嚣,心再也静不下来——

两代人的挣扎,其实追求的只是幸福二字。所有的抉择,不只是为爱情,更是为了他们内心幸福的定义。不管是对富贵奢华的向往,还是疯狂的仇恨报复,都是为了与爱人相伴获得幸福。追求幸福是人人都有的权利,也许岔路口选择了错误的一条,最终得到的也只是毁灭,但是追随幸福的脚步在呼啸山庄里却从未停止。寻寻觅觅中,幸福的感觉到底丢在了哪里?请追随我,进入呼啸山庄去寻找迷失的幸福感吧!

昏黄的灯光,呼啸的寒风,摇曳的枯枝,伴着皑皑的白雪,呼啸山庄呈现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没有温暖也没有祥和,每个人的心都像千年的寒冰,再温暖的炉火都融化不了。也许是长年的狂风孕育了他们古怪的性格,在曾经温馨欢笑的屋子里,却再也找不到星点家的味道。约瑟夫头脑中固执冥顽的《圣经》,哈里顿粗鲁没有气质的身板,希刺克列夫(意为“长满石楠的荒原和陡崖”)的贪婪阴暗再加上小凯西的冷漠傲慢,还有,还有那群让人讨厌的狗,这糟糕之极组合怎么也让人尝不到一丝友好的味道。这是一个勉强拼凑在一起的家(如果可以称作是家的话),每个人都把其他人当作空气,互不相干。粗鲁的举止,恶毒的咒骂,辛辣的嘲笑,与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家族山庄的严肃气质格格不入。跨入这座山庄的客人,又有什么理由喜欢上这里呢?

这就是呼啸山庄给我的第一印象和全部印象。

故事就在这里拉开了神秘的面纱。在这样的一群怪人中间,究竟上演了怎样的故事呢?在耐莉的缓缓讲述中,心中的疑团由此解开……

她的语调平静舒缓,我却在里面闻到了一股灼伤的气息。在各种人的争斗算计面前,我甚至有些怀疑上帝是否公平的给予他的子民。争宠,欺压,侮辱,人性的缺点暴露无疑。甚至于甜蜜的爱情,也在生活面前扭曲。没有高尚,没有幸福,只有一种纠缠不清的痛。这搀杂其中的爱,无论是凯瑟琳对希刺克列夫,还是希刺克列夫对凯瑟琳,都含着一种绝望,互相伤害后的绝望。被亨德力欺压为马夫的希刺克列夫,失去了他在家中的地位,这就成为了凯西心里的障碍。

她把自己的幸福定义在了那个温馨浪漫的画眉山庄,所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幸福的所在。她幸福的归属感拆散了两个深爱的人,凯瑟琳对富贵和奢华的向往动摇了她对他的爱,更因此造就了一个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报复的希刺克列夫。然而他们的爱很强烈,很隐蔽,火光出现的一刹那就会爆发,让彼此不顾一切,即使粉身碎骨。在凯西的内心里,幸福和爱情是割裂的。她得到了想要的幸福,却不得不为自己的爱情苦恼痛苦。

《呼啸山庄》读后感篇6

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希望西斯克里夫年代永远过去,爱与复仇的故事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的画面,书本里面19世纪的英国,仿佛就是一百多年后我们生活的时代,时间流逝,但是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却永远也不会改变。

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之间舍生忘死的爱情故事最感人了,她们爱的誓言“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后的留恋了,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独留他留下来,我依然还是我;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了,而他却消失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不能继续活在这个世上。”还有“我爱他脚下的地,他头上的天,他所碰过的每一样东西,以及他说出的每一个字。我爱他所有的表情和他的一举一动,还有完完整整的他。”这份爱情很真挚,很纯洁,但是却因为哥哥的讥讽和反对,凯瑟琳的爱慕虚荣,希斯克利夫没有钱,没有地位,而且没有教养,把他的身份贬低得如同丧家之犬,难道人的自尊心就是这样被扭曲的吗?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脆弱的,当你对他轻微的鄙视时,都会从你的行为中看出你对他的讥笑。希斯克里夫的离去是对凯瑟琳的真爱,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后来的复仇计划绝不是他生来就有的想法,是人性被扭曲后的堕落。

“有半年时间这火药像沙土一样地摆在那儿并没有引爆,因为没有火来凑近点燃它”希斯克里夫的离去彻底伤透了凯瑟琳的心,她的心早已不像当初那么纯洁,她的心里装着一个人,但是为了生活却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了, 埃德加是她们相爱的恶果,当希斯克里夫再一次回到呼啸山庄,一切都变了,就如文中所说“一千个大锤在我的心头敲打”“他来到山庄简直就像是无法释怀的憋闷。我感觉上帝在哪儿放弃了这迷途的羔羊,任由他乱来,而一只恶兽暗暗巡行在那只羊与羊栏之间,伺机跳起来毁灭它。”我得到的感悟就是当两朵火星发出最亮的火苗时,那他们就是永远的圣火,两个相爱的人无论时间怎么推打着年轮,他们的火花永远不会灭,爱情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永恒,一边却是瞬间。凯茜是幸福的,两个男人都那么爱她,但是她知道她回不去了,虽然画眉田庄和呼啸山庄相差只是四里的路,但是对她而言却是天涯海角。

