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工作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出色的工作总结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让别人知晓我们的工作能力,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农机化推广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农机化推广工作总结篇1
xx年初, xx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就把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作为推广重点,在总结上一年水稻插秧机械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推广方案,确保推广项目的顺利完成。
在省市农机部门和 xx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乡镇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 xx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全站人员,全力以赴,上下一致,取得了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推广的阶段性胜利。
今年项目的技术推广,最显著的标志是大规模引进推广水稻插秧机38台。延吉12台,久保田22台,山东伏尔沃3台,东洋机1台,农民自购插秧机6台。引进水稻育秧播种机4台,农民自购40台。育秧覆土机10台,纸质育秧盘10万片。 xx市现有插秧机84台,水稻育苗播种机75台。水稻插秧机主要分布在大有乡、安屯乡、闫家镇、建业乡、新庄子镇。
今年共进行水稻育秧40万盘,其中机械播种38万盘。水稻双膜育秧3000亩。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16300亩。
为了做好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的技术推广工作, xx市农机推广站从大局出发,抓住机遇,积极落实,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按照省市农机部门有关水稻插秧机械化方面的会议和文件精神, xx市政府及时召开以农机部门为主的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水稻插秧机械化方面的文件精神,传达了有关今年水稻插秧机政策性补贴的文件等,确立了今年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的重点乡镇。
在xx年下半年,市农机部门就又多次前往水稻插秧机械化有关乡镇,进一步做好xx年购机用户的调查摸底,并深入进行宣讲工作,落实任务,具体落实每一个人。
由于政策性补贴的减少,有些厂家的插秧机性能及质量问题等,农民购机数量不是很多,但基本面已经铺开,并势在扩展。
水稻插秧机械化,是制约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主要瓶茎。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民根本没有见过插秧机,对水稻插秧机械化持怀疑或观望态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区农民对水稻插秧机械化的认识,市农机推广站于xx年4月2日,在安屯乡龙王村李兴武家,召开水稻育秧现场会,锦州市农机推广站和 xx市农机推广站人员到会,久保田和锋陵公司的插秧和收获机械进行现场示范表演,参加人员达150人以上。xx年4月3日,在闫家镇政府院内召开现场会,锦州市农机局和锦州市农机推广站人员到会, xx市农机局和 xx市农机推广站到会,参加人员参加达150人。久保田和锋陵两家公司进行了现场机具表演。会后,锦州市和 xx市电视台做了相应的十几次宣传报道,效果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 xx农机推广站领导班子决定,今年要特别注重提高全站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都舍得花钱,做到人人会驾驶插秧机,会调整修理插秧机,提高了技术服务的整体水平。
xx年5月18日,建业乡李文春使用久保田插秧机,开始了今年的第一个机械化插秧,市农机推广站人员到场并进行了技术指导。
xx年5月21日, xx市人民政府及市农机局在建业乡双箭村姜国满的水稻地里,召
开大型的水稻插秧现场会。参加人员有水田乡镇领导和各村主任,水田大户,xx年购机用户,xx年购机用户等。久保田公司,延吉厂方,山东伏尔沃公司,山东宁联公司派人员参加,并做现场示范表演。会后, xx电视台和锦州电视台同时报导了现场会情况。
xx年5月25日, xx市又在较为偏远的安屯乡召开水稻插秧现场会,现场会是由安屯乡政府主持召开的。有久保田公司人员现场表演,有安屯乡三义村农民张练自制的水稻联合整地机械表演。到会插秧机达xx台。锦州市农机研究所人员到安屯现场会指导,张练的联合整地机表演,爱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成,效果极好。联合整地机是集耙地、施肥、酒药、托平、铲运为一体的水稻生产整地专用机。
农机化推广工作总结篇2
一、精心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国家一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好这项政策,对调动农民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区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300万元。为了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我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超前谋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制定了《区20xx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在补贴对象和补贴机具上突出了我区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有利于引导大中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新机具的发展。二是加大了宣传力度,公示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是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受理农民购机申请,对申请购机的农民进行审核。20xx年共补贴机具5182台,其中购置农用拖拉机73台套,玉米、水稻联合收获机械2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及小粒种子播种机21台,耕整地机械561台,植保机械及杀虫灯837台,设施农业设备2373台。发放财政补贴资金452.6余万元,激励农民投入购机资金900余万元,享受补贴农户645户,促进了农机化产业的发展。
