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我们的写作才能,写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1
冬至未至,桂花飘香。
又到了这个充满香味的季节,它让人拥有无尽的回忆,而我也想起了她。
去年的这个时候,她背井离乡,经人介绍到北京去打工。我们便从此很少见面,甚至一年只见一次,还是过年时匆匆的一遇。过寒假时,我们在小屋里聊了很久,聊聊她在北京的见闻,聊聊我的学习生活,内容虽然有些枯燥,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一年的思念,让我痛不欲生。
寒风凛冽,我和家人站在乡村的土路边,望着她所乘坐的那辆客车扬起的灰尘,久久不肯离去,还真是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味道。于是,我又开始了思念的孤独之旅。
看着试卷上的题,我已无心再去思考,满脑子都是她的影子,看着她对我微笑,我心中有了一丝安慰。但我明白,这一切都只是幻象,它不是真的,于是,我强制自己投身于题海之中,希望用难题来占据我对她思念的空间,让自己不再苦恼。
终于,九年级的一测,我考了个令人欣喜的成绩。于是,父母带我出去逛街,放松一下。但是,当我再次经过那间装修精致的小礼品店时,脑海中又浮现出她的面容,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那间小屋。目光落在一条项链上,这个?这不是她上次送我的那条项链吗?简直是一模一样啊!不过很不幸的,它被我妹妹给弄丢了,为此,我还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因为那是我想念她时唯一可以安抚我的东西了……
在学校,听见别人讲自己亲人送生日礼物的事时,我便会独自陷入沉思当中,想起她的笑,她的声音,她点生日蜡烛时的动作。总之,一举一动,一声一息,都让我动容。
中秋月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她人。这特殊的节日,更让我无限地思念,想着她在远方是否和我一样站在窗边,默默流泪?
她,就是我的小姨,虽然个子不高,有点胖,脸上有个黑斑,但她的眼睛很大,很亮,炯炯有神,让人看了后充满力量。即使她是外婆抱来的,但我一直当她是我最亲的人。思念她的日子,虽然痛苦,却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值得思念的人。
思念的滋味,苦中带了一点甜。这便是最平凡的亲情。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是家人团聚的一天。
中秋节当天下着蒙蒙细雨,不过街道上还是热闹无比。傍晚,我们全家人一起吃着团圆饭,一幅和谐的画面。我家的楼顶是赏月最佳的地方。一轮圆圆的月亮似一个大圆盘嵌在深蓝的空中,这一幕是多么美丽,不得不引起人们遐想。爸爸说起了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也混进来。一天,后羿开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这药能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就把药给妻子收藏,不料被小人看到,想偷吃成仙。他趁后羿出去时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在逼不得以的情况下服下药,飞到月亮上成为仙人……
我们一直谈到深夜才回屋休息。中秋这天,我特别高兴,因为能全家人相聚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谈月,不仅快乐,而且增长了知识。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3
有人喜欢繁花似锦的春天,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有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而我却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秋天是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人间,她用轻飘的衣袖拂去太阳的炎热,她用宽大的长袍挡住冬天的严寒。她双手捧起沉甸甸的果实撒向人间。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在树林中,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有些微微泛黄,它们在等待着自己从“母亲”的枝上掉落。瞧!那有棵枫树,从它的身上坠落下许多像火一样的枫叶。
看!那里有一块地,上面有一条金黄色的地毯,走近一看,原来那里是金黄的落叶铺成的地,微风吹来,泛起层层涟漪,别提有多美了!在果园里,人们正忙着收水果,那一个个又红又大的石榴笑开了嘴;那一个个柿子黄澄澄的;那一个个金灿灿的香蕉香味扑鼻;还有那一个个又大又黄的芒果挂在枝头等待着……在田间,稻谷笑弯了腰,高粱向我点头。农民伯伯正在收稻谷,他们嘴边挂着一丝丝幸福的微笑。哇!那有金黄的菊花。
菊花是秋天开放的。有菊花的地方,是最美丽的地方。那些菊花向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想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走在菊花丛中,吸着菊花淡淡的清香,那是一种美的享受,人走在菊花丛中显得格外精神。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它给了我以美得享受;给了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给了金色的菊花开放的机会,让它尽情的绽放;给了树叶离开母树的机会。啊!多美好的秋天。美女!看我多好啊。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4
也不知什么时候,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地从那令人神往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那瑰丽的六角花瓣,烟一样轻,玉一样润,云一样白,悄悄落到大地上,为大地妈妈盖上了一层棉被。放眼望去,整个校园白茫茫的犹如一个童话般的冰雪王国。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房檐上的水晶般的小冰笋,为房檐镶上了一道玲珑剔透的花边。
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白茫茫的。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晶莹如玉。
一朵朵迷人的小雪花,像洁白的小天使一样清纯可爱,来自那令人向往而神奇的天空,千姿百态,美极妙极……
农民伯伯都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场大雪可真及时,它们把土壤里的越冬的害虫全部冻死;雪水渗进土层深出,又能提供庄稼生长需要,明年就能大丰收了!
