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核酸的事迹精选6篇

时间:2024-05-27 作者:Kris

学习他人的事迹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通过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个人在过去的努力中所取得的成果,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采核酸的事迹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采核酸的事迹精选6篇

采核酸的事迹篇1

8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玉树原有的宁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雪域高原悄然打响,同时也触动着玉树人民的心。8月17日,玉树州藏医院接到州卫健委紧急通知,需选派一名业务精湛的核酸检测专家赴治多县,指导当地的核酸检测工作。我院迅速作出反应,派出一名有着7年护理工作经验和疫情3年以来熟练操作核酸采样技术的专业人员——张亚庆。在督导组组长玉树州政协副主席邵春鹏的带领下,张亚庆作为督导组成员到治多县支援、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张亚庆作为医务人员深知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但作为母亲,她又有一丝担忧。在这个异乡她一个人带着四岁和两岁的孩子,出发前两岁的儿子还在发高烧。她在百感交集中想:“孩子怎么办,托付给妹妹,但妹妹一个人能不能照看5个孩子(妹妹有3个孩子),会不会支持我奔赴前线”。诸多的顾虑中她依然选择面对困难,给妹妹做了简单的交代后,义无反顾地选择走向疫情前线。她说:“疫情当前,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很荣幸得到院领导的信任,选择我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到达治多后她不顾舟车劳顿,拖着疲惫的身躯,第一时间就进驻治多县督导检查工作。

不畏艰辛,迎难而上

由于治多县地处交通沿线,督导组建议在本县组织开展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护穿脱技能,为疫情防控紧张形势下,储备人员,以备不时之需。张亚庆作为本次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知识竞赛及疫情防控技能大赛的点评指导专家,认真细致地对每位医护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穿脱防护服、消杀等工作进行了点评并详细讲解了穿脱防护服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应对处置能力和精准防护技能,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和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这二十几天里,治多县处处有她的身影,为做好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她每天都要前往各个检查站,如加吉博洛镇、多彩、治渠、立新、同卡、君曲、扎河、索加、贡萨寺、主城区、隔离点、重点场所、市场、商店、大型超市、餐饮及各乡镇和核酸采样点进行督导检查,主要检查核酸采样点的设置情况是否合理、采样分区设置是否存在风险、工作人员的采样操作技术的规范及熟练情况、全员核酸开展时群众的自我防护落实情况、核酸检测实验室情况的规范性、隔离场所人员配置情况是否充足、管理制度台账是否健全、三区两通道设置是否规范、医废处置是否符合要求及物质配置是否充足等工作,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繁琐的,但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她用自己薄弱的身躯,默默坚守,苦苦抗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温暖守护抗疫必胜

作为90后的她是这次疫情防控督导组中年龄最小的,她深知作为年轻人必须要勤快,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但在两次前往天边索加来回800公里的路上,由于海拔过高、她出现了严重高反,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当时没有氧气,工作组其他成员一直在旁边喊赶紧深呼吸,并进行心理指导,经过调节克服困难,慢慢缓了过来,到了索加她不顾自己的身体跟工作组一起督导检查工作,工作组看见她忘我的工作,都忍不住劝她注意身体,可她总是微笑着说“没事儿,与奋战在高风险地区的医护人员比,我做的微不足道”。听到这句话却让人心疼,同样是白衣执甲,哪里是微不足道,明明是全力以赴。

除了疫情防控工作外,做好防汛工作也是本次督导组要同时兼顾的责任。8月25日晚接到州指挥部指示督导检查防汛工作通知后,第二天一早她就前往各个乡镇落实查看防汛开展及值班工作情况。

为做好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在治多一待就是二十多天,2个孩子想妈妈,只能扒拉着手指头数日子。在9月1日那天,她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跟着工作组一起去各个检查站督导检查,她已经忘了今天是是什么日子,直到孩子打电话说:“妈妈生日快乐,你要保护好自己,我会在家听话,你要好好工作,我和弟弟在家等你回来,爱你,比心”。那一刻,才知道今天是她的生日,她无比的感动,泪水止不住的流,调整心态后,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在此期间,她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其他战士一起为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坚守,奉献……

我们看到了战疫一步步的走向胜利,初心与使命,这是这场战疫的一个缩影,她们是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代表,“前线”还有无数的战士,那里还有无数个这样的故事,是她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为我们带来了胜利!