二、积极宣传、推广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
对于保护性耕作,我站从五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明白纸、宣传画册、报纸、电视等各种形式结合农民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活动和各类农业技术现场会和农业科技大集,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保护性耕作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明白、接受保护性耕作。我站还充分利用去年的示范点,组织感兴趣的农民和机手特别是今年打算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机手现场参观,帮助他们算经济帐,用事实引导他们接受和参与保护性耕作。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我站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机手的培训,并积极与生产厂家协作,采用现场演示、实地操作和技术问答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对驾驶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确保机手正确使用、操作和维护保护性耕作机具。三是积极推行“一条龙”作业模式。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作业环节,我站积极引导农机大户或其他农机合作组织,将玉米联合收获机、深松机、旋耕机、免耕播种机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联合作业机组,开展玉米机收、地表平整和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进一步缩短作业时间,保护土壤墒情,提高作业效率。四是开好现场会。农机作业现场会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推广途径,是激发群众,扩大影响、推动工作的好方法。我站今年在六合、街道、义和、太平召开四次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使保护性耕作深入人心,使这项好技术得到推广普及。五是搞好农机农艺结合。我站主动与农艺部门联系,共同研究适合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模式、灌溉方式、种子、化肥的品种和用量以及与保护性耕作配套的田间管理方法,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全面技术服务。今年我站共推广保护性耕作试验田20000余亩,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三、积极宣传、推广农机新技术
我们20xx年召开春耕、秋耕、机收以及保护性现场会10余次,举办各类知识讲座20余期,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培训指导农机操作手300余人次。以农机技术服务宣传队的形式,深入乡村开展机耕、机收等技术服务工作,累计派出农机技术人员80余人次,指导服务农户800余人次,维修农机具600余台套次。由于宣传、指导服务工作到位,今年全区共春秋耕、机收、机播作业的农业机械分别达到1315台、265台、870余台,完成作业面积分别占到46万亩、8.6万亩、50万亩。在此基础上,推广各种农机具620余台套,积极引导农民使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更好地推动了区农机化发展的步伐。
四、完成农机化统计报表上报工作
农机化统计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农机化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地创新探索农机化统计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了对农机化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了农机化统计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统计结果准确地反映农机化发展的状况,以便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的分析决策服务。
五、20xx年工作打算
1、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化。首先要做好保护性耕作宣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程度。二是要充分利用好购机补贴政策,大力推广以玉米联合收获和免耕播种机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机械,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三是要积极搞好“三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要加强“一联双包”工作,切实做好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和示范点推广任务的落实。20xx年,我站打算引进保护性耕作机具20台(套);在太平、六合、街道、义和召开4个现场会,预计完成保护性耕作10000亩。
2、推广深松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xx年,我站打算引进深松机械20台(套),在四个乡镇召开深松机械化技术现场会,预计完成深松面积8000—10000亩。
3、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力度。要把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摆到应有位置。认真实施重点乡镇机械化秸秆还田项目,从机械购置补贴、作业面积补贴、产业化服务运作三个方面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可行便于面上推广应用的运行机制。20xx年,我区的秸秆还田面积将达到15000亩。
4、继续做大做强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机化投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区农机跨区作业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大力培训作业经纪人队伍,通过培训提高岗位素质,特别是提高对机手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我区农机部门组织跨区作业经纪人外出开拓市场,签订合同,扩大作业量。二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通过召开信息发布会、发放信息手册,增加市场透明度,使机手外出减少盲目性,增加合理性。
