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5-08 作者:loser

我们都知道写好心得是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在我们的新时代中,很多人都会通过心得体会来彰显出自己的内心,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8篇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1

20__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新冠肺炎病毒,让整个国家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疫”。为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无数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不顾自身安危,战斗在一线。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你们就是我最想拥抱的人!

疫情当下,所有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作为小学生的我,虽然不能和你们一样拼搏在一线,但我一直在为打赢这场战役而努力着。我非常荣幸的担任了我校第二周晨星广播主持人,我用我的声音为你们加油呐喊:“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奋斗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最美“逆行者”。

由于疫情的爆发,我们现在也不能返回校园学习。但学校开办了“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让学生们在家里也可以上课,完成了德育防“疫”作业——宅出我风采,用我的画笔为你们加油!

在20__年的一天,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志愿者,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份责任的重要,等我长大成人,也一定会像你们一样,义无反顾的参加这场战役,志愿团队的捐款,虽然不多,但每一份都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爱。我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更要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所以,我为防疫工作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做好防疫工作,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再添加负担。

苦难从来都不优雅,它不会顾全大局,它是时代的灰尘,普通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中,愿病痛与分离早日过去,等前方的战士们卸甲而归,你们,就是我最想拥抱的人。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2

不知不觉中,一周的网课结束了。往日熟悉的课堂变了模样,老朋友“课程表”也换了新装,精彩绝伦的课程,让我感到莫大的惊喜!疫情期间,我们做到了停课不停学,感恩老师为我们编排丰富多彩的网课,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一天的网课内容虽然被安排的很满,但老师是劳逸结合排课的,所以我并不觉得累,反倒觉得很轻松很有意思。因为在疫情期间,网课是我们继续学习的一种途径。

在网课上老师也没忘给我们安排古诗词的学习,有的是我们素读学的,有的是跟视频朗诵学的,有的是视频讲解学的。我们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应付考试,学习古诗还可以陶冶情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体会到古代的文学风采,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能够增强语文素养。

在一周的网课学习中,通过德育系列课程视频,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疫情防控片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明白了疫情期间尽量呆在家中,做到不出门,勤洗手,出门必须戴口罩。防疫教育片让我看到了,眼有家国、心有情怀的英雄群体。我们要关注疫情新闻,通过鲜活的教材、阅读等方式培养家国情怀。

网络上课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好处是网上上课,我们可以继续学习收获新知识,不足之处是课上和老师互动有限,课下也不能和伙伴们打成一片开心玩耍。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我们能早日重返美丽的校园。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3

在20__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

这场“战疫”未见硝烟,却见伤亡惨重,未闻炮火,却哀声四起,未处枪林弹雨之中,却无时无刻不在击打着百姓的肉体。全国都在全力进行遏制疫情的工作,而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更成为核心“战场”。

当噩耗传到我和家人耳边,正非常害怕,不敢出门的时候,我家的门铃突然响起,原来是社区的叔叔阿姨们,他们戴着口罩、冒着风雨、顶着严寒,挨家挨户地宣传“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我看着叔叔阿姨们浑身湿湿漉漉的,满脸疲惫的样子,我连忙拿来干毛巾和热水递给他们,他们摆摆手说道:“不用了,谢谢小朋友,我们自己带了。”接着,他们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预防措施之后,又往下一户赶去。

幸好家中存有防护口罩,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爸爸到房间里去把两箱口罩搬了出来,说着:“那些为我们人民的人为我们着想,我们也应该有所回报。”说着便准备出门去,妈妈上前拦住了他:“你不要命啊!现在这多危险,要是出事了怎么办?”爸爸笑笑:“没事的没事的,我带口罩了,毕竟这也是我们能够帮到的唯一的忙了。”妈妈没有再说什么,最后只是叮嘱了几句,便让爸爸去了。

在家中,妈妈也是心急如焚,时不时往窗户外打探,眉头从爸爸一走到现在都皱着。“要不我们给爸爸打个电话吧?这么干着急也不是办法。”姐姐说。“好……好快去打电话。”妈妈急切的说。“嘟嘟……嘟嘟”“喂……爸爸,你现在怎么样了啊?”我说,只听见电话那头传来呼呼的声音“都挺好,东西送到了,他们很开心呢”爸爸笑着对我说。这下妈妈算是放心了,安稳的坐了下来。

没过多久,有一阵门铃声传来,我打开门,是爸爸。爸爸一把抱起我,“可真是高兴啊”他说,妈妈看见他也笑着说“没事就好,你也帮了不少忙呢。”我们都笑了。

在这全家团圆的春节里,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退却,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做出奉献。没有犹豫,默默地投

身于工作中。爸爸对我说:“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陪伴在我们每一位居民身边,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我们严格按照宣传单执行,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4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使科技占据了世界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什么对我们的明天最重要?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两个字:实践。