采核酸的事迹篇2

小菲,主管护师,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儿科病房护士长。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扎实理论基础。作为主管护士,做好病房管理、护理质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抢救车管理,基础药品管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严把出科病历质量关。担任科室教学护士及院感护士多年,是院级护理骨干及应急成员。作为党员,新冠疫情发爆发,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抗疫请战书。在科内加强患儿及家属封闭管理,消毒工作。进行个人防护培训。

参与院级新冠肺炎防控督导检查,多次积极参与核酸采集及疫苗接种工作,参与核酸采集达1500余人次,疫苗接种近千人次,坚守党员先锋岗,主动投入到社区防控执勤。

采核酸的事迹篇3

全体党员下沉社区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走,到抗疫前线去!”县供销社党组成员阮树斌闻令即动,第一时间到土井社区报到,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用责任和担当为战区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县供销社党组成员,参与疫情防控人员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筹备,县直单位居家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领取任务和民主街6个路口值守需要督办,部门需要协调,住户需要排查,防区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这就是阮树斌的战斗!饿了有方便面,困了有帐篷,一天一天,风雨无阻。

“阮主任,这多路口要守,人员不够怎么办?”“同志,请问你们谁负责?我们不能出门生活物资怎么办?”“我家老人的药用完了怎么办?”“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么办?”......作为土井社区重点封闭管理的小区,三星家园是一个开放式小区,四通八达,进出口多,人员复杂,防控难度大。阮树斌接到任务后,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制定防控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将“抗疫党员突击队”的红旗插在小区内。鲜红的旗帜映入居民的眼帘,“快看,那不是供销社的阮主任吗?”“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有几个认识阮树斌的居民在自家阳台上高兴的喊道。恐慌之际,焦急的人们找到了组织,看到了希望,平复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个出口,禁止人员进出”“党员负责消毒、排查,消毒要道边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户一人”“志愿者负责宣传、劝阻、代购,做好排查台账”“干部负责住户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园微信群,发布信息、倾听民声,心理疏导、代购物资”......针对防控措施和应急救助,阮树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们要理解支持,积极配合”“我们不出去,呆在家里不添乱”,小区居民看在眼里,明在心里。

“柔性服务、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该小区共排查登记350户1048名人,全部落实一日两查,一户多包,没有发生一起传染,没有发生一起投诉,民主街6个卡口也没有发生一起纠纷。

战“疫”还在进行,“疫情不销,战斗不止”!风风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树斌率领着一群逆行者们依坚守在抗“疫”的前沿阵地,他们把岗位当战场,视居民为亲人,用党性守护堡垒,用爱心温暖民心,发扬供销人的“扁担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采核酸的事迹篇4

“当刚刚结束隔离期重返岗位的我再次接到支援任务时,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家里怀孕34周的妻子,这一阶段她很辛苦,是最需要我的时候。”xx总医院检验科医生小罗说这话时,语气中满是愧疚。但,这一刻,他选择把心底思念化作动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五月的xx盛夏已至,采样区的临时棚内热浪滚滚,烈日骄阳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人直溜滴汗,连轴转工作了七个小时的.小罗已全身湿透,可他脸上仍旧挂着那个温暖的笑容,对他而言,防护服是他的战袍,口罩勒痕是他的勋章,这湿透的衣服则是他的“战绩”。

“5.20”这天,小罗给妻子打去了电话,从援吉林到援xx,他们已经52天没有见面了。他说:“只想着过来之后全力以赴,多做点贡献,疫情防控好了,我们也好早点回家。我媳妇儿也是医务工作者,她理解我,职之所存,责无旁贷。我想,她肚子里的宝宝肯定也是支持我的。”

虽然两地分隔,

但他们却在诠释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

没有人是天生的“孤勇者”,

只因责任使然;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但凭信念坚守!

胜利归来之时无须言语,

拥抱的温暖足以胜过万语千言。

采核酸的事迹篇5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普通人不普通的灵魂。譬如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志愿者们,他们勇担责任、践行使命,不断创

造“舍小爱为大爱”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市人才服务中心支部委员小方,今年47岁,家住刘口花园。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每天在社区门口开展志愿服务,参与蔬菜水果的分发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闲着,得出力啊!”这是她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此外,她常常在社区微信群转发防护常识、传递抗疫正能量,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共度时艰。

3月5日,如往常一样,小方一大早就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值守工作中。可刚吃完晚饭,她突然被家人电话告知,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公公从黄荆小区的住所不慎走失,而家人因疫情无法外出找人。放下电话,小方焦虑万分,因为她有公务在身,不能擅自出小区大门。思忖片刻后,她马上联系黄荆小区社区书记李同成请求帮助,当晚在李同成书记和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其公公被顺利找回。

“有国才有家”,为了心中的大爱,小方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选择守护刘口花园小区的大家们。虽然在关键时刻她没能亲自守护自己的公公,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党和人民。这就是一种大爱!我们相信,当无数人的大爱汇聚在一起时,这场疫情就一定能早日结束!

采核酸的事迹篇6

小刘,中共党员,建安区妇幼保健院职工。

接到援禹抗疫任务后,他急忙收拾行李,整装待发。抵达禹州后,立刻在钧台社区进行核酸采集检测。当时已经是半夜12点,但所有医护人员都没有停歇,当完成任务后才发觉已经到凌晨5点钟了。在每天高强度、不间断工作下,他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每次工作结束后,手都被冻得红肿,但他毫无怨言,甚至斗志满满。刘xx是高敏体质,如果蹭到过敏源,手和四肢的皮肤就会瘙痒难耐、出现破损。每次酒精给手消毒时,虽然疼痛难忍,他都咬牙坚持下来。他心里始终想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