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couple

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写教案时一定特别十分顺利,凭借准备好教案,能够更好地依照具体情况对课堂进度进行规律调整,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j、q、x,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j、q、x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进一步学习带有介母的音节。

3.掌握j、q、x和ü相拼时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4.会读儿歌,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j、q、x与它们相拼的音节。

难点:记住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j、q、x,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儿歌,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j、q、x。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5)

复习学过的声韵母,易混淆的重点复习。

二、故事串连,学习j、q、x(15)

1.鸡妈妈家要搬新房子,归高兴的是小鸡、们,它们吵着闹着要把自己的房间涂上漂亮的颜色。小花说:“我想把房子变成高梁米的红色。”小白说:“我想把房间变成青草地的绿色。”小黄说:“我想要天空一样的蓝色。”鸡妈妈可拗不过这群小调皮蛋儿,只好答应了。她用手机把电话请来工人师傅。工人师傅开始干起来了,干了久才干完,累得满头大汗。鸡妈妈热情地请工人师傅喝冷饮。

老师在讲故事的同时,相机出示j、q、x的表音表形图,引导学生学习。

2.出示卡片j、q、x,让学生自学。

3.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形式,采取多种形式练习。

三、指导书写(5)

1.让学生观察j、q、x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书写。

3.完成课后读读写写记记。

四、学习儿歌(10)

房间刷完,鸡妈妈也累坏了。她刚想坐下来歇一会儿,只听见小黄惊慌地喊声:“妈妈!妈妈!不好了!”

发生了什么事呢?读了儿歌你就知道了。

学生看图读儿歌。

找出带有j、q、x的音节。

五、巩固复习(5)

抽计学过的声母。

六、布置作业(5)

抄写j、q、x。

教后感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材解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和两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一幅海岛月夜的情境图。圆圆的月儿爬了上来,两位海岛姑娘在椰树下休息,其中坐着的姑娘戴着耳机在听音乐,站着的姑娘戴着耳环,正在歌唱。图中的“椰”提示ie和ye的音,“月”提示üe和yue的音,“耳”提示特殊韵母er的音。

第二部分是声母与ie、üe的拼读。第三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雪夜情境图。两个词语“夜色、雪花”中,都包含着本课

新学的音节,其中“雪”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儿歌《月儿弯弯》,其中yuè、ér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儿”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雪、儿”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xiězuòyè”。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ie、üe组成的音节,知道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ězuòyè”。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夜色、雪花”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月儿弯弯》。

4.认识“雪、儿”2个生字。

?教学重点】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正确认读;声母和ie、üe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er的正确发音;知道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学建议

一、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

1.读准音。

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在观察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图画中的内容。结合看图说话,让学生发现“椰、月、耳”的读音,相机出示ie、üe、er3个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e、yue。

复韵母ie、üe、er的发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除了借助情境图学习发音,还可以借助学生平时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掌握3个复韵母的发音,如“爷爷、音乐、儿子”。

ie和üe在发音时,i和ü的音较短,e响亮而长。教师要反复示范,让学生整体模仿跟读,反复练习发音。巩固练习时,教师可以借助手势帮助学生掌握要领。

卷舌音er的发音,可以借用熟字“耳”引入,借助“手伸平,四指上翘,表示卷舌”的手势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在练习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口形发现:要卷起舌头,两个音一起发出来。还可以借助er的有关词语,如ér(儿童)、ěr(耳朵)、èr(一二一),来帮助把音发准。er是一个特殊韵母,教学可以通过创编童话故事,让学生明白er这个韵母的特殊性。

2.识记形。

特殊韵母

er只能单独做音节,不能和声母相拼,它的用法很特别,我们把它叫作

“特殊韵母”。

重点区分ie和ei的字形,教学时可以借助i和e两个单韵母的卡片,不断轮换位置让学生认读,区分两个复韵母的字形。提醒学生注意借助读音分辨字形,只要把复韵母中第一个字母的音读准,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两个形近复韵母区分开来。

3.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的教学。

先对比复习单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iyi、üyu,提示学生i、ü不能自成音节,需要y来帮忙,然后借助熟字“月、乐”和韵母ie、üe引出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教学可以与复韵母ie、üe的教学结合进行,区别比较。ie和ye读音相同,ie是韵母,e前是小i,需要与声母相拼才能组成音节;ye是整体认读音节,e前是大y。üe与yue读音相同,üe是韵母,需要与声母相拼才能组成音节;yue是整体认读音节,由y和üe组成,二者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可借助“字形变换歌”引导学生体会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不同。

