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雄烈士事迹6篇

时间:2024-04-12 作者:loser

事迹材料展示了一个人在过去的努力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才能,事迹材料是记录一个人通过实践践行自己信仰和理念的珍贵记录,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英雄烈士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学英雄烈士事迹6篇

学英雄烈士事迹篇1

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从古至今,无数英雄们宁肯高原埋忠骨,也决不丢失祖国的一寸土地,在这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国土,一具具用英雄身躯屹立的丰碑,为祖国铸就了和平安慰的屏障。春节期间,华夏大地万家团圆、一片祥和。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备。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

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最可爱的人一直都在!

“飞人”乔丹,“魔术师”约翰逊,“滑翔机”德雷克斯勒。这些著名的nba巨星,虽然退役了,但还记得他们的辉煌;“小飞侠”科比,“小皇帝”詹姆斯,“小巨人”姚明。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汗水将nba职业生涯推向另一个高潮。但是谁注意到了曾经精力充沛、奇迹般的雷吉·米勒呢?

与乔丹相比,他只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与约翰逊相比,他只是长江里滚滚的一滴水;与德雷克斯勒相比,他只是长城上的一块小石头。他太小了,很容易被忽视。米勒没有戒指。比起创立“公牛王朝”的乔丹,他是个失败者,是个失败者。但是我崇拜他。

我崇拜他,崇拜他永不放弃的坚韧。已经了。人生有多少个18年?自从被印第安纳步行者选中,他为球队奉献了18年,期间从未转会,除了伤病,他没有缺席过步行者的任何一场比赛。面对对手的反复猛烈攻击,他没有放弃;面对伤痛,他没有放弃。多么有毅力的人啊!他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

我崇拜他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8.9秒,8分钟,场上有多少奇迹?然而,他做到了。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染了步行者。是他无畏的眼睛鼓舞了步行者。他们一路奋战,可惜!幸运的天秤座倒在了另一边。有一次,米勒笑得像个孩子,很纯洁很甜蜜。他挥动手臂,跳到了马车上。步行者们相互拥抱,受到了整个体育场的祝贺。梦想只差一步。当幸运女神不再关心他们时,米勒仍然拒绝承认失败,他仍然坚持。他坚信,有梦想就有未来。

我钦佩他和他无私的精神。作为球队的核心,他不仅组织球队在场上发挥出色,而且在休息的时候也不忘给队友指点迷津,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队友。多么无私!在当今盛行的“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时代,米勒可以说是异类,但他并不在乎,他只是想和队友团结合作,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坚信团结就是力量。

我崇拜他,但不幸的是,他离开了。当他宣布退役的时候,球场里所有的球迷都在喊他的名字:“米勒,米勒……”当他的球衣慢慢升起的时候,在场的所有球迷都在感谢他这18年的精彩表现……眼泪,我再也忍不住了……他付出的太多了。很遗憾,很遗憾,真的很遗憾。

英雄是孤独的,战败的英雄更是孤独。米勒很孤独。毕竟没有人能真正为他分担:小奥尼尔太年轻;杰克逊不够成熟;阿泰又太冲动了。现在都转学了。步行者不再是过去的步行者。唯一不变的是米勒的球衣还挂在球场上方,人们怀念崇拜他。

米勒虽然失败了,但是他永不放弃,永不放弃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吗?他的坚韧和无私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失败并不可怕。懂得站出来坦然面对的才是真正的王者。失败是成功之母!或许,这也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一。虽然没能夺冠,但他还是默默坚持。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前后,人们会进行一些民间活动,比如吃绿球、吃冷食和散步。但最重要的还是去扫墓祭祖。但是,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大家都需要在家里隔离,对抗疫情。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伍军人事务部会同其他部门,共同发起了“清明节庆祝活动”。

众所周知,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_周年。要知道,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一切都是老一辈革命先辈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搭建在线祭祀平台,以“在线祭祀避免聚集现场祭祀”为导向。二是突出牺牲主题。围绕新肺炎、对越自卫反击战、清明节、抗日战争胜利_周年、志愿军入朝_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进行规划。三是注重网络互动参与,通过网络展示烈士来信、红色经典电影、诗词等文化作品以及身边英雄豪杰的感人故事,策划英雄豪杰保护知识网络答疑、收集赏析留言、有奖征文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强化致敬主题和精神传承。第四,网络直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和电视在互联网上进行直播,更直观地向社会展示英雄牺牲的场景,吸引烈士、退伍军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年轻人参加网上祭奠烈士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勤劳勇敢和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以先辈的英雄豪杰为榜样,加强学习,努力工作!

