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5-10-26 作者:Brave

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常常需要通过心得体会来进行总结,为了提高写作技巧,大家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作品,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

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篇1

盛夏的七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蓬勃年轻人脸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与实际行动完成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活动是以调查农村老百姓的收入与消费情况为主要内容,是实现在了解农村生活,体验农民艰辛的同时,培养我们大学生的自觉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意识,引导大学生结合经济学院专业特色,通过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尽管此次的下乡调研实践只有三天的时间,但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与农村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我们体味了他们的艰辛;在和乡政府领导的联系、采访过程中,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收获了成长;在农田里为老百姓干一些普通的农活时,我们收获了这个村的热情和助人为乐的喜悦……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个好的平台,更是我们锻炼自己、接触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三下乡,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合理分配

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会进行分工合作。一个团队只有合理安排人员,才能保证机制的完成,才能将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做好事。这次的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事先做好分工工作,那么我们这次的调研活动既不可能高效率的完成也不足以应付在调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突发情况。在今后,如何合理安排人员,如何将激发大家的潜能,如何才能使大家更有默契的配合,这些将是必修课,也是我学习团队运行的第一步。

二、沟通与交流

在一个团队的'运行中,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实践中,有时候沟通不够,导致我们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学会及时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将思想传递他人,共同做好每一件事。

三、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在这次调研中体现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作为队员还是领导人,都应该有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我们这次调研既分了小组又在组的基础上进行了分队。在调研过程中,尽管我们是单独行动,但团队之间的配合体现得很出色。任何组织、团队都需要一种凝聚力,而团队精神正是凝聚力的主动力,是通过对团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大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我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所以,在今后,如何培养自己团队意识,如何激发他人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做事的重要课程。

四、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在现在的社会知识时代,不能够快速的学习新事物就会落后,这次活动让我们是亲历了一回,没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只有在与农民的交流中我们才真正明白当前国家的政策落实到老百姓手里是怎样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往往比我们平时看到的消息更为具体和实在。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文化知识,随时了解世界动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在市场新型环保材料的调查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本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材料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学习材料的决心和信念。

短短三天,白驹过隙,我们留下了汗水,收获了欢笑与喜悦。今天,我们留下希望,带上祝福,踏上新的征途。这次活动中我们做得可能还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经验有教训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实践,不论如何,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动,使我们在学校要更加学好理论知识将来应用于实践之中去,使我们将来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篇2

在湟中县柏树沟村的五天中,同当地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在七月中旬从我们便开始了关于“三下乡“的准备工作,从刚开始的写策划,准备物资,修改策划,几乎没停歇过,在快要出发的前一个星期确定好了策划内容,准备好了所需要的物资。我们此去的地点是湟中县柏树沟村,共计13人,在八月十二日早晨,便出发去了小学,乘坐公交车坐了60站左右,到达镇上以后又转面包车,虽然路途较远,但是志愿者热情不减。在没有到达学校之前,想象过最坏的环境,可是到达后才发现,学校的环境很美,四周环山,青山绿水。唯一没有的就是床铺,得自己打地铺,并且在第二天上课之前把被褥都收拾了,摆好桌椅,等待学生来上课。五天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义务支教、七彩课堂、调研走访、放映电影、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支教活动中,有两位家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床铺,村长叫学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纸板子,也有很多村民,学生给我们带来了蔬菜瓜果,带来的东西够我们吃一星期了,更有家长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家自制的酸奶,还很贴心的给我们带来了白砂糖。在支教中,我给初中的同学讲解了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他们做题确实挺快的,就是写作业写的太过于简便,容易出错;他们在移项要变号,括号前有负号在去括号时括号里面的负号要改变等这些上出的问题较多。在七彩课堂中,我主要给他们讲解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虽然讲的很少,但是会有些许对他们有帮助的,而且他们在课堂上气氛很活跃,对于学习,也是很积极的。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上,我给小学同学上了一堂手工课,他们很喜欢手工课,做出来的千纸鹤、蝴蝶结都很漂亮。每天晚上都会在小学教室里播放电影,每晚小孩子们都特别早,来了以后与我们玩耍,跟个别老师问题;每晚小教室都会挤满人。很遗憾因为个人原因没法出去调研,每天只能待在学校,为他们做饭打铃。

老师们在课堂上收取他们的小小心愿卡片,有很多写的是希望我们下一个假期还能继续过来为他们教学,也有同学写到他们想要的到的东西,不过都是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我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他们的小小心愿。

最后一天的总结大会上,村长,很多家长都如期到达,在总结大会上同学们说出了想对我们说出的话,唱出了最美的声音,跳出了最美的舞。虽然只有短暂的五天。但是每位学生在我心中都是优秀的学员。

此次支教活动对我来说应该是大学生涯中第一次支教,也是最后一次支教。在这次支教中,我看到了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也看到了村民的质朴。更让我感动的是每位志愿者,他们或许对于教学一无所知,或许是学这个专业的,他们为学生不断地努力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普通的身份--志愿者。