二、拼读教学

教学声母和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时,可以先复习拼读方法。ie的拼读比较容易,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拼读。j、q、x和üe相拼ü上两点省略是难点,学生拼读之前,可以先

对比出示两组音节,复习n、l以及j、q、x和ü相拼的时候有什么不同。nüènüèjüéjué

lüèlüèqüéquéxüéxu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j、q、x和üe相拼时,ü也要去掉两点。可以采用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反复拼读,也可以安排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拼读,直到学生能熟练拼读为止。拼读的过程是再次复习声母的好时机,特别是形近声母和音近声母,要指导学生认清、读准。还要引导学生将拼读出来的音节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用这些音节说说生活中熟知的事物。

三、词语和儿歌教学

1.词语。“夜色、雪花”这两个词语中都包含着本课新学的音节,要引导学生一边拼读,一边

观察图画,借助图画理解词语,运用词语描绘图画。学生读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整体认读音节ye的读法。

2.儿歌。儿歌排比式的语句读来朗朗上口,教师可借助简笔画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儿歌描

写的景象,感受儿歌的妙趣。“月、天、小、山、大”等是熟字,可让学生自主圈画进行复习。yuèér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在儿歌中不是儿化的读法,而应该是yuè和ér一字一顿地分开读。可以采用师生接读、男女接读等形式开展朗读教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用“什么弯弯去哪里”“什么弯弯在干什么”等句式说话,鼓励学生创编儿歌。

四、识字教学雪除了观察课文插图,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下雪的情景。不易见到

雪的地区可以给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通过读词语加深记忆,在不同的词语中复现生字,如“下雪、雪花、雪人、雪白”。

儿结合“儿童、儿子、女儿、儿孙”等词语,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五、书写教学

音节词的书写,仍要提醒学生注意:音节中字母与字母的间隔要紧凑。整体认读音节yè中的大y,要注意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实践活动

1.拼一拼,读一读。

biē dié jiè liè miè niē

qié tiě xiě què xuē xuè

2.借助拼音读词语。

má què xiǎo xué dà jiē

麻雀小学大街

qié zi xiě zì nǚ ér yuè lái yuè hǎo

茄子写字女儿越来越好

3.比一比,读一读。

ei和ie

wèi dào tiē huà bēi zi biē qì

味道贴画杯子憋气

ie和üe

xiè xie qiē cài xué xí quē shǎo

谢谢切菜学习缺少

4.认一认,读一读。

雪花白雪月儿儿子鸟儿

教学资源

1.er的发音方法。

发er的音时要注意,e表示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的动作。在发出e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发出了er的音。

2.字形变换歌。

ie、ie、ie,真调皮,

非要小i换大y,

整体认读ye、ye、ye。

üe、üe、üe,真害羞,

非要大y走前头,

擦掉眼泪yue、yue、yue。

3.教学游戏。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ie、üe、er这3个韵母的音和形。准备:初读3个韵母。

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方法自编儿歌。如,“一棵椰树,ieieie;一轮弯月,

üeüeüe;一只耳朵,ererer。”

游戏二:给音节找家。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准备:把相应的图片投影在屏幕上,制作一些音节词的卡片,并用吸铁石固定在黑板上,卡片包括yé ye、jiě jie、ěr jī、èr yuè、hú dié、xué xí等。

方法:(1)请学生自由拼读这些音节词。

(2)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引导:“小朋友,快快来,快来帮‘他们’找到家!”点名请学生上台指明音节词和相应的事物,并带领大家拼读。

游戏三:转转盘。

目的:学习üe与j、q、x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准备:用别针和纸板制作一个大转盘。

方法:

(1)围绕üe,转动j、q、x、n、l,组成相应音节,请学生反复拼读。(2)请学生上台试着写出相关音节,引导学生了解j、q、x和üe相拼时ü上的两点也要省掉的拼写规则。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

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

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板书:14angengingong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四)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四、小结

照着板书把本节课的内容读一读就可以了。

附:板书设计

14angengingong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

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

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板书:14angengingong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四)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四、小结