5、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助政策,促进农机装备升级换代。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农民进一步了解、吃透中央农机惠农政策,把政策不折不扣的送到农民手中,推动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购机补助手续,强化合同管理。做好财政补助购置农机的质量监督工作,及时反馈信息。
6、继续做好“三夏”、“三秋”进度报送工作和农机化统计工作。
农机化推广工作总结篇3
20xx年我选派为尖山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蔬菜产业技术指导员,负责尖山镇九鸦村彭业财、彭业彩、彭业新、彭世塘、彭世夏、黄德、黄炳春、黄瑞、黄胜、彭业军这10名科技示范户蔬菜生产技术的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在上级的指导下,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通过自己的用心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用心参加指导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
我参加了在广西钦州农业学校进行的为期一周的技术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了现代农业发展概况、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特点和模式、现代农技推广服务的基本技巧与途径、互联网应用技术及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技能与实践等。平时注重搜集蔬菜生产相关资料,重点加强设施蔬菜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断提升入户指导水平。
二、加强指导,确保实效
项目启动后,我就开始进村入户,与科技示范户应对面、零距离接触。一是对示范户宣传介绍项目实施的目的好处、技术指导员工作职责及任务、科技示范户的职责、义务,让科技示范户充分了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二是对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示范户的生产实际,制定年度技术指导方案、分户技术指导方案。三是与示范户分析、讨论增收渠道,用心主动参与产前、产中直至产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引导示范户与市场对接,实现增产增收。四是根据农时以及示范户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入户,对每个示范户开展应对面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还通过电话与示范户持续经常性的联系,及时带给技术咨询服务。
此外,我站还请专家进行了4次集中培训和3次现场观摩交流经验。项目期间,先后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这10户示范户均以种植番茄、辣椒、黄瓜等品种。他们采用的是常规的种植技术连年种植,导致作物易受到病害,土质恶化。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外,我还指导他们进行水旱轮作,合理施肥,增施钾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每穗果绿熟期时,及时摘除其下全部叶片,如发现病株时及时清除病株,保证田园清洁。如九鸦村九鸦坪队黄德的2亩地因常年种植番茄极易感染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施用农药效果也不理想。
在我推荐下留1亩继续种植番茄,另1亩则在种植了一季早稻后再进行秋季番茄的种植。连续种植番茄的那亩地因连续的种植病害严重,茄果因疫病、炭疽病等造成烂果、裂果导致产量低下,春、秋两季的产量一共只收了5600斤;而另一亩因轮作了一季水稻,不仅仅病害减轻了,植株长势良好,因施足有机肥也使得果实品质极好,一季秋番茄就收了6100斤。通过这个项目让农户充分了解了项目实施的目的好处、主推的技术等,使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还辐射带动了200多户种植户。我站还在尖山镇西沟村建立了一个面积为5亩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为指导科技示范户们带给了更具体、更有效的学习目标。
三、成就我与科技示范户新的发展
与科技示范近距离的接触,使我能更好的向农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工作带来了更好的成效。同时,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激发了科技示范户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勇气,使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蔬菜产业的增产增收、全面升级有了新发展。
四、今后的打算
1、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帮忙指导科技示范户。
2、根据各科技示范户的需要,带给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给他们下一步种植的品种带给相关信息。
3、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工作。在充分了解科技示范户需要的前提下,及时沟通联系相关部门、专家对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科学种植的技术。
4、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机化推广工作总结篇4
上半年,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力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努力做好试验、示范,尽职尽责地为农民做样子、教法子、出点子、找票子。一年来,做了以下工作。
一、搞好技术培训指导
(一)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共召开大春技术培训会5次,培训村、组干部和农户3580人次,到各村组开现场培训会5次,广播讲座3次,培训农户15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1个,3550份。