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篇3

选择奉献,是因为社会需要我们;选择给予,是因为人民需要我们;选择三下乡,是因为责任与使命。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怀念,不一样的光阴,不一样的绚烂。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天,我们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转瞬间,5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感受颇多,收获颇多。这次活动让实践队员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同时也收获了感动。

一、加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我们八个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实践经验不足,具体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并没有退却;其次是发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团结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这种氛围蔓延到了整个三下乡活动中,使得我们更加顺利的完成了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赢得了友谊

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队员来自我们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不同班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更多朋友的机会,队员之间相识相处相知相信,相互之间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每天的朝夕相处,每次的激烈讨论,每次吃饭的插科打诨,使得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我们的交流更加随意。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三、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从主题的确定、活动策划、方案的制作到具体的实施,基本都是由队员们一起解决的,我们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前期的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周全地考虑问题,遇到困难需要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还要积极寻找社会的帮助,在下乡期间,我们更要解决临时发现的实际问题,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全体队员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三下乡中,我们遇到了实际情况与方案有所出入的情况,也遇到了事前没有料想到的问题,我学会了灵活应对,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充分考虑各种意见,并在适当时候寻求帮助。

四、增强了回报社会的意识

虽然本次下乡只有短短几天,但却深深地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之情,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好好学习,强化自己,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信念。同时也使得队员们体会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了同学们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志向。

至此,理工大学建工学院古城建筑群探索之旅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篇4

初来时,惊诧她的宁静与淡雅。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水墨江南。

竹影幽幽,青石板路,行人些许。她安静祥和。行李箱的拖动,怕也是惊扰了她的清梦。兜兜转转,终觅得柳暗花明,我们到达我们此行的终点。些许冷清,我们一行是最先到达的一批。但明天,会有另一番场景。

忙碌的人们,在书院与会场来回奔波。每一件工作,都按照原有的轨道顺利进行。感谢信已张贴,会场内外到处洋溢的喜庆的红色,彰显着热情,新的小伙伴陆陆续续到来。我们准备就绪。

时间被安排,每时每刻,学习无不在紧凑进行。新的面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一切都是崭新的。但我依然迷茫,无论何时。我们来自祖国各地,四天,亦或是十天,我们是否真的能解开各自心中的迷惑?我不知。雪花纷纷,为她换上洁白的纱裙。我们在雪中行走,雪花轻落,点缀在心间。思想在交汇,在碰撞。外面雪花飘扬,室内思想火花四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我们在前进,与困惑同行。未来路在何方,我们在找寻答案。时而激烈的辩论,出路在何处,我不知,或许未来在城市流浪梦想,在乡村放逐心灵。何谓社区?我至今不知,是每个人心中理想的家园么?紧张的交流学习,而我在迷茫。浅浅的思考,深深的忧虑,路在何方?路漫漫,我们仍在路上。

在雪中踏雪寻美,领略江南秀美风光。但沿途美丽的风景,终抵不过大家在一起的欢乐。观庄小学外,大家争着找寻不一样的叶子,村中人的指点,我们找寻和认识了新的花木。小学内,欢乐持续,各组晒着自己的成果,争着希望得到村中长辈对自己采集的花木叶子的肯定。我们在前进,不管外面有多少风雪。轻轻的用红领巾将搭档的双眼蒙住,带着他穿越障碍。信任在彼此手心。时不时会有人调皮的逗一下被蒙住眼睛的人,欢乐随时引爆。

生活在继续,我们在探索。结束四天的理论学习,我们将奔赴到各自的目的地,在那里,实现自己的目标。争论不断,却始终没能确定下我们的主题,我们将在实践中找寻我们的答案。初期的工作是迷茫的,在偌大的村子里,我们不知所措。带着礼貌的问候,我们风雨兼程。每天收获一点,也会有信心,也会有气馁。但我们从不言放弃。不断地反思总结,我们在前进。

每天不变的乡间小路,不变的一组人,不变的对村中叔叔阿姨热情的问候,我们行走在乡间。生机勃勃的绿意争先恐后地映入我们的眼帘,感受到一种希望,一种欢喜。田间形态各异的花木,树上自由歌唱的鸟儿,路上脚步舒缓的人们。这是独属乡村的宁静。井边,手的起伏间,一盆水已经打满,一棵棵青菜变成一瓣瓣,在水中被阿姨们清洗干净。河边,木棒起起落落,一盆衣服已被敲打,一件件衣服变得干净了。一幅幅动态的乡间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这是独属乡村的记忆。河中,船橹吱吱呀呀,水面阵阵涟漪,网儿已被撒下,等待小鱼儿。

