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习惯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心情,心得体会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纠正的能力,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部队基层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部队基层心得体会篇1
官兵是基层建设的主体力量和动力源泉,离开官兵,再宏伟的战略也不能实现。认真贯彻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就是要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基层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官兵热爱基层建功基层的内生动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基层建设来说,自主建设是内因,上级帮带是外因。如果基层自主建设意识和能力不强,党委机关再怎么帮带,基层也难有大的发展,就是有发展也不会长久。基层自主建设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基层建设的质量。全面锻造三个过硬基层,关键在提高基层自主建设能力,这是基层建设的一条客观规律。
这些年,强军兴军步伐很快,我军基层单位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基层分布的广泛性、状态的流动性大大提高。而部队调整改革后,各级机关人员编制大大减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变、任务在变,抓建模式也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各基层单位只有严格按照《纲要》规定,不等不靠、以我为主、主动作为,在基层建设中唱主角、当主人,才能以自主建设本领的提高促进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当前,面对三个过硬的时代标准,基层在自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习惯于靠上级、等通知、要方法;有的对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若暗若明,跟着感觉走;有的主动抓建动力不足、办法不多,基层骨干队伍和两个群众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这当中,既有个别基层单位不愿、不会、不善自主建设的原因,也有个别党委机关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原因。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基层自主建设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脚踩西瓜皮。对于基层如何自主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突出主责主业、践行群众路线、加强科学统筹、注重做在经常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既是基层自主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基层自主建设的主要方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围绕这些基本要求抓自主建设,基层建设就不会跑偏走调或停滞不前。
要把指导帮建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基层自建能力上。基层官兵能不能当主人翁,取决于党委机关这个婆婆放不放手。如果党委机关统得过死、管得过严、抓得过细,基层自建就是一句空话。党委机关只有按照《纲要》规定做到三个根本性转变,发挥法治在基层建设中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真正把基层工作安排权、人员使用权、财物支配权还给基层,才能不断激发基层自主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
部队基层心得体会篇2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是基层建设保持正确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从1990年1月我军第一部规范基层建设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正式颁布,至今已整整走过20年。这20年,是我军基层建设快速发展、全面进步的20年,是战斗力水平大幅跃升的20年。我军20年贯彻落实《纲要》、加强基层建设的实践史,就是一部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史。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为基层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纲要》的每一次修订都充分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要求。1990年1月颁发的《纲要》提出,基层建设必须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的建军思想;1993年修订时,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并把五句话总要求作为灵魂和核心;2003年修订时,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建设中的指导地位;2009年修订时,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基层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写入其中。
20年来,各级把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贯彻落实《纲要》的核心内容、推进基层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紧抓不放。军委、总部先后6次召开全军基层建设会议,及时对深化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作出部署。各部队普遍采取专题学习、集中培训、宣讲辅导、体会交流等形式,持续兴起学习贯彻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高潮。总政制定下发加强基层理论武装若干规定,编发军官、士官、士兵3个《读本》和《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等系列教材,为基层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供遵循和依据。
各级在强化理论武装的同时,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注重在求深入上下功夫、在见实效上做文章,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抓工作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统领各项建设的根本依据、官兵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各级及时制定基层建设三年规划,完善抓建基层措施,营连普遍调整按纲建连计划,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进入基层建设具体实践。成都军区某炮兵团和李向群、方永刚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折射出党的创新理论的熠熠光辉。20年的实践充分说明,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是基层建设的发展之本、进步之源、成功之路。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基层建设的魂和纲,就能保证基层建设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使命任务相适应。
部队基层心得体会篇3
记得那是2003年12月,含泪惜别父母,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临行时父母总在耳边唠叨“到了部队一定要听领导的话,听班长的话,好好干工作,要出人头地”,正是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也警醒着我,一定要努力拼搏、有所作为。还有这样一位父亲,那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的一天,一位老将军听到儿子阵亡的消息,愣在那里好半天,回过神来问的第一句话是:“子弹是从前边打进去的还是从后边打进去的?”当他听说全都是迎着儿子胸膛打进去的时候,老将军落泪了,颤抖着说:“好!好样的!他是在向前冲锋时倒下的,没有后退。这才是我的儿子!”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初入军营时亲人对我们还有哪些嘱托和期望呢?在人生的各个转折点,我们是否更应该坚守当初的那份本真,真实做人、踏实干事,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呢?