学英雄烈士事迹篇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学英雄烈士事迹篇3

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中央军委日前给陈祥榕追记一等功。

2月19日,解放军报刊发的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首次披露对峙事件详细过程。

陈祥榕的老家位于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下山口村。当日,记者赶到屏南,见到了烈士陈祥榕的姐姐陈巧钗和其他亲属。

时隔几个月,一提起弟弟陈祥榕,陈巧钗就泪流满面。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她哽咽着说。

比起同龄人,他更懂事更坚强

姐弟俩相差6岁,但在陈巧钗看来,2001年出生的陈祥荣从小就很独立、有主见,虽然一笑就会露出两颗小虎牙,但很多时候更像是个哥哥般的存在,照顾着一家老小。

早年,陈祥榕的父母都远在海南种植芒果,姐弟二人待在老家屏南由祖母照料生活起居。不幸的是,在陈祥榕13岁时,爸爸被查出患有淋巴癌。当时正值芒果丰收季,妈妈要照顾果园,换取救治金,没法回老家。照顾爸爸的重担便落到了姐弟俩身上。

“十三四岁的孩子都爱玩,但弟弟一直守在病房里,经常凌晨三四点还在给爸爸按摩腿部。”陈巧钗说,爸爸所患的淋巴癌经常引发右腿疼痛,因此,无论多晚,留在医院陪夜的陈祥榕都会爬起来替爸爸按摩,缓解疼痛。

爸爸重病,也让陈祥榕变得比同龄人更懂事、更坚强。

陈祥榕就读的初中离家较远,需骑车上下学。有一回,他骑车不小心摔断了手臂,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回到家。第二天,妈妈不经意发现他的手臂肿得老高,赶紧带他上医院打石膏。

“他就是不想给家里添负担,不希望妈妈分精力照顾他。” 陈巧钗说。

“我们俩自幼跟着奶奶长大。弟弟很孝顺,到部队后,逢年过节都会给奶奶寄钱。”陈巧钗说,弟弟牺牲的消息,家人至今还不敢告诉奶奶,“奶奶已84岁高龄,害怕她受不了这种打击。”

最近,老人经常问起孙子的消息,家人只敢对奶奶说,祥榕在前线为国家效力,不但立了功,还送他去读书,以后不能常回家了。

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到前线去

陈祥榕从小就想去当兵。读初中时,他就曾问过当时的班主任陈臻苏,参军需要什么条件。

当得知既要身体好,又要政审过,他觉得离梦想更近了一步,在心中默默种下一颗种子。

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到前线去。”他把自己的想法坚定地告诉小叔陈臻宝。

因打听到新疆的部队能够上前线,他便动了去新疆的心思。从福建到新疆,山高路远,家人都舍不得他去。

“苦怕什么,去部队不吃苦还要享福?” 陈祥榕几次私底下跟小叔这样说。

参军前有为期一周的集训,当时部队领导说,看陈祥榕集训情况,如能过关,就定兵到新疆去!为此,他每日5点便起,绕县环城路跑步一圈,回到家中吃过早饭,再去集训场地参加训练,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些天和弟弟说话,感觉他眼里都有亮闪闪的光。”陈巧钗无不感慨地说,他当时觉得自己的梦想即将实现,浑身上下都是朝气。

一周集训下来,陈祥榕表现亮眼,从众多新兵中脱颖而出。他到新疆入伍的事情就这样敲定了。当年9月,他被派往离家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成为连队一名新兵。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蓄意挑起事端。

在日记本上,陈祥榕对一次战斗这样记录:“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

宁洒热血,不失寸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有人发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群山耸立的加勒万河谷。

学英雄烈士事迹篇4

喀喇昆仑高原,大河冰封、群山耸立,是祖国的西部边陲,更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祖国各地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4月以来,外军公然违背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他们用行动彰显英雄赤胆忠诚。《英雄赞歌》里这样唱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为英雄唱首赞歌,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无我”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党员干部应戮力同心担起的重担,也是需要党员干部以“无我”的状态去奉献的目标。

“无我”是一种信念,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不悔。党章的总纲有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把“无我”作为一种信念去坚守。无论是扎根基层的一线乡村干部还是各级机关干部,无论是企业的一线员工还是管理领导,无论是流动在外的农民工还是返乡创业的新农民……都需要坚定无我的信念,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耕耘,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

“无我”是一种胸怀,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博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作于1842年的诗充分体现了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忘我牺牲的坚强意志,国家虽无战争,但每年为了保护人民利益牺牲的边防战士、警察等依然不在少数,有人感叹“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并不是这些人不想活着,而是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把自己放在了一边,这些人都有着博大的胸怀,愿意为了人民牺牲一切。广大党员干部应处理好“公”和“私”、“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以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胸襟,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

“无我”是一种境界,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尚。我们应热爱祖国的每一寸河山,努力扎根群众,向群众学习,以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增强执政本领;我们应在实践中锤炼品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规章制度,公道正派处事、无怨无悔做事。

戮力同心担重担,齐心协力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将无悔的信念、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境界作为“无我”的真义,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到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实践中去。

学英雄烈士事迹篇5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提高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学英雄烈士事迹篇6

近日,根据红河州消防救援支队《关于组织收看中宣部授予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的通知》要求,弥勒市中山路消防救援站组织全体指战员收看江西九江消防支队先进事迹报道,进一步筑牢指战员“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政治担当。

该报道体现了九江支队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不惧危险,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救援的事迹。体现了当代消防指战员在危难面前奋勇争先、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更加诠释了他们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时不畏生死、挺身而出的牺牲奉献精神。观看过程中全体指战员备受鼓舞,备受感动。

观看结束后,全体指战员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苦练救援技能,夯实能力素质,始终做到不负人民,不愧事业,把责任和使命放在心里、扛在肩上,切实担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