“优秀的禾苗埋没在一片荒草中,当然蔓生的野草一定总是高高地遮住了没有人管的佳禾。”这句话很深刻的表达了希斯克里夫和哈顿的童年,青年,没有人拔掉野草,野草就会遍地生,没有人管教一个懵懂的孩子他也只是个文盲,希斯克里夫如此,哈顿也是这样,希斯克里夫对凯瑟琳的爱是那么的纯洁,但是现实是那么的骨感呀。希斯克里夫没有在她们的后代上复仇也许是因为他懂得了宽恕,他看到凯瑟琳的影子回来找他,“我灵魂的喜悦杀死了我的躯体,但是灵魂本身并没有满足它本身。”心灵不在他生活的地方而在他向往的地方,生不能同寝,他们却能死而同穴。那三座孤立的坟,林顿、凯茜、希斯克里夫他们的灵魂都去了他们向往的地方,他们的灵魂也都得到了救赎,小凯西和林顿也会一直幸福下去的。

故事虽然看完了,但是故事里的人如同每天生起的太阳一样永存在我的记忆里。那个资本社会中的人精神上的压迫,紧张,矛盾与冲突,与我们二十一世纪中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而像凯茜这样的女子与我们现今想要嫁给富二代而又放不下初恋情人的女人有什么区别呢?也许再也不存在希斯克利夫,他的痴情,他的复仇,他因爱而被“爱”囚笼。我们现今的痴男怨女也不少,但是我们一定要摆好自己的心态,不管别人如何的讥讽也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爱情也一样,他幸福我就幸福,不管是否能在一起,也不能把自己的痛苦加到别人的身上。

《呼啸山庄》读后感篇7

在看完《简·爱》后的又一本国外名著,《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唯一的一部小说,它被誉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一部“最奇特的小说”,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真的感到很奇特,没有任何的背景介绍,直接进入情节,让我摸不着头脑,重复看了不止三遍,当看到第一卷的第四章才知道前三章的“我—洛克伍德先生只不过是整本书故事的一个“聆听者”。

看完这本书总结出来是围绕着两个山庄—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还有本书的主角—希思利克夫先生和他身边的人的从他小时候到死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爱与仇恨。希思克利夫是在利物浦街头被先前的老爷捡回呼啸山庄的孩子,这个山庄中的人都肆无忌惮的欺负他,但唯独一人—凯茜照顾他,关心他。到后来他们也是互相深爱的一对情人。他们一起对抗欺压他们的欣德利,原以为经过磨难后的这对情人能走到一起,可是现实总是更残酷和磨人。凯茜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她在选择终身大事时选择了林顿,就是因为林顿英俊并且富有,她虽然爱着希思克利夫,但她不愿意放低自己的身位,所以选择了和自己完全不爱,不了解的埃德加·林顿结婚了。而希思克利夫正是因为爱人的离去让自己伤心欲绝,他只好选择了出走,在他出走的这时间里,每天都在思念自己情人的痛苦之中,感觉度日如年。

也正是因为这种痛苦,压在他心中的怒火和仇恨一下子燃烧了起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他回到山庄与凯茜重逢后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这个时候的希西克利夫不再是当年的他了,他先是将林顿的妹妹一起带走又归来与凯茜永别,而没多久凯茜的女儿出生,但凯茜从此离开了人世,希思克利夫本来就在忍受没和爱人在一起的痛苦,而这一次后,他连自己的爱人都没法见到了,丧失自己最爱的人的心痛和悲伤正慢慢将希思克利夫变为一个魔鬼。在欣德利去世后,他吞没了他的财产并带走他的孩子哈顿,并且将自己对欣德利的仇恨转到了这个孩子身上,后来他又带走了自己刚去世的妻子—伊莎贝拉也就是林顿的妹妹的孩子,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他来说也就是累赘,没有任何的情感。仇心越来越大的希思克利夫早已被大家公认为恶魔,他逼死了自己爱人的丈夫,用各种极端的手段来获取两个山庄的财产,这也是他最后报仇的目的,这个时候时间才回到本书的开篇“我”访问呼啸山庄,而这一切是迪恩太太——一个保姆和“我”讲的。

故事的最后,他的仇报完了,而这世上也没有一人关心他,他在曾经与爱人凯茜一起被关的屋子里,在狂风暴雨的一个夜里悄然离去了。

山坡上有三座坟墓,凯茜在中间,两边分别是希思克利夫与埃德加·林顿。有村民甚至见到了希思克利夫与凯茜的灵魂在荒原徜徉,我想这就是故事最好的结局。

而这揭示的就是一个人从正常变为魔鬼的故事。到这里我是真正领会到了作者的传奇之处。这一爱情故事在艾米莉的笔下展现出的是一段悲惨却满足的童年,一段充满仇恨的逃离,一段不择手段的复仇故事。故事主人公为了爱而无尽止的恨,因为恨而去不顾一切地报仇,没有人能原谅他的罪过。在看这本书时会被故事情节而所深深吸引,作者的文字就像磁铁一般能吸住你的双目,并让你深陷其中。作者还善于用环境描写,让整篇故事都有着神秘,阴森,紧张,荒缪,触目惊心的氛围。

艾米莉同时也通过这部作品来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们因为自己的利益,变得不再有人性,都成恶魔一般吞噬着不管属不属于自己的一切。书中操控希思克利夫去追求这一切财富的正是他深爱的凯茜,他最后在房中安然死去也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对凯茜的爱,一生都坚持的爱,这一让人惊叹的爱。但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爱,不是因为失去爱人一直暗淡,失望至死的低落,而是一段激烈的斗争。

?呼啸山庄》流传至今,仍然闪耀着当时的光芒,让我感叹这真的是一本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