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一种积极的表达方式,可以给读者带来正能量和启发,对于大家来说,写心得是一件非常考验个人能力的事情,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培训中的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培训中的心得篇1
虽然艾莫老师没亲临现场,仅仅是观看视频演说,自己的内心深处就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并从中领悟出很多道理。艾莫老师的每一句都深含哲理,对我们如何做好一个有用的、有价值的好员工,起到很大的作用。
艾莫老师围绕着做最有用的好员工应具备哪些条件展开论述,艾老师认为良好的心态是高效工作的基石;完善的品格是和谐工作的先决条件;敬业精神的优秀员工的职业基准;专业技能是实现价值的硬实力。他还认为每位员工应该给自己做好定位,爱上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把“工作”当“工作”,认真经营自己的职业,做好每一件事等。
虽然我工作还不到整整一年的时间,但通过本次培训,我回想了近一年自己的工作及表现,有些表现和艾莫老师讲的相吻合,但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艾莫老师假设自己从19岁活到30岁,他一定要完成自己人生中应该完成的事情,所以他每天都在奋斗,都在努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绩。他认真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职业并在认真的经营着。而我呢?还没有认认真真的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安于目前的辅导员工作。难道就一直做辅导员工作吗?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应该不停的学习、奋斗,要往前看,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也给自己的人生留下辉煌的一页。为此,我要通过以下几点努力做最有用、最有价值的好员工。
首先,认真并坚持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我认为好员工首要的任务就是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还要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不管是多么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最后交给领导一个满意的结果。
其次,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活到老,学到老。人应该不断的学习的,不仅仅是工作时间中学习,工作之外的时间也要学习,哪怕是等车、坐车、吃饭的时候都可以学习。所以,我应该充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给自己筹备更多筹码,以备需要时用之,并为自己搭建舞台。
第三,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勇于承担,不推卸责任。
正如艾莫老师所说优秀的员工应该制造问题不推卸;发现问题不抱怨;解决问题卜居功;防御问题不声张。所以,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我一定要提高自己问题的警觉性、及时发现问题,并把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要有一颗感恩和包容的心。
在工作中,一定要学会感恩、感恩给予我帮助的领导、感恩帮助我的同事、感恩我的学生能够配合我的工作。感恩学院给我锻炼的机会,给我工作的平台。另外,优秀员工还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对那些在工作中有点不愉快的同事要存有包容之心。
第五,时刻以艾莫老师的成功十要素提醒自己,为自己的舞台增添色彩:
(1)要有成功意识;
(2)要设定目标;
(3)要有激励因素;
(4)要有竞争动因;
(5)要不断地学习;
(6)用心去做;
(7)心理素质;
(8)团队协作;
(9)幻想成功;
(10)坚持到底。
人才有舞台才有价值。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用坚定的信念不停地以最有效的计划去完成自己明确的目标,才能给自己搭建一个称心如意的舞台,进而在舞台上尽情地发挥、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学院最有用、有价值的好员工。
培训中的心得篇2
有幸在业余时间观看了艾莫老师的讲座《做最有用的好员工》,一个非常有震撼力的讲座,一个非常凑动人心的讲座,一个让我想去奋斗的讲座……
工作近六年了,但一切就好象刚踏入教师岗位的那一刻,蹦蹦跳跳,无欲无求,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抱着“能给我碗饭吃吃”就好了的心态,就是这样,六年都过去了。
当看完艾莫老师的讲座之后,心潮十分澎湃,回思以往为人,处事,工作都为自己汗颜,艾莫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和诙谐的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他带我找到了正确的职业定位,从而塑造完善的职业品格。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会感到教育教学对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他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学生是他生命的给养,讲台是他生命的舞台,教学是他生命的源泉。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着对教育界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只有珍惜自己岗位的人,才不会对领导阿谀奉承,因为他相信自己的专业成长不需要领导的施舍,而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有珍惜自己岗位的人,才不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为它有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只有珍惜自己岗位的人,才不会对学生放纵不管,因为他知道,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提供给他们最优质的课堂,培养出发展最好的学生;只有珍惜自己岗位的人,才会惜时如金,努力学习,因为他知道好教师一定是知识渊博的,没有广博专业知识的教师,他对学生的爱是苍白的。
我们要坚持到底,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争取做公司最有价值的好员工。
培训中的心得篇3
我国近代幼教专家陈鹤琴,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19世纪心理学家李德认为:“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对王钰洁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现在就自己的体会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
主要包括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刷牙一到两次、进门换鞋、睡前洗脚、每次吃东西前洗手等等。王钰洁做得较好,同时我认为:一般的现代城市家庭在这一方面应该问题都不大。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的数据,能做到的家庭占63%——67%的比例,其中家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占98。5%。所以此项教育应该不是一个难题。
二、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
主要包括穿脱衣服、吃饭、大小便、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觉等内容。说实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孩子表现不是很好,究其原因,责任主要在我。调查分析显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三代同堂家庭中,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视幼儿为掌上明珠,事事不舍得放手让幼儿做,幼儿既得不到学习和锻炼,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我们家因我们夫妻工作都比较忙,所以一直雇着保姆,她在我们家一呆就是五年。当孩子在父母这里受了气时,便会求助于“姐姐”,吃饭、睡觉、穿脱衣服更是这样。一开始时,我还能硬下心来,后来,一想到自己一天疏于孩子,在家呆的有限的时间内,还一直训斥孩子,这种内疚的心理一旦占了上风,就使我有点听之任之,把它作为疼爱孩子的弥补。当孩子的同类表现在同龄人中位列下等时,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深切的体会便是:
“家长教育态度保持一致”,这句话大家都可以听懂与理解,但要落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坚持,关键的时候,必须能硬下心来;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时间来不及就会代劳,其实不是家长忙,也是一种变相的溺爱;还有,过分的苛求也会使孩子畏手畏脚。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放开手脚、硬下心来,为了孩子的将来,把小爱化为大爱吧。