人生起起伏伏如同潮涨潮落,2005年10月2日,那是我终生难忘永刻心中的日子,也是我人生中一次悲痛经历,我就读的福州指挥学院,发生了震惊全国的“10.2”事件,在风雨交加、洪水肆虐中,承载着我们的生命之楼被无情地摧毁,我的同班同学全部遇难,同年级85名战友被洪水吞噬,夺去年经生命。而我在被洪水冲出一段距离后,被在水中摇曳的一片竹林挽救了生命,得以幸存。当我从噩梦中惊醒,我深深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使我倍加懂得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从那以后,当我在工作中遇到矛盾挫折而心生懈怠、生活中面对困难压力而怨天尤人时,只要一想起那些被洪水夺去生命的85名战友,我就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忘却当兵和刚入军校时的初衷,一定要踏踏实实干事,本本分分做人,一定要奋力前行、干好本职。
2009年我顺利从军校毕业,怀揣当初那份梦想和执着,我被分配到了保山——西南边陲,这个美丽而又蕴涵历史文化祭奠的城市。在这里我历经排长,教员,政治指导员,参谋,股长岗位的历练……过往种种,像一串串脚印,串起了我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百般历练。经年累月,无怨无悔,是亲人的支持和信任,更是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正是这所有的一切,方才铸就了今日的我,我应更加懂得珍惜、珍视和珍重。
战友们,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你的初心又是什么呢?是舍生忘死,为实现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的那种英勇顽强吗?是为国奉献、牺牲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还是报纸上、书本中、影视作品里描述的那种家国理想和情怀?是,也不是,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初心不该只是高高在上,空洞空泛的喊话,更不该是听得见触不及的过去,我想应该是干好当下的那份责任。你或许会说责任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啊!是的没错,小时候我们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负责,结婚了为小孩、家人负责。这些责任你在所不辞,不畏辛劳。那么工作呢?也许你会觉得,无论事情做多少,工资不会少,我无所谓;也许你会觉得,反正又没有一官半职,我不在乎;也许你还会觉得,太过认真负责那是傻瓜。我想告诉你,你可能错了,你是否还记得在党旗下,无上光荣的宣誓加入这个先进组织的那一天?那一天你是怎样暗下决心的?无论你已走了多远,无论你是否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请一定要记住当初许下的诺言,最初定下的责任。有了它,我们才能勇于向困难挑战,敢于担当;有了它,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干出成绩。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做本真的自己,初心不改,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因为我们的坚持变的美好而有意义;只要我们初心不改,那么我们的部队就会因为每一个人多承担的那一份可能微不足道的责任,而变得更加充满力量和希望。
著名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虽然我现在的工作岗位琐琐碎碎、普通平凡,但我会更加热爱部队的这份事业,热爱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依旧初心不改,选择坚守。多年后,我会因自己的默默奉献而喜悦,为自己的无悔付出而欢歌,为自己的点滴成长而自豪!战友们,让我们一道回想自己当兵时父母那句“听班长话好好干”的初心,入党时“站排头作表率”的初心,当干部(骨干)时“带好兵育好人”的初心,做好更多的小事,挥洒更多的汗水,承担更多的责任,抒写出平凡而伟大的军旅篇章!