同学们一下课就如风一般的跑出了教室,在雪地里追逐玩耍: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不时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那声音在上空久久回荡。风再狂,雪再大,他们都不怕,尽情地玩着,闹着。
雪,你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希望。
诗人,画家赞美你美丽和纯洁无暇。农民伯伯赞美你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希望。孩子们赞美你为他们创造了广阔的娱乐天地。
纷纷扬扬的雪花似玉屑、似梅花、似羽毛、似柳絮……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
哦,雪,你是真善美的化身,我喜欢你!
赏析: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叙事条理,层次分明。平淡、流畅、自然、亲切的语句中透露着作者对雪的浓浓喜爱,富有生活气息,有艺术感染力,让读者了领略雪的魅力。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5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茅以升是我国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squo;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squo;勺的内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squo;。提示:这两段以外,还有哪些?还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绍。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石拱桥本身的特点就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卢沟桥还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范读第八段,引导理解:卢沟桥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事实。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有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呢?分散读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导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第九段介绍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传统,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绍发展的情况:这段中间四句,用事实证明,全班朗读解放后,……150米四个句子。
小结(指导边看课文边在书上的某些段本写明要点,并在一些句子下边标单横线,不要离开课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_(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具体数字一结构(河堤冲毁,桥却从没出过事)一形式(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squo;)一赞语(世界上独一无二squo;勺一景点(卢沟晓月)一特有的纪念意义(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提示;第九段的写法,是不是总与分的结构关系呢?回答,明确:这一段是用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说明,没有总结的句子。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种有总有分的方法。
提问:《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传播厂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提示课文句子: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5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回答,明确:l.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2.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3.传播卢沟桥的结构知识。4.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5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小结: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传播有用的知识的文章。上边五个句子,就是从结构、外形、历史各方面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现在先初步了解;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上边举出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与它们相同的表述方法。
复习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常用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与记叙文的区别。
三、写说明文要准确运用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举例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回答,明确:1.运用比喻;2.引用古籍;3.用数字;4.解说;5摹写。(板书)提问:文中还有与这些句子表述方法相同的句子吗?思考、议论,准备回答。
二、教读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板书)
1.用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
2引用古籍;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
3.比喻: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解说;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
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本文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就是符合说明文特征的典范。理解说明文的特征,并用《中国石拱桥》印证,就可以明确,说明文同以记叙、描写手法为主的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
提示: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试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语言运用准确的例子来。学生看课文,议论,准备回答;教师巡回,了解,指导。提问。回答,明确(举例):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近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
小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
三、当堂巩固
指名朗读。要求;熟悉全文,加深印象。朗读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注音,不要脱离课本而板书注音。陡、墩)等课本上无注音,可作补充。
四、布置作业
(一)体会下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比较早。
2这座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3.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二)介绍赵州桥四个特点,第二点同第三点能不能互换?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三)积累·联想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互查。
板书设计(一)
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一)全桥只一个大拱,长374米,桥洞像一张弓(二)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近拱圄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板书设计(二)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
1.数字说明(应当正确无误)
2.引用说明(古今资料,科技书刊)
3.比喻说明
4.解说说明(阐述事理)5.判断说明
6.图表说明
7.比较说明
8.举例说明(有代表性)
9.定义说明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6
夏姑娘刚走,美丽的秋姑娘边穿着秋雾凉衫,披着轻纱姗姗而来。
秋天是最可爱的。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白天晴空万里,入夜银河璀璨,实在令人不得不喜欢。
秋姑娘给大地换上了秋装。看!河岸边的树木,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随着阵阵微风悄然无息的撒落下叶片,似蝴蝶飞舞,遍地铺金。火红的枫树林,一簇簇,看上去那么可爱,那么惹人喜欢,充满了勃勃生机。田野里,沉甸甸的稻穗好像是黄金镶嵌的珍珠,一阵风吹过,掀起一层层起伏的波浪。一朵朵棉花嘟真嘴儿绽开了,被秋风吹得蓬蓬松松,远远望去好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向你调皮地眨着眼睛。果园里,苹果乐红了脸,葡萄披上了紫风衣,鸭梨穿上了黄外套。石榴笑得忍不住咧开了嘴,露出了一颗颗玛瑙般的牙齿。火红的柿子如同一盏盏小灯笼挂满枝头。公园里,菊花开了!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婀娜多姿的菊花,露珠装扮着它们,让它们更加明艳动人——瞧!黄的如金子,绿的似翡翠,白的像雪花,红的如朝霞。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更比一朵美,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但百看不厌……薄暮时树叶分散着的香气和野草的气息,也令人回味无穷。秋天,名副其实的是一个童话世界!