通过一周的实践,王钰洁在这些方面已有一定的进步。这些充分说明:不是孩子不听话、也不是我们的孩子哪方面表现天生就差,责任在我们自己。孩子现在还想橡皮泥,完全在于我们的塑造。家长们,有问题先从我们成年人身上找原因吧。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包括上课的“坐功”养成教育、定时学习教育、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程度教育等等。王钰洁在小班时,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一开始我并没有把它列为一个坏习惯的范畴,因为这说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我还为此高兴。但是在后来再给孩子讲故事时,我总是冷不丁的停下来,问孩子一些故事中的问题,如果她连着两次回答不上来,我就停止讲故事作为对她的惩罚。后来听老师反映:孩子在这方面表现有所进步了,我很高兴,当面表扬了孩子。还有,在电视上“故事大王”的比赛,我也下了一些其他的功夫,但是没让孩子知道。事实上,获奖的事对孩子的影响是我始料未及的,使孩子从此爱上了演讲。科学调查显示:幼儿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家长的学历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但我要说的是:如果这个家庭本身的学习气氛比较浓,孩子一般也会热爱学习,并能体味到学习带给她的乐趣,我坚信这一点。
四、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
主要包括日常行为安全习惯,比如上下楼梯、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这些方面的教育幼儿园灌输得比较多,家庭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是潜移默化的。王钰洁性格开朗,能和初次见面我们的朋友打得火热。这使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有隐忧。我的做法是:让她首先拒绝诱惑——不经我们同意,不准接受叔叔阿姨的礼物、食品,不准随他们脱离开我们的视线,不准随便告诉别人自己家的电话及家人的名字等。至于其他方面,我认为小孩接受还是挺快的,甚至还要比大人自觉。
五、在礼貌待人的习惯养成方面:
这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在我们生活的大院里,王钰洁的人缘是非常好的,这主要源于她的“口甜”、“大方”,事实上,这些都是礼貌待人的方面。对于这个方面,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人,包括我们与公婆、岳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善意的争吵,也要尽量回避孩子;即使夫妻之间的争辩,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我和老公之间每每有不统一的意见欲争辩时,意看到孩子纯真的眼睛,马上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事实上:给孩子种下善良的种子,我们就会收获善良;给孩子创造和谐的环境,我们就会培养出与环境和谐的孩子。其次,要让孩子体味“礼貌”带给她的快乐。当有人善意的摸摸孩子的脑袋、有人夸孩子很乖时、当孩子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或心爱的玩具时,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告诉她:“因为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每每这时,孩子都非常快乐。说实话,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我们并不匮乏,所以,稍稍付出一些,培养一个不太自私的孩子,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如果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本身值得商榷,却硬要要求孩子礼貌待人,孩子的心里会非常矛盾。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五、我们每个家庭、每个家长,由于自己的职业差异、爱好偏差,对孩子的教育都会有所侧重,但正如文章一开始所强调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尽我们所能,把家庭变为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温床。
培训中的心得篇4
刚接触学前教育时,我原本只是觉得照顾小是孩子是件简单的事,只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再加上会一些基本技能就好。经过专业入门课和冯晓霞老师和李季湄老师的进一步对学前专业的阐述,我越发觉得当一个幼师是难的,当一个优秀的幼师更是艰难困苦的事情。
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白学前教育改革是件艰巨的事。要从传统观念转到行为上来。我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付诸实践,更要注重幼儿活动的教育过程。
讲座中最让有所触动的是要求幼师不仅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自然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并且将这些科学知识融入幼儿园教学中。而不是简单的将生活常识再做无用之功,浪费人力物力,且让儿童失去了对世界的探索的好奇心。这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而关乎着国家未来科技的发展。
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指南》的讲解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无数的家长需要我们的帮助。因为在这浮躁的时代,家长如果没有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就成了浮躁时代的学习机器,成了最可悲的牺牲品。所以指南不仅是对老师提出要求而且还有我们的家长,这就要求幼师要与家长沟通,不能拿指南来当指标来要求我们的孩子达标。
对于老师对指南的解读,我体会到幼儿教学不能小学化,不能一味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求孩子理解数与数学。毕竟发展都有逐渐积累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指南要求幼师与家长要学会充分的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孩子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名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有沉重的压力,做好幼师是艰巨的,要坚持努力学习。
培训中的心得篇5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有价值的员工,一个有用的员工,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具备良好的心态。我们努力工作,实际上是在提升自己、经营自己。不要紧盯着自己的工资,而看不到自己经验、能力和成长的机会。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因此,对待工作要要有主人翁心态,不论是做事还是对人,都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这是成功的根本。
第二,培养敬业精神。对于员工来说,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这也阻碍潜力的发挥。人才有舞台才有价值,公司为我们提供发展的舞台,作为员工我们应当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第三,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实现自身价值。我们要不怕辛苦,不畏惧困难,不怕新的挑战,始终树立学习意识,不断的去提升自己。
第四,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凡事要全力以赴,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不抛弃,不放弃,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做最有用的人那么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培养自己,让自己具备作为最有用的人所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自身要和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要和公司的理念和愿景保持一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的努力,不断的奋进,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来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争做公司先进员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