照着板书把本节课的内容读一读就可以了。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准确地拼读声母和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正确规范地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重点:

1.拼读声母与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难点:

1.本课的三拼音节。

2.按格式书写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4个后鼻韵母的读音。

2.读4幅图下面的音节。

二、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1.板书出示音节:

2.自己试着练习拼读,拼不准的音节问周围小伙伴。

3.指名拼读练习,教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学习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四幅图和图下音节

q—i—1ng→qi1ng

ch—u—2ng→chu2ng

x—i—$ng→xi$ng

x—i—4ng→xi4ng

2.观察图画,四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3.对照下面的音节自己试着读一读。

4.指名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时教师要进行范读指导,可采取比较读音的方法进行区别:ch—áng(“长”音),ch—u—áng(“床”音)。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介母和无介母拼音的结果不一样。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重点听听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拼读。

6.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准确。

四、抄写shānyáng的音节

1.让学生回忆第10课抄写音节的格式。

2.学生说说shānyáng音节怎样占格,教师范写。

3.学生照着板书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凡是姿势正确的学生在本上盖一朵小红花以表鼓励。

五、读儿歌

1.读读红色的复韵母,巩固本课韵母的读音。

2.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给学生充足的拼读时间,读不准的音节用小问号作上标记。

3.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帮助解疑。

4.在同学们帮助拼读音节后,再自己练习读。

5.指名读。

6.齐读儿歌。

六、小结

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学完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些汉语拼音读一些注音的儿童读物,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帮助我们识字,同时促进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看谁听得清,找得对、读得准。

黑板上贴着五个前鼻韵母和四个后鼻韵母的卡片,请同学读其中的一个韵母,再请其他同学猜猜他读的是什么字母,到前边摘下卡片,摘对了,再带着全班同学读一遍。

2.猜谜语。

yǒushíwānwān,yǒushíyuányuán,

有时弯弯,有时圆圆,

báitiānbújiàn,wǎnshànglòumiàn。

白天不见,晚上露面。

yuèliàng

月亮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z、c、s。

教学目标:

1、学习z、c、s三个声母。

2、学会zi、ci、si3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难点:

1、学会z、c、s的音形,会正确书写。

2、记住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声母、韵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卡片j、q、x。

2、抽读卡片ü后问:ü碰见j、q、x写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二、教学声母z、c、s。

(一)、教学z

1、出示教学图片第一幅问:小女孩在干什么?(写字)

2、出示声母卡片z,告诉学生写字的`“字”读的轻些短些就是z的音。

3、老师示范发c、s。的音,学生仿读。

4、启发记忆字形,看图说说小女孩写的是什么字?(z)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像个2字z、z、z。”

(二)、教学c、s(方法同z)。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c、s和zi、ci、si让学生说说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

2、告诉学生z、c、s是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zi、ci、si叫做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就是要整个地记,不要拼,也不能拼。那怎么读呢?把声母z、c、s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是zi、ci、si的音。

3、老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4、出示s和zi、ci、si卡片反复练读。

5、读zi、ci、si的四声。

四、巩固练习。

1、听音练习。2、发音练习。

五、书写指导。(重点指导s)

六、学生独立写声母z、c、s。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z、c、s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z、c、s。

2、学习声母z、c、s和单韵母ɑ、o、e、u相拼。

教学重难点:读准声母z、c、s,学习与单韵母ɑ、o、e、u相拼。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音节卡片和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音抽取卡片。

2、抽读卡片并说说读音有什么不同。

z—zic—cis—si

二、教学拼音。

1、出示小黑板。

z—ɑ→zɑz—o→zoz—e→zez—u→zu

c—ɑ→cɑc—o→coc—e→cec—u→cu

s—ɑ→sɑs—o→sos—e→ses—u→su

①让学生自由拼读。

②让个别学生拼音,师生共同正音。

③全班拼读。

2、巩固拼音。

①抽读音节卡片。

ze、zu、zɑ、ce、cu、cɑ、se、su、sɑ、zuo、cuo、suo

②找朋友游戏。

音节的组合和分解

③用音节口头组词。(让学生自选音节组词)

如、zì自已、自行车、写字

zu作业、做工、坐下、请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z、c、s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卡片,声母b、|、ɡ、z韵母e、u、o

