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数学教案8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betray

做为一名教师,你进入职场多年,对教案的制定方式一定十分熟练了,教案是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前起草的文字报告,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2022小学数学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2小学数学教案8篇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师小结过渡。

二、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四、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7、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方法与过程:

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过的内容加以巩固,并获得取胜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和重要的,获得良好情感体验。

3、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二、【教学重点】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游戏,也许大家可能在游戏中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呢?

(二)游戏一“堆一堆”

1、赛前准备

(1)分组:可以分为几个大组进行比赛。

(2)比赛用品的分发:每组准备相同的几何体。

(3)赛前要检查物品数量与形状。

师:请大家数一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具中都有哪些好朋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几个?

2、明确游戏规则

(1)打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则。

(2)讨论游戏规则中讲了什么。

3、开展比赛,并计时

(1)游戏活动时间5分钟。

(2)教师发出指令,开始游戏。

(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验。

(4)进行第二轮游戏。

(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进行第三轮游戏,时间可限制在4分钟内。

4、决出胜者。

5、还可以进行全班赛。

6、全班总结交流。

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三)游戏二 “玩一玩”

1.游戏前准备

认牌识点数:

(1)抽出其中的几张牌,请学生说出牌面的点数。

(2)尤其是对a的认识,知道a代表1。

2、明确游戏规则

(1)打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则。

(2)讨论游戏规则中讲了什么。

(3)因为规则比较复杂,教师结合扑克牌做必要提示。

3、教师根据主题进行讲解。

(1)引导学生对游戏中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并进行判断。

例如:每人的点数已知,现在淘气的点数是8,笑笑的点数是9,淘气不继续摸牌肯定赢不了,所以就要引导学生讨论:淘气摸到几才能获胜?

(2)提醒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计算、思考、判断。

4、小组开展比赛。

(1)分组:可以分为4人小组进行比赛。在明确游戏规则和小组成员后,开始游戏。

(2)教师在各组间巡视,进行帮助指导。

(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验。

(4)进行第二轮游戏。

(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根据时间,可以进行第三轮游戏。

(四)全班总结交流。

全班交流,畅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游戏中发现的其他问题,或是游戏中要想取胜的“秘诀”等。

(五)课外练习

同学们,这些游戏好玩吗?

回家后可以把这些好玩的游戏介绍给院子里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玩一玩,好吗?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3 = 12

( ) ( ) (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 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1=3 13=3 0+0+0=0 03=0

教学反思:

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掌握基本的单位换算方法.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元和角之间是什么关系?角和分之间呢?

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2、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2元=( )角 7角=( )分 50角=( )元

30分=( )角 1元=( )分

学生填空以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们愿意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5

(1)理解换算方法

师:有几个同学托老师帮他们买卡片,卡片买回来以后,还剩了一些钱,你们看,剩了几元几角?

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出示:1张1元的纸币和2个1角的硬币)

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2角

师:每个同学要退还3角钱,我该怎么办呢?(把1元钱换成10角)

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原来的1元钱变成了10个1角钱)

师:原来的`1元2角钱就是现在的多少角?(12角)

你是怎么算的?(1元换成了10角,10角加上原来的2角就是12角)

板书:=12角

(2)练习

猜一猜:1角4分=( )分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验证一下.

订正时问:这道题应该怎么想?(想:1角=10分,10分再加4分就是14分)

2、教学例6

(1)理解换算方法

师:小芳攒了一些零钱,你们帮她数一数,一共是多少角?

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出示:15个1角的硬币)

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5角

师:妈妈怕小芳拿着不方便,就帮她兑换了一下,请你猜一猜兑换以后,小芳手里是几元几角呢?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进行验证.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随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10个1角换成1元)

师:15角就是几元几角?(板书:=1元5角)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怎样把15角换算成几元几角.

(2)练习

猜一猜:16分=( )角( )分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验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4页做一做

第1题:1元1角=( )角 13角=( )元( )角

1元7角=( )角 25角=( )元( )角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订正,重点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

第2题:3角+7角= 9角-6角=

5角+8角= 1元-8角=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汇报.

订正时,对3角+7角=1元 5角+8角=1元3角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1元-8角=这道题要让学生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2、利用换算关系摆指定的钱数

老师说钱数学生摆学具:(要摆换算以后的钱数)

如,师说:1角3分 生摆:13分

2元1角 21角

12分 1角2分

18角 1元8角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单位换算)

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5

1、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神奇的扑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 小王=月亮 红=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三。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被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先测一百粒黄豆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的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一百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4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只好还给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究竟损失了多少元?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实际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一道关于数学的iq题,让学生回答(答对有奖),然后开始逐渐深入课题,解答一些数学计算题。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课堂解说

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以及解题方法,从而在做题中得到启发。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探索2、5倍数的特征,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发现2、5倍数的特征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奥运带给我们的除了那种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还有一点那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过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要举行团体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学生认真看表演情况。)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2、活动二:师:我们首先解决“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这个问题。请你们想一想,每个方队得人数有没有规律?到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验证,不能轻易下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学生的思考可能停留在图中呈现的人数上,3个5、6个2、5个3。教师可适时引导:各队的人数与2、3、5有没有关系?

3、活动三;

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那些?5的倍数有哪些呢?3的倍数有哪些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后,可能采用无序排列、有序列举、在百数表中 圈出或涂色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4、活动四

师:同学们了不起,用这么多办法找出了100以内2、5的倍数,那你们有没有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数?

师:像2、4、6、8、10、12……都是偶数,1、3、5、7、9、11……都是奇数。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偶数、奇数的例子。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2、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举例,相互交流。

三、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第3题数学游戏: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如:20是偶数,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等。同位两人轮流出卡片,参与游戏。

四、课后小结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 理解凑+法的含义。

4、 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

1、9+5 (1)数数法

(2)9+5=14

(分小数凑大数)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数凑小数)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见9就-1

2、8+9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接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巩固阶段。

3、试一试。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体现和最佳方法的呈现,对凑+法要进一步落实。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1、p73 完成书本内容。

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

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

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9+1+2 9+1+0

巩固凑十法

3、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课外作业:

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

课后评析:

2022小学数学教案篇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3 位置

教学要求: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我们在前几年的课程中多次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说一说我们以前是怎样确定位置的。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置,看一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

2、教学例1。

(1)出示p2例1,观察主题图。

(2)问:教师是怎么知道确定张亮的位置的?

(3)介绍操作台的情况。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是一种约定。

(4)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

(5)说一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6)张亮的位置可以用(2,3)表示出来。

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

(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7)小结: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8)试一试: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同学的位置。

(9)张亮的位置用(3,2)表示可以吗?

注意: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p3例2

(1)观察动物园示意图,这幅图和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①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

②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③方格纸的竖线(横线)从左到右(右到左)依次标注了0,1,2。

(2)找一找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怎样表示出大门的位置?

(3)说出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的位置。

(4)比较大象馆和海洋馆的数对,第2个数都是4,说明什么?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5)在图中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4练习一第2题。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4练习一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