夜晚,小操场上,热闹的音乐响起,锣声,鼓声交汇在一起,伴随着叔叔阿姨们的欢笑声。马灯队的大旗在舞动,锣鼓声变化起伏,叔叔阿姨们也随即变化着队形,有条不紊的转着,绕着,几百年前为庆祝庙会的盛大马灯活动好像在眼前浮现。服饰变了,表演的道具也失传了,表演的人也变了,但大家对文化的认同,却始终不变。围观的人渐渐散去了,马灯队的人也散去了大半,但还有几位文艺队的阿姨没有离开,她们打开音响,随着熟悉的节拍,在风中舞动。不知排练了多久,才有了现在的精彩。整齐的动作,统一的服饰,可爱的阿姨们,形成夜晚独特的风景。

阿姨家中,热情的阿姨们向我们详细讲述了村中文艺队的情形。也许问的有些笨拙,但阿姨们宽容的一笑而过。人生轨迹或许不同,但对生活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也会被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所困扰,但在跳舞的时刻心是快乐的自由的。春日播种的忙碌,或许顾不得跳舞的事情,空闲的时候,大家爱聚在一起,学一学,跳一跳舞。

光明常与阴影相伴,生活除了明媚,也会有暗淡。有谁知道热闹的马灯活动下,原有的马灯制作早已失传,现在的马灯制作也后继无人?这是谁之殇?富足的生活下,是人们一颗孤独的心。城市化浪潮下,年轻人向城市涌入,在城市流连,乡村宁静。但有多少的母亲,在寂静的夜晚默默思念在远方的孩子。今夜月明人尽望,这思念会悠悠地落在何处?

活动快要结束了,而我们,还只是了解她一点点,惊诧于她的美丽,也忧伤她的伤痛。复古的江南,你是否在深夜长长的叹息,叹息你的过去,忧虑你的现在。未来路在何方?

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篇5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院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虽然八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幸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8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炎炎夏日的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了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大学里学不到的,体会不了的东西和知识在这里体会到了、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

“艰苦和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设应社会。

我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我们这8天内学到了自己不知道的只是,去了尉犁县罗布淖尔的很多基层乡村、参观了很多地方,比如说“大西子村、喀尔区嘎村、阿克苏潖村等。我们去哪了就看了很多东西,就看了那里的.特遗产、博物馆了的很多东西和遗产,我来这里所学到了很多知识,相信自己一年后毕业了也不怕就很心心的走向社会、并且找到自己喜欢的很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在这里很感激对新疆艺术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给我这次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理解了社会上的很多知识,还感谢罗布淖尔县的。高级领导,谢谢你们给我社会实践实习机会、谢谢你们。

下乡志愿者心得体会篇6

当重新漫步在亲切美丽的校园,当曲折的山路、紧张的交流和泉涌般的汗水都变成美好的回忆,当一切归于平静,回首向来萧瑟,我最大的体会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这是一次“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我们的实践团是一个五位男生两位女生组成的队伍。

8天的时间,刚刚结束大一生活的我们怀着一股热情,从学校到宁乡县,从县城到乡村,从政府、企业到农村,带着一包资料努力去完成“探索新农村农业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的社会调查。在付出了辛劳之后,载着自己的思考、建议和一生难忘的经历归来。

还记得出行前的疑虑和不安,记得面对数十位班车司机揽客时的惊讶与无奈,记得第一天出行队员迷失时的手足无措,记得寻找旅馆时的重重担忧,记得迈入陌生的县政府联系县领导时的忐忑……

我们并不怯懦,但社会这部书我们还需要慢慢来读懂。对于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可是当我们怀揣着理性的知识去叩响社会实践的大门,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即便是我们做过准备。

实践开始的时候,我们有许多迷茫:“探索新农村农业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听起来简单,实际调研却该如何下手?区区几个大一学生,要试图去解决一个全国存在的大问题,怎样找到突破口?调查过程中,要与县政府、镇政府的官员频繁接触,能顺利得到想要的支持和帮助吗?企业本身与我们并无联系,走访他们会不会“吃闭门羹”?

但是当我们以一个团体真正走到实践中去,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寻找一个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最后发现,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调研主题过于宽泛,我们可以选取宁乡县享有称誉的生猪产业为代表具体分析;对于宁乡新农村经济产业链的构建,我们只需要从大学生的角度抓住几个亮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需要找准方法、表明我们的目的;与企业交流,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联系和团队的优势获取机会;深入村庄走访,做好充足准备,互相帮助坚持到底也可以完成……

走过再回想,其实一次三下乡实践,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和体魄,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精神,考验我们有没有精打细算的周密,有没有临危不惧的冷静,有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没有随机应变的果敢……

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最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也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是不畏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大学生要积极走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加优秀。

想起我曾一度痴迷金庸的武侠小说,看得多了也发现同样的道理:那些真正无敌的顶尖大侠,不是那些能够打败天下人的高手,而是最终战胜自己的人。

一路走过,虽然是“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焦子”却终有收获。

真想再回去走一回山路,喝一口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