(二)搞好技术指导。在各农时关键时期,农技人员都深入村、组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为了搞好抛秧、旱育秧推广,农技人员到现场不下10次,特别是育秧阶段,手机成了“农技110”,农户有呼就到,通过不懈努力,目前村已成片推广抛秧、旱育秧2100余亩,在全镇已成燎原之势,全镇共推广旱育秧、抛秧12500亩。
共深入村组进行技术指导665次,通过门市接受技术咨询服务1510人次。
二、搞好试验、示范
做好示范。农技站共搞四个示范片。1、村抛秧示范片1500亩;2、村优质果树示范片1000亩;3、村三组优质稻示范片100亩;4、临江村8、9、10、11组薄壳核桃示范片500亩;农技站为示范片提供技术资料1500份,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通过努力,示范片的示范效应大大增强,起到了以点带面,树立样板的作用。
三、搞好常规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示范,全镇优质稻推广达到13400亩,推广率达100%以上,水稻施用多效唑1850亩,达100%,一代螟虫防治达95%以上,地膜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地膜面积由全镇3000亩扩大到了6175亩,连续免耕达13000亩。优质油桃、薄壳核桃标准化技术推广达1000亩。
四、认真抓好以节本增效和结构调整为重点的技术推广,引导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坚持节本增效原则:全镇在大田作物上,大力宣传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证稳定高产的情况下,尽量让农民节约劳动力,节约资金投入,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全镇大力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抛秧12000亩。
(二)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大胆搞好结构调整。由于近年水源紧张,农技人员大胆向农户推荐走旱路,大力推广高产玉米3000亩;其他多经作物如:地膜西瓜、地膜花生、地膜蔬菜等3600亩,推广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13000亩,使农民由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种植方式迈出可喜的步伐。
(三)组织好农民工培训工作。镇上成立了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全镇共进行引导培训520人,转移输出2972人次。
(四)做好沼气安全生产和维护工作,大力推广沼气综合利用1000户。
(五)做好果树管理的指导工作。镇上技术人员深入各村,特别是深入到各村的专业大户中指导他们搞好生产和管理,加强培训工作,共发放技术资料1200余份,开现场会3次,新发展果树1000亩,其中新栽植核桃400亩,枣树100亩,技改150亩,种植蔬菜100亩。
(六)做好制种工作。全镇共在三渔村、临江村、酒垭村发展水稻制种600亩,在临江村9组发展油菜制种100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五、存在问题及下半年打算
(一)存在问题。农技推广工作面临千家万户,人手少,工作面大。推广难度大。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2、认真做好试验示范,以点带面,树立样板。
3、进一步发挥职能,加强新技术的推广,特别是水稻旱育秧和抛秧,为农民增收致富作贡献。
4、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下半年将加大薄壳核桃等优质果树的栽植力度。
农机化推广工作总结篇5
春耕时节是农机作业的重要时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组织召开了农机化工作会议,突出对春耕生产抓早抓实,充分发挥农机的职能作用,局党组、行政根据市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农机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到农机户家中落实春耕生产工作。
一是对各种技术推广抓好点、带好头,召开现场演示和示范,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手传授农机技术,结合实际发放先进农机技术宣传资料,积极参加科技“三下乡”活动,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政策和农机新技术推广,使广大农民认识农机、了解农机、购买农机、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通过宣传发动、单凭购机补贴来看,今年全市新购买机具150台套,享受购机补贴资金26万元。
二是农机技术人员责任到头、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帮助农机手,克服困难,抢抓农时,全力推进春耕生产,积极配合农机手提前维修,检修农业机械,使农机作业机械减少带病运行,提高农机作业效果和作业水平、保证作业质量和数量,达到节本增效,不误农时季节的目的。
三是积极规划落实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做好技术资料的编印、发放,对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全过程环环到位,重点抓营养土配制,采取双膜和轻盘育秧,整拌秧田,精量 、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技术,农机技术人员不但会农业机械技术,还要学会机械化育秧技术局党组行政要求农机技术人员要一专多能,我局在春耕生产中还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和机关工作人进行农机技能大比拼,对操作、维修、理论大竞赛,使农机工作在全市的春耕生产中有声有色,在春耕生产中扮演了重点的角色。
四是积极开展农机帮扶活动,在春耕生产期间,白沙镇、曾家乡、大沙乡等乡镇,组织农机作业队,为困难户提供优先、优质、免费的服务,避免了因特殊困难,造成土地撂荒现象,农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谐,解决了务工农民两头跑的困难,农机的健康发展,即为老百姓的生产节本增效,又为农机手增了收,解决就近务工赚钱,还能照顾老百姓的问题。我们相信农机事业将在各级党政的重视下,在农机人的努力,在老百姓的认可下,农机事业将会逐步走向辉煌。发展壮大成重点的支柱产业。
存在的问题,我市属于山区,作业面不够集中,田型地型不够规划,机耕道建设特别滞后,严重影响工作效果。机械质量个别品牌,质量不高、维修量大,更是影响作业实效。
建议上级应给予农田作业用油的补贴,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促进农机化的推广普及力度,较好的发展农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