古时候有位船王,他打渔的技艺十分高超,谈起他,没有一个渔夫不敬佩的!船王有三个儿子,从出生那天起,船王便教他们打渔的技艺:怎样织网最适宜,什么天气宜出海,鱼群的方向怎样找……等到三个儿子成年以后,船王要求他们第一次出海打渔,出海一个月,打的鱼却很少。船王很愤怒,一位朋友劝解:“你从他们小时候起就只教技艺、方法,却从来没有让他们出海过,一个月出海自然打不回来你想要的那么多鱼。”原先失败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

春秋战国时期,将军白起攻打赵国,赵国的主帅——老将廉颇深知敌强我弱便固守城池,白起攻城不得,便派人在赵国都城散布消息:“赵国的年轻将军赵括勇猛无敌,而廉颇贪生怕死。”昏庸的赵王便换上赵括做主帅,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很快战败,赵国的四十万军士惨遭活埋。赵括战败的原因,究其实——缺乏实践!

“实践,一切科学成就的来源!”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人杨振宁如是说,仔细想想,什么科学实验成果不是实践得来的呢?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关于发光物体就找了1000多种,实验达上千次,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从儿时就开始探索的。实践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考的来临伴随着各项考试的来临。实验操作考试,这或许是实践的一个方面。但二十分的分值在笔试面前显得可怜。五月初的实验操作考试,前一个月才开始接触、训练。许多中学生不得不发问:“我们的民族缺乏了实践的本事了吗?”这个问题值得国人深思!

实践是个人的本事。实践是国家的动力,实践是民族的期望!让我们注重、培养实践本事,为祖国、民族的未来增添一片彩色!

向实践出发!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5

今年的春节总感觉和以往不同,没有了明媚的阳光,每天都下着阴雨。街上的行人大都行色匆匆,少了些热闹,似乎和记忆中的春节不太一样,后来从大人的口中得知目前一种新型冠状肺炎感染了许多人,无尽的恐慌在全国人民之间蔓延。

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趴在窗户边望着天空,心里想着爸爸妈妈嘱咐我的话:这次的疫情很危险,你好好待在家不要出门。我每天都会在窗边趴一会,街上的行人一天天的减少,慢慢地,戴口罩的人变多了,哥哥回来那天,也是戴着口罩回来的,从那刻起,我便知道今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

除夕那天,家人们围在一起聊的都是关于这次肺炎的事情,听大人们说,正月不去拜年了,我听着大人们的话语,心情有些低落,同时心中似乎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着我。电视上播着的节目也和往年不同了,没有看到热热闹闹的舞狮,看到的是前方的疫情报道,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镜头转向了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防化服后都写着自己的名字和加油之类的鼓励话语,在数十名医护人员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夺去生命后,他们依然不顾自身,义无反顾地站在一线拯救病患,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落了下来。顿时间我的眼角湿湿的,有的人身穿白衣,却心有锦缎。我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这是我见过最美的背影。

疫情给今年的春节蒙上了一层阴霾,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就是拨开黑暗的那道光。我是一个女孩子,我知道那些为了穿的上防护服而不得不剪去长发的女医护人员们是下定了多么大决心,她们就是当代木兰!今年的春节再没能和爷爷一起贴对联,也没能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疫情隔离了我们,但并没有让这个春节变得冷漠,病毒无情人有情!正是在病毒席卷而来时,才让我看到了祖国的不屈与坚强,舍弃自我的医护人员、八十多岁高龄仍在坚挺的钟南山爷爷、日夜赶工的医院建设工人……他们逆行奔波在所有困难面前,初五那天,天晴了,我相信是“逆行者”拨开层层乌云,让我们重新看到太阳。

大人们说武汉本就是座英雄的城市,中国本就是伟大的国家,我相信春天一定能再看见武汉的樱花,还有千岛湖天空上飘荡着的风筝。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6

近期,四川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生活生产秩序正在逐渐恢复。在疫情防控的上半程,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取得优良成绩;进入疫情防控下半程,他们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书写“后疫情”阶段“新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发出号召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青年、环卫工、警察、工人、教师等,他们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成为了国家和人民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的“人民战士”,正是有了他们的全力付出,才有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当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到常态化防控阶段,他们重新回归自己的岗位,用履职尽责的方式书写了“后疫情”阶段新答卷。

他们,从“一团火”散为“满天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危机时刻,他们向疫情防控一线集结,成为了温暖民心的“一团火”。脱下“党员干部先锋队”红马甲、“党员志愿者”红袖标,回到各自岗位上的他们,始终坚守着为民初心。抗击疫情先锋队队员鄢洪在完成战“疫”任务后,立即投入综合协调和火灾防治股工作中。不管他们站在那个位置,他们为民的初心始终未变。

他们,从“防疫一线”走向“安全一线”。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重于泰山。不管是站在“防疫一线”,还是站在“安全一线”,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俗话说,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四川省岳池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蒲锦荣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每天不是在企业、乡镇、部门一线,就是在去一线的路上,协调解决他们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方面的困难。不管站在那里,他们始终不变的'身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始终是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卫士”。