运营单位:武警云南总队政治工作部
投稿邮箱:3517176443@qq.com
云南武警
爱边疆爱民族
不怕苦不怕死
敢担当敢作为
部队基层心得体会篇4
一、加强学习,坚定党性
二、明确责任、勇于奉献
三、狠抓落实、推动工作
四、意见建议
部队基层心得体会篇5
以往,该旅机关把月教育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政治工作干部白天搞训练、晚上忙备课,落实教育“压力山大”。虽然他们忙得脚不沾地,但官兵似乎并不买账:参加的教育课很多,印象深刻的却不多。如何提高教育课质量?该旅党委调研后决定,将“固定套餐”调整为“自主选餐”,推动基层教育减负。
新版教育计划给营连预设了“自留地”:每月固定两项教育,其他由营连结合官兵需求,自主“填空”。4月份的连队“自留地”一栏,诸多教育内容引人注目——“如何累得有盼头,玩得有意义”“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轻飘飘”……某连连长崔宇说:“教育门类少了,政治工作干部有更多时间打磨精品课。”
教育学习催人奋进,练兵备战豪情满怀。前不久,该旅展开战场侦察、编队航行、超低空突击等多场次飞行训练,锤炼部队全天候作战能力,官兵士气高昂,冲锋在练兵一线。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刘强、通讯员曹雷报道:前不久,一场基层建设情况线上座谈会在武警江西总队九江支队展开,机关成立联合工作组,借助视频语音终端,远程连线基层单位收集意见建议。
据了解,该支队分散部署在20余个小散点位,最远点位到机关需4个多小时车程。该支队领导介绍:“以前机关开会,各点位派人参加,常常参会一次、奔波一天,线上座谈会节省了大家的时间。”
“如何帮助新兵尽快度过第一适应期?”“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入脑走心?”……视频一端,与会代表结合单位建设实际问题畅所欲言;另一端,联合工作组把“金点子”记录在册,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座谈会结束后,线上调研继续进行。
为保证座谈调研真实性,该支队还组织机关工作组进行实地走访,并要求绝不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切实拧紧“五多”问题阀门。
部队基层心得体会篇6
来源:东海舰队·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本期导读
加强基层建设必须扭住党组织这个关键,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加强党的意识、组织观念和斗争精神培养,增强管党员、管干部、管思想的原则性、战斗性,依靠组织的力量建好基层带好兵。
东海一线基层主官带兵心得谈今天推出第十三期话题
如何依靠组织的力量建好基层带好兵
敬请关注
01
支委站高地,战士才敢冲坡。无论干部支委,还是战士支委,是支委就要敢于担当,是党员就要坚守原则。我们分队在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中重新编成,专业门类多、人员组成新,士官队伍挑大梁、唱主角。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全队官兵都在看着我们这一班老士官、新支委的表现。经过讨论交流,我们达成一致共识:站上排头兵,就要当好护旗手,决不能遇事温吞吞、软绵绵、不疼不痒,而要敢抓敢管、旗帜鲜明,为分队建设把正大方向、立起主心骨。在今年上半年党员发展工作中,我们发现“谁资格老谁发展,‘好好先生’先发展”等错误思想还有市场,不少老同志有“躺赢”的想法,新同志打了“退堂鼓”。党员标准不能松、迁就照顾不能搞!我们综合日常表现、民主测评等情况,决定推荐1名年轻士官为预备党员。事后,战士们反映说:“要进步‘走正步’,信组织靠组织,咱们分队没有模糊地带,人人心里亮堂。”
02
新党员管事,老党员管事,没有不管事的“看客”;议连队大事,议身边小事,没有不能议的“禁区”。近年来,90后党员、支委数量明显增多,他们为我们船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暴露出理论知识薄弱、缺乏组织生活历练等不足。作为支部书记,我积极引导他们融入组织学习进步,较真碰硬砥砺成长。前不久,90后新任支委小肖反映船上菜品订购、加工和食用3个环节衔接不畅,饮食浪费时有发生,有的同志觉得他多管闲事、小题大做。我和副书记沟通后,立即召开支委会,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充分肯定和吸收了小肖“就餐统计、按需订菜、定量烧饭”的改进意见,并决定开展一次“杜绝餐饮浪费”专题教育。正是通过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遇事依靠组织、共同建强组织逐渐成为青年官兵的共识。
03
作为班子中的“一分子”,就要敢用、会用、用好手中的“一票权”,成为抓大事、谋全局的合格“党代表”。观通站驻守在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山石相拥、枕海听涛,官兵每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容易出现支委作用弱化、“人情大于规矩”的现象。为此,我们始终把“角色定位准、原则挺在前、规矩摆出来”作为支部一班人共事的基础,着力破除不专责就不负责、不分管就不操心、不关注就不发言等思想障碍,帮教方法“指路子”、营造氛围“搭台子”、指导纠偏“拉袖子”,引导支委从点头到开口、从参与到参谋、从联系到连心,真正把一声“支委”既当做称呼、更当出称职。军医赵德东今年1月新当选为支委,履职伊始存在不敢管、不敢讲,怕得罪人的现象,经过几个月组织生活淬炼,建言献策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前不久在一次支委会上,他对个别骨干值勤能力强,但带兵不严等问题提出点名批评,受到支部一班人的一致肯定。
04
(东海舰队·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