走进秋天,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路边,向日葵向我招手示意,阵阵秋风掠过我的脸庞。绵绵秋雨像一位姑娘倾吐着自己的心事。我并没有躲避,而是让秋雨尽情地在我身上跳跃狂欢……抬头仰望,天空瓦蓝瓦蓝的,好像刚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洁净。不时有几群鸟儿在空中盘旋……
捡起一片落叶,细细端详,将它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这落叶,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充满了秋的气息……秋天像青年,蓬勃向上。
秋天是美丽的图画,被各种风景渲染得亮丽迷人。
秋天如未来的希望,金色的丰收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前进!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7
我的寒假生活是由一个个快乐的一天组成的,但我最快乐的那天是新年那一天。
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贴对联,挂灯笼,不一会到处红红火火,处处张显着过年的喜庆。红红的大灯笼像一个个熟透的大石榴,在大笑着迎接新年。
外边虽是晴天,但却传来阵阵的打雷声。哦,原来是有人在放炮,炮声随着从天上瞬间划过的亮光,震耳欲聋,响彻整个城市。炮火,在大笑着迎接新年。
住平房的人家,烟囱里早已飘出缕缕炊烟,饭香味、肉香味、菜香味,酒味,随即扑鼻而来,让人不禁垂涎欲滴。香气在大笑着迎接新年。
夜幕降临,天边的红色渐渐消失,天空变得像深水一样,湛蓝、无瑕,地上的照着,突然,天空上响起炮声,天空被烟花点缀着。地上的鞭炮响个不停,孩子们欢笑着,大人们忙碌着。人们大笑迎接新年。
这一晚,老人要守岁,为的是珍惜光阴,年轻人守岁,为的是给父母延寿。除了还抱着的孩子,都要守岁。吃饺子前,先让各路神仙尝个鲜儿,磕仨头,希望便宜平安又团圆。第二天早上,人们大都还在睡梦中,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串不了门的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问个好,然后全家出动去拜年。
就这样快乐的新年在欢笑与祝福中度过了。
三年级描写马的作文篇8
在我们学校,我们班的“淘气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交作业是家常饭,上课下座位是习惯。他圆圆的脑袋,小小的身材,又大又厚的眉毛。一下课,就和扬一红跑马拉松,没错,他就是我们班的“淘气包”潘东宁。
每天,他都要惹一些祸,弄得班上鸡犬不宁的。
那一天,下课了,潘东宁和扬一红飞一般地跑出教室,在外面你追我赶,等潘东宁追到汪扬一红时,就开始进行武斗大赛。汪扬一红一个飞踢,潘东宁用手一挡,引起了那些小朋友的注意,纷纷走来捧场,还决定投票,热闹非凡。许多领导都走过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在打架。此时此刻,他们俩见领导都被招来了,赶紧护着脸,撒开腿就跑,真是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领导一路追踪,找到了我们的教室,扣了许多分。这事传到老师的耳里,简直把老师气疯了,潘东宁和汪扬一红走出办公室,已经被骂得狗血淋头,苦不堪言。
这个淘气包也是个善良的淘气包。那天,我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走着走着,我忽然看见两个中年人和一个老人走在一起,中年人故意把脚放在老人的前面,老人摔在地上,两位中年人说:“眼睛长着做什么的呀?”一位小孩走过来,扶起了那位老人。我使劲瞪眼睛,居然是潘东宁。
我觉得潘东宁不是个坏孩子,只是他把精力都放在了玩上了,如果把精力花在学习上,成绩也许会名列前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