2、拼读音节:|ē、bù、、zu、ɡu

二、学习生字。

1、看图说话。

出示教学挂图,指导观察。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习生字。

①老师范读儿歌。

②范读后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ɑ、多音字。

b、一排(yìpái)算一算(suànyísuàn)

c、“过桥”加了双引号,表示不是真正的过桥。

③跟读儿歌。

④自由读歌,画出生字读读。

⑤同桌互读生字。

⑥抽读生字卡片。

重点指导:“做”、“过”的三拼。

三、巩固生字。

抽读生字卡。

四、齐读儿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词句段运用,学习积累带有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有感情朗读本单元的精彩句子,练习给兴趣小组起个有创意的名字。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说一说,说说这些句子有趣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

3.背一背。

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熟读成诵,

看谁背诵得快。

4.抄一抄,把这些有趣的句子抄写在你的笔记上,可能的画配上插图。

?设计意图: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取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朗读背诵和抄写,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5.教师评议,并小结:课文中或课外阅读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板书:新鲜、有趣的句子)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都是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板书:成语)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描写人物动作,有的描写人物神态,有的描写人物心理。

4.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5.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认识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在读中理解并积累下来。在读读背背中,认识了生字,积累了词语,以备写作时用。】

(二)句子积累。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板书:句子)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读出感情?

自由练读,分小组比赛读,代表展示读。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1.读一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板书:兴趣小组)

2.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黑白棋社”肯定是下围棋小组,围棋有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

3.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比如,书法兴趣小组,取名为“小小书法家组”;钢琴兴趣小组,取名为“朗朗钢琴社”……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板书:《所见》五言绝句)

4.词语解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创作背景:《所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牛,大声地唱着牧歌,大概是想捕捉那只鸣叫的蝉吧,忽然停止了歌声,站立在柳树旁。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袁枚亲眼看到的。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会读、会背古诗,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了解古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学会积累诗句,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新鲜、有趣的句子

成语句子兴趣小组

?所见》五言绝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摇()晃()披()散()张()舞()

提()吊()()红()赤()忙()乱

()疾()快()干()燥

2.默写古诗《所见》。

参考答案

1.头脑头发牙爪心胆面耳手脚眼手口舌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由于大部分都是本单元的重点词句,所以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先读读这些词句,再互相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然后有感情朗读,并抄写下来,能够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习古诗时,本着“以学定教”“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借助拼音,结合插图,自读古诗,小组合作交流诗意,教师在关键的时候提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这种方式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学生的负担。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读读、抄抄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段分别出示了成语、句子、短语,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感情朗读句子;日积月累部分学习袁枚的古诗《所见》,充满儿童情趣,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词有哪些?

1.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学过的声母和6个单韵母,能正确区别形近字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拼读带调音节,认识事物,并把音节和图画正确连起来。

3、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字,口头造句,把认字和学习语言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题意,完成练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认识课程表

2、认读生字:文、数、学、音、乐

3、认识自己班级的课程表。

二、用拼音

1、按声母顺序连线,看看图画是什么?

2、出示声母表,学生认读,背会这张表。

3、说说怎样用生活中的事物摆字母。

4、出示图画,拼读音节。区分形近声母。指导区别b—d,f—t,p—q。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拼读音节,做出相应的动作。

6、拼读音节,把同类的词涂上颜色。

第二课时

一、字词句运用

1、认字,连线。

2、进行拓展

3、读词语,在图中找一找。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老师带领读儿歌《剪窗花》。

2、生自由读儿歌。

三、作业布置

1、读书

2、完成语练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7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河像长长的锦缎”这一句话。

2、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直观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2、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一讲?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阳光》。让我们一起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件朗读

2、自读全文,划出生字词。

3、检查朗读。逐句检查指导。

4、朗读巩固。分小组分段朗读。

三、巩固识字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勇攀高峰的比赛。比一比,谁最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

2、同学们真能干!勇敢地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今天,老师给大家到来了一些句子,你能选择一句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吗?(课件示句子。)

3、学写“也、长、山、出”4个生字。

四、朗读全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以四季的图画导入,让学生谈谈四季的特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从而导入本课——《四季》

二、 新课内容

(一) 读课文

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课件中点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钮,分别学习课文。也可利用录音领读。

(二)认字:

会写的字:“七、八、九、无”,有笔画顺序。

生字:11个

(三)练习

1.分角色读课文。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2.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 总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课后小结

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