他们,从“疫情战场”转向“演练战场”。中国的成长历程总是蜿蜒曲折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是我们前行中的一个“绊脚石”,我们还需要把那些损害群众利益,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绊脚石”搬开。“这次演练是县乡两级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县举行的首次大型综合应急演练。”日前,伍袁志向记者简要介绍该县2020年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情况。时刻准备着,防患于未然,才能够打好“有准备”的仗,能够始终抢占先机,用创新的体制带来服务群众的新成绩。

为民一直在路上。“后疫情”阶段,他们依然冲在为民的一线,不曾放松疫情防控的责任,也未停下服务群众的行动,始终心系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把为民初心写在“一辈子”的奋斗之中。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7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蔓延了中华大地,人们开始足不出户,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于是学校在网上进行授课。

首先是这种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方式,本来在学校上课每科只有一个老师担任教学,现在可以看到不同的老师教学,体会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比如我们的英语老师教学互动性特别强,学生的讨论比较积极,有些英语老师课节奏比较快,比较注重内容,讲课的干货多。使我们充分的了解到不同老师的教学特点和方法,从而得知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修改自己原来的学习方式,让自己的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其次这样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本来老师一星期要讲七八节课,但是在网上只用讲一两节课,线上一个人讲可以给几百个人听,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节省出来的时间呢,老师在微信里答疑讲题,有充足的时间为学生批改作业和写评语。可以知道我们作业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再者我们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如果上课有漏掉的笔记,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可以直接截屏或者课下来看课件。对呀,让我们可以及时的把笔记整理好,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学习印象。

另外我发现网课的学习和课前的预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课前没有预习课文,没有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讲语文课的时候就会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老师讲的哪里。在讲第一课的时候,我就完全没有看过课文,结果连夏夜行船是哪一段都不知道,后来每次讲语文课之前我都会认真的熟悉课文大概内容,画思维导图,并看一下课后题。去网上找一些课件呀,学习资料进行课前预习,讲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好多内容我发现我都已经预习过,就自信满满的与老师进行互动了,开始敢举手发言。

相比面对面的课上教学,网上教学确实更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优秀程度,我们不妨在讲课前问自己一些问题,这节课要讲什么?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节课的难点是什么?这节课你最不懂的地方是什么?这节课你觉得最简单的内容可能是什么?在课下呢,我们也要问自己一些问题进行复习,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内容?唉,预习时画下的不理解的痕迹有没有及时理解?在老师上课的讲义课件中有没有需要做的题目做的怎么样了?对答案了吗?有没有不太明白的题目,这些题目有没有和老师进行沟通和同学进行讨论进行解答呢?

同时网上学习也有一些弊端,一直盯着电子屏幕比较损伤眼睛。网速慢时听课质量就不好了,一直卡。有时自制力差还会开小差。

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好好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认识更多的好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

中学生抗疫情心得体会篇8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仍在被坚执锐,虽然艰辛,但是我们众志成城,除了在“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们,在社会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春节是在夜空如星光熠熠的烟火,是令人惊喜的.封封红包,又或是春晚这背景音下的齐家团聚、和乐融融。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春节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是更为艰巨的挑战、不可松懈的关键。

有一个84岁高龄的老人,他呼吁人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已却早已赶往最前线,实地了解疫情。“我的动力来自疾病对人的生命的威胁。”疫情出现后,这位老人马不停蹄、辗转广州湖北,为大众解读最新情况。他就是“春节最美逆行者”——钟南山院士。

其实不只有钟南山院士,好多医生、护士、铁路工作者,他们依然守在前线,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还有那些大公司、企业家纷纷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资,为这次“战疫”做出了伟大贡献。

澳大利亚华人、日本人、韩国人等全球各国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募捐口罩物资,共同研发疫苗。

除了这些人员,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也尽自己的力量,留下了一个个暖心的瞬间。

武汉市公安局摄像头记录了暖心的一幕:一位年约七旬的老爹爹杵着拐杖,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的将一个装着防护口罩的手提袋放在九峰派出所值班室门口,随后转身离去。值班室内工作人员赶出去追问时,该老爹爹已上车离去……

这样的温情不止发生过一幕。千秋派出所先后收到两名群众送来的850只口罩;年轻姑娘送45副护目镜到分诊台,留下纸条“平安,加油”;安徽一公安局派出所值班时,一小伙送来500个口罩,然后逃离,留了句:“你们辛苦了”。

他们这“一放一逃”,放下的是关心,留下的是感动。这些都是来自普通市民的善意,他们把自己能供给的东西直接献给最需要的前方人员,不求回报,是对一线工作人员的信任,也是对这场攻坚战的积极参与。

这是一场需要我们一起面对的“共同战疫”!需要我们携手同行才能攻克!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这场“战疫”最美的样子。

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就一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